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风物>详细内容

【美丽四川】这里是成都!丨何以成都!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综合星球研究所、成都发布、新华社等) 新华社 发布时间:2023-07-28 14:17:47 浏览次数: 【字体:

这里是成都

这是一座

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景美人和,生活闲适

这是一座

能成就梦想的城市

“安逸”是她的华服

勤劳进取才是她的底色

这里是

成都

已经潮了3000年的成都

1

千万年前的中国大地

造山运动如火如荼

横断山脉、大巴山脉、巫山、大娄山

持续隆升,四面合围

形成四川盆地

盆地西侧的横断山脉尤其高峻

冰川以及冰川消融、降水形成的河流

裹挟着砾石泥沙冲出峡谷

不断在山前的盆地内沉积

历经上百万年之后

龙门山、龙泉山之间

沉积物的厚度已经超过300米

面积更是达到9500平方千米

成都平原就此诞生

两山夹一平原的成都

占据了四川盆地内

自然条件最好的区域

它风景秀丽

既有青翠的大山

山涧流水叮咚、叠瀑潺潺

又可仰望终年积雪的雪峰

白雪皑皑、蔚为壮观

平原上河网密布

尤其岷江进入平原后

水势平缓、多出汊道

每隔3000至5000米

便有一条较大的河道

这里成为

四川盆地河网最稠密的地区

密布的河网带来大量沉积物

腐殖质饱含营养元素

成都平原因此愈发肥沃

肥沃的土地

以及从平原到高山

高差巨大的垂直自然带

孕育出极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珍稀的“国宝”大熊猫

便生活其中

2

岷江上游的古蜀人

率先发现了成都的价值

他们顺江而下

翻越重重山岭进入成都平原

距今约3000年前

一座规模庞大的都城

出现在成都市区的西北部

千百年后

曾经装点过蜀王仪典的

精美金器和巨大象牙

从金沙遗址出土

尤其四只展翅飞翔的神鸟

被刻画在一片仅有2毫米厚的金箔上

围绕着太阳生生不息、循环往复

2300年前

古蜀国被秦国所灭

新上任的蜀郡太守李冰

带来了一个更为宏大的使命

一项史无前例的超级工程启动了

李冰组织蜀人移山凿河

将时常泛滥的岷江一分为二

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行洪

都江堰的成功建设

让成都平原从此沃野千里

成为“天府之国”

1800年前

魏、蜀、吴三国鼎立

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以成都为中心

经营蜀地

当时的成都盛产蜀锦

成都由此多了一个美丽的别称

“锦城”或“锦官城”

大量冠以“锦”字的地名也在成都涌现

织锦作坊所在地被称为“锦里”

织锦工人濯锦之江被称为“锦江”

诸葛亮治蜀的功德

被成都人永久铭记

他们修建起规模宏大的武侯祠

其内广植松柏竹木

正如诗中所云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到了唐宋时期

成都更是繁荣

人称“扬一益二”

(扬州第一,成都第二)

文人雅士以游历成都为风尚

王勃、卢照邻、李白、陆游等

都曾在成都留下脚印

安史之乱、唐末五代战乱时

许多文人雅士又以成都为避难所

公元759年

47岁的杜甫逃难到成都

寄寓寺庙少许时日之后

便开始营建自己的新家

数月之后

著名的杜甫草堂便落成了

3

随着文人雅士的增多

成都逐渐变成一座

艺术氛围极为浓郁的城市

而成都人天性乐观

性格中透着幽默与欢乐

又让成都充满了

包容万千的人间烟火

火锅、串串香、担担面

赖汤圆、肥肠粉、钟水饺、龙抄手

夫妻肺片、麻婆豆腐、兔头……

麻辣鲜香的川菜

不知让多少食客垂涎三尺

但到了成都

也不是每道菜都辣

毕竟川菜有24种味型

红油、鱼香、五香、家常……

总有一款适合你

和下馆子一样

被成都人钟爱的

还有泡茶馆

在成都

闹市有茶楼,江边有茶摊

公园有茶座,处处有茶馆

竹靠椅、小方桌、盖碗茶、茉莉香

或高谈阔论,或闭目养神

泡上几个时辰

你才能体验到成都慢生活的真谛

去龙泉山上追一场日出

在青龙湖畔支一顶帐篷

在山间溪水中摆一桌麻将

到望江楼公园漫步

去凤凰山看球

……

每个成都人

都有自己享受生活的方式

4

成都

是一座开放包容的城市

高楼林立,商业繁盛

四通八达

天府国际机场、双流国际机场

两大航空口岸

将成都与世界紧密联结

成都

是一座幸福满满的城市

1500多个大小公园

5000多公里各级绿道

青龙湖畔的马拉松训练

锦城湖上星星点点的赛艇、桨板……

是人们对生活的热烈表白

成都

是一座青春洋溢的城市

从65米的香香巷

到延伸百公里的天府大道

从菁蓉小镇到成都科学城

从掏耳朵的手艺人到游戏开发程序员

今天,奋斗在成都的创业者

超过80%是37岁以下的青年人

成都

也是一座

即将汇聚全世界目光的城市

今天

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

开幕式

将在这座城市举行

一曲勇敢、协作、超越的青春之歌

即将奏响

这里是成都

这里是青春主场

我们一起,成就梦想

延伸阅读

何以成都

这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从古蜀走来,拥有秦汉“列备五都”、唐宋“扬一益二”的繁华,也屡经战乱与自然灾害的考验,却一直活力充沛、昂扬奋发。如今,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即将在这里盛大开幕。成都,将汇聚全世界的目光。

