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四川】油菜花开闹姜城‖李靖
油菜花开闹姜城
李 靖
芦山,又名姜城,悠悠岁月中,建县距今已超2300年,历史的厚重感沉淀在每一寸土地里。
近来,“油菜花开,七米多高”这话传得沸沸扬扬,以讹传讹,弄得尽人皆知。实际上哪有七米多高的油菜花,原句是“油菜花开,七里夺标”。据《芦山县志》记载,芦山旧时,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在县北七里山的七里亭,由县主管主持祭祀仪式。祭祀前,人们会在亭前按八卦阵式插满竹竿(秧标)。仪式开始,庆坛师先挥舞法器作法,随后擂鼓呐喊,众人一齐竞跑,争抢阵中的竹竿,大家都以抢到竹竿的数量来占卜当年的运气和农业收成。可见,“七里夺标”是芦山一项极为重要的传统民俗活动,既蕴含深厚文化底蕴,又带有竞技体育的意味。
春日里,姜城恰似一幅被大自然精心勾勒的绝美画轴,缓缓舒展。那一片片油菜花田,无疑是画卷中最明艳动人的色彩。春风初拂这片土地,沉睡一冬的油菜花种子便被唤醒,带着蓬勃朝气,在姜城的怀抱中破土而出。
油菜花开,姜城瞬间热闹起来。踏入姜城的油菜花田,不,那不是花田,那是花的溪流、花的长河、花的海洋,一片连着一片,仿佛步入了一个金色的梦幻之境。连绵起伏的花田,宛如大地为春天铺上的金色绒毯,一望无际,向远方延展,直至与蓝天相融。微风轻拂,油菜花随风摇曳,涌起层层金色波浪,浓郁花香飘散开来,又聚拢萦绕在眼前、鼻尖、唇边,甜丝丝的,满是春天独有的气息,让人沉醉其中,忘却了尘世的喧嚣纷扰。
油菜花的花朵小巧精致,四片鹅黄色花瓣整齐排列,环绕着中间嫩黄的花蕊,像一个个迷你小太阳。它们簇拥在一起,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热热闹闹地绽放。每一朵都似春天派来的使者,带着生机与希望,向人们诉说着春天的故事。仔细瞧,花瓣上还挂着晶莹露珠,在阳光映照下,闪烁着五彩光芒,宛如一颗颗璀璨珍珠,更添油菜花的灵动娇艳。
田埂上,孩子们嬉笑奔跑,手中风筝在油菜花田上空高高飞扬,与蓝天白云、金色花海构成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老人们坐在田边长椅上,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望着这片生机勃勃的油菜花田,回忆往昔岁月,感叹如今美好生活。年轻恋人们手牵着手,漫步花海,身影在花丛中若隐若现,留下一串串甜蜜笑声。油菜花田,见证了无数人的欢乐与幸福,成了人们心中温暖的港湾。
在这片金色海洋里,还有辛勤劳作的蜜蜂和翩翩起舞的蝴蝶。蜜蜂在花丛中忙碌穿梭,采集花蜜,它们嗡嗡的叫声,像是在为油菜花的美丽歌唱。蝴蝶则扇动着斑斓翅膀,在花丛间轻盈飞舞,时而停歇在油菜花上,与花朵相互映衬,构成一幅幅灵动画面。这些小生灵的存在,让油菜花田充满生机活力,也让春天的姜城愈发迷人。
姜城的春天,早已走出昔日地震的阴霾,灾后重建承载着姜城人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到油菜花盛开时节,姜城便沸腾起来。盛大的油菜花节,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此时姜城的油菜花田,不仅是一道靓丽的自然景观,更是一种文化象征。瞧,花海中一群俏幺妹与花脸哥跩起了芦山花灯,婀娜的身段、俏皮的模样,引得游客们哈哈大笑;看,争夺秧标的帅男靓女们精神抖擞,奋力奔跑,在阵阵加油声中你争我夺,那股子冲劲仿佛要与天空试比高;听,山歌悠扬,拉起山歌,你方唱罢我登场,应山应水,幸福在油菜花海回荡。人们在此欣赏美景、品尝美食、感受民俗文化,共同欢庆春天的到来。油菜花节,不仅为芦山带来了旺盛人气和活力,也让更多人了解了传奇姜城,爱上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油菜花田上,给金色花海披上一层绚丽霞光。此刻的油菜花田,宛如一幅梦幻油画,美得令人窒息。我静静站在田边,望着眼前美景,心中满是对姜城春天的眷恋,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姜城的油菜花田,是春天馈赠给人间的珍贵礼物。它用绚烂色彩和蓬勃生机,装点了大地,也温暖了人们的心灵。我满心期待着下一个春天,能再次与这片金色花海相遇,在热闹中续写幸福美好的故事。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李 靖(芦山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摄影:杨本江(雅安市摄影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