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风物>详细内容

【方志四川•风物】《木里藏族自治县风物志》第三章 直面灵魂的生活方式——民俗(七)

作者:木里藏族自治县党史与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木里藏族自治县风物志》 发布时间:2019-04-17 18:30:41 浏览次数: 【字体:


第三章  直面灵魂的生活方式——民俗


第七节 民间手工艺



 木里历代优秀的民间画家和工匠创造了无数精致、优美的艺术作品,如唐卡画、木雕塑、酥油雕塑、建筑绘画等。系列木质茶具的制作、黄金白银首饰的制作、牛羊毛或麻线织品的制作、各类兽皮用品的制作、竹器的编制、土陶器的烧制、宗教人物泥塑、民间乐器的制作、狩猎工具的制作、民族服饰的刺绣点缀等民间手工艺,至今仍然在民间流传。

木质茶具


1
雕 刻


县内雕刻主要为木、石两大类,以木雕为多。木雕又以浮雕为主,通雕其次。浮雕常见于大寺、小寺和信教群众家中的经堂及一部分藏族、蒙古族的家具上。大寺经堂立柱的上端均用浮雕刻成佛像或吉祥图案,然后染上色彩或金银粉,极为华丽壮观。老百姓家设的小经堂内除佛龛上有浮雕外,还有用通雕刻成的鹿、孔雀、凤凰等吉祥动物,形象生动,图案精美,制作精细藏族家具上的图案雕刻尤具特色。有的藏族人家吃饭用的桌子、茶几也雕刻了花草和吉祥图案,均很精细。

石雕主要见于三大寺、十八小寺和境内的嘛呢堆。图案主要是用藏文书写的经文。民间百姓家中的石雕极少。

 石刻佛像


2
酥油花


酥油花是藏族人在祭祀供奉、举行盛大佛事活动、年节喜庆、纪念誓愿、民间俗信活动中常用的一种供奉品。人们把各种矿物颜料伴在酥油里,用手捏制成瑞禽灵兽、祥瑞图案、花卉草木等形象与酥油灯一起供奉在寺院殿堂佛龛、家庭经堂佛龛、灶房厨壁等地方。

用酥油做佛像、做花、做吉祥物是藏族很具特色的美术工艺品。制作时先把酥油放在冷水中搓揉,将奶质(汁)挤尽,然后调上颜色备用。正式用酥油塑造前,根据图案要求,先用木板做成骨架,用麻线布筋,然后将调好颜色的酥油粘上,再经过精心雕刻、整修,制成奇花异草、亭台楼阁、飞禽走兽等吉祥物和佛像,使其达到逼真、美观的效果。解放前木里大寺最大的酥油雕塑的佛像高达一米多,比例精确,制作精细,造型生动。不仅在各大寺,富有人家也要用酥油做佛像和吉祥花,只不过要比大寺的小一些,均由本地工匠制作。


3
唐 卡


唐卡是藏语音译,指藏传佛教的卷轴佛像,又称为卷轴布画。质地多是布或绸,具体画法有纸质唐卡、堆绣唐卡、布贴唐卡等。纸质唐卡是把画先画在纸上,然后装饰在布上;堆绣唐卡是用金银丝线伴各种色彩进行堆条整绣;布贴唐卡是先将图像画在底布上,按各部色彩剪出不同形状的彩缎贴在适当的位置。

唐卡的装饰讲究上下宽、中间窄。画像正中上下有一条异色布竖向缝合,称为通道,意思是人生三界(天、地、地下)的光明大道。唐卡画制作完后,需请有名望的活佛诵经“开光”,使之灵验。开光时,活佛在唐卡上印上“唵、啊、哞”三字,意思是佛在人间。

木里境内最早的“唐卡”是西藏五世达赖洛桑嘉措送给木里活佛的,共51幅。上画佛像,画轴用纯银制成,用黄金制成的小钉钉牢卷轴,每颗小钉重一钱。51幅“唐卡”全以金线缎镶边,做工精巧,被当时僧俗上层誉之为“女菩萨做成的宝贝”。第十二代大喇嘛昂翁扎什(又名项扎什)在任期间,因上层发生内讧,引起云南大理杨兴的干涉,派人查抄了康坞大寺,4幅“唐卡”遗失。其中《宗喀巴降生图》《如来佛降生图》系全国二级文物,现存凉山州博物馆。其余“唐卡”系三级文物,除散失的外,木里大寺现存仅20余幅。木里活佛大喇嘛每年都要将画取出在大寺展出两次,每次展出两三天即收藏保管。


4
壁 画


木里境内三大寺和十八小寺内都有许许多多的壁画,内容多为佛像或以宗教故事为题材。绘制手法均采用白描中的铁线描和高古游丝描笔法,线条均匀、流畅有力、章法严谨。有的是黑白绘制而成,但绝大多数是彩色,色彩对比强烈、明快,再加上金、银粉图染勾勒,显得辉煌庄重,人物形象生动,山川、花卉、鸟兽和谐交织,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民间个别群众家里的经堂内外也有壁画,但画幅较小。绘制壁画的画匠最早是到甘孜等地去请,后来境内也有学绘制壁画的人员,绘制的水平也很高。绘制壁画的颜料多数在境内采集,经过精心研制加工,所绘制的壁画色泽鲜艳,年久不褪色。

 利家咀私家经堂壁画


5
堆 绣


木里境内的堆绣主要用于各大寺的跳神衣服,民间并不流传。堆绣的制作也比较精细,一般是用绸缎作底料,用各色丝线在底料上刺绣成老虎、鹰、狮子、龙、豹子等图案,然后缝制成跳神衣,供跳神人员在跳神时穿用。堆绣工匠均出自木里民间。


6
民间乐器


县内民间乐器有二胡、月琴、口弦、葫芦笙、芦笙、笛子、竖笛、唢呐、树叶、长号、海螺,其次有一些打击乐器,如鼓、锣、钹等。二胡、月琴、口弦主要流传于彝族地区;笛子、竖笛、唢呐、树叶主要流传于苗族、蒙古族地区;笛子在其他民族中跳舞时也常用。长号、海螺、鼓、钹等乐器主要在寺庙佛事活动、跳神时用。独奏合奏合奏的音调高亢,气氛和谐,民族特色浓郁。伴奏主要用笛子和葫芦笙,在锅庄舞时作为领奏。


来源:《木里藏族自治县风物志》(2017年7月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



编著:木里藏族自治县党史与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木里藏族自治县风物志》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