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风物>详细内容

【美丽四川】大有来头,回形纹、如意纹,让全世界领略蜀绣之美

作者:吴雅婷 陈浩 王嘉 来源:成都日报 发布时间:2023-07-31 14:47:27 浏览次数: 【字体:

大有来头,回形纹、如意纹让全世界领略蜀绣之美

7月28日晚,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隆重开幕。伴随着热情欢快的音乐,成都大运会开幕式运动员入场式正式开始,现场大屏幕中出现一位成都纺织姑娘,她正在用世界上最古老的蜀锦织机编织着丝线。紧接着,她手中的丝线逐渐变为了一条条彩色线路,在所有来蓉大学生所乘坐的飞机尾翼后紧紧跟随着。光影变幻中,这些多彩丝线从大屏幕上流淌到运动场的地上,并开始奋力向前“奔跑”,最终形成一条由蜀锦铺就的“锦绣之路”。

蜀锦蜀绣,合为“锦绣”。来自全世界的青年大学生运动员在蓉城相聚,展示青春风采,凝聚青春力量,共赴“锦绣前程”。

蜀锦蜀绣“绽放”成都大运会

在大运会开幕式上,引导员手持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郝淑萍进行设计制作的蜀绣引导牌,引导运动健儿们走进运动场,踏上“锦绣之路”。此时,场内蓝色和橙色灯光交相辉映,在地上打出了两个特别的图案。无独有偶,在运动员入场引导牌上也有这样的图案。这是巧合还是别有深意呢?其实,这两个图案大有来头,它们是中国传统工艺纹样回形纹和如意纹,寓意吉祥如意、福寿绵延。

引导牌边框选取漆艺纹样,面料选用的就是亚金色回形纹蜀锦,还以蜀绣工艺在四角上绣制如意纹样。

回形纹和如意纹都是中国传统的寓意纹样。回形纹来自古代的陶器和青铜器之上;如意则是一种器物,柄端作手指形,用以搔痒,可如人意,因而得名。回形纹和如意纹经过历代的演变和创新,形成了各种风格和变化,富有美感和文化内涵。

此外,引导牌面上还绣制有国际大体联会徽、赛事会徽,参赛代表团国家(地区)中、英文名称,精致又不失文化气息。成都大运会开幕式总导演陈维亚表示:“希望每个代表团都能将它作为珍贵的纪念品带回自己的国家(地区)。”

运动健儿奔向锦绣前程

走在这条蕴含着深厚文化底蕴和美好祝愿的“锦绣之路”上,运动健儿们兴奋地举起手机拍照留念,灿烂的笑容洋溢在每一位运动员的脸上,他们不时惊呼:“太美了!”“Amazing!”

“一入场,看到这条‘锦绣之路’感觉太震撼了!”来自中国大学生田径队的运动员陈业森告诉记者,“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国际综合性运动会的入场式,又是在家门口举行的大学生运动会,非常激动!”作为一名新秀,陈业森目前是成都体育学院在校大一学生,将在成都大运会上参加田径项目男子十项全能的争夺,“对我来说,能够参加成都大运会我感到非常自豪,这也是我第一次参加大运会,之前一直在秦皇岛进行集训,对于比赛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在开幕式候场时,陈业森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一起合影,互相交流。“我给各地的运动员们介绍了成都的美食、美景,希望大家在比赛结束后,可以去体验成都的幸福生活。”

陈业森兴奋地表示,希望可以借“锦绣之路”的好寓意,在家门口的赛场上成就梦想。

入场时,中国大学生男子排球队的小伙子们精气神十足,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来自四川男排的队员彭世坤也是第一次参加大运会开幕式,“这次在家乡能够参加大运会的开幕式,我非常激动。”他说,“走上这条‘锦绣之路’时,内心十分感触,我感受到了大家对我们的祝福,我们一定会在赛场上不遗余力地拼搏,赛出风采,赛出成绩!”

