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风物>详细内容

老成都风物趣谈(上)

作者:吉正芬 发布时间:2011-02-15 08:28:00 浏览次数: 【字体:


老成都的商业街

成都的街知名度最高的恐怕还是要数春熙路,春熙路虽然大名鼎鼎,可是大家对这条路的历史却是耳熟而不能详。

修建春熙路的人竟然是四川军阀杨森。在我们很多人的印象中,军阀除了会说一句:龟儿子板板就什么都不会干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军阀会搞破坏,也会搞建设。杨森当初为什么会修建春熙路呢?

1924年,军阀杨森任四川督理,推行新政。杨森那时就懂得“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把修路列为新政的首务。当然,借修路敛财,也是一个原因。

根据智囊团的建议,修一条打通成都两大商业中心———东大街和位于总府路的商业场之间的道路。这条道路本来是一条窄街小巷,从东大街到商业场,中间要经过九弯十八拐的羊肠小道,实在不方便。

可是,修这条路又遇到一个与当今城市建设同样令人头痛的问题———拆迁。这条小道上原本有许多清朝时的旧衙门,民国后,衙门废置,很多人就在这上头胡乱搭建了很多店铺还有住宅,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违章建筑。杨森强令小街上的店铺拆迁,却遇到很多强硬的“钉子户”,这些钉子户找了成都的“五老七贤”去给杨森做思想工作,“五老七贤”那可都是成都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但是杨森不买账。要晓得此时的杨森,是四川军务督理,大权在手,又是新官上任,要执行他的“政令”,那向来是翻脸不认人的。所以杨森要在成都做的事,那是很少有人能阻拦的。所以五老七贤去找他,杨森当场就拉下脸:“五老七贤就杀不得么”。这下“五老七贤”老脸丢尽,只好老老实实让他拆了。不过呢,五老七贤吓跑了,还剩下一个史上最牛钉子户,杨森也拿他没得办法,为啥子呢,原因很简单,这个“钉子户”有外国背景。人家是法国领事馆的翻译,坚决不同意拆迁他的位于总府街口当道的药房。要晓得近代中国是“百姓怕官,官怕洋人”,用我们今天的话,杨森也遇到了“史上最牛钉子户”,只好作罢。眼看这个修路计划就要泡汤了,这时,一个商人出来力挽狂澜,起死回生。这便是修建春熙路的第二个功臣———凤洋银行的老板俞凤岗。他看到这条路修好后巨大的商业潜质,找到杨森,主动要求将其同样位于总府街口的凤洋银行拆让为路口,条件是将新马路两侧的公产地卖给他。杨森喜出望外,立刻答应了他的要求。这位俞老板,因他的远见卓识,后来发了大财。

修路过程中,普通街民被士兵强拆房屋,流离失所、吃苦不少。成都当时有一位文人刘师亮,写文章喜欢“操乱说”,在小报上刊登了一副语意双关的对联。上联是:“民房早拆尽,问将军何日才滚?”“滚”,既指轧路机滚平马路,也咒骂杨森“快滚出成都”!下联是:“马路已捶平,看督理哪天开车。”“开车”既指通汽车,又是四川方言中“开溜”的意思。

马路修建成功后,杨森请在成都享有雅名的前清举人双流人江子渔为马路取名。江虽然是个老古董,却也很有送高帽子的技术,他给这新马路命名为“森威”路,为啥子叫“森威路”呢,因为北洋政府授予杨森以“森威将军”头衔。但政坛如戏台,很快杨森在他发起的“统一四川”之战中吃了大败仗,连曾督修马路的爱将王缵绪师长也临阵倒戈投靠刘湘,把个“森威将军”弄得狼狈不堪坐船沿长江逃出四川……江子渔又建议将“森威路”改为“春熙路”,寓意“古书云:‘熙来攘往,如登春台’……熙熙攘攘皆为利而来啊!”意思是说这为繁华商业区。

春熙路虽然是一座商业区,可是当初规划春熙路的人还是很有政治觉悟的。居然在中心小广场上安放了一座国父孙中山的铜像。不过,最早那个跟我们今天看到的铜像有点差别,那个是站立的,后来,有人觉得失真,所以又改成了坐的,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中山广场上那个。铜像整好后,正是四川军阀混战最热闹的时候,各路诸侯为招兵买马争造银圆,四处高价收购铜器,连寺庙的铜佛像都被铸为川版铜钱。还是前面那位“怪才”刘师亮,这会又为“国父”担心了,在孙中山立像前贴了副对联:“两眼瞪着天,准备今日淋暴雨;双手捏把汗,谨防他日化铜圆!”成都人的幽默精神,在此又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春熙路虽然是成都最有名的商业区,不过要论历史,它还排不上第一。那个第一,就是今天王府井旁边的商业场。那时,它不叫商业场,而是叫劝业场。

