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风物>详细内容

卢蛟萍 ‖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山文庙

作者:卢蛟萍 来源:雅安市名山区地方志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5-31 10:42:33 浏览次数: 【字体:

名山文庙,坐落于蒙顶山麓、月华山巅的四川省名山中学校园内,是全国现存少有的庙在校内、庙校合一的建筑群。2013年5月,名山文庙古建筑群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四川省保存较为完好的清代石木结构古建筑群。

四川省名山中学校门(作者供图)


名山文庙的移建


 据名山知县王宝华所撰《名山县文庙移建碑》记载,名山县的学宫原在县城南面,明朝成华甲年(1474)迁至县城西面,后因兵荒马乱、气候潮湿等原因,学宫逐渐倾斜毁坏,历任县官想整修,但因资金不足而搁置。清道光十六年(1836),名山知县王宝华应百姓感怀孔圣人之求,召集名山举人闵一德、名山学官余文蔚共同商榷,立定移建文庙章程等,劝粮民集资,着手移建文庙事宜。选择移建文庙在县城背面月心山(今月华山)废寺附近,“此处后靠蒙顶山,前看青衣江,登高眺望、水秀山明,是高而干燥之地,是神灵居住之所”。清道光十六年(1836),在罗汉寺旧址新建大成殿破土动工时,从土中挖出断碑数块,上有“孔子庙堂碑”等字,始知此地为唐宋时期文庙遗址。经六年建造,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文庙落成,包括万仞宫墙、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庑房、大成殿、崇圣祠等建筑。移建文庙通过募捐、劝捐等方式,共收银壹万壹仟壹佰柒拾两,王宝华刻石为碑,将捐款名录碑、文庙移建碑立在泮池旁。

棂星门和泮池(作者供图)



名山文庙的建筑格局


 沿着名山中学阶梯拾级而上,进入校门,古树掩映下的文庙便映入眼帘。名山文庙占地6000多平方米,现除万仞宫墙于20世纪50年代拆除外,棂星门等建筑皆保存完好。

大成殿(作者供图)

 棂星门是文庙的入口,三间四柱冲天式石坊结构,前后用石抱鼓夹抱,额前方为“棂星门”三字,额上层刻月兔金马图,背面为日月图,意寓孔子的德行与日月同辉,彪炳千秋;门上挺立吉象、金狮、麒麟、灵蟾四座石兽,古代寓意吉祥。穿越此门便是泮池,池上并架三座三穿九孔石拱桥,中桥称状元桥,两边为附桥,十二条昂首蛟龙为桥栏;每逢中高考之前,学生会走走状元桥,祈福金榜题名。过了桥,沿着石阶而上,两排雕花厢房廊庑之间的通道就是大成门。和此门相对的便是文庙建筑群的主建筑大成殿,建筑为歇山重檐、抬梁式屋架、飞檐翘角、器宇轩昂、宏敞肃穆,是祭祀孔子的场所,殿内主要供奉孔子塑像和牌位。大成殿前敬立孔子行教像,时有学生前来拜祭。大成殿两旁是东西庑房;后面是崇圣祠,供奉孔子五世(木金父为肇圣王,祈父为俗圣王,防叔为诒圣王,伯夏为昌圣王,叔梁纥为启圣王即为孔子父亲)的塑像和牌位,规模比大成殿小,但基脚比大成殿高。

崇圣祠(作者供图)

名山文庙建筑群不仅规模大,建筑构件也极具艺术研究价值,庙内随处可见浮雕,泮池凭栏的石雕人物惟妙惟肖,每一根石柱墩子雕刻的飞禽走兽活灵活现,大成殿飞檐下有龙头斗拱昂首四面,厢房梁柱上木雕工艺精湛,历经百年洗礼,匠心独具的建筑构件依旧栩栩如生。

石雕(作者供图)

石雕(作者供图)

名山文庙呈长方形地势,南北为长,东西为宽,以棂星门和崇圣祠为中轴线,整个古建筑群分布在这条中轴线上,呈东高西低,层层递进之势。名山文庙建筑讲究对称美学,在紧凑的结构中,以中轴线为主线,文庙建筑几乎呈东西均匀对称,由庭院构成建筑群,分布井然有序。这样的建筑格局恰好体现了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不偏不倚、相互包容,建筑在平面上对称均齐布置,在纵向结构上相互和谐融为一体。


名山文庙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文庙,是儒家文化的集散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儒家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基因。名山文庙的文化气息,一直熏陶着月华山巅这块土地,也铸就了名山中学极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近年来,名山中学吸取儒家文化核心价值观中的精髓,校园文化建设紧紧围绕“大雅至圣,斯山惟名”的理念展开,注重培养道德品质高尚、正直诚信、文雅优异的学生。以名山中学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儒雅教师培育文雅学生,打造高雅校园。

儒家文化的中心思想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名山中学发扬文庙的优秀传统文化,找到儒家文化与现代学校教育的契合点,提炼出了“弘德重基,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把学生的基础道德放在首位,积极开展“大爱德育”系列活动,在校内外建立和谐的工作、生活、学习关系。

名山中学对文庙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不仅体现在教育教学上,在建筑的构造上也注重与文庙融合,致力于打造高雅校园。“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的名山中学,学校建筑古朴典雅,整体建筑风格仿古,与文庙一致,文庙左右的建筑物不高于大成殿,房屋滴水与大成殿一致;新建建筑依承文庙中轴对称的方式布局,形成庭院式建筑格局,错落有致的分布。航拍下的名山中学,像一艘巨轮,船头是千年的文庙,船尾是年轻的新校区,体现现代学校是文庙的延伸,以文庙为中心,校中有庙,使文庙更有生命力和活力。

航拍名山中学(詹宇 摄)

 从唐朝学宫,到清代文庙,再到现代学校,穿越唐风宋韵,在这沉淀千年的文化沃土上,古文庙与新学堂融为一体,现代教育与孔圣遗风相得益彰,优秀传统文化正薪火相传。

来源: 雅安市名山区地方志办公室
终审:朱丹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