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风物>详细内容

【美丽四川】圣洁色达‖袁征

作者:袁 征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6-19 15:16:11 浏览次数: 【字体:

圣洁色达

袁 征

色达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所辖的一个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巴颜喀拉山褶皱带。东邻四川省阿坝藏羌族自治州的壤塘县,北与青海省的班玛县、达日县接壤,西部和南部分别与本州的甘孜县、炉霍县毗邻。

色达风光(赵修翠 摄,图片来源:四川方志图库)

色达,藏语意为“金马”。“色达”县名由来,众说纷纭,但经考证,主要因早年曾在色塘发现一马形黄金而得名,故有“金马”之称。又传早年岭·格萨尔王将领色魏尼棒拉达之前为“色达”之首字。

1955年,色达县建县,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实现了由封建农奴制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跨越,色达人民走上社会主义光辉道路。

色达县格萨尔文化艺术中心广场(图片来源:藏地阳光)

色达县辖有4个片区,17个乡镇,134个行政村,面积9338.98平方公里。

根据第7次人口普查,色达县常住人口64681人。

2018年9月,色达县获得商务部授予的“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称号。

2022年7月,色达县金马草原格萨尔风情旅游景区荣获“全国人文生态旅游基地”称号。

2022年11月,色达县荣获第6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023年2月,色达县荣获四川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县。

色达县县城附近的色柯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色达县,是滔滔万里长江的源头、是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的途经地、是格萨尔文化艺术之乡,这里文化神秘诱人、这里民风古朴醇厚、这里风光绚丽多彩,奔流不息的泥曲河、达曲河、色曲河滋养着这方沃土。

父亲生前曾告诉我,色达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1936年6月,红四方面军奉命分3路向北进军。原驻防康定折多山以西的红9军途经色达,至阿坝州壤塘县。驻防甘孜县的红30军88师、骑兵师等在李先念率领下从甘孜东谷挺进色达,分两部分到达青海省班玛县。7月初,红二、四方面军在甘孜县胜利会师后,在朱德、任弼时率领下,经色达大举北上。驻炉霍的红四方面军总部、4军、31军等部队在徐向前率领下,经色达、阿坝、包座、腊子口、哈达铺到达甘肃南部。

川籍老红军袁学邦回忆录中的有关章节(袁征 供图)

色达县人民政府驻地在色塘区色柯镇,这里距州府康定444公里,距成都635公里。

色塘系藏语译音,意即金坝,又名色果根塘。

相传,很早以前,色塘发现了一块黄金,形若骏马,故得名金马草原。

色达县金马草原(图片来源:甘孜旅游)

色达古为羌地,早在3000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古藏族6大氏族之一的董氏族,在这里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当地人称“阿嘎洛麦”,意即猿人。

色达唐为吐蕃。

宋元因之,属吐蕃等路宣慰司都元帅府。

明为乌斯藏据,属朵甘行都指挥使司辖区。

清时赵尔丰多次札谕色达归诚未遂,视色达为“野番”居地。

民国时期,色达隶属无变化。

1952年8月,色达和平解放。

1955年11月,色达经国务院批准建县。

2020年8月6日,色达群众在色达金马文化节上表演舞蹈《美丽的金马色达》(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图片来源:新华社)

色达县境域大部分为丘状高原,属川西地槽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4127米。地壳因受力而发生色达断层、康勒断层、鲜水河断层,多处于活动状态。地质属海相沉积岩,第4纪洪冲、冰川、泥石流堆积层。

色达县内有4大河流,河谷宽浅,多支汊和心滩。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49.36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63.48万千瓦。

泥曲系雅砻江上游二级支流,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南麓,源头在桑次贡玛等地,流长230公里。

泥曲河(图片来源:甘孜旅游)

达曲系雅砻江上游二级支流,流经县西南部,流长90公里。

色曲系大渡河水系,源于县内拖汝沟等3源,由北向南在歌乐沱注入杜曲,流长144公里。

杜柯河从县内东北部流过,流长81公里。

色曲河(采采卷耳 摄,袁征 供图)

色达县域内的泥拉坝湿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典型的高原内陆湿地之一,包括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3种类型,总面积60760.04公顷。该湿地承接了高原山区冰雪融水与地表径流,既能为大渡河和雅砻江流域的中下游发挥水源补给和生态蓄水功能,也能控制地表侵蚀,平衡下游水量,调蓄洪水。

色达县泥拉坝湿地(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 供图,图片来源:甘孜旅游)

2023年2月2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宣布,2022年我国新增四川色达泥拉坝湿地等18处国际重要湿地。该湿地被新指定为国际重要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2023年4月5日,色达县林业和草原局工作人员在泥拉坝湿地拍摄到10只国家一级濒危保护动物斑头雁,7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和12头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藏原羚。

色达县泥拉坝湿地(图片来源:四川林草)

色达县气候属大陆季风高原型,因受地形地势制约,气候垂直变化大,分为高山草甸寒带、亚高山草甸寒带、森林草甸寒温带、山原凉温带4个气候带。长冬无夏,四季不明,无绝对无霜期。年均温−0.1℃,四季均可出现霜雪。