1

大型国际赛事的举办,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完备的基础设施作后盾。

成都用实力说话——2022年GDP总量超过2万亿元,集聚了139家国家级创新平台、3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2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动能强劲;拥有天府国际机场、双流国际机场两大航空口岸,为大运会提供最便利的交通条件;拥有57所高校、100多万名在校大学生、2100多万常住人口,为培育大运会品牌、扩大世界大运会影响提供广泛的群众基础……

自2018年成功申办大运会以来,成都在大型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方面,已完成了49座体育场馆的新建、改扩建,场馆的功能硬件和服务软件全部达到国际比赛水准,通过举办测试赛,办赛经验不断提升。

成都龙泉驿东安湖体育公园(2023年7月12日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借大运会筹备东风,成都近年累计建成1500多个大小公园、5000多公里各级绿道。

百公里环城绿道上,破风的骑行队伍,青龙湖畔风雨无阻的马拉松训练,锦城湖上星星点点的赛艇、桨板……是“大运之城”给人们的丰厚馈赠,也是人们对生活的热烈表白。

2

成都金沙博物馆,凝视古蜀太阳神鸟金饰,一眼望见3000年前古蜀先民对光明与生命的热爱、坚毅的向往与永恒的追逐。成都大运会,火炬、主体育场、会徽、奖牌绶带……“太阳神鸟”身影频频出现。这是昨日与今天的拥抱,当下与未来的碰撞。

阳光透过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陈列馆穹顶,在墙壁上投下太阳神鸟造型的影子(新华社发,2022年3月10日张艳 摄)

从秦汉的棋弈到唐代的马球,从宋朝的蹴鞠、捶丸到民国时期华西坝的网球赛、青羊宫的武术“打金章”……体育的基因一直在成都的血脉中流淌。

对体育的热爱,源自对生活的热爱。四川博物院里陈列的东汉陶俑,手舞足蹈、咧嘴大笑的样子,是乐观、豁达的成都人的真实写照。

蜀地自古多战乱、频灾难,但这些并未让蜀人一蹶不振,而是平添了几分韧性。如果把成都发展的历史看作一场朝着太阳奔跑的超级马拉松,那些战乱、天灾,都没有让跑者停下脚步。不放弃,挺过去,这座城市一直在不断刷新个人的最好成绩!

3

“天府之国”不是靠天赏饭,而是靠人用一滴滴汗水、一个个老茧筑成。

勤劳的古蜀先民早在4500多年前就在成都平原种植水稻,却饱受水患侵扰。从传说中的大禹、鳖灵治水,到2000多年前李冰父子“深淘滩、低作堰”建起都江堰,成都人民用智慧和勇敢驯服了汹涌的岷江,从此才有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川西“坝子”。

在成都天府大道,马拉松爱好者在比赛中(2022年11月20日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安逸”是这座城市的华服,勤劳进取才是她的底色。“边奋斗,边生活”是当下许多扎根于此的年轻人的真实写照。从65米的香香巷到延伸百公里的天府大道,从菁蓉小镇到成都科学城,从掏耳朵的手艺人到游戏开发程序员,兴旺的何止360行?今天,奋斗在成都的创业者,超80%是37岁以下的青年人,“大运之城”更是“青春之城”。

烈日炎炎,成都大运会开幕式排练现场,音乐一响起,四川传媒学院的杜春雨马上伴着旋律练习跳舞,他已经记不清衣服湿透了多少回,有多少个夜晚是练到凌晨才回到学校。

本届大运会,像杜春雨这样的青年志愿者注册人数已达139万人。这个夏天,他们将与运动员一起,在成都绽放美丽。

4

体育是纽带,文化是桥梁。

从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美食之都、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等殊荣,到连续14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再到如今成为“大运之城”,成都的魅力一直在线。

漫步汇聚众多国际一线大牌的成都太古里,咫尺之隔便是千年古刹大慈寺。时尚与传统相映成趣、国际范与中国风完美融合。简约不失精彩,恰好是成都一直秉承的生活美学。

2023年7月19日在成都市一家成都大运会特许商品零售店内拍摄的成都大运会川剧变脸盲盒“蓉宝”玩偶(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成都人“生在屋里,活在茶铺”,独爱那一碗物美价廉的“三花”。坐进百年鹤鸣茶馆,抬头是百年茶馆的古韵,低头是新茶的幽香。芸芸众生,千姿百态,却有着相似的生活哲学——“余生很长,何事慌张?”

成都老饕吃火锅,不爱挤排号几百上千的网红店,独爱街角吃了十几年的“苍蝇馆”。热辣翻滚中,一锅道尽城市海纳百川的包容。

成都,正张开双臂,拥抱远客。这将是一场世界青年与一座中国城市的双向奔赴,是中国向世界的一场青春之约。

“蓉火”即将点亮主火炬塔,烟花就要在东安湖上绽放。赛场上,勇敢、协作、超越的青春之歌,即将奏响。

成都,准备就绪。

(新华社记者:吴光于 袁秋岳 张海磊 邬金夫)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综合星球研究所、成都发布、新华社等) 新华社

来源: 人民日报微信(综合星球研究所、成都发布、新华社等) 新华社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