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风物>详细内容

眉州:1360年的建置沿革

作者:古伯良 来源:眉山市广播电视台 发布时间:2016-09-14 11:52:00 浏览次数: 【字体:

眉州之创设

南齐奠基    六世纪中叶,中国正处于南北朝分裂时期,今眉山之境,属于南朝的第二个朝代——齐,属于南齐的益州犍为郡武阳县。南齐永明二年(484),犍为郡治由武阳(今彭山区)迁往僰道(今宜宾市)。建武三年(496),在武阳县南境建齐通左郡,属益州,辖地包括今东坡区、青神、丹棱、洪雅和乐山市中区、夹江、峨眉山等地,郡治在今东坡区县城北十公里的太和镇龙安村。从这年算起,今眉山市为州郡治所已达1520年。

犍为郡治南迁后,虽然在今眉山、乐山还存在武阳、南安两县,但在这片广阔的地域间,却缺失州郡级的行政区和管理机构,难免给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带来不便。特别是当时僚人据蜀,政局动荡,更需要设置政府机构强化管理和“维稳”。或许南齐政权也正是看到这一点,所以才设置了齐通左郡。如果说犍为郡治南迁是因,那设置齐通左郡便是果。因此,可以说犍为郡治南迁是眉州建州之肇始;而齐通左郡的设置,则为眉州建州奠定了基础。

萧梁树形    公元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萧衍,南梁建立,齐通左郡随之入萧梁版图。南梁普通时期(520-527),齐通左郡改称齐通郡,同时建齐通县,郡、县治同在一城(龙安村)。这时的齐通郡,仍属益州。

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在齐通郡之上,新设置青州。《元和郡县图志》载:“取汉青衣县为名也。”青州的州政府也设在齐通郡齐通县城。这时的龙安村,成了州、郡、县三级政府的治所。

南北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区,实行的是汉代州—郡—县三级制,州为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下辖郡、县。因此,眉山至此已建置起层级完备的地方政区。

西魏定名    公元552年,时任梁益州刺史的武陵王萧纪割据蜀地,在成都称帝,并率军东下,准备进攻在荆州的哥哥梁元帝萧绎。梁元帝得知消息后十分害怕,写信向西魏请求援助,岂知此举正合早就有心图谋南朝的西魏之意。西魏废帝二年(553)春,西魏大将尉迟迥率军南下,仅用半年时间,便占领蜀地。

西魏平定蜀地的第二年(554)正月改青州为眉州,从此,“眉州”作为一个行政区的名称正式出现。之所以取名“眉州”,唐代杜佑《通典》、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均说:“因峨眉山为名也”。在改青州为眉州后不久,西魏恭帝时(554-557)还新置了青城郡和青衣县,郡县同治今青神县瑞丰镇,也属眉州管辖,并在恭帝二年(555)将齐通县改名通义县。

新建的眉州统辖两郡两县:齐通(通义县)、青城(青衣县),州界大约东接今仁寿、西至今洪雅、北起今东坡区、南达今五通桥区冠英镇一带。由于州之下还领两郡两县,可以说眉州建州伊始,级别就比较高,相当于唐朝时道一级的行政区。按今天行政区划的标准,属于地方一级行政区(省级)。

眉州的演变

北周:二易州名    557年,北周取代西魏,北周虽然只有短短25年(557-581),但其间的行政区划却有些乱,郡县、名称多所变更。北周明帝二年(558),撤销齐通郡,新置安乐县(治所在今眉山老城区),属眉州;大约同时,复置齐乐县(县域包括今丹棱、洪雅和东坡区西南一部),也属眉州。这样,眉州辖一郡(青城)四县(通义、安乐、齐乐、青衣)。

武帝保定元年(561),新置平羌郡,同时置平羌县,郡县同治在今乐山市中区,县域包括原属齐通郡的今乐山市中区、夹江、峨眉山、金口河等。

武帝保定二年(562),改齐乐县为洪雅县,治地在今丹棱县城厢镇,这是洪雅县得名之始;于青城郡治南五十步移置青城县,郡县同名,即青衣县改为青城县。这样,眉州就下辖两郡(青城、平羌)四县(通义、安乐、洪雅、青衣、平羌)。

武帝建德元年(572),眉州被改回青州,之后又恢复齐通郡,并把安乐县改为齐通县,郡县同治一城(今眉山老城区)。

宣帝大成元年(579),又改青州为嘉州,《元和郡县图志》载:“按州境近汉之汉嘉旧县,因名焉”,“嘉州”之名由此出现。同年,又改青城称青神,依然郡县同名。

这时的嘉州,辖三郡五县:齐通郡(齐通县、通义县、洪雅县)、青神郡(青神县)、平羌郡(平羌县)。

短短20多年内,眉州郡县、名称被四次调整变更,令人眼花缭乱,或许这跟北周一朝走马灯似的更换皇帝有关(25年内换了5位皇帝)。但需要说明的是,北周时期,虽然眉州之名被改没了,下属郡县也不断变化,但州治却依然在通义县(太和镇龙安村)。也就是说,那时的眉山依然是今眉山、乐山的政治中心。

