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绵竹木版年画
绵竹木板年画,因产于四川绵竹而得名,简称绵竹年画。2006年6月绵竹木版年画被国务院、国家文化部批准命名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绵竹木版年画内容广泛,具有构图完整、人物夸张变形、线条古拙流畅、色彩艳丽明快的艺术风格,通过起稿、刻板、印墨、施彩、印花等工序完成,并以手工彩绘见长,是中国著名的木版年画之一。
起源
绵竹木版年画,始于宋代,盛于明清。据《续编绵竹县志》记载:“绵竹年画远在明代已有相当成就……当时四川泸州及陕西蒲城地区已贴过内容喜庆的绵竹年画。”北宋御史赵卞(公元1008年—公元1084年)所著《成都古今记》写到当时成都的几个市场:“正月灯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其中“桃符市”的年画多由距离成都较近的绵竹、夹江等地的年画作坊提供,以门神为主体的宋代年画已很兴盛。
绵竹年画的产生,源于道教宣传的需要,以表现道教人物为主,成为道教布道的一种图示。《赵公镇宅》是主要代表。
赵公镇宅
内容形式
绵竹年画的内容题材极为广泛,有辟邪迎祥、风俗习惯、生产生活、戏曲故事、历史人物、神话传说、讽刺幽默、花鸟虫鱼等类别。“绵竹门神”(又称门画)是年画中产量最高、销路最广的一种样式。
秦琼 尉迟恭
门画以其规格和题材内容之分而贴于各种门上,规格有大毛(全开)、二毛(对开)、三毛(52×34厘米)。大门一般贴武将,如秦军、胡帅和“立刀”“立锤”等,传说可以驱妖降魔。院内的堂屋门贴文门神、画天官和状元,有迎祥纳福、加官进禄的意思。还有以童子和仕女为题材的一类门画,内容多为抱瓶、采莲、佛手、仙桃、“双喜”“四喜”,贴在寝室门上,表示子孙繁衍、福寿无边。
居室装饰,“画中有戏,百看不腻”的斗方和画条
斗方:斗方一般用于室内装饰,是绵竹年画中最有趣味而又珍贵的一种样式。其规格多为三毛(54厘米×40厘米),内容新颖,题材也更为广泛。有流传于民间的历史事件,如《郑成功收复台湾》;也有美妙动人的神话传说,如《西游记》;有妇孺皆知的戏曲人物,如《穆桂英、梁红玉》;也有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如《西厢记》《红楼梦》;有诙谐辛辣的川剧折子戏,如《白狗争风》《五子告母》;也有现实生活的写照,如《纺线女》《五子图》等,可谓包罗万象。
画条:画条属于在室内张贴的年画。其中,包括中堂、横推、单条和条屏。它将民间传说故事的内容及戏曲、文学作品中最动人的情节描绘成画,也有花鸟画等。这类年画多采用工笔彩绘,技法上精微讲究,经得起人们长时间的观赏和推敲。
骑车女
中堂:画幅较普通年画大,以四尺全开为多,均表现喜气吉祥内容,有《麻姑献寿》《三星图》《福禄寿喜》等,适合客厅装饰和欣赏。横推多表现人物较多且场面较大的题材,如《迎春图》《百子图》《十八学士上瀛台》等。单条为独幅画,有《贵妃醉酒》《苏武牧羊》等。条屏有四条屏、八条屏、十二条屏之分,大都采用立幅样式,画面以人物为主,略衬背景,故事情节连续,多表现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如《红楼梦》《三国演义》《八仙过海》等。条屏画装裱成卷轴画挂于堂屋内,作为欣赏用,也可作长年的装饰,不限于过年悬挂。
供奉祀祷、祈保平安的神像画
这类年画多用来满足旧时人们崇拜神灵、消灾除祸的愿望。绵竹民间传统的木版刻绘神像有灶神、财神、土地神、三官大帝、张天师等。形式为中堂和条屏,仅作供奉之用。
拓片
拓片是在年画作坊里生产的,经过刻版师的再创作,是绵竹年画的一个独立品种。拓片由雕版艺人将画师的画稿或名人字画用阴刻的手法刻成木版,再用宣纸、烟墨或朱砂拓制而成。它有中国典型的版画特点,以留黑空白为表现手法,空白为主,构成虚实平衡关系。其内容多为山水、花鸟、神像及名人字画(如郑板桥、林则徐、何绍基等) ,也含有一些神像内容。此类以中堂、条屏居多。
门签
