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风物>详细内容

【风物】卓克基土司官寨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3-17 20:35:17 浏览次数: 【字体:

卓克基土司官寨

卓克基土司官寨位于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马尔康镇西索村,成都市至马尔康市和马尔康市至小金县的公路交汇处。正面是纳足沟,两侧与民宅村寨隔水相望。卓克基土司官寨庞大的规模,雄伟的气势,精细的构造,高超的建筑手法被美国记者索尔兹伯称为“东方建筑的一颗明珠”。

土司官寨又称土司衙署,是随着元朝推行土司制度后应运而生的一种特殊建筑。通常由子官寨和母官寨构成。子官寨为土司巡视各村寨的临时住宅,母官寨则是土司及其家眷日常生活之所。

卓克基原老官寨为片石墙体木结构藏式建筑,四合院式平面布局,其规模较现存官寨略小。1936年夏初,老官寨被大火烧毁,仅残存北面少许墙体。1938年至1940年,索观瀛土司调集3个垄巴(农区单位)数百民众,历时3年重建成现在的卓克基官寨。

卓克基土司索观瀛自幼接受汉文教育,受汉文化影响较深。在汉藏文化的熏陶下,重建土司官寨时既采用了传统典型藏式“邛笼”建筑风格,又大胆借鉴汉民族中轴线对称,侧立面前低后高,拖厢结构,透雕、露雕栏杆、窗格等建筑技术精华。

卓克基土司官寨系土石木结构建筑,总占地面积1400余平方米,平面略呈方形,正面边长37.84米,侧面边长37.2米,全高19.5米。官寨内正面为面阔7间、进深2间的2层建筑。其底层紧接大门,为门厅。二楼为接待汉族官商客人的专用平顶的“外宾厅”,中部一连三间,内悬挂字画和名人照片,地面摆设全部汉化,两侧为汉式客房。平顶则可沐浴阳光、观赏风景。官寨左、右、后方均为四层石墙木板房屋,左、右两楼楼顶处建有暸望房。每楼每层内侧建有木质回廊,为同层各房往来的通道。廊宽2.5米,廊柱子为木质,由上下杆重合构成,两杆结合处用暗子母榫套合。廊柱间距2.4米至2.7米不等。廊柱柱石为方形石柱,柱边长0.45米。左右两楼最后3根廊柱设有短枝撑暸望房。楼板平铺由墙体挑出与廊柱穿逗而成的矩形横梁上。栏杆以镂刻雕刻雕花的木条构成几何形成回字形图案。

官寨正面面阔7间长21米,进深2间宽5.4米。外墙厚1.1米,内墙厚0.9米。正门宽2.65米,高2.2米。建筑层高2.85米,暸望房高2米,顶高1.6米。建筑前后左右顶部均有椽子,其中左右两侧建筑前半部为单层椽,后半部为双层椽;前后部建筑的双层椽:暸望房顶为单层椽,椽间距0.2米,建筑3层以下诸层顶部以方形横木梁,借以承担上一层建筑重量。

官寨底层右边东楼有小房11间,左边有小房8间、厨房11间,分别为马圈、“家人”和为土司当差人的住房,底层后部北楼有小房4间。西楼、东楼均为四层楼房,土司、土妇家眷的住房、书房、厨房和当班大管家、小管家、杂役的住房都设置在西楼中。北楼为五层宗教专用楼,一、二、三层分别设置成库房、客房、厨房、菜房等。四、五楼为红、黄教宗教活动场所。正中为大经堂,屋顶通四、五层。大经堂两侧为小经堂,小经堂为和尚、喇嘛住房,四层经堂墙外有悬挑木质转经回廊。

屋顶采用藏式传统的密梁构成的平屋顶和汉式三角形木行架构成的悬山式屋顶形式。平屋顶用木质密梁作为承重面,其上铺满木板,再以泥土夯实,屋顶平整光洁,具有一定散水坡度,可防止雨水浸蚀。悬山式屋顶以三角形木架为支架,其上铺短形木樽、木棱,再从两坡边缘依次向上叠压青石板或杉木板。而楼板的铺设则根据本地气候寒冷、温差较大的特点,在由墙体挑出的密集木梁上先密铺一层树枝、木棍和柴块,再盖以泥土用力夯实,将木板铺于其上。墙体以片石砌成,墙体向内倾斜,互相挤压支撑,用石灰加糯米汁勾缝,极为坚固。施工时将石块整的一面向下,上下左右的石块大小组合、交错搭接,相互楔合,尤为棱角分明,古朴凝重,墙体四周均开有内大外小“T”形小窗。

官寨在外侧有边长8米,高度与官寨房顶齐高的片石砌四角碉楼,由官寨右侧第三层楼中部可进入其中。它不仅是紧急时期储藏珍贵物资和藏身之处,也是土司权力和等级的象征。

1988年1月,卓克基官寨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2月,被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马尔康市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中心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