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风物>详细内容

【美丽四川】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新中国成立75年日臻完善的成都城市建设

作者:刘祯贵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10-16 15:52:09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4年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专刊

雪山下的公园城市

——新中国成立75年日臻完善的成都城市建设

刘祯贵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成都这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翻开了城市建设新的历史篇章。成都从百废待兴走向繁荣,城市规模成倍扩大,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形象与城市品位得到提升,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特质更加鲜明,连续15年位居“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

一、城市建成区逐渐扩大,城市呈现多中心、大都市、组团式、生态化发展格局

旧中国的成都是一座经济萧条、面貌破败、设施落后的落后城市。新中国成立前夕,成都城市可谓是一片衰败、凄凉的景象:城区除市中心少数几条主要街道和学校校园之外,大部分地区环境破烂肮脏,城中心及城市周边贫民聚集,藏污纳垢,城市河道两侧垃圾堆积如山,污水横流,卫生环境恶劣;市容破败,街道狭窄不平,市政设施异常简陋,城市公用项目极少。“马路不平、电灯不明”是新中国成立前夕成都城市面貌真实而客观的写照。

新中国成立以来,成都的城市建设史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城市面貌日新月异。75年间,成都先后进行五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1954年编制的第一版总规确定成都以天府广场为中心区域,向北、东、南方向发展,其中:工业区建在城市东部,文化区建在城市南部,而在城市北部建立大的交通枢纽。1982年版总规强调对传统历史城区格局进行保护,形成西城居住、东城生产的单中心圈层发展的城市格局。1996年版总规确立了西南地区“三中心两枢纽”的城市定位。通过实施府南河综合整治、“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等重大工程,推动东郊工业结构调整,初步形成城市向东、向南发展的态势。2011年版总规确立了“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通过加快周边卫星城镇建设,成都大都市格局初具雏形。2017年版总规着眼于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确立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世界文化名城”四大定位,推进城市布局朝着更加科学、合理方向发展。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四川视察,作出“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的要求,为新时代成都城市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要求,成都市坚定推动城市差异化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建设成都东部新区,城市发展格局实现根本性转变。通过调整、优化城市规划,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功能品质不断提升,城市空间格局实现从“两山夹一城”到“一山连两翼”的千年之变。

据统计,1949年成都城市人口60.9万人,其中非农人口60.5万人;城市面积29.9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达18平方公里。至2023年末,成都市域常住人口2140.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达到口1722.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80.5%;全市建成区面积达1309.9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057.5平方公里。

二、城市交通功能得到强化,路网结构趋于优化与合理态势

至2023年末,成都开通国际定期直飞货运航线6条,国际(地区)定期直飞客货运航线恢复拓展至67条,开行国际班列5000列,国际班列通达境外108个城市。旅客、货邮吞吐量分别达7492.4万人次、77.2万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3013.8万人次,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于2021年6月投用,旅客吞吐量4478.6万人次。市域铁路规划建设全面提速,成都东站、西站先后投入运营,成自宜高铁、川青铁路青白江至镇江关段建成通车,14条国铁实施公交化改造。2023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310亿元,货物周转量达546.1亿吨公里,旅客周转量达1402.3亿人公里。

市域交通体系趋于完善。据统计,1949年成都城市道路总长仅127公里,城市桥梁仅45座,道路街灯仅800盏。至2023年末,成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240公里,机动车保有量709.9万辆,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542.8万辆。既有道路和交通节点提档升级,新建和改扩建了100多条城市主干道,城市道路桥梁总体容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实施“科学治堵”,整治改造城区中、小街道,城市主干路网体系全面形成,自行车道系统不断完善。到2023年末,城市道路面积1.3亿平方米。

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地铁开启成都新的城市生活方式,至2023年末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601.7公里,轨道交通总里程跃居全国第四,其中地铁运营线路长度562.4公里,地铁客运总量21.1亿乘次。新中国成立前的成都,没有一辆公共汽车。到1952年,全市公共交通运营汽车仅31辆、运营线路长度18.8公里、客运总量275万人次。公共交通持续发展,至2023年末全市公交线路长度22831.7公里,公交车营运线路1422条,公交营运汽车16265辆。方便、快捷的城市交通,方便了群众的出行,推动了区域的协调发展。

