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风物>详细内容

唐昌布鞋——成都民俗文化的重要非遗符号

来源:郫都区史志办,成都市地方志办,四川省地方志办 发布时间:2018-02-13 19:44:00 浏览次数: 【字体:

2018年2月12日上午,离开映秀镇后习近平总书记乘车来到成都市郫都区唐昌街道战旗村。在“精彩战旗”特色产业在线服务大厅,习近平仔细观看了“互联网+共享农业”互动种养平台,鼓励村民用好互联网、打开产销路子。在“唐昌布鞋”展示台前,村民热情地拿起一双布鞋想送给总书记,习近平笑着说:“我花钱买一双!”


很快,关于唐昌布鞋的消息在各大媒体和网络平台被争相转发,朴素、结实、美观耐用的唐昌布鞋一度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讨论的热点。唐昌布鞋的起源、制作及流传引起人们关注,其实这已经不是唐昌布鞋第一次引起关注了。

唐昌布鞋的制作工艺

唐昌布鞋是我国千层底布鞋的一个分支流派,中国南派布鞋代表,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唐昌布鞋为纯手工制作,尤其是其中的毛边槽眼布鞋鞋底、鞋帮的基础工序为川西独有,见证了川西地区民俗审美近千年发展变化。这种经过砂边处理的毛边布鞋,外观更美观,耐穿度更高,曾受到邓小平等领导高度赞扬。

唐昌布鞋种类繁多,主要有槽眼鞋、松紧鞋、靸鞋、绣花鞋、绊绊鞋、懒式鞋、搭搭鞋、操鞋、窝窝鞋、童鞋、僧鞋、寿鞋、薄底快靴、雨靴、官靴、朝靴、梨园彩靴、打靴、神靴、寿靴等。

唐昌布鞋制作工艺极为繁琐,有30余道大工序、100余道小工序,其工艺流程大致为:备料→布料缩水→调制浆糊→打布壳→晒布壳→排版→下样→切样→包盖板→托里托面→剪帮→下口条→接口条→压口条→叠帮→包口条→标配编码→纳底→修边→翻底边→打堂底→浸口(安装松紧)→捶底→绱鞋→楦鞋→烘鞋→砂边→剪边→粘边→粘后跟→拆楦→总检。


步骤一:备料


步骤二:布料缩水


步骤三:调制浆糊


步骤四:打布壳


步骤五:晒布壳


步骤六:排版


步骤七:下样


步骤八:切样


步骤九:包盖板


步骤十:托里托面


步骤十一:剪帮


步骤十二:下口条


步骤十三:接口条


步骤十四:压口条


步骤十五:叠帮


步骤十六:圆口条


步骤十七:编配标码

步骤十八:纳底


步骤十九:修边


步骤二十:翻底边


步骤二十一:打堂底


步骤二十二:安装松紧


步骤二十三:锤底


步骤二十四:绱鞋


步骤二十五:楦鞋


步骤二十六:烘鞋


步骤二十七:砂边


步骤二十八:剪边


步骤二十九:粘边


步骤三十:粘后跟


步骤三十一:拆楦


步骤三十二:总检

最重要的工序有以下几处:

首先是制作布壳。打布壳是唐昌布鞋制鞋的开端,也是鞋底、鞋帮的基础。制作唐昌布鞋的鞋壳,在棉布上涂抹浆糊时要均匀,浆糊与布充分接触,在充足的阳光下一次性晒干,裁剪成所需的形状,初步制作成鞋帮和鞋顶。

其次是一道制作唐昌布鞋的特殊工艺——“托里托面”。将浆糊浓稠度调制合适,取布壳置于手中,仅对布壳、里布、面料三层外边缘1cm进行粘和,手工刮平浆糊,帮面黏正。

制作鞋底是唐昌布鞋所有工序中最重要的一环。使用十余层优质白色棉布包裹厚厚一层棉花,用专门的机器纳成鞋底,并需对鞋底进行捶打,让鞋底内部浆糊完全分离开来,降低鞋底硬度。这种鞋底被称为“千层底”,美观大方,舒适保暖,经久耐磨。

