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非遗>详细内容

【非遗】王彪:一灯,一影,一幕布,时光里的匠心传承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8-12 15:07:57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刊

王彪

一灯,一影,一幕布

时光里的匠心传承

王彪:

王彪,四川省阆中市人,现任四川川北皮影艺术团团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四川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阆中“王灯影”第七代传承人。2012 年荣获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2021年先后入选“中国非遗年度人物”100 人候选名单和 30 位提名候选人名单。从事皮影艺术表演几十年,为中国皮影艺术传承与保护作出卓越贡献。

传承七代的皮影世家

四川皮影戏又称“灯影戏”,是四川地区民间传统表演的艺术形式,包括土皮影、广皮影和阆中皮影戏三类。四川皮影戏起源于汉代,成熟于宋代,在清代极盛时有东西两路流派之分,东路分布于川东、川北山区,西路分布于川西成都地区。而川北流派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阆中“王皮影”,也是唯一以姓氏命名的皮影戏流派。

一口道尽千古事,两手舞动百万兵。

阆中皮影戏,是人与影与戏剧的一场狂欢。影人用兽皮或纸雕刻而成,形体高约30厘米,脸谱服饰多仿川剧,戏剧唱腔与传统川剧接近,所演剧目多为历史、神话、传说故事。

一场皮影戏,在方寸舞台间,透过半透明的幕布,给观众带来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

王彪,1965年出生在四川省南充阆中市的一个皮影世家,其曾祖父于清朝时创立“王皮影”,一代代传承下来,在祖父王文坤手里发扬光大,传到王彪时已是第七代。尽管王彪从小就生活在满是皮影氛围的家庭里,但在10岁以前,他从未看过一场完整的皮影戏。

10岁那年,王彪看了人生第一场皮影戏。那场戏讲的是水漫金山后,一个小和尚因好奇大河蚌里藏着什么,而被河蚌夹了脑袋的故事。自此以后,那灯影下一幕幕奇特的场景便在王彪脑海里挥之不去,他一如那个“小和尚”般被皮影戏夹住了脑袋。

一开始,王彪想得很简单,觉得皮影有趣,想靠皮影混口饭吃。可入门容易,出门难,学艺不仅要演皮影,还要雕皮影,吹拉弹唱得样样精通。为让王彪继承衣钵,祖父专门请了川剧师傅上门教授王彪乐器和唱腔。师傅很严苛,一有错就让王彪挨打受罚,王彪在学艺过程中吃了不少苦头。但想想300多年历史的家族传承就指望着他了,于是咬咬牙又继续坚持。

每次进步一点,那种茅塞顿开之感,就让为新奇的电视机、录音机所吸引,皮影戏的观众王彪信心倍增,觉得自己在皮影上还是有悟性的。苦学一年后,王彪就开始跟着爷爷四处演出,给剧团打下手,从表演中学习皮影。

20世纪80年代,是皮影戏最辉煌的时代,农村里大事小事、红白喜事都能看到王彪表演的身影。

1988年6月,祖父王文坤受邀代表中国前往奥地利参加世界艺术节,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22天,深受当地市民喜爱。期间,王文坤不仅受到奥地利总统亲自接待,还被其授予一枚金色奖章。从此王皮影声名远扬,慕名而来的人数众多,一时间风光无两。

然而,这种耀眼的高光时刻并没有持续多久。随着城镇化浪潮兴起,人们的眼光开始被更大量流失,风光不再。但王彪的心里一直记得祖父的话:不要让皮影在你们这代画上句号。

衰落遗失边缘的坚守

皮影戏的没落,让王彪失去了谋生的经济来源。纵然对皮影万般不舍,但迫于生计,王彪于1989年开始外出打工。由于学历不高、口才不好,王彪的打工之路走得并不顺利。

他挖过煤,通过下水道,做过装修工,只要能赚钱,什么都肯干。休息时,他会躺在床上在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地过皮影戏。压力大了,就唱两嗓子川剧缓解,连吃饭时都要用筷子比划一下,想象着木棍那头牵着皮影。

在异乡的漂泊,并没有磨灭王彪对皮影戏的热爱,相反,这种情感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愈发炽烈。

1991年,王彪辗转来到深圳的一家养猪场打工,因勤奋肯干,短短几年就做到了总管,一个月能领7000元工资。一次老板和他闲聊时,得知他曾是皮影戏艺人,鼓励他重拾皮影戏。虽然心里仍做着“皮影梦”,但靠传统手艺能吃上饭吗?王彪犹豫了,没有选择立刻回到家乡。

