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风物>详细内容

【美丽四川】风过泸州带酒香‖杨明强

作者:杨明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9-04 10:58:14 浏览次数: 【字体:

风过泸州带酒香

杨明强

“风过泸州带酒香”“人过泸州醉一场”。

果真如此吗?

酒城泸州,地处四川东南,坐拥云贵川渝四省结合部的通衢之利,长江、沱江、赤水河交汇于此,面积1.2万平方公里,辖江阳、龙马潭、纳溪三区和泸县、合江、叙永、古蔺4县,总人口504万,是“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重要节点城市。

酒城江畔晨曦

泸州酿酒,始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发展于当下。酒以城名,城以酒兴。以地域而言,泸州、宜宾、遵义三大重镇共同构成了“中国白酒金三角”。

好山好水好气候,佳酿飘香自蜀南。这里,酿造、孕育出了“泸州老窖”和“郎酒”两朵中国名酒之花。

今年7月下旬,笔者有幸应邀前往参观考察,对泸州老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通过深入百年老窖窖池、酿酒作坊、窖池国宝园、占地3500亩的黄舣酿酒生态园,特别是到品鉴中心经过对窖酒的现场勾兑和品尝,继而真正口服心服,青睐有加,情不自禁地为“国窖1573”伸出了大拇指。

来到“国窖”窖池中心广场,竖立的一块大石上,刻有时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的墨宝,“中国第一窖”五个红色行书鲜艳夺目。进入陈列大厅,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中国白酒的历史文化长廊。进入泸州老窖景区,数百种老窖产品的陈列厅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中国第一窖(沈鹏 题)

1573国宝窖池群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是我国现存建造最早、持续使用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的老窖池群。

走进生产车间,讲解员介绍道:千年老窖万年母糟,酒好全凭窖龄老。浓香型白酒窖池越老,有益微生物越多,粮糟发酵产酒酒质就越好,形成了泸州老窖独特的优质风格,即醇香浓郁,饮后尤香,清冽干爽,回味悠长,为此而成为我国“浓香鼻祖,酒中泰斗”。近年来,1573国宝窖池群成为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于一身的“双国宝”。

中国浓香型白酒起源地

公元1324年,元代泸州人郭怀玉成功研制出酿造大曲酒的曲药“甘醇曲”,开启我国大曲酒的酿造历史,被誉为“制曲之父”。2006年,由郭怀玉开创的大曲酒酿造技艺“泸州老窖传统酿造技艺”作为我国浓香型白酒唯一代表,被国务院批准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金奖之祖温筱泉

公元1573年(明万历年间),泸州老窖酒传统酿造技艺第六代传承人舒承宗,在泸州营沟头建立“舒聚源”糟坊,开建泥窖池用固态发酵的方法酿酒,开创中国浓香型大曲酒酿制的先河。他所建造的酿酒老窖池群,历经400余年仍在持续不断地使用,被誉为酿酒“活文物”。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国白酒行业第一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窖始祖舒承宗

古法泥窖池固态发酵酿酒传承至今

车间工人忙碌的身影

明清时代,泸州有个著名酒巷——营沟头,因酒巷很长,被分为上营沟、中营沟、下营沟。其中,酒巷尽头的“温永盛作坊”因建窖最早而名气最大。1873年,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张之洞出任四川学政,赴任途经泸州,刚一下车船,就闻到一股扑鼻的酒香,忙遣随行人员去买酒。谁知这随行人员一去就是大半天。正当张之洞生气时,随行人员急急忙忙提着一坛酒跑回。当随行人员打开酒坛,顿时酒香四溢、沁人心脾,张连饮两大口,赞不绝口地说道:“好酒!好酒!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啊!”后来,这就成为与酒有关的著名典故。

历史上的泸州,因拥有通衢之利而得到皇帝的重视。宣和元年(1119年),宋徽宗御笔瘦金书下诏:“泸州西南要会,控制一路……可升为节度,赐名泸川军。”泸州被誉为“西南要会”,由此声名大振。

宋徽宗御笔瘦金书:西南要会

泸州,以其悠久的历史,著名的酒城,吸引着历代政要、巨贾、文人、雅士心向往之,继而“追寻诗与远方”,醉享“诗酒趁年华”。

宋代大诗人陆游写有“行遍梁州到益州,今年又作度泸游”。明代“三大才子”之首的状元杨慎写有“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千古绝唱。清代诗人、“巴蜀第一才子”张问陶写有“含杯却爱泸州好,十指寒香給客橙”。1916年除夕,朱德总司令在泸州驻军时曾留下“酒城幸保身无恙,检点机韬又一年”的名句。此乃第一次以书面形式将泸州称为“酒城”,朱德亦被尊称为“酒城之父”。1935年,毛泽东主席在此“四渡赤水出奇兵”,书就军事生涯的“得意之笔”。1983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莅临泸州视察,为酒城留下“风过泸州带酒香”的名言佳句。