三、城市市政设施不断配套,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得以强化

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先后建成成都图书馆、成都露天音乐公园、成都城市音乐厅等一大批重大市政基础设施。为强化城市基础配套功能,规划建设了凤凰山体育中心、东安湖体育中心等一大批重大市政设施项目。

新中国成立前的成都,由于市政设施简陋,城区河道脏、乱、差,市民生活极为不便。至2020年,建成区排水管网密度16.97公里/平方公里,建立覆盖城乡的生活污水处理体系。至2023年末,成都市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95%,完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711.6万吨,无害化处理率100%。

城市防涝能力不断提升,基本打通双流府河、新津岷江、金堂沱江三大防洪总出口。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累计建成海绵城市面积420平方公里,建成项目407个,完成投资155亿元。基本形成全域供水架构,城市供水能力处于全国一流水平。据统计,1949年全市供水管道长度仅为9公里,供水总量仅12万立方米,城市供水综合生产能力每日仅0.5万立方米,城市用水人口仅2.6万人,全年自来水生产量仅6.9万立方米。到2023年,全年供水总量56.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52.6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量0.7亿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56.4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29.3亿立方米,生活用水19.7亿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3.9亿立方米,工业用水3.5亿立方米。

1949年全市用电量仅1019万瓦小时,其中工业用电410万瓦小时、市政生活用电606万瓦小时。到2024年,成都电网安全承载能力历史性提升至1880万千瓦。新中国成立前,成都根本没有天然气使用。目前,城市输供气管网系统得以完善,城市燃气供应能力基本满足供给需求。2023年全年天然气供应量82.4亿立方米。

四、着力提升城市品质,积极推进城市更新与修复

以提升城市形象与面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宜业的人居城市为突破口、着力点,先后实施府南河与沙河综合整治、中小河道整治、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城市更新与修复工程,使城市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城市形象提到明显提升,城市生态得到修复。

1993年开始投资27亿元实施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使中心城区城市形象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3万户、10万群众的生活环境得以改变。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荣获1998年度联合国“最佳人居环境奖”。在完成府南河中心段综合整治基础上,继续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有力推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从2001年起,成都市又以环境污染治理为主线,结合东郊工业区的结构调整和城市向东、向南发展战略规划,总投资达32亿元,旨在充分发挥沙河的生态、亲水、居住、休闲及旅游功能的沙河综合整治改造工程,使沙河沿线人居环境得到彻底改观、城市形象得到提升。

立足塑造城市特色,将城市景观建设与城市文化延续、历史文化保护融合在一起,打造了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文化内涵的城市景观。为改善城区市民居住、生活环境,将老旧城区改造作为城市建设的头等大事。2008年至2016年投入资金812亿元改造棚户区11.2万户,不但使棚户区家庭的居住品质、生活环境得以显著提升,而且优化了城市空间布局,城市能级也得以极大提升。“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着眼优化中心城区功能,投资上百亿元对中心城区12个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的“城中村”进行改造,2012年启动了最大规模民生工程、旧城改造项目——北城改造。2016年以来,围绕“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总体目标,深入实施“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战略,持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促进城市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稳步推进。2017年启动了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三年攻坚”行动,建成投用成都城市音乐厅等一批国际一流文化设施,高标准建设大运会场馆体系。深入推进“厕所革命”,2017年被评为全国厕所革命优秀城市。为改善老旧小区生活环境、宜居条件,在老旧小区开展加装电梯试点工作。

围绕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战略定位,实施天府锦城、一环路市井生活圈等城市更新项目建设。加强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工业遗产等整体保护和活化利用,认定公布历史建筑314处,实施棚户区改造61274户、城中村改造58510户、老旧小区改造4621个。通过城市有机更新,优化老城区空间形态和功能布局,提升城市能级、效率和品质,成都城区逐步形成以小街区为基础的功能完善、形态优美、交通便利、尺度宜人的城市空间。

