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风物】中坝酱油登陆央视“探索发现”《食之有味》
2019年4月11日
CCTV-10《探索发现》栏目
播出纪录片《食之有味》
江油清香园中坝酱油
“霸占”屏幕5分钟
在四川人的餐桌上,总少不了麻辣鲜香的味道,造就川菜独特口感的,正是丰富的调味品。除了“川菜之魂”豆瓣酱之外,酱油也是川菜“调味八珍”之一。
在四川盆地西北部的江油市中坝镇,人们还保留着古法酿造口蘑酱油的技艺。
每年立秋前后,对许平来说极为重要,作为口蘑酱油酿造工艺的第六代传人,依照惯例,他必须在这个时间段选择合适的时机,为这一年的酿造工作,亲自挑选、浸泡第一桶黄豆。这不仅是承袭祖训,更决定着未来酱园开坛大典上酱油的风味和口感。
在江油,关于酱油的记忆可以追溯到清代。据记载,川北中坝镇自古为酿造之乡,这与当地优越的环境密不可分。中坝镇坐落于平坝之上,涪江和昌明河映带左右,形成了年平均气温约16摄氏度的温和气候。这种气候条件有利于黄豆中米曲霉、酵母菌等微生物种群的大量繁殖,直接造就了酱油鲜美醇厚的口感。
也许就是在这口清代古酱缸旁,一代代酿酒师们日夜守候,苦思精进,逐渐将酿制过程细化为选料、浸泡、淋油等二十多道工序。
除了味觉的记忆,酱油更是江油人一段逆境岁月的见证。这是四川《新新新闻》1941年7月18日的版面,一篇《失业自救之路》的报道,记录了江油青年学生销售酱油自主创业的历史。
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青年学生就业十分困难,于是,江油的学子们便想到了家乡的酱油,在成都创办了专营酱油的华西特产商行,没想到一时间声名大振,先后在成都开了多家店铺。江油青年不仅顺利实现就业,还把一些利润捐献给国家,这成为当时战时经济的一抹亮色。
从黄豆到酱油,经过几百个日夜的更迭,在江油人不疾不徐的酿造与坚守中,最普通的黄豆,才能变成味压群芳的“川菜味魂”。
清香园中坝酱油荣誉榜
1962年,被四川省商业厅评为“四川省传统名特调味品”。
1978年,清香园·中坝酱油远销加拿大、东南亚,还随川菜进入欧美市场。
1985年,载入《中国名食百科》史册;同年选入《中国土特名产辞典》。
1989年,获部、省双优桂冠。
1997年,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食品名牌产品”称号。
2001年,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002年,被评为“中国川菜十佳调味品”之一(唯一酱油产品)。
2003年,中坝酱油被评为“四川名牌产品”。
2003年,“中坝”商标被评为“四川省著名商标”。
2004年,荣获“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原产地标记)。
2005年,通过HACCP食品安全体系认证。
2006年,获绵阳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
2008年,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2008年,四川省AAA级质量信誉等级证书。
2009年,中坝食醋被评为“四川名牌产品”。
2011年,再次荣获“中华老字号”称号。
2012年,“中坝”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资料来源:四川清香园调味品股份有限公司官网)
来源:方志绵阳(据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图片来自清香园官网)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