又称喜门签,有三种形式:花金、半圆全金、满全金。其内容主要是万事如意、招财进宝、黄金万两、福字、金玉满堂、年年发财、恭喜发财等。构图多采用双龙(二龙抢宝)、双狮、“喜”加四个圆点(梅花),周边花纹为钻纸剩下的余料,作装饰用。喜门签与门画、对联一起在过年时张贴,位置在门的上方。
张贴方法
张贴含有特定的人文与民俗。过年时,人们要打扫庭院,将居室内外布置得红火喜庆。传统的张贴有明确的规矩:敬神、祭祖、祈福、避邪等不同的内容,都会有相应的年画。为防止小孩子撕扯,张贴位置一般在距离地面一米二以上。
一般说来,门神和门签、对联一起贴。门神贴中间,门签贴上面,对联贴两边。
门签从五瘟符发展而来,门签纸洞为六方孔,用于避邪和装饰门框。一般来说,有多少道门就贴多少道门签,也贴于桃树、花盆。孝门签在颜色上有区别,第一年绿色,第二年粉红色,第三年大红色。
以前绵竹的各家宗祠里也贴年画。民国九年《绵竹县志》载:“绵竹宗祠有两楹、四楹不等,其中陈列有雕镂青石神龛,或刻木彩画。”在祭祀时也要挂年画,“岁时伏腊或设主,或悬画像,具牲礼、果肴拜祭于家主堂。
制作工具和材料
刻版工具有小木锤、刻刀(平口、斜口、圆底、尖口)、铲子等,印画工具有棕刷和擦子(按压印画纸张使画版上的墨线能印到纸上的专用工具)。
绵竹年画的古版,一部分选用银杏木(又称白果木)、红豆木等上等木材做成,多数是用梨木制成,也常用杂木。
绘画工具有笔(羊毛笔、兔毛笔、排笔)、花戮子(又称戳戳、花花,用来印“花金”的专用工具)。
绵竹木版年画对纸的要求是:纸质柔韧结实,吸水性强,易上色,且颜色不易脱落,不变色。最早使用的是绵竹遵道乡纸厂沟生产的土纸和在土纸上刷泥胶制而成的粉笺纸,现在有人使用夹江熟宣,并在其上刷泥胶制粉笺纸,也有人使用52k图画纸。
制作过程
画稿起样 起稿需要技艺娴熟、绘画功底扎实的民间画师完成,画师在创作时对所表现的题材和事物要反复观察并根据民众的审美情趣构图描绘,充分考虑长期形成的艺术特色,尊重其创作规律和造型模式。
起稿
雕刻画版
选材:绵竹年画一般选用梨木、楠木、银杏木及杂木为木版。
聚缝:线版的木材大部分是选用整块做版。如果版材木料不足一个整版,可根据需要按尺寸大小拼接粘连成一块,整版边叫聚缝。
刻版:绵竹年画的刻版分为阳刻和阴刻两种。阳刻是绵竹年画的基本刻法,画面白多于黑,以白为主调,印出线版后手绘上色,称为“红货”。阴刻版的线条凹陷入木,犹如篆刻中的“田文”,画面黑多于白,以黑为主调,用烟子(黑色)或朱砂捶成拓片,称为“黑货”。
刻板
印墨 线版印刷是手绘年画重要的工序。首先要确保图形在纸上的位置。木版位置确定后,需在木板下垫一块润湿的毛巾,以防印墨时木版移位。调墨用骨胶或乳胶,加少许热水,其目的在于保证均匀地在木版上刷墨,防止以后施彩时脱墨。印线版时,先将纸裁齐摆放在版子正上方的位置,然后用棕刷子(又称墨刷子)沾墨,在木版上由上至下、从左到右慢慢刷匀,保证墨汁浸泡木版,以求印出的墨线均匀、清晰,待将线条完全平印印上去后将其平晾、阴干后便可以施彩上色。
印墨
手工彩绘 手工彩绘是制作绵竹年画的重要手段。绵竹民间艺人有一套完整的经验,其口诀是:“一黑二白三金黄,五颜六色穿衣裳”。“一黑”即先印黑线版,“二白”是用白粉填手、脸及袖口、靴底等处,“三金黄”是用透明的金黄色涂铠甲、头盔以及其它金属装饰部分。“五颜六色”指桃红、洋红、黄丹、佛青、品兰、品绿等色。大色块多用原色,不调配。这样,画面色彩亮度很高,主题鲜明。在此基础上,要施以少量的二门子色(过渡灰)并多用金、银黑作调合色,既不影响色彩的明快,又使画面和谐统一起来。大面积的色彩绘完后,开始彩绘最精细的一道工序——开相(脸部彩绘),即用桃红色加白粉加黄色调成肉色(妇女和儿童只用白粉)敷在脸部,称为“上相粉”。用鸳鸯笔彩绘两颊、眼皮、耳朵处,用羊毫蘸赭色勾面部鼻子、耳朵线条,用鸳鸯笔画下眼皮,然后再点睛。技艺高超的艺人所点的眼睛具有精、气、神。点得成功的眼睛,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觉得画中人物注视着你。勾画眉毛,女人的秀眉要细而长,门神的眉毛要粗而立。最后是对衣裤、裙子、手持物、帽子等处装饰图案,包括勾金、花金和印金。
手工彩绘
填水脚画法
风格特点