“劝业”这个词,最早出自《史记·货殖列传》“各劝其业,乐其事”,汉代人讲“百姓劝业”,“劝”的意思是努力从事,与汉语“劝学”“劝农”的“劝”不尽相同,后者为鼓励,“劝农”即鼓励农耕。近代日本,维新强国,政府设劝业寮,金融有劝业银行,展销有劝业博览会———他们创造性地运用“劝业”一词,将汉语“劝业”和“劝农”及“劝工”等词义相融合。

当年,落后挨打的中国,学西方也学东洋,所以含着新意的“劝业”,便出口转内销,从日本折返华夏大地。后来,清政府还专门在各省设立一个官职,叫劝业道,负责掌管各省的农工商事务。

当时的政府跟我们今天的政府一样,一大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增加GDP。今天,我们的政府搞的是招商引资,当时的政府也是这样想的,所以就搞了一个劝业场。我们今天搞的很多改革政策,看上去都是新鲜事物,其实在一百年前就有了。

1908年,周善培任四川劝业道总办,由他倡导,成都商务总会协理樊孔周筹办,选定总府街与华兴街之间的地皮,由成都著名建筑营造商江建廷承包设计修建。当年7月动工,次年4月22日竣工开场,更名“劝业场”。场内为砖木结构两层中式楼房,共有店铺一百五十余家,里头是吃喝穿用,应有尽有,而且卖的都是“名牌”、“正宗”,好比今日的王府井、太平洋、万达这些地方。于是,顾客络绎不绝,营业格外繁荣。

劝业场在成都开创了很多全新的行当。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到如今很少人晓得的樊孔周了。樊孔周很有商业头脑,他对股东说:“劝业场要想在省城一炮打响,就必须要做到八个字:‘人无我有,人有我无’!我们先要在劝业场安电灯,装自来水。”

樊孔周集股三万两,创立了“悦来公司”,自任董事长,在公司内建立“劝业场发灯部”,从上海购回40千瓦直流电机一部,在场内安装发电,并且还向清政府申请在成都的供电专利权20年,可见这个电力行业搞垄断也是历史悠久。发电可供劝业场之用,每日黄昏发电时,就只见劝业场内华光四射、灯火辉煌,围观的市民惊叹声一地:洋灯燃啰,好稀奇哦。于是,连川西坝子上有几个闲钱的农户,也头上裹个白帕子,穿起个土布长衫,邀邀约约的赶几十里路进城,专门来看稀奇、顺便买洋货。电灯一亮,个个都伸长了脖子呆看,百思不得其解:“妈哟,硬是怪呢,那个玻璃灯笼严严实实的,拿啥子火伸进去点得燃嘛?!”。千万不要嘲笑这些乡下土老财。要晓得连当代大文豪郭沫若那会正在省城读书,他看到“电灯燃了”都兴奋地写诗惊叹:“楼前梭线路难通,龙马高车走不穷。铁笛一声飞过也,大家争看电灯红。”

劝业场第二个“吸引眼球”的,是最先用上自来水。樊孔周继电灯之后,又整了个“利民自来水公司”,从南门万里桥底下的锦江中抽水用管道输送各处。劝业场蓄水池修在华兴街,所以场内用户还得雇人去蓄水池挑水,当时被嘲笑为“人挑自来水”。尽管如此,在成都,也算是开天劈地第一回了。

劝业场第三个绝招,就是“一条龙”服务:把购物、娱乐、休闲融于一体。场内是吃喝玩乐住都可以,这甚至比今天一些大型商业中心还要方便。

其实劝业场开办初期,按照周善培和樊孔周等人的设想,原是为发展地方实业,只卖本地货。但是,这种地方保护主义在市场经济下是根本行不通的。开场第一年,全场各业交易总额即达银三十三万余两,本地货营业额不到三分之一,洋货广货却是很畅销,樊孔周等商会中人觉得此情此景与劝业场和“发展地方实业”已经大不相符,于是,就在第三年改名“商业场”。不过近百年来,不少成都人仍然称它为劝业场,或劝业场、商业场混叫。

老成都的桥

以前的成都市内河流纵横,简直就是一座川西坝子上的威尼斯。从水碾河、金河街、御河街、小河街、顺河街这些街名可见一斑。河流多桥梁自然就多,各式各样的桥梁横跨河流之上,这些桥梁有的像一条玉带,有的像一道彩虹,有的像一张弯弓,它们不仅方便了人来车往,还把成都装扮得很漂亮。李白就有“锦江东流绕锦城,高桥北挂像天星”这样赞美成都水美桥美的诗句。但是沧海桑田,现在,许多河流、桥梁都不存在了,仅留下一个个让你去猜的街名。比如:一心桥、二仙桥、三洞桥、驷马桥、平安桥、梓橦桥、九眼桥、古卧龙桥、青石桥、桂王桥、拱背桥、半边桥、玉带桥、通顺桥、落虹桥、通锦桥等等。还有一条金鱼街,你不要以为满街都是金鱼,而是因为清朝这里曾有一座状似金鱼的小桥而得名。

