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风物>详细内容

【美丽四川】百牛渡江蹚出新路奔彼岸‖廖天元

作者:廖天元 来源:《四川日报》2023年6月20日第12版 发布时间:2023-11-09 14:01:06 浏览次数: 【字体:

百牛渡江蹚出新路奔彼岸

廖天元

从蓬安回来十多天,我的脑海里还不时闪过“百牛渡江”的场景。

说来有些惭愧,这么出名的景观,我还是第一次前去观看。站在二楼看牛群过江,竟然发现牛群不是直线向前冲,在江心时,好多头牛调整姿态,把屁股对准前行的方向,转身在水中画出一道美丽的圆弧。我下意识地以为这是牛群训练有素,在给观众表演。一琢磨,觉得不对,牛群大约还没这样的自觉性。

每年4月至10月,四川省蓬安县嘉陵江边的“百牛渡江”景观,吸引众多游客前往旅游观光,有力地拉动了当地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周亮 摄)

后来看到一篇文章,说人在江里如何摆脱水流的漩涡,答案是顺着水势,不要挣扎。如果这个结论经得起科学的验证,那么,这群牛应该是在江心遇到水流冲击时,顺着水流改变方向,借助水势轻松上岸。这可能就是典型的顺势而为。

听朋友讲,1994年前,牛群所在地嘉陵江油房沟村段水位不高,牛可直接走到岛上吃草。1994年后,马回电站下闸蓄水,嘉陵江水位升高,每年暮春到初秋时节,牛儿禁不住对岸“美食”的诱惑,仍蹚江过水上岛吃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每天日出渡江上岛,日落涉水归栏的习惯。当形势发生变化,牛群不为所困,不为所惧,始终有一颗勇敢的心,倒有激励人心的象征意义。

实际上,蓬安于我是“神”一般的存在。他们的组织工作经验总是层出不穷。比如当年的下河街和中坝村,“一不留神”就成了全国典型。这两个地方由乱到治,由治到富,其间发生的故事很是感人。中坝村村民感恩党和政府的关怀,曾经自发捐资立了一块功德碑。县委希望把碑推掉,村民坚决不同意。最后,双方妥协:碑留下,字抹掉。

我一直没时间去看那块无字碑。这么多年过去了,一提到蓬安就会想起,内心因此很温暖、很感叹。有时假设,如果当年面对那样的问题,蓬安没有那股“牛劲”,中坝村如今会是什么模样?

很多人去蓬安,除了看牛,更想一睹司马相如的风采。很多人津津乐道于他的爱情故事,一首曲子就抱得美人归。但事情是否真的这么简单?当然不是。如果没有与卓文君相匹配的才华,司马相如就是把琴弹烂,也拨动不了她的芳心。有人说得好,得到一件东西的最好方式,是让自己配得上它。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配得起卓文君的“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蓬安把司马相如的故事讲得很生动。在司马相如出生所在之地,几年内拔地而起一座相如故城。故城以司马相如的经历为线索,展示了一代赋圣精彩的一生。

慢慢地,我觉得蓬安很亲切,真实,真情,可触摸,有温度,有些流连忘返,意犹未尽。回想百牛渡江,突然有些明白,蓬安为了县域经济发展,对现有资源“挖呀挖”,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有人说,未来的城市竞争关键在人,尤其是年轻人。一座城市需要因“文化变得有名”,再通过“旅游变得有趣”。只有我知、我游、我停留,才有可能让向往这里的人成为这里的人,才有可能因为人才而聚集更多产业。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那些风雨无阻奔向前方的牛,在我眼前似乎激昂起来,蹄疾步稳,奔走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日报》2023年6月20日第12版

作者:廖天元

来源: 《四川日报》2023年6月20日第12版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