绵竹年画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它构图对称、简练,形象夸张、变形,线条古拙、流畅,色彩艳丽、明快,工艺、手法独特,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受大众喜爱。
绵竹年画有着实用性和趣味性并重的特点,特别是独幅画和斗方在实用前提下,更注重对情节性、趣味性的追求。如《三猴烫猪》《春官偷酒壶》《老鼠嫁女》等,无不呈现出活泼俏皮、诙谐幽默的艺术趣味,反映了四川人民对生活特有的理解方式。
老鼠嫁女
福禄寿喜图
在内容上,避邪纳福、欢乐吉庆是绵竹年画的主要内容。如《寿天百禄》《岁岁平安》《永镇家宅》《如意加官》等。
绵竹年画的特点之一,绘画性强。年画的上色全靠手工彩绘,与其他地区的“套版色印”年画有明显区别,不同的艺人由于熟练程度和艺术理解的不同,会画出不同的艺术效果,同一个画师在不同时间画出的画也会有所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说,绵竹年画每一张都是独特的。
绵竹年画的特点之二,讲求构图的均衡对称、完整饱满和主题鲜明,又于对称里融入灵动的元素。如门画《三喜童子》,艺人们在细节处理上费了一番心思:两边的童子发式殊异,服饰色彩、纹饰炯别,寿桃与金瓜对称,蝙蝠与蝴蝶呼应,表现出极强的装饰意味。
绵竹年画特点之三,构图注重整体布局,讲究明快简练。年画的构图,合理使用宾主、虚实、呼应、开合等对称统一法则,大多不设或少设背景,俗称“白堂子”,人物造型在画面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形象突出。
绵竹年画特点之四,构图以线造型。线是绵竹木版年画构图、造型的基本手段,形因线而立,神因线而传。绵竹民间画师总结了一句画诀称:“流水褶子(指线条)要活套,铁线褶子要挺直。”这一曲一伸的变化,是绵竹年画用线动、静结合的艺术处理,给整个画面带来了韵律感和节奏感,给人以刚柔相济的艺术享受。
迎春图长卷
绵竹年画特点之五,人物构图形象夸张、比例变形。年画艺人按照自己对年画功能、年画人物性格的理解,通过对形象的夸张、变形突出年画人物的特征。因此,绵竹年画的人物构图有一个共同规律,即人物形象纵向压扁,横向扩宽,健康壮硕,十分英武。画诀“大门(武将)要歪(威严),睡房门(童子、仕女)要乖”就是人物造型夸张、变形艺术实践的重要总结。
传承与创新
绵竹年画本身一品一画、绝无雷同、不可复制,每一幅画都是全新的创作,是绵竹年画精髓实质的体现。
传承传统年画是为了昔日辉煌的历史记忆,但更需要学以致用,创作属于新时代的年画作品。绵竹年画博物馆的馆员们不仅熟练掌握了绵竹木版年画的全套制作技艺,而且承续了该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长期从事传统年画的研究和传承,拓古绘今、承古续今地创新发展,以其独特的视角创作新年画,开创了当代年画的新路。
近年来,相继开发了一系列新的年画作品,如陶版年画、葫芦年画、木雕年画等品类,衍生年画服装、手绘年画挂历、年画床上用品等系列产品,年画商品成为四川特色旅游产品,并远销美、法、英、日、泰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拟融合绵竹年画技艺手法与彝族文化彝绣特点,推动绵竹年画和彝绣2个非遗项目开展跨界合作。
到2018年,绵竹年画节已连续举办十七届。今年,绵竹组织开展年画节巡游表演,依托年画特色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年画村国家4A级旅游景区提档升级;拍摄以绵竹年画为主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的动画片《年画村的故事》; 推出年画警察动漫形象、警察动漫表情包和警察教授防范技巧系列卡通动态图集。一系列的措施举动,让绵竹年画进一步走进大家的生活,让大家对年画更加了解和喜爱。
(供稿:德阳市地方志办 绵竹市地方志办)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