将鞋面、鞋帮和鞋底缝为一体,取“楦头”顶入鞋内,修正布鞋外形存在的不足。然后烘干一段时间,待布鞋的面料内浆完全干透、布鞋面料完全定型,一双唐昌布鞋就做好了。

天然取材,不使用化学原料,100余道工艺环环相扣,每道工艺不仅为了将鞋制作出来,更是从布鞋的美观度,舒适度,透气、吸汗、环保、健康上去考虑。本着“肥帮瘦底”的原则,穿唐昌布鞋能够让脚型更饱满,穿着更加美观。


唐昌布鞋的前世今生

唐昌布鞋源起川西毛边布鞋,脱胎于包边千层底布鞋。明朝开始执行严格的穿靴等级制度,官方禁止庶民百姓穿靴。这一规定带来布便鞋的盛行,于是早期川西布鞋的雏形——千层底布鞋在中原地区大量流行。随着物资的流通,千层底布鞋越过秦岭山脉和湘鄂山地,逐渐普及到四川盆地内的川西平原,并辐射至云贵地区。

洪武二十五年,朝廷申明穿靴禁令。规定只有文武百官并同籍父兄、伯叔、弟侄、子婿,及儒士、生员、吏典、知印、承差、钦天监文生、太医院医生、瑜伽僧人、正一教道士、将军、散骑舍人、带刀之人、正伍马军并马军总小旗、教读《大诰》师生等,可以穿靴,但不可以用红色扇面、黑色下桩,以免与内官内使的靴混同。因为一些地区天气寒冷,比如山西、山东、陕西、河南及南直隶的徐州,允许百姓穿牛皮直缝靴。校尉力士和乐工,当承应差使时可以穿靴,出外则不许。其他庶民百姓,一律不许穿靴,违犯者,处以极刑。(——摘自《金陵全书 乙编史料类18 南京刑部志》卷3, [明]陶尚德 等 <撰>著 )

明末清初,张献忠给四川带来巨大灾祸,连年战乱后蜀地居民“十不留一”;不仅布鞋,就连本地文化都破坏殆尽。康熙年间 “湖广填四川”在为蜀地带来生气的同时,也让川西布鞋得到第一次飞跃发展。越来越多湖广与江浙地区的能工巧匠举家搬迁来蜀之后,继续从事相关制造行业,大量的布鞋手工匠人在制作千层底布鞋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的同时,也在进行着本土化改进。

民国时期迎来了物资运输行业的发展高潮,川西布鞋真正迎来了技术层面的实质改进,切边底布鞋在这一时期应运而生。众所周知,四川盆地内部与外部交通运输不便,物资运输行业是当时川内的一大支柱产业,包边的三合底布鞋虽然在舒适度上已有所保障,但在实用度上还略有不足。当时川内物资进出一部分靠水路,一部分则主要依靠陆路。特别是去往川西高原区、川西北丘陵区、川西南山区等方向基本只能靠人扛马驮。在翻越山地的过程中,外绱包边的三合底布鞋因很容易踢破包边而损坏。为克服三合底布鞋天生的缺陷,工匠们将三合底布鞋的制作工艺进行革新,放弃使用包边鞋底手工外绱这一方法,继而使用多层布壳纳制后手工内绱。多层布壳纳制鞋底后使用特殊的切刀手工将鞋底四周切割光滑,这样可避免三合底布鞋踢破包边导致内部材料暴露后的快速损坏。缝绱手法也从手工外绱改为手工内绱,绱线巧妙地藏在鞋底更靠里的部位,不仅造型美观,在穿着中由于不容易遭到损坏,也大大减少了鞋帮和鞋底开裂的风险。整个改进虽然抬高了一些成本,但由于大部分顾客都从事物资运输行业,经济情况普遍好于普通民众,这款鞋因精准的市场定位得以延续。

