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风物>详细内容

【方志四川•风物】《木里藏族自治县风物志》第一章:“世外桃源”的形成史——地理历史

作者:木里藏族自治县党史与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木里藏族自治县风物志》 发布时间:2019-04-06 22:20:55 浏览次数: 【字体:

编者按

《木里藏族自治县风物志》简略版共五章,以木里山水开篇,继之展现其民族历史、宗教信仰、风俗人情和迷人风光。在具体章节里插入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再现木里人民认识世界、艰苦创业的心路历程。所选图片呈现了木里藏区净如明镜的天空、金碧辉煌的庙宇、茫茫林海、林间飞瀑、幽深峡谷、圣山圣湖、丰富多彩的风俗人情和文化艺术.....带读者领略那片天地的神奇与美丽,希望能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与心中的香格里拉和世外桃源形成共鸣。

第一章“世外桃源”的形成史——地理历史

木里藏族自治县,全国仅有的两个藏族自治县之- ,四川唯一的藏族自治县,坐落于四川省西南边缘,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西北,境内重峦叠嶂、河流环绕,杂拉山、棉垭山屏于前,肃鲁贡嘎(恰朗多吉雪山)、麦地贡嘎峙于左右,旁绕金沙、雅砻两江,中贯木里、冲天二河。境内生活着藏、彝、汉、蒙古、苗、纳西、布依、壮、僳僳、白、回、土家、满、黎、傣、羌、朝鲜族等21个民族。

木里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境内整体地势的南倾,主要河流断层由北向南流入金沙江。并与三条南北向的山脉相间排列,构成木里典型的高山、山原、峡谷地貌。其中中部宁朗山脉最长,西部贡嘎山脉最宽,东部太阳山脉最大,山原地貌在木里境内保持比较完整。

木里地貌大致可分为平坝 、台地、低中山、中山、高山、极高山、山原、高平原、丘状高原九类。

木里县境内河流属金沙江水系,分别有雅砻江、木里河和水洛河自东而西排列,由北向南纵贯全境。境内32条大小河流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县境内大小湖泊210个。总面积0.9万亩,湖泊边缘有着大片沼泽地,面积5.03万亩。

木里全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气候。但由于地势高、地形复杂、海拔高低悬殊极大等诸多因素影响,形成木里多样变化的气候类型。木里县最高、最低海拔分别为5958米、1470米,巨大的海拔高差使木里气候呈立体分布。所以木里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

木里干湿分明,雨季集中。冬半年(上一年11月至次年4月)天空晴朗,气候干燥,降雨极少,形成明显干季。夏半年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86%。

木里四季变化不明显,平均气温1月最低(多年平均气温4.2℃),2月开始上升,至7月达最高(多年平均气温16.9℃)七月后逐渐下降,所以木里只有春秋季和冬季,无夏季。

木里地域辽阔,生物地理群落丰富多样。木里境内天然草地总面积563.78万亩,占辖区面积28.63%;森林覆盖率47%,居四川各县之首。有不少属于国家保护的“珍惜濒危”树种,其中有一级保护树种银杉。林内盛产食用菌品种繁多。木里境内动物种类繁多,有“天然动物园”美誉。陆生野生动物有353种,一级保护动物有白唇鹿、牛羚、云豹等6种。此外,木里还是各种名贵药用动植物资源产地。

木里境内矿产地45处,其中金矿储量巨大,有“黄金王国”之称。

木里山河壮丽,气势雄伟,风光秀丽,最色迷人,素有“绿色宝库”“天然动物园” “黄全世界”“最后的香格里拉” 之美称。县境内巍巍群山,起伏连绵;原始森林,遮天蔽日,碧波万顷,远接天际;高山草原,绿草如茵,牛羊成群;山花烂漫,杜鹃竞放,百花争艳;民俗淳厚,民风古朴。雪山、林海、奇峰、异水、溶洞、飞瀑、古寺广布其间,使木里成为集登山、探险、观光、考察为-体的旅游胜地和国家级攀西、滇西北、康南“香格里拉”和“亚丁”风景名胜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木里长海

木里名称由来及建制沿革

“木里”来源说法多样,大概有如下说法:

一是以木里大寺之名为全境之名;二是因木里为丽江纳西族吐司木天王所据,木里即为木氏之地;三是木里地名源于清末皇朝舆地图四川分图“米里贡巴”;四是木里意为宽广美丽的地方;五是木里之称源于元朝,原为“木龙”,至今木里蒙古族、纳西族尤称木里为“木龙”或“木笼”;六是木里原名“米里”,附近有山水酷似西藏米里亭圣湖,成为第二个米里亭圣湖,意为女神(巴丁拉姆)居住的圣地。

木里来源的不确定性,反映了木里地区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设置定笮县,隶属越嶲郡。

后汉、蜀国、两晋、南朝宋,定笮县仍隶属越巂郡。 南朝齐(479~502),合沈黎、越巂两郡为獠郡,定笮隶属獠郡。 后周天和三年(568),北周武帝改置定笮镇,隶属严州。 隋开皇六年(586),改严州为西宁州,十一年又改为巂州,定笮属之。此时木里地区主要居住着笮人、徙人、冉人、陇人,他们主要是由北往南迁徙的羌人部落,这些人形成了木里有史以来的土著先民。

麦地龙泥里铁索桥(“笮”,竹索也,反映木里当地人通过竹索达到不同地方的交流)

公元7世纪至公元9世纪,吐蕃兴起后与唐王朝不断交战,南征军民与木里当地居民逐渐融合,形成了木里藏族。

1580年,西藏第三世达赖喇嘛亲临康区理塘,木里百姓请求在木里修建藏传佛教寺院,黄教在木里兴起发展。

1604年,云南丽江土司“木天王”占据木里,统治长达43年,1647年,汉人贾卢乍摧毁木氏政权。

1648年,木里百姓拥护降央桑布为木里第一代大喇嘛,规定木里土司世代由降央桑布家(木里贵族八尔家)担任,至此,木里形成政教合一的统治局面。

新中国成立后,木里属盐源县管辖。

1953年2月19日,木里藏族自治区正式成立,1955年5月,改为木里藏族自治县,同年12月13日,撤西康省,木里归属四川省西昌专区管辖,1978年10月,木里并入凉山彝族自治州。

木里藏族

来源:《木里藏族自治县风物志》(2017年7月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


编著:木里藏族自治县党史与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木里藏族自治县风物志》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