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风物】《木里藏族自治县风物志》第二章 心灵安处是吾乡—宗教(三)
藏族自古以来即是一个信仰苯教、多神崇拜的民族。佛教传入后,以其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超高意志,成为藏民族倾心的绝对信仰。
在木里藏区,藏民族全民信仰佛教。民间生产生活都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木里民间的信仰习俗内容丰富多彩,甚至令人感到神秘莫测,经过佛教的教化,都成了佛教的护法神,如神山神湖成了“山菩萨”“水菩萨”。这是因为宗教信仰渗透到人民生产、生活的多个层面上,使社会生活宗教化,民间宗教信仰与民间社会生活习俗紧密结合在一起。
佛与灯
1.佛与教
“佛”是“佛陀”的简称,是从印度梵文音译过来的,它是“智慧、觉悟”的意思。“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佛教化、教育众生提升精神境界,提高道德和智慧素质的一种教育系统。“教”又称作佛法,也就是觉悟的方法,意为教化和 引导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
堪布和拉擦在交流
2.动科尔
动科尔,“动”是“亿”,“科尔”是“转轮”,在藏地不论是在寺院、村寨还是河边都有“动科尔”转经堂。动科尔是一个巨大的圆柱形经筒,筒里要装一亿以上的六字真言,现在一般动科尔都装藏五亿以上嘛呢。筒外裹有装饰图案的花纹及经文,圆筒中有轴可转动。筒额用布、绸缎等宝伞笼罩,借物转动,凡转动一轮,则表示将嘛呢轮内所藏经文诵读一遍。另一种较小的科尔安装在寺院或塔林、动科尔周围。最小的用手摇,藏民家中几乎每人有一个小科洛。除手摇外,还有借助电力、风力、水力、火力等不停旋转的经轮,用以表达人们对佛的信奉永远虔诚,永远炽烈。藏传佛教信徒们磕头绕转寺院,手摇科尔等习俗,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身体的方式。他们神情专注,心情平和宁静,全身运动。因此,动科尔有益身心两方面的健康,是信仰和健康有机地结合。
信仰与嘛呢科洛
3.佛 塔
佛塔起源于印度,用以收藏佛陀的舍利和经卷圣言咒语等物,常用七宝进行装饰,因此也叫宝塔,一般由台座、覆钵、宝刹、相轮四部分组成。佛塔有表法之意,象征佛的心意,佛像代表佛身,经书代表佛之语,塔代表佛之意,是为寺院所必备。
佛教传入藏区的同时,也把佛塔建筑艺术传到雪域高原。西藏第一座寺院桑耶寺就修建了红、白、黑、蓝色四座佛塔。藏传佛教中将佛像、佛经、佛塔合称为“古松托顶”,意为佛身、佛语、佛意。象征佛意的宝塔,不仅在寺院,在整个藏区都随处可见。佛塔的质料有金、银、铜、铁、石、木、土等,并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形成藏传佛教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藏传佛教建筑佛塔是严格按照佛经,遵循第巴·桑吉嘉措的《造塔尺度》修造的,而且经装藏、开光等仪轨才能够功德圆满。
佛塔与经幡
4.擦 擦