隋朝:治所迁移    581年二月,8岁的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予杨坚,隋朝建立。隋开皇三年(583),废郡存州,嘉州下属的三郡(齐通、青神、平羌)皆被撤销,所辖之县,直属州统,州治仍在龙安村。

584年,齐通县改为广通县。593年,分洪雅县为洪雅、丹棱两县(丹棱县得名始于此,洪雅县迁治今洪川镇)。仁寿元年(601),撤销今眉山县城北的通义县,改广通为通义县,仍归嘉州管辖(州治还在龙安村)。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复改嘉州为眉州,并把州治迁到通义县城(今眉山老城),至此,眉州的政治中心由太和镇龙安村迁到今天的眉山老城区。

大业三年(607),撤州建眉山郡(这是“眉山”作为行政地名之始),郡治却迁到龙游(今乐山市市中区)。眉山郡统辖8个县:龙游、平羌、夹江、峨眉、通义、青神、丹棱、洪雅。由是,眉山、乐山区域间的政治中心南移,由眉山迁至乐山。这时的眉山郡,有了准确的人口户数,《隋书》:“眉山郡统辖八个县,二万三千七百九十九户”,按户均4人算,约有95200口。眉州被改为眉山郡,不是行政区降级,而是因为隋炀帝采取的是废除州制,恢复推行秦朝的郡、县二级地方行政制度。

唐朝:稳定发展    唐武德元年(618),眉山郡改为嘉州,次年,分置眉州,辖通义、丹棱、洪雅、南安(今夹江)和青神5县,州治通义县城。

622年,南安县并入洪雅县。626年,划出洪雅,别置犍州;《彭山县志》载,隆山县(今彭山区)也在当年“由陵州割属眉州”,但《新唐书》、清《眉州属志》和《四川通志》均载,隆山县是“唐贞观元年省入通义,二年复置,改属眉州”。

唐高祖时,地方政权机构基本是州、县两级,唐太宗却开创了中国政区史上道和府的建制。唐太宗登基当年(627),撤销犍州,洪雅复属眉州,眉州则属剑南道。

至此,经过建州后80年的反复调整,眉州的行政区域基本固定下来。从辖县来看,辖通义(今东坡区)、隆山(今彭山区)、洪雅、丹棱、青神5县,直到993年洪雅改属嘉州,眉州的政区一直保持不变。从级别来看,由于道是唐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因此,这时的眉州是地方二级行政区,即是我们现在的地市级。

此后,由于皇位变化,眉州建置也经过几次小的调整:一是先天元年(712),唐玄宗李隆基称帝,为避讳,隆山县改名彭山县(彭山县得名之始);二是开元七年(719),在洪雅设置义州,次年废州复县;三是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撤销眉州,改置通义郡,辖县未变;四是唐肃宗乾元元年(758),撤销通义郡,恢复眉州,这时剑南道分为东川、西川,眉州属剑南西川道。

唐王朝共历21帝,享国289年,期间眉州虽有几次微调,但其建置、治所、境域几乎长期保持不变,而且在增1县减4县的基础上人口也比隋朝几近翻了一番。《旧唐书》载:“天宝时,(眉州)户四万三千五百二十九,口一十七万五千二百五十六”。当时,人口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极为重要的指标,州的等级也主要依据人口数量而定。《旧唐书》《新唐书》均载:“眉州:上等州”,而剑南道所属的38个州中,被列为上等州的不到10个。由此可见,在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大唐帝国,眉州的社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在整个剑南道也排在“第一方阵”。

五代:依袭唐制    从907年王建建立前蜀至965年北宋平定后蜀,在近60年的五代十国时期,虽然中国历史又历经了一段大分裂,但四川相对稳定,各州、县的建置依袭唐制,眉州的建置、辖境也没有多大变化。只是在907—925年间属前蜀,926—933年间属后唐,934—965年间属后蜀。

两宋:由盛转衰    宋代的地方行政区划和政府机构为三级制,最基本的是路—州—县。至道三年(997)把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眉州属西川路;咸平四年(1001)分西川路为益州、梓州二路,眉州属益州路。建炎南渡后,南宋全国设十六路,眉州属成都府路。

两宋时期,眉州的建置有两次调整变化。一是在太平兴国元年(976),通义县改称眉山县(这是首次出现眉山县名),依然属眉州;二是淳化四年(993),洪雅改属嘉州。从此,眉州就只领眉山、彭山、丹棱、青神四县了。

虽然境域有所缩小,但整体来看,在宋蒙战争之前的两宋时期,眉州还是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的态势。《宋史》载:“眉州,上,至道二年(996),升为防御州(宋时州分四等,防御州为二等)。崇宁年间(1102-1106)有户七万二千八百零九,有口十九万二千三百八十四”。

南宋虽然亡于1276年,但眉州在咸淳三年(1267)就已在元朝的实际控制之下。且至少在此三十年前,眉州就因连年的宋蒙战争而饱受蹂躏,基本名存实废。1267年,蒙古将领刘元礼南下修复在战乱中“荒废已久”的眉州城,随后镇守眉州五年(1267-1272);之后,镇守眉州的元军守将换成刘恩,至元十二年(1275),嘉定(乐山)失陷,刘恩移戍嘉定。德祐二年(1276)二月,蒙古大军兵临临安,南宋投降,眉州正式划入元朝版图。但这时的眉州,已是满目疮痍,一片荒芜。