在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名字中,有两座桥尤其值得一说。

提到驷马桥,就不能不提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司马相如。司马相如曾经是一个风流子弟,因为到邛崃拐走了豪门富姐卓文君,遭到当时中国首富卓王孙的打击,不得已回到成都当了个体户。不久,汉武帝读到他的旧作《子虚赋》,觉得是个人才。就派人把他接到京城去了。后来,他被汉武帝封为中郎将,果真赤车驷马回到成都了。人们为了纪念司马相如说到做到,特将升仙桥改名为驷马桥。至今都是成都北上的必经之处。

万里桥,这座桥与另外一个更有名的历史人物有关。这个人是谁呢?是妇孺皆知的诸葛亮。这个桥就是历代诗人歌咏不绝的万里桥,万里桥后来成为成都最著名的地标。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两句诗里就是暗含了万里桥的故事。三国时期,成都是蜀汉的都城。成都二江在诸葛亮的治理下,畅通顺直,成为沟通外界的重要交通线。万里桥就是当时成都城内外乘舟东航的启程处。

据《三国志》记载:蜀使费褘聘吴,诸葛亮嘱(饯行)之。褘叹曰“万里之路始于此桥!”因之为名。但还有另外一个版本,也和诸葛亮有关,宋祖光在《万里桥记》中又是这样说:相传三国时,东吴使者张温访蜀后,取水路回国,诸葛亮送他到此桥上,对张温说,这桥下之水可通万里之外的扬州。从此,该桥得名“万里桥”,代代相传。

老成都的寺观和公园

以前的成都不仅桥多,寺庙也多。记得曾经见过一幅民国四川寺庙分布图。那上面有观音庙、文昌宫、二仙庵、武侯祠等等。

一般来说,可以把这些宗教场所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就是各种民间祭祀场所,这种一般就叫某某庙,拜哪路神仙就按它的名字喊,比如城隍庙,那就是拜城隍的,土地庙,当然就是拜土地老爷,等等。

第二类就是各种佛教供奉场所,如寺、院、庵。

寺,在古代本是朝廷机构的名称,如“大理寺”、“太常寺”,又引申为官署。汉代设有鸿胪寺,用以招待四方宾客。后来佛教传入中国,从西域来的僧人渐多,遂在洛阳建白马寺,专供外来僧侣居住。这就是佛教僧人居住修行之处所,都可以总称谓寺的由来。

院,本是寺的一部分,寺内的别舍。后来佛教僧人也单独用院作为居住处所的名称,但院的规模一般比寺略小。

庵是专指佛教出家的女众(比丘尼)居住的处所。

第三类就是道教场所,如宫、观。

宫,原义是高大的屋子,过去皇帝的居处多称宫,后来道教供奉天地神明祖师等也可用宫。观则是道教所专用。

为什么从前的成都会有如此多的寺庙呢?

因为传统社会没有今天这么多的专家,我们生病了,找医生,郁闷了,还要找心理医生,出门关心天气,有气象专家,种田关心收成,有农业专家,夸张一点说,连吃喝拉撒都有无数专家给你提供建议。古代人没有专家,却又想找到答案,那问谁呢?当然只能求菩萨神仙保佑了。因此,不仅是老成都的寺庙多,中国各地的寺庙都很多。否则杜牧先生就不会写诗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了。

由于到寺庙去烧香朝山的善男信女很多,所以每逢节日,寺庙外面也会来很多商家利用旺盛的人气大搞促销。后来就会形成定期的庙会。还有,寺庙大都修建在风景颇佳的地方,所以也能成为人们游玩赏景的好去处。寺庙又有今天公园的功能。除此之外,以前的大寺都有留宿的制度,书生苦读也有了清幽的环境。这就是为什么聊斋中那么多书生在此读书。当然,寺庙对普及医学、林业、发展茶叶种植,以及扶贫济困等等善事都参与。

说了寺庙就不得不提公园。大家应该都有逛公园的经历,其实在没有公园之前,寺庙就承担了公园扮演的角色。公园是近代产物,也是受到西方影响才有的。在我们成都最早的公园就是今天的人民公园。但是它刚建成那会不叫人民公园,叫少城公园。成都本地上了点年纪的人,对少城公园的历史,知者虽多,但时间久了,也难免不会有些模糊,对年轻一代来说,那就更是陌生了。笔者在这里不妨旧事重提。

“少城”从前是八旗子弟居住的地方,那是不让人随便进出的。

到了清末,成都有些八旗子弟,生活上就比较困难了。当时驻成都将军玉昆,便着手把居住少城内一些富裕旗民所居之庭院合并起来,增添些亭榭,辟为“少城公园”,在园内栽花种树,并以现在园内之盆景园那片地方,豢养飞禽走兽虎、豹、熊、猴、孔雀等,作为“动物园”。玉昆当年除辟动物园外,又设茶园及商品陈列所等,用门票收入救济贫困旗民。

后来少城公园几经扩建,五花八门、热闹非凡。解放后,“少城公园”改名为“人民公园”。

(作者单位: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