抗战爆发后,多地布鞋企业迁至成都,不断壮大发展了川西布鞋的技艺和文化,川西毛边布鞋也在不断改良中得以逐渐成形。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川西平原本地处于布鞋制造上游的种植业、纺织业和金属加工制造业在民国中后期得到蓬勃发展,带动了本地诸如“崇宁线”“崇宁刀剪”(唐昌古称崇宁)的盛行,也在客观上促进了布鞋产业的进步。由于物质的丰富,人们对布鞋的要求也在这一时期发生了很大转变,一双鞋的好坏已经不仅仅由是否廉价来决定了,更多地要求布鞋美观、实用。之前延续了几十年的切边布鞋由于外观简陋逐渐被工匠们以各种方法加以改进,最终通过多次刷剪后将布底处理为毛边这一做法得到了比较大规模的运用。由于此时布鞋已走入寻常百姓家,为获得更好的观感和更奢华的品质,就只能在工艺和材料上下功夫。这也是传统川西毛边布鞋使用纯羊毛面料制帮,全新纯棉白布纳底,按照“肥帮瘦底”的要求运用内绱工艺,不厌其烦“六刷六剪”制作磨毛边的原因。

历史上,郫都区(原名郫县,2016年1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郫县,设立成都市郫都区)最多时曾有上千家布鞋作坊、店铺。


据第一轮《郫县志》载:“解放前,郫崇二县的布鞋生产纯系手工操作。当时的布鞋分单鞋、棉鞋、凉鞋、拖鞋、绣花鞋等品种。其中,凉鞋主销乐山、新津一带,绣花鞋主销温江、彭县、什邡、宜宾等地。据现存资料记载,民国28年郫崇二县县城制鞋业共有28户,民国32年发展到40户。”



“1954年后,郫崇二县服装鞋帽业走上集体化道路。到1958年前后,郫筒、唐吕、犀浦三镇和永兴、清河、德源、友爱、安德、花园、安靖等乡均建立了缝纫社。到70年代,专业从事服装鞋帽生产的企业增多,一些老企业逐步改变手工生产方式、实现机械化生产并正式改建为厂。1978年底以前,县内各服装鞋帽企业以加工订货为主,以后逐渐转为经营型,生产单位直接面向社会供应市场,生产规模迅速扩大。1980年全县有缝纫企业30家,年产值516万元。其后,部分企业转产,到1985年全县有19家缝纫企业,年产值1429万元。”

上世纪90年代,郫县制鞋厂的工人们还为邓小平同志制作过布鞋。1993年,时任四川省档案局局长的张仲仁找到郫县制鞋厂并告知,邓小平希望能穿到“家乡鞋”——川西毛边槽眼布鞋。经郫县制鞋厂工人们的多次调整,布鞋的合脚舒适让邓小平十分满意,他托人向制鞋师傅们表示感谢,并希望再做三双,想穿着“家乡鞋”踏上回归后的香港土地。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制作布鞋的事传入民间后,唐昌布鞋被家乡人民亲切地叫为“小平布鞋”,体现了家乡人民对小平同志的深切缅怀和爱戴。

随着时代发展,机械化迅速取代人工,唐昌布鞋的鼎盛时期早已消逝,如今仅有唯一一家作坊还在规模化生产、销售唐昌传统手工布鞋。近年来,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唐昌布鞋制作工艺先后荣获“郫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称号。唐昌布鞋也积极进行创新,在贴近大众审美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除传统纯棉料鞋外,亚麻布、印花布、帆布、丝绸等材料制作的布鞋也开始出现。这些布鞋既保留了传统手工布鞋的舒适透气、轻便合脚、古朴凝重的特征,又加入了现代审美元素。唐昌布鞋与郫都区境内另一项非遗项目“古城棕编”相结合,发展出手工棕编布鞋这一新产品,棕编师傅按鞋型要求手工编出鞋帮造型后翻口、绱鞋、砂边、修剪,做出的棕鞋是不可多得的工艺与实用性俱佳的非物质文化项目整合产品。此外,郫都区是著名的蜀绣之乡,蜀绣和布鞋的结合成为一大亮点,由蜀绣工艺大师冯桂英设计刺绣的手工蜀绣布鞋也登上大雅之堂,已成为供人们收藏、欣赏的艺术品。

