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故乡绵阳
我的祖国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曾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东方文化。然而在近代,她却急遽地衰落了。智利诗人聂鲁达在他的《新中国之歌》一诗中写道:“世界各国的军队,开进来又开出去。墙上溅满了鲜血。他们抢劫你,就像你是一座没有主人的房屋。”为了改变这种悲惨的境遇,从沉沦中重新站立,中华儿女前赴后继,英勇抗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分裂的、贫弱的中国变成了独立、统一、光明的新中国。
如今,新中国已经走过70年的伟大历程。有幸作为新中国的同龄人,我目睹自己的故乡、自己的祖国如何从一穷二白中艰难地发展,深感祖国能有今天的成就,中国人民能过上今天这样幸福的生活,实在来之不易。
我的老家四川绵阳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历来为州郡治所,有汉平阳府君阙、子云亭、蒋琬墓等历史遗存。但在新中国成立时却已经衰败破落,城市人口只有两万多。城里没有几间像样的房子,仅有十余条街道和若干条小巷。道路大部分是土路,晴天满城灰,雨天一地泥。人们外出基本上靠步行,城乡运输靠叽咕车(木制独轮车)和人拉的平板车。
绵阳市铁牛片区老城(图片来自网络)
有些事我至今记忆犹新。我7岁的时候宝成铁路修成,绵阳是宝成线上的一个大站。那一天妈妈和邻居们要去看火车,因为路太远,妈妈不带我去。我追在大人们身后,跑了好长一段路还是被甩掉了,我一个人站在那里哭了好久。四川人对铁路、火车有一种特殊的感情。1897年四川就开始修铁路,四川保路运动曾是辛亥革命的导火索。但是直到1949年,四川连半寸通车的铁路也没有。1952年成渝铁路通车,1956年宝成铁路又通车,怎能不令四川人欢欣鼓舞?1975年宝成线成为新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1982年我从绵阳到北京坐快车用了两天一夜。而近两年随着渝京高铁和西成高铁开通,动车从绵阳到北京只需要7个多小时。去年我坐动车过秦岭,时速近300公里,开了近半个小时,足见其工程之浩大。
1975月7月1日,宝成铁路全线电气化顺利通车(图片来源:成铁微家园)
我小时候,从绵阳穿城而过的川陕公路还是泥结碎石路面,货车一过,灰尘扬起老高。因此绵阳曾被戏谑为“光辉(灰)城市”。逐渐地,泥结碎石路变成了三合土路,上世纪70年代开始铺柏油路。1978年我离开故乡的时候,绵阳的公路交通网已基本建成。从绵阳城区到各县各乡镇、到成渝地区的公路上,除了货车,还有了大客车在奔驰。80年代初绕城公路建成,大货车不再从城里穿过,城市卫生状况改善了不少。1998年绵阳第一条高速公路(成绵高速)通车。如今从绵阳出发的高速公路四通八达。60年代中期绵阳有了从市中心到火车站的第一条公交线路,如今几十条公交线路在市区运行。水泥路修到了每一个乡村,公交车也开到了每一个自然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成绵高速公路(图片来源:四川建设网)
绵阳三面环水,涪江安昌江绕城而过,被称为北河、东河、南河。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水运曾经是绵阳重要的运输方式。我小时候江上没有一座桥,每到夏天发大水的时候总要淹死不少人。我就读的南山中学在南河(安昌江下游)对岸。枯水期河面上用两三条木船搭成浮桥,洪水期就靠渡船摆渡。记得有一年涨大水,我们一群中学生乘坐的木船被大水冲得转了方向,顺流而下,再冲下去一点就是三江汇合处,一场船翻人亡的惨剧就会发生。两位船工拼命撑住篙杆,才将船头扳向对岸。60年代中期北河(涪江中游)上建起了第一座可以过汽车的大桥——东方红大桥。80年代初南河上建起了一座漂亮的铁索桥。如今七八座双向四车道的大桥横跨涪江安昌江两岸,绵阳城区的面积也随之扩大了若干倍,城区非农人口已过百万。
绵阳东方红大桥1967年7月1日建成,它首次将涪江两岸连在一起,改变了川陕公路路过绵阳需渡船跨越的历史(图片来源:绵阳旅游搜狐号)