擦擦即小佛塔,代表佛意。擦擦有多种形状,也有将各种塔形(包括立体和平面的)称作擦擦的。在民间,人们为积善业而大量制作“擦擦”,各种擦擦有专门修的擦康——一种类似民间房屋的建筑,擦康大小各异,大的可放几十万个,小的可放几万个。也有将擦擦放到深山崖洞中,或将其装在大佛像内或佛塔中作圣物,如木里绿色公园的佛塔中就装有各种佛、菩萨、塔等十三万个擦擦,相当于建造了相等的佛塔、佛、菩萨像,象征着功德无量。
5.嘛呢堆
嘛呢堆是石刻六字真言的俗称。“嘛呢”就是“嗡嘛呢叭咪哞”六字真言,在藏区无人不知,无人不念,几乎成为人人念诵的“母法”,信徒每天的必修课就是念诵嘛呢。
嘛呢堆多由刻有藏文及其变形图案的石块、石片组成。它的造型通常有三种:正方体、长方体、圆锥体。首先用石块砌码成座台后,然后在上面有规律地划分阶梯,砌成阶梯为一周。安置时从上到下在阶梯上放置大小不等用青石片镌刻的藏经文,也有整座嘛呢是用石块镌刻后堆码成的。每当人们经过此地,必须顺时针绕行,以获得无量功德。
插嘛呢旗
寺庙所在地周围地形险要的山梁、野外、火葬场附近,都有一排排由十几到几十杆宽约一尺,长为五尺至一丈,印有藏文经文的旗幡在风中飘扬。此为藏族祭奠亡灵、供奉神仙的山经旗。
6.烧香梁子
在木里,一家或一村会选一地势险要的山梁或山岗作为烧香处。每到年节或家中需祭祀时,就在此山梁、山岗上燃烧松柏,插陇打,撒小麦粒来祭奉神灵。这是黄教未传入藏区前,藏民信奉原始宗教苯教,多神崇拜,相信万物有灵均为神的遗风。
马帮祭山
7.卡 钟
藏民居房顶脊部正中插有一三角铁叉,藏语称“卡钟”。铁叉中间突出,两边弧形上弯,是藏族居家驱鬼辟邪的神器和吉祥物。在卡钟上用细绳牵向房屋四周,上挂印有藏文经文、宝焰、法轮、海螺等图案的宗教用品,是藏区和藏民居室的独特风光。
喇嘛与卡钟
8.法 螺
法螺俗称海螺,佛教中普遍使用的是左旋海螺,右旋海螺较为稀少珍贵。
法螺是佛教的重要法器。此外,民间供佛敬神,逢年过节、婚丧嫁娶、迎客出行等重大活动中也吹响法螺,以示不同凡响。在佛教中,法螺不仅代表佛法的传播,而且能消魔除障,法螺之声远闻,以喻佛之说法广被大众,佛法无边。螺声勇猛震三界,以表法声遍漫三界。
法螺有装饰和不装饰的两种,装饰的法螺则用于大型佛事活动,届时由专僧吹响法螺,一般成对,用一对或几对同时吹响,中间不间断,响声洪亮,震撼大地。这种法螺一般都镶金嵌银,其中最有名的是镶翅法螺,刻有不同花纹,华丽无比。
法螺不仅是传播佛教教义的吉祥器物,也具有实用的吹奏功能,在遇到重大或紧急情况时,可召集僧众。
9.佛 珠
佛珠即念佛珠子,也称作数珠、诵珠、咒珠。通常为一百零八颗组成,意为断一百零八种烦恼,即无明、贪、嗔、痴、慢、疑、邪见等烦恼组成一百零八种。不同的颗数表示断除不同的烦恼,积聚不同的功德。
佛珠串中加有三四付计数串,小巧玲珑,由金属制成,饰以彩缨,上贯十珠,念毕定数,念完一圈,在计数中拨珠一颗,拨完十珠,为千遍,念完一千,另在计数珠里拨一颗,拨完十珠为万遍,以此类推,即得所念总数。四付计数珠,分别为千、万、十万、百万遍数。
佛珠的材质有金属、宝石、骨类、木材、坚果、果籽等,其中菩提珠使用比较广泛。
10.哈 达
哈达是最常见的礼敬用品,不仅在寺院,在民间也广为使用。哈达是用丝绸或绢纱制成的长带,从一米到几米不等,颜色以白色为主,也有红、黄、绿、浅蓝等颜色。根据质料、颜色和长度,可以分为几个品级:棉纱织物做成的称“素西”,一般织物做成的称“阿西”,上等绢绸制的高级品称“浪尊”。就颜色和长度来说,白色是最为尊贵的,代表着纯洁和崇高,长度则根据接受者的身份地位来确定,尊贵者,敬献的哈达也就长。