唐昌布鞋产业化发展

1938年,赖学成上门拜师学艺。

时年12岁的赖学成上门拜师学艺,善良、手巧、能说会道的赖学成甚得冯友三喜爱,被收为弟子。经过长年筛选,冯友三最终留下徒弟4人帮忙打点“三山鞋店”:大徒弟肖夫同(生卒年不详),二徒弟付清明(生卒年不详),三徒弟赖学成(生于公元1926年3月14日,卒于公元2012年11月10日),四徒弟王道安(生于公元1932年,卒于公元2014年8月)。鞋店中产品的品种档次也日益丰富完善。

1952年,成立“布鞋手工业互助组”。

在崇宁县(唐昌古称崇宁)“手工业管理科”组织下,成立了以余腾清、贺华清等7位老师傅为骨干的“布鞋手工业互助组”,在当时的县联社(现在唐昌镇刘家巷附近)内运营加工性质的布鞋厂。

1954年,“三山鞋店”被并入当时的“灌县布鞋合作社”。

在国家公私合营的大背景下,“三山鞋店”被并入当时的“灌县布鞋合作社”(后又改称“灌县布鞋厂”“灌县制革厂”“都江堰制革厂”,原厂址在现在都江堰市迎宾路84号附近)。

1956年,“解放布鞋”成为拳头产品。

时任崇宁县县长的李助辉(音)对“崇宁县布鞋合作社”生产的“解放布鞋”(一种方圆头的布鞋)解决了原材料供应问题,也让“解放布鞋”成为当时“崇宁县布鞋合作社”的拳头产品。

1958年,“崇宁县布鞋合作社”升级为“郫县制鞋厂”。

1958年,崇宁县撤县,中心城镇唐昌被并入郫县,“崇宁县布鞋合作社”升级为“郫县制鞋厂”,当年郫县全年计划生产布鞋10万双,其中有5万双的任务就被安排由“郫县制鞋厂”牵头完成。唐昌镇各个街道居委会发动在家的剩余劳动力纳底。一时间,街道边全是各种短期纳底培训班,全镇从早到晚,纳底缝纫声不绝于耳,布鞋的生产操作也无声无息地融入了唐昌人的日常生活。

1964年,“郫县制鞋厂”的生产开始逐步回到正轨。

为解决动力问题,鞋厂动用各种关系在成都购得一台飞机上淘汰的电动机。职工们发动集体的智慧用木板、缝纫台、钢轴等部件对脚踏式飞轮纳底机械进行了动力改造。从此,布鞋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1989-1990年荣获省优、部优、“山城杯”“芙蓉杯”等各类奖项。

凭借投入工艺注塑鞋的前瞻眼光,1989年和1990年“郫县制鞋厂”连年荣获省优、部优、“山城杯”“芙蓉杯”等各类奖项,并加入成都市工商业联合会,“风姿牌”工艺注塑鞋乘势在电视台做起广告,风头一时无双。

1998年7月28日,“郫县制鞋厂”正式解体。

赖淑芳随父亲回到都江堰拜访师公后人,决定继承“三山鞋店”的传统,制作川西手工布鞋。为稳定生产质量,也为解决师兄弟们的工作问题,赖淑芳组织邓小平制鞋团队的原班人马继续生产传统川西手工布鞋。

同时在唐昌镇人民政府支持下,注册“唐昌”商标,借唐昌地名寓意中华民族繁荣昌盛。

2004年,为纪念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受成都、广安两地政府委托,在小平故居陈列馆永久收藏、展示“唐昌布鞋”。