直到2000年,王彪偶然在北京旧货市场发现了一张精美的陕西老皮影,不由得感慨万千。“难道王皮影真的要在我这一代断了吗?”王彪在心底问自己。

古玩店的老板看出王彪对皮影的兴趣,询问他是否懂皮影,得知王彪出身于皮影世家后,提议他去成都拜访一位名叫赵树同的皮影收藏家。

这一次,王彪不再犹豫,带着对皮影的遗憾和不甘坐上了去成都的火车。一到成都,他就拨通了赵树同的电话。在赵树同的支持下,王彪重新拾起皮影戏。

在成都待了大半个月后,王彪的名气丝毫不见长。他思来想去,觉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演出还是得有一帮人才行,于是回到老家阆中,把妻子和两个师兄弟接到成都,勉强凑成一个皮影戏班。

这之后,王彪开始领着他的戏班到处去跑茶馆,以求得试演机会。不久,他们在顺与茶馆得到了一次试演机会。然而,刚演到第二个节目就被负责人打断。

王彪一惊,难道是自己演得不好?一时心情十分低落。结果茶馆负责人告诉他们不用试了,当晚就可以正式演出。王彪惊喜交加。

那天晚上,王彪再次唱起了生旦净末丑,手上似舞动着百万兵。毫无疑问,顺与茶馆的这场演出取得巨大成功,吸引了媒体和大众的关注。

王彪想象了无数次重返皮影戏的高光时刻,在多年后终于实现。

守正创新中的发展

2004年,王彪回到老家阆中,创办四川川北皮影艺术团。刚到阆中,就收到了阆中市政府的公演邀约。时隔20年,阆中乡亲们再一次看到了皮影戏演出,戏剧高潮时都忍不住站起身来拍手叫好。王彪发现,观众还是认可皮影戏的,但它为什么会没落呢?他认为,皮影戏得跟着社会审美风向走,要在传统中创新,在创新中寻找生机。王彪要赋予皮影戏新的表达风格,而新戏《迪斯科》就是他的一次大胆尝试。不同于传统皮影人物,《迪斯科》的皮影人物色彩大多浓郁鲜艳,视觉冲击感更强。与此同时,配乐也不再是传统戏剧的吹拉弹唱,而是动感的迪斯科舞曲,打破了人们对皮影戏的刻板印象。

王彪发现,新颖时尚的现代主题,确实吸引了更多观众的目光。

此外,王彪结合当下时兴的方式,为青少年研发课程。其中就有他自编自导自制的皮影戏《小猴摘桃》,用卡通故事讲深刻道理,寓教于乐,深受同学们喜爱。

面对市场需求,王彪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不同的观众演不同的戏。202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王彪组织班底积极参与并创新大型红色剧目《飞夺泸定桥》,用皮影戏的形式展现党的历史,讴歌党的辉煌业绩,讲好党的故事,向党的百岁华诞献礼。一经面世,就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和好评。

让皮影戏薪火相传

与众多艺术传承一样,皮影戏同样有着“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说法。但王彪深知一个老手艺要传承下去,必须得有所“突破”。

一个好的作品需要唱腔,需要色彩,需要旁白,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完成,需要团队的合作。皮影戏的传承,需要大量的相关从业者。起初,王彪号召家庭内部人员学习皮影戏,在把妻子、弟弟、弟媳培养成团队的核心人员后,他觉得成员还是太少了,还需要更多的传承者。

2007年,王彪自掏腰包每月补贴600元,招募了一批学员,打算为王皮影注入更加鲜活的血液,培养更多年轻的传承人。由于条件艰苦,加上当时表演机会少,经费困难,这批学员后来都陆陆续续离开了。

王彪送走最后一个学员,回家关上门,忍不住泪流满面。多年来,他一直惦记着祖父的遗愿——把皮影戏传承下去。学员的离开使他再次意识到,皮影戏的传承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这以后,王彪很长时间都没有再招收学员。

2008年,四川皮影戏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颁布实施。同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把中国皮影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让王彪感觉自己在传承这条路上不再是单枪匹马,四川川北皮影艺术团第二期培训班再度开始招生。

为更好地留住人才,王彪和学员签订合同,并先后在国内多所高校开设皮影戏专业课程,传授皮影戏知识,使皮影戏传承取得较好效果。如今,王彪的四川川北皮影艺术团已有20余人,先后去了20多个国家演出,所到之处一片赞誉。

王彪还四处筹集资金,创建王皮影博物馆。博物馆内有王彪收藏的5万件皮影,还有两三百本皮影戏老剧本。博物馆还设有专业的培训基地,为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提供沉浸式体验教学。他希望以博物馆为依托,培养更多的皮影戏专业人才,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皮影戏,用更直观的方式讲皮影故事,让传统的艺术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得到更完美地展示。

王彪早已意识到,皮影戏的传承道路还很长,而他得守住传统、守住皮影戏的根。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刊)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口述:王 彪

整理:《巴蜀史志》编辑部 天下志鉴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