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四川】向总书记报告丨古蜀文明焕发新活力——三星堆引领德阳文旅融合新篇章
向总书记报告
古蜀文明焕发新活力三星堆引领德阳文旅融合新篇章
川观新闻记者 陈丽霏
金面具、青铜扭头跪坐人像、圆口方尊、青铜神树……2024年7月23日,“匠心妙手——三星堆遗址新出土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示”在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保护与修复馆开展,现场人气爆棚。
2023年7月28日,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落成开放,成为博物馆界的超级网红。数据显示,2023年三星堆共接待游客323万人次,同比增长298%。
牢记嘱托,2023年9月,德阳市委九届七次全会专题研究加强三星堆文物保护利用,提出“四高地一名片”目标定位。依托三星堆,德阳大力实施文旅争先战略,
加快构建三星堆、德阳之窗、环龙门山旅游度假带及多个文旅名村的“3+N”文旅发展新格局,全力擦亮“世界三星堆 天府后花园”城市名片。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受访者供图)
发扬工匠精神,讲好“三星堆故事”
7月25日,在德阳举行的“向世界讲好三星堆多彩故事——三星堆国际传播和对外文化交流会议”上,三星堆国际传播中心揭牌。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视察时指出,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在世界上是叫得响的,展现了四千多年前的文明成果,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相互影响等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考古实证。文物保护修复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加大国家支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扬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一件一件来,久久为功,做出更大成绩。
牢记嘱托,一年来,德阳建强三星堆国际传播矩阵,推出“三星堆号”主题航班,全方位、系统化打造三星堆城市品牌视觉标识,并联合海外机构拍摄大型纪录片、专题片以及电影、动画片,三星堆国际知名度、影响力显著提升。
大力支持文物修复工作,加强文物修复人才队伍建设。一年以来,三星堆博物馆秉持“多团队合作、资源共用、技术互联、成果共享”的理念,在文物保护修复方面,与故宫博物院、北京科技大学等15家文保科研机构合作。“我们指派专人深度参与三星堆出土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利用项目强大的技术力量和专家资源,为三星堆团队培养了青铜器、金器、玉石器、象牙保护及多学科研究人员20人。”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余健介绍,该馆还采用“大师带徒弟”模式,聘请行业内领军人物带徒传艺,实施“订单式”培养,构建以现代师徒关系为形式的人才培养制度和专技特艺、技法的传承推广长效机制。截至目前,该模式已培养考古及文物保护技能人才12名。
文物工作者发扬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一件一件来,久久为功。“过去一年,我们清理并修复超过4000件新出土文物。”三星堆文物工作者介绍,在青铜器、金器、玉器以及象牙领域,文物修复都有不少收获。
数字技术助力文物修复。“在金器的修复中,我们创新运用三维扫描、建模及光感树脂打印等前沿技术,为脆弱的金面具开发制作高贴合度、高稳定性、高透明度的保护性支具,兼顾保护、展示与利用需求。”余健说。
“匠心妙手——三星堆遗址新出土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展品(谭勇 摄)
借势三星堆,不断扩大“朋友圈”
在三星堆博物馆几公里外的广汉市高坪镇,“白满川”民宿店老板赵婷婷近来特别开心——民宿订单持续火爆,已排至9月,暑假期间超过一半的客人都是慕名前来探访三星堆的游客。“当初选择在这里开设民宿,就是因为离三星堆近。”
高坪镇党委副书记何高明介绍,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开馆后,镇上的客栈入住率从平均20%提升至70%。
三星堆这一超级IP不止辐射广汉。近期,在位于德阳市旌阳区的启明东方星聚城,一部名为《重逢三星堆》的剧目每天都在上演。这是为德阳量身定制的沉浸式、场景式、体验式融合演出,深入挖掘德阳历史文化特色,将三星堆文化、巴蜀文化、大熊猫文化等融入其中。剧场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一部剧,让观众了解德阳这座城市的独特韵味,目前观众反响热烈。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展览(曹凘源 摄)
以三星堆为核心引擎,德阳市文旅产业秉持“全市一盘棋”战略理念,积极发挥其辐射引领效应,并不断以三星堆为平台,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开启“三星堆+”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
今年6月,三星堆主题数字展全球巡展相继在卡塔尔、埃及等国举办。在卡塔尔首站,巡展综合运用12K视频、裸眼3D、互动装置以及文物复制品等,辅以原创主题音乐和绘画性艺术表达,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古蜀文明非凡的艺术想象力与惊人的创造力。以青铜大立人、陶猪等辨识度高的明星文物为原型的三星堆文创,也现身巡展现场。
今年5月,三星堆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青铜扭头跪坐人像等文物复制品被“搬”到深圳,借力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三星堆文化旅游发展区文化产业项目被重点推介。
德阳以三星堆为对外交流窗口,不断巩固扩大国内外“朋友圈”。“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提升三星堆文物展示展陈交流,加快青铜馆、综合馆改造提升。同时,与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联合举办海昏侯主题特展,举办‘触梦三星堆——12K沉浸式数字全球巡展’纽约站巡展。”德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文旅融合,助力德阳高质量发展
在三星堆金字招牌的集聚效应下,德阳文旅融合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
打造旅游综合体有规划。走进中江县东北镇觉慧村,百亩油葵生机勃勃,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不远处的挂面村农文旅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紧锣密鼓地抓紧建设,力争10月项目全面开放。项目负责人张桥介绍,挂面村以“面”为基底,规划打造高品质商业业态,包括全球面食、传统中餐、火锅、休闲饮品、民宿等,旨在打造有特色、全方位、多形态、多场景、一站式消费新场景。
文旅高质量长远发展有谋划。在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德阳借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机遇,推进龙门山龙泉山旅游业协同发展,目前正加快建设龙门山运动康养休闲度假、龙泉山户外运动休闲两大文旅产业带。
在挂面村,游客近距离感受中江挂面制作(王攀 摄)
“建成后的龙门之巅·国际旅游度假区将形成以度假为核心,涵盖森林康养、户外运动、生态避暑、蜀韵人文、花乡休闲五位一体的度假新格局。”德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与成都建立常态化信息交流机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推动成德同城化工作高质量发展。
推进乡村休闲游取得成效。今年高坪镇小龙虾美食节吸引近10万游客,超半数为外地来客。近年来,该镇依托资源优势,发展“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稻虾共养产业,培育以“高坪小龙虾”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新名片。每逢节假日,罗江区白马关景区成为孩子们的乐园,滑草、烧烤、露营、采摘,非常热闹。近年来,白马关镇深挖资源禀赋,围绕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文旅科教城乡融合片区等规划,强化景镇联动与城景融合,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带。2023年,该镇共接待游客121.05万人次。
德阳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主任韩旭介绍,2023年,罗江、广汉、绵竹、中江分别进行了休闲农业精品景点线路推荐,推出了白马关运动休闲、年画村研学、挂面村非遗等一批近郊游、亲子游、特色康养游等产品,进一步增强了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来源:川观新闻
作者:川观新闻记者 陈丽霏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