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最牛“一号桥”:一桥跨四区
“濯锦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扬州。”“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成都,一座因水而生、缘水而兴的城市。如今,成都仍有60多条以河、桥、池、塘、井命名的街道。
有水,自然就有桥。单锦江三环之内,就有大小桥梁19座。五丁桥、九眼桥、百花潭桥……锦江之上,有故事的桥不少,但在老成都人口中,最常提起的,还是一号桥、二号桥。
虽然名字“简单粗暴”,可一号桥并不简单。它的大名叫红星桥,这里,是成都4个区的交界处,也是成都城区唯一的一个“四交点”。
上世纪90年代的一号桥(郑光路摄,1991年)
水与桥 串起两千多年城市记忆
蜀郡曾是旱涝之地,平原上的蜀人,从很早很早以前,就开始研究治水方略了。
公元前256年,一个叫李冰的人,在岷江上凿离堆,建成一引水工程,从此,天府之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
李冰所建的大堰,在岷江两岸并列引水,其东岸引水的两条干道,延伸至成都,故称“成都二江”。南北朝任豫《益州记》称,“二江者,郫江流江也。”此后的两千多年里,二江在历史长河中经历着沧桑变化。
西汉扬雄《蜀都赋》中提到,“两江珥其市”,当时二江在城南商贸集市之两侧,犹如对称的耳饰。到了晚唐时,高骈扩建罗城,二江形成抱城之势,这就是府河和南河(如今统称锦江)的前身。
府河进入市区后绕城北城东而流,而南河绕西、南向东流去,二者在合江亭处汇合。“锦江东流绕锦城,星桥北挂象天星。”水与桥串起了成都两千多年的城市记忆。
一号桥 其实是座已消失的木桥
清末民初,成都有名可考、有址可寻的桥,加起来共有192座,既有拱桥,也有平桥;既有石桥,也有木桥。
如今的府河、南河,规模远比不上历史上的二江,而随着金河、御河等的消失,曾经的一些古桥,如半边桥、青石桥、平安桥等,也仅存在成都的地名之中了。
不过,成都依旧多桥。据巴蜀文化专家袁庭栋《成都街坊志》中介绍,目前,府河在三环路之内,有大大小小19座桥梁。
老成都、出租车司机常常提起“一号桥”。初来成都,如果你在地图上搜索“一号桥”,一定会一脸懵——怎么没有这个地方?其实,“一号桥”是一个“曾用名”,如今,这座桥的“大名”叫红星桥。
上世纪50年代,成都东郊逐渐发展成为工业集中区,成都市政府在府河上规划设计修建三座木桥,其中一座,就是这座连接市中心和东郊工业区、八里庄火车货站的红星桥。
由于这三座木桥中,这座桥最先施工,就编号为“一号桥”。从1954年建成一直到1959年,这桥还保持着“一号桥”这一接地气的名字。直到1961年,它改建成钢筋混凝土大桥后,才借着红星路的光,有了新名字。如今老成都声声念着的一号桥,多少包含着对那座消失木桥的怀念吧。划界限
番号背后藏着时代印记
“一号桥”这个名字背后,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对于这样的番号,“三线人”再熟悉不过。420厂、773厂、784厂……曾经,位于东郊的工厂,都有这样一个以数字命名的特别的名字。
上世纪50年代,当时苏联援助中国的9项电子工业,有4项集中在成都东郊;上世纪60-70年代,国家实施“三线建设”,一批大中型骨干军工企业在东郊兴建投产。这些企业,多是国家大型骨干军工工厂,出于保密的考虑,一个工厂一般都有三个名字,一个是对外公开的厂名,一个是内称,还有一个是家属生活区的通信代码,如40信箱、69信箱、106信箱等。
因为这样的取名习惯,连接城区和东郊的红星桥和新华桥,当时就用了“一号桥”“二号桥”的名字。据说,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一号桥外侧靠近建设路路口的地方,还立有石碑,上面标识有“外国人未经许可不得超越”的告示。
忆美食 桥上大瓦罐里的拌肉
除了是通往东郊重要企业的桥梁,红星桥也是青龙场、八里庄的蔬菜、粮食副产品等运往市区的重要通道。
交通方便,人流量大,市场就这样自发形成了。
68岁的历史学者郑光路,从1963年搬到红星桥附近的曹家巷,在这一带一住就是15年。在他的印象中,上世纪70年代的红星桥,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桥下,水草摇曳,鱼翔浅底,桥上,则充满着热闹的叫卖声。
“皮鞋、衣服、书籍,自然还有吃的,什么都有。”郑光路至今还对桥上的美食念念不忘,那是一种装在大瓦罐里的拌肉,“颜色看起来红彤彤的,很有食欲,按片数给钱。”
郑光路在一号桥畔草地上(1967年摄)
那时,桥上两边,密密麻麻都是做生意的摊子,但这并不太影响桥上的交通。“那时车好少嘛,红星桥上,除了从新南门到八里桥的公交车,偶尔能见到几辆解放牌货车,小汽车几乎没有,最多的,就是农民们运东西用的板板车、鸡公车。”
郑光路回忆,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红星桥一带仍保持着“乡野风味”——有人在河里漂流,有人踩水叉鱼,两岸是农田和低矮的平房,“桥附近的第一栋高楼,是四川省石油局修的。”
拓展阅读
一桥跨四区 成都独此一例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我在桥的这头,电话是“83”开头,而你在桥的那头,却是“86”开头。
这座桥,就是红星桥——桥的北边,是成华区,南边是锦江区。
如今的成都一号桥(刘陈平 摄)
然而,这座桥还不只横跨两区这么简单。当你向北站在桥上,你的左前方是金牛区,右前方是成华区,左后方是青羊区,而右后方则是锦江区。而四区边界的交界点,就在桥的北岸西北角。
两个区交界的地方很多,3个区交会的地方也不少,但这样的“四交点”,在成都城区内,还独此一个。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成都市档案馆中,成都市民政局的一份关于成都市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的汇报给出了解释。
成都市在新中国建立后到1959年以前,先后进行过5次行政区划调整,形成了东城区、西城区两个城区,并辖金牛区、青白江、龙泉驿区3个郊区的区划格局。1990年9月25日,东城区、西城区、金牛区调整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和锦江区,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五城区”。而此时,红星桥早已存在于此。
1997年,成都市相关部门对成华区、青羊区、金牛区、锦江区4个区的交会点进行了勘界确定,4区签订了边界交会点协议书。当时约定,“4区交会点位于成都市红星桥府河北岸桥头西北角”。
如果你想到这样一个独特的交会点拍照“打卡”,劝你还是别白跑了,因为,这里并没有界桩。这是当时的约定:“经市勘办批准后,一致同意不埋设界桩”。
虽然桥上没有明确标识,但在勘界资料上,还是精确地标明了“四交点”和附近参照物的距离:到成华区“通美大厦”约50米,到金牛区“四川省建筑医院”距离约250米。
来源:华西都市报
作者:吴冰清 王安忆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