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风物>详细内容

【民间艺术】草龙舞动旧时光‖何春奎

作者:何春奎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10-14 15:34:40 浏览次数: 【字体:

草龙舞动旧时光

何春奎

前不久,笔者在盐亭县看到一场独特的龙舞表演。舞龙者持宝珠在前,逗引龙头跟进,龙身翻滚出坐、卧、行、盘、腾、穿插等动作,锣鼓、鞭炮等声响穿插其间,整场表演威猛灵动、栩栩如生。

当地史料介绍,这龙舞叫“耍蚕龙”,源于种桑养蚕的劳动实践中,是蚕农们在丰收时或传统民俗节庆时,以“蚕蔟”为道具随兴起舞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化。这令我不禁想起家乡的“草龙”,也许这就是一脉相承吧。

“草龙”,又叫蚕蔟、草蔟、草笼,是蚕子结茧的场所,主要材料是稻草和麦秆,这也许就是“草龙”得名的缘由吧。

栽桑养蚕是农村重要的经济活动,承载着父辈对美好生活的期许。老人们常说,“草龙”打得好,茧子就结得又大又白,能卖上好价钱。为了省事,曾有人用油菜秆做蚕蔟,效果不好。所以,打“草龙”马虎不得。

“草龙”由“龙绳”和“龙秆”组成,首先,要提前备好“龙绳”。结“龙绳”比较耗时,每年冬闲时节,母亲就会取出木制的结绳器,固定在柱头上,从身旁的草堆抽出一束稻草,一头系在结绳器上,然后顺时针摇动,稻草就这样旋转着,一圈一圈地拧成了一股绳。这时,要拽紧刚拧成的绳子,如果稍微放松,绳子就会散掉。母亲不停地摇动着结绳器,不时续上几根稻草,绳子越拧越长,于是又将拧成的一股绳子,转缠到结绳器的横档上。等到绳子缠满了横档,就以绳尾为头,像缠毛线一样,将草绳一段一段地理出,团成一个圆圆的绳球。稻草拧成了绳子,像被赋予了神奇的力量,柔韧结实,且富有弹性。就这样的绳球,往往要打上好几个。所以,寒冬里,我经常看到母亲结“龙绳”的身影,听到木制器具发出的“唧咕唧咕”声。

铡“龙秆”则费人力,家家户户都要互相帮忙的。几个农村大娘伸出勤劳的手,从一捆捆麦秆里抽出一把,右手抓住麦梢,左手张开五指插进麦秆里,像梳梳子一样,从中扯掉朽叶。如此一来,本来灰扑扑的麦草,瞬间变成了光滑的麦秆。另一边,几个叔伯用铡刀将麦秆铡成三十来公分长的“龙秆”。我们几个小孩,争相从大手里接过“龙秆”,码放到指定的地方。

打“草龙”的情景很难忘,也许是人多闹热吧。一人负责绞合“龙绳”,一人负责投喂“龙秆”,几个小孩当“二传手”。父亲从木架上取出闲置一冬的绳球,寻出绳头,拉扯草绳,然后伸开手臂量量长度,再用刀断开。取下的草绳并列分成两股,中间一端挂在柱头的铁钩上,另外两头套在绞合器上。绞动绞合器,两股绳子开始纠缠起来,父亲一边侧身投喂“龙秆”,一边用手臂卡在两绳之间,控制绳子绞合的进度。投进去的“龙秆”被草绳紧紧夹住,不断变换角度,均匀朝向四面八方,迅速顺着绳子跑到另一端。我们一边递着“龙秆”,一边看着草绳变身“草龙”,既觉惊奇,又很开心,以至于有时递慢了招来呵斥声。

扎紧“龙绳”两端,一根“草龙”成型了。父亲拎住“草龙”,一头向前轻轻一甩动,真的像龙一样在上下腾伏着。母亲把“草龙”放在簸箕上,有序绕成一个圈,这就是蚕宝宝们的新“巢”啊,混合着阳光的余温和草禾的清香。熟透的蚕儿爬上“草龙”,在不同朝向的“龙秆”构成的空间里寻好住处,便迫不及待仰头绕身、吐丝结茧,蚕室顿时响起窸窸窣窣的“缫丝”声。没几天,满架的“草龙”“白了头”。远远望去,一颗颗硕大的白珍珠嵌在金黄的龙鳞丛中,似乎舞动起一幅幅绝美的丰收图景。

随着时代发展,农耕手艺让位于工业技术,方格蔟、塑料蔟等一批新式产品进入蚕室,因陋就简的“草龙”逐渐离开了舞台。每次回家大扫除,扑满灰尘的木制结绳器、绞合器孤零零地待在屋角。

随兴起舞的“蚕龙”,舞出了丰收的喜悦。而那些曾经喂养和陪伴那个贫乏年代的美好,在飞逝的时光中,终成了一份难忘的童年记忆。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何春奎(西充县)

供稿:南充市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