2016年,唐昌布鞋获得“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


唐昌布鞋的价值

历史价值

川西毛边布鞋作为南方布鞋的代表,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而唐昌布鞋作为川西毛边布鞋的典型代表,不仅影响和促进了川西毛边手工布鞋技艺的成熟与发展,同时还影响和促进了其他上下游产业:例如纺线(崇宁线)、工具(唐昌剪刀)等制作工艺的成熟和发展。唐昌布鞋和其他川西手工布鞋在不断演变和进化的过程中,反映着川西人民在实践劳动中不断顺应自然的过程。唐昌布鞋款式的不断变革也反映着川西人民审美情趣的演变。由包边千层底到三合底,由三合底到切边千层底,再由切边千层底到毛边千层底的演变过程,能够客观讲述川西人民美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唐昌布鞋还是研究川西平原乃至整个四川手工布鞋技艺发展历史,成都轻工业、四川手工业经济发展历史、人文历史不可缺少的实物证明。

人文价值

唐昌布鞋的毛边千层底与北方包边千层底相比,更突出了川西人的豪爽性格。包边底布鞋在川西布鞋历史中逐渐演变为毛边底布鞋的过程,也展现了川西平原四周多山,包边底因地形原因被本地居民淘汰的过程,从客观上体现了川西地区在地形环境上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差异。通过对唐昌布鞋的深入了解和研究,可看到成都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想、文化以及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差异。另外,唐昌布鞋不断提升的技艺可反映出川西地区手工业演变的脉络。这些对于研究成都地区人民的思想、文化以及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

非遗保护价值

唐昌布鞋作为一种手工布鞋,不仅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同时还具备良好的审美价值。它不仅兼顾实用性、舒适性,还因其具备的艺术价值被老百姓称为“穿得踏实的民间艺术品”。但客观上讲,唐昌布鞋已处于濒危状态,这项传统技艺因其价值与价格的背离和枯燥的劳作而后继乏人。这种价值与濒危的强烈反差,体现出了它刻不容缓的非遗保护价值。

环保价值

唐昌布鞋不仅舒适,其本身制作所用材料均取自于棉麻初级加工产物,等同来源于自然,非常环保。穿着唐昌布鞋就等于回归自然,无污染,无公害,是纯天然的生活用品,对人类和环境的尊重、保护显而易见,是最环保的鞋类之一,其环保价值意义非凡。

经济价值

唐昌布鞋作为生活用品和艺术品,从古至今尤其是在成都二轻局成立的20世纪中下叶,更是成为成都地区轻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间接为地方财政创收近百万,还曾通过外贸出口间接支援国家外汇储备,实现国产传统手工布鞋出口世界的宏伟目标。在创造经济效益时还带动相关行业,例如线业、工具产业等;同时在扩大城乡就业率和增加居民收入等方面,都具有非常现实的影响。

美学价值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唐昌布鞋制作的不再仅仅是脚下的一双布鞋,同时也是一种具有美感的民间艺术品。“肥帮瘦底”的布鞋造型,让时尚已经武装到人们的脚上,更是将美学带进人们的生活,陶冶人们的生活情趣。唐昌布鞋具有的艺术美学价值将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


延伸阅读

唐昌镇地域文化底蕴

唐昌镇,位于成都市城西,原名崇宁,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镇政府驻地距城区郫都区17公里。北与彭州市北君平乡隔河相望,西与都江堰市天马、崇义镇接壤,南与安德镇相连,东与唐元镇相接。柏条河、徐堰河纵贯全境,镇西北有浅丘台地横山子。《崇宁县志》称其地形“天山北拱,柏水东注”。镇域交通便利,国道317线、成灌高速公路、沙西线、温郫彭快速通道纵贯全境。唐昌镇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5℃,全年风向以东南风最多,具有春早夏长、秋雨、冬暖、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冬季多雾,日照偏少和四季分明的特色。唐昌布鞋坐落于古镇“文庙”旁。便利的交通条件,悠久的历史底蕴,虔诚的匠人精神,支撑着唐昌布鞋发展至今。

 郫都区史志办,成都市地方志办 杨向飞,四川省地方志办 罗一洋)

来源: 郫都区史志办,成都市地方志办,四川省地方志办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