哈达在藏民心中纯洁无瑕,尊贵吉祥,代表人们真诚、纯净的心愿,是藏民文明礼貌的表达方式。人们世世代代都把献哈达看成是至高无上的礼仪,它代表最真诚的感情,寄托美好的祝愿,表示崇高的敬意。
在寺院拜佛,首先磕头祈祷,然后双手恭敬在佛、菩萨、护法神像前奉献哈达。在拜见活佛喇嘛时也同样先磕头后献哈达,而在活佛喇嘛收礼并加持后再赐还给献者,则是最大的幸运,信徒可把此哈达珍藏家中作纪念。哈达也可以用在迎宾送客、逢年过节、生育子女、婚嫁娶亲、春耕秋收、乔迁新居、丧事送亡、求情办事、认错请罪等场所。
11.供花果
花是八瑞相中的吉祥物,芬芳馥郁,锦绣庄严,象征一切美好的意义。在佛教寺院供奉各种鲜花的情景随处可见,在冬季里则可用绸、绢、纸、雕塑制成的花代替。佛教讲因果,一切因果都因花为因,因果为果,花即是因果的象征。因而除供花外,更多的是供奉果品,包括各类水果、干果和农作物的籽实,果即为成就圆满之意。
烧香在藏语里中叫“桑东”。藏香的主要材料有植物、食物两种。藏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大多是用富含香气的枝叶,比如松、柏香、檀香等,再加上用酥油融合的青稞、花卉、糖果、五谷杂粮等。藏民族的烧香方式与汉传佛教不同,他们在香灶中生火后,将树枝整齐地堆放,用树枝洒上一点水,口念“嗡啊哞”三遍,表示净物敬供,再吹响海螺。藏区烧香不仅在寺院里,民间烧于山坡、水口和屋顶等。烧香敬奉的不仅是佛菩萨,还有十方所在的神山灵水。凡逢年过节、出行求安、求雨祈晴、迎接活佛喇嘛、高僧大德等,亦有焚香习俗。
古寺煨桑
13.敬 水
敬水在寺院里也是不可缺少的供品之一,供水七碗一付,用一付或数付每天早晚各供一次或数次。供水方式为每敬一次擦净水碗,不能相互碰撞、敲打,更不能吹气,每碗距离与一粒青稞籽相等,双手恭敬,水不能过少或过多,端正平稳,敬完后加持、祈祷、祝福,供奉给十方诸佛如来,所得的功德回向给芸芸众生。
14.磕 头
磕头是一种供养,即用自己的身、语、意来供养,更是一种修行,通过五体投地来表达内心的虔诚信仰。磕头,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短头,磕短头较为广泛,地点固定,它要求站立端正,双脚并拢,双手合掌,高举头顶,口念佛经,合掌依次移向口、胸后,双膝跪地,双掌分开支于地面,以额触地,立即起立,如是复前。短头一般三个以上,次数无限。另一种就是磕长头,磕长头有固定和移动两种。固定的要求同短头基本一致,主要区分在着地姿势,长头的姿势是双手向前伸直,全身俯地。信徒在修行中,一个人至少磕十万次以上。移动磕长头法是首先取立正姿势,口中诵念“六字真言”等佛经,一边诵念,一边双手合十,高举头顶行一步,双手下移到口处,再行一步,双手移到胸前,然后行一步,双手自胸前移开,向前伸直,全身俯地,双手伸直并做记号,额头轻叩地面,即起立,如是复前行。磕长头除通常转佛殿、神山外,还有各地信众磕向拉萨,有的用半年、一年或更长时间,这种虔诚修行方法需要莫大的献身精神和敢于忍受艰难困苦的毅力。
15.转 经
转经是信众依顺时针方向围寺院、佛塔、神山、神湖等绕转的一种修行方式。虔诚绕寺一周,相当于叩拜了所有“三宝”佛法僧,礼朝这样的圣地自然会积功德、长福慧。
