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风物>详细内容

泸定桥和化林坪

作者:李贵平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8-09-11 08:50:00 浏览次数: 【字体:

泸定,是大西南汉藏茶马贸易史上的一颗明珠,那里的泸定桥和化林坪古道,闪亮了我纵横山水的记忆。 县城大渡河上,悬挂着一座有300多年历史的泸定古桥。那天,我站在南岸半山腰眺望,蓝天之下,从横断山东北部高山深谷中汹涌奔来的大渡河,浪花翻滚,喷玉撒珠,往下一气吞入磨河后直奔冷碛镇流去。江上铁索,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冷硬的青铜质地,在江风的疾吹和大江的咆哮中微微摇摆。

泸定桥有300多年历史

泸定桥北端广场上,有一座康熙大帝的御碑,碑上文字介绍:清康熙时期,藏族和汉族的物资(包括大量茶叶)汇集到泸定县大渡河边,经常堆集如山,全靠渡船或溜索转渡,十分不便。酷暑天,若不能及时渡河,那些鲜活的食品如野味、肉菜等就会因腐烂被弃。而军队的频繁调动在这里也遇到瓶颈。康熙四十四年(1705),康熙下令修建大渡河上的第一座桥梁。经过一年多的施工圆满建成,康熙取“泸水”(即大渡河旧称“沫水”,康熙错以为“泸水”)、“平定”(平定西藏准噶尔之乱)之意,御笔亲书“泸定桥”三字,立御碑于桥头。

“拐子窝”的血泪史

摇摇摆摆横空出世的几根铁索,经康熙之手,划定了大渡河上中游的分界线,也使古往今来颤颤巍巍从化林坪跋涉而来的背夫马帮,稍稍松了口气:有了这桥,再无坠河丢物之忧了。

化林坪,位于泸定县兴隆镇东南部。这个隐藏在崇山峻岭之间的偏僻村镇,百年前曾是茶马古道上的繁华之地。当时从雅安到康定,必须经过化林这道关隘,因而化林被视为川康重镇,五百兵驻守。随着人口增加,商贾云集,化林坪日益繁荣。清末民初,背夫们日夜兼程翻过大相岭和飞越岭两座大山,其间遇河搭桥,逢山修路,悬崖绝壁上并非都是木板铺成的栈道,有的地方是从绝壁上凿开一条缺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他们的梦想是一次次成功地飞越飞越岭,活着回来。

徜徉在崇山峻岭间的古道上,眼前的不少古道遗迹仍有二三米宽,虽历经千年风霜雨雪侵蚀,路面的花岗石被南来北往的行人、驮重的骡马行走时磨得光亮如镜,但路面排列的石头完好如初。一路上,背夫手杖戳出的“拐子窝”随处可见。这些拐子窝小的似汤圆,大的如包子,有的深达十几厘米,记载着古道上背夫的心酸血泪史。

山坡间,原先的几家客栈,早已残垣断壁,门前供过往行人的歇气台,掩埋在杂草、荆棘丛中。

化林坪一位姓李的大哥跟我们讲解起了当时背夫们的基本配置:背夹子、丁丁拐、汗刮子、麻窝子、脚麻子、溜壳子等。李大哥祖上,几乎所有男人都当过背夫。他说,每件工具都会起作用的,背夹子是用木条做成的架子,下方有两点支撑,上面可放茶包等物件,用绳子收紧以后,货物不会轻易掉落;拐子,用硬的杂木做成,一般呈丁字形状,需要休息时,就用拐子顶住背夹子底部,承受起所背物资的重量;脚码子,铁打的防滑工具,一般绑在草鞋的底部,凸出的铁钉可在冰雪路面上行走时防滑。

古道终究成为“古道”

化林坪,曾有辉煌的过去,自古是“自磨西面渡沈村,逾飞越岭至黎州”的茶马互市重镇。这里是联结川藏的竖经要道,清初时设化林营和都司衙门等行政机关,营兵可携妻子,有家室,世袭相传,兼营农桑,亦事商贾,财用饶足,到处城垣齐整,酒幡飘舞。人称“川边第一重镇”和“西陲首府”,地位远在如今的康定、泸定之上。

任乃强先生《泸定导游》载:“化林城原建时,有六街大道及城垣,环城筑有营房,城内有商肆、都司署、关帝庙、城隍庙、安抚使署、千总署、土地祠、川主宫、金花庙、青山排闼坊、果亲王诗碑等建筑。”可见当时的盛景。

化林坪果亲王石碑

任乃强提到的这位果亲王,即康熙第十七子爱新觉罗·允礼(1697一1738),就是电视连续剧《甄嬛传》虚构的那位用情专一、长相帅气的皇家公子哥。真实的果亲王允礼“直朴谨慎,品行卓然”,聪明好学,勤于政务,也利用自己的权力支持茶马互市,修缮开掘通商古道。雍正十三年(1735),果亲王从泰宁返京时路过泸定化林坪,欣然题诗曰:“泰宁城到化林坪,峻岭临江鸟道行。天限华羌开此地,塞垣宜建最高坪”。

可惜,果亲王题诗的石碑,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毁,掩埋于草丛荆棘中。改革开放后,化林村民根据当地文化学者董祖信提供的拓片,重新刻碑竖起了果亲王诗文碑。现该碑与另一刻于道光三年(1824年)的石碑立于栅子门的古道旁,供游人了解化林及茶马古道历史。

来源:华西都市报


文:李贵平

来源: 华西都市报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