50年代初期绵阳只有酿造厂(做酱油、辣酱之类)、糖果厂、酒厂、畜产品加工厂等手工作坊,后来有了机修厂和缫丝厂。1958年绵阳城北新开了一条跃进路,路上一字排开建成了四个大型国防电子工业工厂和一个设计院,名为305、203、204、407、107。厂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老工人大多来自东北和江浙老工业基地。一时间绵阳城里说普通话的人多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和工人多了,工厂的宿舍楼成为绵阳第一批有电灯的公寓房,商业和文教卫生事业也随之发展起来。我们当年所不知道的是,60年代末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九院)的15个项目搬迁至绵阳城周边,研究院院部就建在离绵阳城区40多公里的梓潼长卿山南麓。邓稼先、郭永怀、于敏和他们的战友在这里完成了一系列里程碑式的国防尖端科学技术研究:原子弹、氢弹相继在这里完成武器化定型,中子弹在这里研究成功……随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国防科研院所也渐次落户绵阳。如今的绵阳荟萃了包括26名两院院士在内的17万余名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绵阳从一个纯粹的农业县变成了国家重要的国防科研和电子工业生产基地。改革开放之后,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绵阳被命名为我国唯一的“中国科技城”。
中国(绵阳)科技城风光(图片来自网络)
在我的少年时代,我家曾经在一个四四方方的大院子住过近10年。院子里共有12户人家,8户都只有一间房。煮饭起初用劈柴,后来用蜂窝煤。照明用油灯,吃水靠买或者自己到井边去挑。我记得有一次我小妹妹拿油灯去烧蚊子,把蚊帐给点燃了。幸好有位邻居正在她家门口洗衣服,她急中生智端起洗衣盆冲进我家,连水带衣服泼到蚊帐上把火浇灭,避免了一场火灾。60年代初期,绵阳城市居民用上了电灯。如今,不仅照明,各种家用电器都已经进入城乡百姓家。以越王楼、铁牛广场为中心,涪江两岸的灯光秀已经成为绵阳最美的夜景。一户一间房的日子早就结束了,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天然气、自来水。因为在居住条件和环境建设上的成就,我的故乡曾获得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荣誉。
绵阳越王楼(图片来自网络)
窥一斑而知全豹,故乡的巨变是新中国70年发展变化的缩影。可以说,新中国的70年是中国真正干工业化、现代化并逐渐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70年,是把中国从传统向现代推进的70年。这70年的变化超过了过去的几个世纪。
祖国颂(年画)陈菊仙 作(图片来源:光明日报)
一路走来,亲身经历了祖国这70年的发展和变化,我为祖国的每一点进步而兴奋,也为她曾经有过的曲折而扼腕。70年,对于个人来说就是大半生,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则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1995年我在“红旗渠”的故乡听到一首歌谣:“一代接着一代干,一代干给一代看,你打基础我砌墙,大家共建一座房。”对歌谣中的含意我深以为是。中国能有今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奋斗了70年的成果。我相信,再奋斗几十年,我亲爱的祖国一定会更加繁荣富强、兴旺发达、文明有序,在各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
2019年9月16日,德阳市旌阳区孝感镇一服装生产企业内,十多名工人手工缝制一面七点五米长、五米宽的国旗,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四川日报记者 肖雨杨 摄,图片来源:四川日报版)
祖国是埋葬祖先骨骸的地方,是我的安身立命之地。我生于斯,长于斯,与之忧乐与共,生死相依。爱国之情是长在骨子里、流淌在血液里的东西,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作者系原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
来源:《学习时报》(2019年11月1第12版)
作者:谢武军(原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