中华文明彰显时代新魅力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蜀锦历史悠久,名扬天下,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素有“天下母锦”“寸锦寸金”的美誉。蜀锦是一种盛产于四川成都地区的丝织物,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流通的主要商品之一,被称为人类几大文明区交流互鉴的重要纽带。成都自古以来以蜀锦闻名,被称为“锦城”“锦官城”。蜀锦兴于春秋战国,盛于汉唐,因产于蜀地而得名,因工艺复杂和贵重难得而扬名,图案颜色艳丽,取材广泛丰富,往往都有吉祥的寓意。1995年10月,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的一处汉代墓葬中,发现墓中其中一人的右臂上绑着一块色彩鲜艳的织锦,在织锦的彩色纹样间,8个篆体汉字跃然而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有考古专家曾推断,其最有可能就是蜀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从漠漠黄沙中走来,展现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和博大精深,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而蜀绣起源于川西平原,是成都地区特有的、不可替代的优秀传统文化。蜀绣是在丝绸或其他织物上采用蚕丝线绣出花纹图案的中国传统工艺,既擅长于刺绣花、鸟、虫、鱼等细腻而生动的图像,又可以表现山水磅礴的气势,色彩明丽清秀,针法精湛细腻。

蜀锦蜀绣是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生动例证,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活态展示。千年时光流转,蜀锦蜀绣从历史深处走来,穿越漫漫时间长河,在成都大运会的舞台上,再次绽放出耀眼光芒。这是中华文明的传承之光,是天府文化的时代之光。一经一纬,编织希望梦想;一针一线,绣出时代华章。

而这条由多彩蜀锦铺就的“锦绣之路”,是希望之路,是前程之路,祝愿每一位运动健儿在赛场上突破自我,青春飞扬,走向锦绣前程。

蜀绣大师郝淑萍

让全世界领略蜀绣之美

成都大运会开幕式每个细节都经过了独具匠心的设计与安排,甚至连引导各代表队入场的引导牌上都充满了巧思。如果留意,观众一定会发现,这个创新设计的中国蜀绣引导牌,表达了对大学生运动员的美好祝福。开幕式中国队入场引导牌便出自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绣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郝淑萍之手。

这个引导牌如何制作而成?

耗费了多长时间?

郝淑萍为读者们解密

👇👇👇

耗时7个月

将蜀绣精髓注入每针每线

“这个中国队引导牌是我的心血之作,是我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从事蜀绣事业60余年的郝淑萍,谈起为大运会开幕式制作蜀绣引导牌,充满了自豪。她说,制作“锦绣合璧”的引导牌是为了表达对运动员的祝福和对祖国的热爱。她用自己的双手,将蜀绣的精髓和灵魂注入作品的每一针、每一线中。通过这次盛会,让世界领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

郝淑萍告诉记者,去年工作室就接到了大运会开幕式导演组的邀请,开始制作中国队入场引导牌。她带领3位资深绣娘前后三易其稿,耗时7个月最终制作完成。“可不要小看这引导牌,它看似简单,却比绣花鸟要难得多。”为何这小小一块引导牌会让精品层出的郝淑萍倍感压力?她解释道,引导牌的内容和颜色都是由导演组设计完成,她们需要在蜀锦上面绣上“中国”的中英文等内容和引导牌下方的长城图案。图案看似并不复杂,但想要把“中国”两个红色大字绣得立体、有光泽,还要展现“中国”两字的正楷笔锋,这是一大挑战;第二个挑战是要将长城图案绣出“万里长城永不倒”的气势。“我在蜀绣这条路上走了60多年,这件蜀绣作品是我耗费心力最多的。”郝淑萍感慨道。

20多种针法

将长城的绣制精细到了砖块

时间紧、任务重,郝淑萍接到任务后,首先琢磨如何让“中国”两字“亮起来”。她带领团队开始用不同红色丝线进行试验。她们每天工作8个小时以上,将不同红色和黄色蚕丝线分成100丝,每一针用6丝线、5丝线、2丝线交替绣,进行不同组合尝试。“每丝线都是用手工来分,靠的都是经验和技艺。”7个月来,她们分丝线的手都已经留下了细茧。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无数次失败后,她最终选配到了最佳方案:用三种红色丝线配正黄色丝线的方式来制作“中国”。作品中“中国”艳丽的红色并不失沉稳,在灯光的照耀下,“中国”两字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郝淑萍的团队不仅为“中国红”找到了最佳蜀绣配比,更将长城的绣制精细到了砖块。郝淑萍比画着说,要在平面上绣出立体的建筑,线条就不能横平竖直,要有一定曲折度。为了让长城立起来,她们用了20多种蜀绣针法,一点点让长城立起来,仔细观察,这件作品上的蜀绣长城连小砖都清晰可见,达到逼真的效果,让全世界感受到蜀绣的魅力。

来源:成都日报

记者 吴雅婷 陈浩 王嘉

来源: 成都日报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