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铜戈是“成都”城名的最早物证
文物档案 战国青铜戈
文物名称:蜀东工吕不韦戈
文物年代:公元前238年
文物级别:国家一级出土
时间:1987年
出土地点:四川青川
收藏单位:青川县文管所
□四川日报记者 吴晓铃
史料记载,公元前316年秦并巴蜀以后,接受张仪建议,在公元前311年筑成都城。这是“成都”之名在史料上出现的最早时间。
1987年,一件战国青铜戈在四川广元青川县被偶然发现。这件铜戈上刻着“九年”“相邦吕不韦造”“成都”等篆体铭文,也是刻有“成都”之名的最早实物,成为成都已2000多年未改城名的有力证据。如今,登录广元市博物馆的官方网站和官方微信,便可点击欣赏这件宝贝。
田间捡到一级文物
1987年9月,广元青川县白水区(现沙州镇)一位农民在田间劳作,突然发现一件颇似镰刀的物件。他洗净发现上面隐约有字,不像现代物品,主动交到当地文化馆。文化馆工作人员意识到此物颇不寻常,带着铜戈到成都,先后找了不同的文物专家,认定这是一件2000多年前的青铜兵器。
当年应邀考证这件文物的专家中,有来自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专家黄家祥。他对铜戈印象深刻:铜戈全长26.5厘米,最让人惊喜的是,戈内部两面都刻有铭文,一共20余字。正面铭文用金属锋刃器刻划而成,笔道极细,字体草率,字口较浅。另有学者称其上正面铭文为:“九年,相邦吕不韦造。蜀守宣,东工守文,丞武,工极,成都。”背面铸文:“蜀东工”。
铜戈上短短20余字,蕴含着丰富信息。黄家祥说,从字面上可以看出,这件铜戈是秦王政九年(即公元前238年),由“相邦”吕不韦监造。相邦,即相国,比丞相职务高一点。根据秦国规定,丞相负责全国政务,铸造兵器自然由他监督,因此要刻上其名。
这种吕不韦戈,在全国迄今仅发现4件,而青川发现的这件,极可能是吕不韦在世时监制的最后一批铜戈。史料记载,秦王政九年,与吕不韦关系密切的嫪毐(làoǎi)作乱,嫪毐是秦始皇母亲赵姬的情人。秦王政对嫪毐处以极刑,并罢免吕不韦,次年便杀了吕不韦。青川这件战国青铜戈经专家确认后,顺理成章成为国家一级文物,为研究秦代兵器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铜戈上篆刻的文字中,还出现“丞武”“工极”“蜀东工”等字样。“丞武”中的丞,是工师之下的一级官吏,工师的副手,监制这件戈的“丞”,名叫“武”。“工极”中的“极”应是制造这件戈的工匠之名。打造兵器的单位为“蜀东工”,这种“物勒工名”将责任人刻于器物上的做法,是秦国手工生产管理模式的具体反映。
为研究成都历史提供丰富信息
对四川而言,这件吕不韦戈上的文字显然更加珍贵。
黄家祥说,成都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最引以为傲的就是2000多年来城址未变,城名未变。城名未变的依据,此前主要来自史料记载。这件吕不韦戈的出土,以实物的形式证明文献记载真实可靠。即使近年来在雅安荥经、成都蒲江等地也先后发现刻有“成都”二字的战国青铜兵器,但唯有青川这件刻有准确的纪年,因此更加珍贵。
史料记载,成都在汉代手工业发达,汉朝政府在这里设立工官、锦官和车官,负责监督相关产品的制造。而吕不韦戈上的“蜀东工”三字,证明早在2200多年以前,成都的手工业已经达到“国企”水平。
至于“蜀守宣”的记载,还填补了蜀守一职在文献记载上的不足。黄家祥说,最有名的蜀守当属李冰,正是他修建了都江堰,才让成都平原变成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此后,汉代蜀守最有名的是文翁,他兴办文翁石室,让文脉从此在蜀地延续至今。而吕不韦戈的发现,让从未在史料上出现过的蜀守“宣”也得到认证。
吕不韦戈在青川发现,说明秦灭巴蜀以后,秦国已开始了对“粮仓”蜀地的经略,青川彼时已经处于秦国的直接管辖下。这件吕不韦戈,应该就是当年镇守此地的官兵所使用的兵器。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