16.龙 达
龙达俗称风马,是指印有马、龙、鹏、虎、狮五种动物图像的经幡,五种动物像代表五行,象征金、木、水、火、土五大元素,五大元素组成世间万物,因而风马象征着生命的本源,具有深奥的含义。
除印有动物外,经幡有时也与风马同印,经幡的边上也往往印有龙达图案,因此经幡也称为风马旗。上面印有各种经文、咒文,经开光后,应各自的需求,挂在山顶、屋顶、水边、桥边,借助风力飘扬,在风力的吹拂下,发出哗哗声响,相当于念诵经文。
风中经幡
17.熏 香
熏香藏语称“多巴”,人们用它供佛、驱邪,凡是出行办事都要用熏香。熏香多数用柏香、檀香等植物加工成粉后,请活佛喇嘛加持,功效倍增。香有持戒清净、避凶除邪、增长福慧、调和阴阳、净化空气、清心明目、提神醒脑之功效。在农田中烧煨熏香可预防病虫害,溶于水中喷洒家禽家畜舍内有消毒防疫的效用。因此,熏香自古以来被信众视为珍品。
18.占 卜
占卜预测之术是民间信仰活动的内容。正统的佛法中不提倡占卜之类的活动。
占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预测某些重大未知事物的手段或方法。从事占卜者有两类人:一是宗教,即僧人(苯教中有专门的占卜师);二是民间占卜者(不限性别),藏语称“蒙洼”。占卜所用工具既简便又广泛,如骰子、念珠、光镜、签、绳、骨、蛋、箭、梦等均可。
19.松 丁
松丁,汉语称咒结、护身结,是藏传佛教中的又一吉祥物。通常用红、黄色的绸缎或布料撕成宽2厘米,长约30厘米的小条,由活佛高僧在小条中打结,念祝词咒语加持后称为松丁,打上许多结的叫作“朋丁”。信众将请到的松丁、朋丁,虔诚恭敬地系在脖子上,时时提醒自己觉悟,观察自己的行为。
20.酥油灯
酥油灯在藏传佛教寺院和民间随处可见,是供奉在佛、菩萨像、经书前不可缺少的供品之一。酥油灯又称智慧灯,代表智慧、光明。酥油灯融酥油为燃料,由金、银、铜、铁、玛瑙、骨、玉石、石、泥等制作成灯碗盏,大的可盛百余斤酥油,并安插上几十根灯芯,小的只盛几毫升。酥油灯是信徒的精神之灯,依信众的能力,可百盏为一供、千盏为一供。除酥油外,可因地制宜,用蜡、植物油、电灯等作供灯。
代表智慧与光明的酥油灯
21.放 生
放生藏语称为“策塔尔”,放生就是解救众生。放生的方式很多,专有放生仪轨经,由僧人念诵后将其放生。如请不上僧人,也同样可以放生。已放生的众生,不得伤害,不得替换,它已成为神牛、神鸡、神虫等。若故意伤害,将罪孽倍增。除水产动物、昆虫类,信众将僧人念诵后的小须子,穿系在放生物的耳穗,作为已放生生灵的标志。
22.噶 坞
噶坞,汉语称为佛龛盒、护身符。一般是用银或铜制成的盒,形状有椭圆、半圆、立体等,大小不一,大的直径50厘米左右,小的则几厘米。外表用黄金雕饰,镶嵌松耳石、珍珠、宝石等,非常精美别致。噶坞除外型美观外,其独特性主要体现在盒内的圣物。盒内一般装有佛、菩萨像,金刚结,各种甘露丸,活佛、高僧发、衣物等圣物,它们经开光加持后,由信众随身恭敬携戴,祈佛保佑,并时常提醒供敬“三宝”,下化三涂,弃恶行善,增长福慧。
大噶坞平常很少挂戴,只在逢年过节、出门远行等重大场合佩戴,用以祈求平安。噶坞作为一种华贵装饰,一般挂在胸前,有的戴上几个,以展现出个人财力。
佩戴噶坞的藏族姑娘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