元朝:领县最少    自元代开始,中国出现了一种新的行政区划制度,地方最高一级的行政区划单位为行中书省(简称省),省下有路、府(州)、县。元至元十三年(1276),嘉定府升为嘉定路,次年原属成都路的眉州改属嘉定路。这时的眉州,成了地方三级行政区划单位,像眉州这种不直隶于省而隶于路的州,被称为“散州”。

元初,眉州依然管领眉山、彭山、丹棱、青神四县,但到了至元二十年(1283),眉山、丹棱被废,两县所辖之地由眉州直接治理(直到民国撤销眉州才恢复眉山县),这样,眉州就只领彭山、青神两县。同年,直属嘉定路的洪雅县并入夹江县(200年后的明成化十八年即1482年五月才复县,仍属嘉定)。

因此,元朝时,是眉州领县最少之时。不仅州的级别降为三级,州的等级也沦为“下等”。究其原由,主要是因为近半个世纪的宋蒙战争致使四川变得“地旷人稀”,眉州社会经济也遭受严重破坏。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农民起义军著名领袖之一明玉珍在重庆称帝,建立大夏政权,尽有川蜀之地,眉州依嘉定路属之。

明朝:先降后升    1368年,朱元璋称帝,洪武四年(1371),大夏被朱元璋所灭,四川归属明朝。同年,降嘉定府路为嘉定府,眉州属之。

洪武六年(1373),将丹棱从眉州析出,复县,直属嘉定府;九年(1376)四月,降嘉定府为嘉定州,眉州降为眉县(眉州出现了新的名称),属嘉定州;十年(1377)五月,又将彭山、丹棱两县撤销并入眉县,将青神县撤销并入嘉定州。

这时,眉州不仅失其名,级别更降为建州以来最低(成为四级地方行政区)。导致这一现象的主因,还是社会经济没有走出战乱的创伤。

经过几年的发展,经济慢慢复苏。洪武十三年(1380)十一月,眉县复升为眉州,直属四川布政使司(即省),彭山、青神、丹棱均在当年复县,隶属眉州,眉县地属眉州直辖,但并未恢复眉山县的建置。由于复州后直隶布政司,因此又叫直隶州,这样,眉州可谓是连升两级,一下子由四级政区升为二级政区,大抵恢复到北宋太宗末年时的状态。从此至明亡,基本没有变化。

清朝:双重领导    明朝灭亡(1644)后,眉州在1652年以前,并未完全属于清朝,而是在张献忠大西政权及其部将的控制之下。1652年,清军渐次底定全蜀,眉州正式归属清朝。

清朝,基本承袭明制,这时眉州的标准名称是“眉州直隶州”,即是说眉州由省直辖且有领县。清代,眉州领县三:彭山、丹棱、青神。只是在康熙元年(1662)和六年(1667),因地广人稀,先后将彭山、青神并入眉州,直到雍正六年(1728)才将两县复置。清中叶,在府、州之上增设道,康熙八年(1669)置建昌上南道,治宁远卫(西昌),眉州属之。乾隆十年(1745)徙道治于雅州府,直至清末,眉州都属建昌上南道。

由于眉州是直隶州,可以说它依然是二级政区,直属省管;同时它上面还有道,也得归道管,因此,这时的眉州是“双重领导”。清代的府、州、厅、县,按照“冲、繁、疲、难”的考语分为不同等次。考语字数越多,地位就越重要。四字俱全者为“最要缺”,三字者为“要缺”,二字者为“中缺”,一字或无字者为“简缺”。关于当时眉州的地位,《清史稿》说:“眉州直隶州:冲,繁”,意思是眉州地当冲要,政务繁重,属于“中缺”。

眉州之撤销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瓦解,当年11月27日,成都宣告独立,建立大汉四川军政府。民国元年(1912),地方行政区划设置仍沿清制,只是撤道设省,实行省、府(州)、县三级管理体制,眉州保留。

1913年1月,袁世凯政府颁布《划一现行各县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废除旧有地方制度,改设省、道、县三级管理体制,省属府、州、厅一律改为县。眉州被撤销,恢复眉山县,与彭山、青神、丹棱三县一起,直属上川南道(次年改为建昌道)。

从此,眉州,这一创设已有1360年的政区不复存在;而眉州之名,也化成了一个承载着厚重内涵的历史文化符号。

名为“眉州”的政区虽已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但这片土地上的政区沿革仍在继续。经过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几次调整,从1953年至1997年,眉山一直归属乐山管辖。1997年5月30日,国务院批准设立眉山地区,管辖从原乐山市划出的眉山、仁寿、彭山、洪雅、丹棱、青神6个县。2000年6月10日,国务院又批准眉山撤地设市,由此翻开了眉山建置的崭新篇章。

(作者系眉山市广播电视台党组成员、总编辑)

来源: 眉山市广播电视台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