五、以改善居住条件为重点,努力营造功能完善、设施配套的宜居住宅

据统计,1949年成都居住人口61万人,人均居住面积仅3.69平方米。75年来,成都的城镇住宅建设成效显著,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城市宜居优势进一步巩固发展。特别是进入充满希望的21世纪,成都城镇居民的生活已由温饱型转向小康型。群众对住房的消费需求,已由住房数量型向住房质量型转变,城镇住房逐渐进入住房消费小康时代,初步形成优美舒适、宜人居住、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的良好居住环境。

75年间,成都城镇居民住房条件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简棚陋屋,第二个阶段是青砖黑瓦的平房,第三阶段是从青砖黑瓦的平房发展到现在的生态化、智能化、绿色建筑。住房居住条件的改变始终伴随着不断发展的城市建设。截至2020年底,成都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提升至46平方米,累计完成老旧小区改造4491个,惠及居民39万户,涉及建筑面积3000万平方米。

随着城镇住房体制改革的实施与纵深发展,房地产市场日趋活跃,群众个人购房意愿不断攀升。2023年成都市商品房销售面积2204.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784.4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3814.9亿元,其中住宅销售额3480.7亿元。“住在成都”已逐渐成为新时代西南地区的居住时尚,美丽而宜居的成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区域外群众来此定居、生活、工作。

六、将绿色理念融入城市建设之中,不断提高城市绿化水平

1949年成都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83公顷、园林绿化面积64公顷、公共绿地面积仅64公顷、公园仅9个、公园面积64公顷。成都努力构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城市新范式,积极推动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五绿润城”“千园融城”“百花美城”行动持续实施,全面塑造“青山绿道蓝网”城市空间形态,逐渐形成城乡结合、类型多样、配套完整的城镇园林绿化体系,城市生态品质大幅提升改善。

着眼于建立布局合理、绿量适宜、生物多样、景观优美、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推动公园形态与社区空间无界融合,努力增加城镇公共绿地,先后进行中心城区主体绿化工程、特色街区、林荫街区建设,贯通三环路内外50米防护林带,完成绕城高速路200米生态带建设,初步形成由生态绿地、公园绿地、街头绿地、防护绿地等“点线面”结合的芙蓉景观带,再现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蜀川胜景。践行公园城市理念,生态本底进一步优化,建成一批公共开敞绿地空间。大力打造城市生态“绿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加快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等重大生态示范工程。2023年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增绿增景5.8万亩,新建各级绿道845公里、累计达7003公里。生态价值加快转化,累计开发生态类碳减排项目77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增至15个。全面落实林长制,修复大熊猫栖息地6.2万亩,新增绿地1933.1公顷、立体绿化22.9万平方米。

七、加大环保建设力度,城市环境质量显著提高

成都市坚定推进绿色发展,努力让成都的天更蓝、水更绿、城市更亮丽、生活更宜居。辖区内的温江县、郫县、都江堰市于1996年2月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成为全国首批69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之一。从2002年起,以开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为载体,不断加大环保建设力度。

2014年以来,坚决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优先的地位,持续抓好铁腕治霾、科学治堵、重拳治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针对环境突出问题实施环境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努力建设碧水蓝天、绿树成荫、森林环绕的美丽、宜居的中国典范城市,绘就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美丽成都新画卷。成都锦江水生态治理工作及成效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充分肯定。

成都先后入选国际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全国首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并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市和国家低碳试点市。到2023年末,全市地表水Ⅰ~Ⅲ类水质断面占比为100%,锦江流域优良水体比例达到100%,市控以上断面全面达标;县城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提升至84.7%,入选国家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成都这座既古老又年轻,既安宁又繁荣的城市,城市建设与面貌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当前的成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正加快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努力在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上探索路径、积累经验,用实干创造,用奋斗作答,谱写高质量发展、高品质宜居城市建设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当代四川》丛书编辑部:《当代成都简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2〕成都市建设管理委员会等:《成都市城市建设统计年鉴(1949—1998)》,内部资料,1999年。

〔3〕《2023年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成都日报》,2024年3月30日。

〔4〕成都市统计局:《成都变迁录——四十年社会经济统计资料(1949—1988)》,内部资料,1989年。

〔5〕《老旧院落改造》,成都年鉴网。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4年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专刊)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刘祯贵(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二级调研员)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