杨慎名篇《临江仙》

要酿好酒,水质也很重要。来到享有盛名的“龙泉井”,得知它是泸州老窖酒酿制技艺的水源,早在清嘉庆年间就被用于酿酒。该井水因无色、无臭、透明、微甜,呈弱酸性,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有利于酿酒微生物的繁殖和糖化发酵,以其酿制的酒醇香浓郁,清冽干爽。

龙泉井在清嘉庆年间就被用于酿酒

井边的碎片瓷砖和栏杆上的雕刻文字,让人感受到了历史的年代感和文化的传承。石碑下雕塑的匍匐神龟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其上的石碑上,“龙井泉”三个金灿灿的黄色大字熠熠生辉;石碑上端的祥龙龙头及其配饰,足见深厚的文化底蕴。

展览墙上,我们看到,泸州老窖酒传统酿造技艺传承至今已达700年;1573国宝窖池群持续使用距今已有451年。

泸州老窖历史悠久

当天下午,我们走进泸州老窖•乾坤酒堡,来到浓香国酒定制中心,和大师一起美酒DIY(自己动手制作)。带着好奇和兴奋,我们一行18人,各自端坐实作岗位。桌面左上方分别摆放着20年和30年的基酒瓶和品鉴杯,右前方是摇匀瓶和刻度容器,中间则是调味酒的信息资料和注射器。在一位年轻貌美的身着洁白套装的优秀女技师的现场示范和指导下,我们按操作流程一步一步试验起来。经精心勾兑和按部就班,大约15分钟后,我们相继顺利完成了浓香国酒的勾兑和制作任务。

现场学习勾兑浓香国酒

这种沉浸式亲自动手操作名酒的勾兑制作过程,令所有来宾兴奋不已,其最大的特点有三:一是真切体验到了“勾兑”一词的精准、生动与神奇;二是充分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第三,更爽的是,热情厚道的泸州老窖领导,还安排我们把各自将20年与30年的基酒成功勾兑成美酒后,作为劳动成果送给我们带回家,和家人分享品尝。你说,这样的活动,有多好,有多妙!

交流活动合影

昔日,好一个“西南要会”!秦时江阳县,西汉江阳侯国,宋、明时期成为全国33个商业大都会之一。南宋时期,皇帝宋徽宗御笔的“西南要会”;宋人陆游的“今年又作度泸游”;明代状元杨慎的“一杯浊酒喜相逢”;清人张问陶的“衔杯却爱泸州好”;朱德的“酒城幸保身无恙”;毛泽东的“四渡赤水出奇兵”;胡耀邦的“风过泸州带酒香”,等等,依次串联起了泸州自古以来的厚重历史和灿烂文化。

今日,坐拥江城、山城、酒城和港城四城之称的泸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人文风情,名酒文化、红色文化、长江文化、历史文化等等,璨若星河。如今,醇厚的酒香依旧在大街小巷弥漫飘游,历久弥新。巍巍忠山,滚滚长江,枕带双江的山城,正乘新时代之春风,大江东去,扬帆远航,鹏程万里!

泸州,这座被千年美酒浸润着、滋养着的悠远古镇和时代新城,犹如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天南海北的各界游客和文人雅士,慕名来到酒城的长江之滨,去分享爱情、亲情或友情,去感悟东去的江水、醇香的酒水和激动的泪水,去把酒临风,去一醉方休……

百酒图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重在自身体验。

如果你也和我们一样,亲眼目睹、亲身体验了酒城泸州的别样魅力之后,你的认知一定与我一样,“于我心有戚戚焉”。

“风过泸州带酒香”“人过泸州醉一场”。

果真如此吗?果真如此!!

2024年9月3日写于成都皓月楼

作者简介

杨明强,网名晓风皓月,1963年生,四川营山人。作家,摄影家,知名媒体人,四川省直(红星)作家协会副主席,《招生考试报》原主编。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四川省作家协会、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四川省校园文学协会副会长,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副秘书长,四川省散文学会常务理事。1980年营山中学高中毕业考入南充师范学院中文系,1984年大学毕业回归故乡营山工作9年。历任营山中学、双流中学高中语文教师,成都市教委《成都教育报》要闻版责编,团省委《四川青年报》时政新闻部副主任、“时代教育”周刊主任、主编,出任省招考委《招生考试报》主编18年;发表文字作品近200万字,采编作品获省级以上奖150件;出版散文随笔集《游云笔记》,主编文艺作品集5部;散文作品入选多部文学作品集和高考、中考阅读训练题库。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杨明强〔网名晓风皓月,作家,摄影家,知名媒体人。四川省直(红星)作家协会副主席,《招生考试报》原主编〕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