色达县可利用草场面积5920.33平方公里,牧草以莎草科、禾本科、菊科和蔷薇科组成,间有高山柳、小叶杜鹃、苔藓及杂草约56科259种,能作饲草饲料的达100余种。植株低矮,牧草密集,分层不明显。坡草地上无中高型禾草,呈片或单一群落分布。

色达县森林总面积13.43万公顷,覆盖率达2.67%,主要集中于县东北和南部海拔4400米以下的亚高山针叶林区域。主要有云杉、冷杉、桦木、杨树、栎类灌木林、蔷薇、鲜卑花、悬钩子等灌丛、圆柏林、高山栎林等、落叶松、高山柳、忍冬、杜鹃、花楸、沙棘、忍冬等灌丛。

色达县金马草原风光(四川省委宣传部 供图,图片来源:四川方志图库)

色达县有牦牛、犏牛、杂交改良牛、草地型藏羊、杂交改良羊、山羊、中卫沙毛山羊、马等畜种。牦牛耐寒、耐粗饲,抗病力强,在海拔4500米的地区,零下30—40度的环境下,照常觅食、生长发育,享有“高原之舟”的美称。

色达县陆产动物有豹、雪豹、豺、狼、金丝猴、獐、鹿、麂、岩羊、盘羊、黄羊、旱獭、猞猁、狐狸、褐马鸡、白马鸡、苏门羚、贝母鸡、熊、野猪、野牦牛等;水产动物有水獭、黄鸭、水貂、黄鱼、沙滩重唇鱼等资源。

色达县境内矿藏有金、银、铜、锡、锌、泥炭,尤其是黄金品质优良,储量丰富,4条大河均分布有沙金。

色尔坝地区种植青稞、小麦、豌豆、胡豆、马铃薯、大蒜、萝卜、莲花白等一年一熟的农作物和经济作物。

色达县名贵药材有虫草、贝母、知母、雪莲、秦艽、大黄、黄芪、赤芍、党参、柴胡、佛掌参等50余种。森林中有蘑菇、猴头菌、灵芝菌及食用香菌。人参果遍布全县,曾是牧民主食之一。

在色达雪域高原上,可见众多的山神、土地神、年神、龙神等神灵。牧民们虔诚地供奉这些神灵,祈求保护人畜安泰,生活吉祥如意。为供奉神灵,须焚香以除去污臭恶气。千百年来,焚香烟祭(即煨桑)就成了祭神活动必不可少的方式之一。每年藏历五月初四,色达都要举行祭神节。这天,牧民们在各色布上印上象征福气的经文,在经旗周边装饰上白、红、黄、绿、兰布条。男子在火枪枪架上饰以经幡,上边挂一缎制烟祭用的小袋,骑马赶赴节日集会地点。烟祭袋内装有糌粑、酥油、茶叶、黑白炒青稞、谷类、奶渣、人参果、珍宝粉诸物拌合成的少量“烟祭锦品”。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神山集会处后,就将自己带来的烟祭锦品撒在所焚香枝堆里,大声呼喊“该!嗦!”并按各人意愿进行口头祈祷。

在色达的藏族同胞心目中,格萨尔(约1038—1119)是一位旷世英雄。

格萨尔出生在今甘孜州德格县阿须地方,一生除暴安良,南征北战,统一了大小150多个部落,在金沙江上游和黄河上游地区建立岭国。格萨尔王结束了吐蕃崩溃后长达数百年的部落纷争局面,在今川、青、藏3省相连的涉藏州县建立了统一政权。

甘孜县东谷寺明代唐卡《格萨尔王》(图片来源:《巴蜀史志》编辑部)

2020年6月,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领导小组评选格萨尔王为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

格萨尔王 画像 梅凯 作(四川省方志馆 藏,图片来源:四川方志图库)

色达县加大格萨尔文化传承和保护力度。目前,有国家和省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1个,共培育格萨尔藏戏文化、格萨尔彩绘石刻、牛毛绒编织等传承人282人。

格萨尔藏戏由竹庆寺第5世土登却吉多吉活佛率先创建,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寺院中的格萨尔藏戏与传统寺院乐舞一样,是一种仪典式的乐舞。涉藏州县许多寺院会在“普巴”传统节庆表演格萨尔藏戏,其表演阵容庞大。一百多个角色相继出场,穿插有序。表演内容主要是格萨尔王从诞生、降魔、征战、成佛的全过程。

2020年8月6日,色达金马文化节上,演员在表演藏戏(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图片来源:新华社)

近年来,色达县创作格萨尔藏戏经典剧目10余部,“色达格萨尔文化”走进央视新闻网络直播间,《格萨尔彩绘石刻》精彩亮相青海卫视,藏剧《赛马称王》受邀参加第37届波兰国际山丘民间艺术节和全国百戏(昆山)盛典。

色达县格萨尔彩绘石刻群(图片来源:甘孜旅游)

色达的藏族服装主要有藏袍、藏衣、衬衣,具有袖长、腰宽、襟大的特点。衣料颜色以白、大红、蔚蓝、粉红、桔黄等色为主。藏袍一般用氆氇、毛呢等作料,并以虎皮、豹皮、水獭皮镶边。

2020年8月7日,2020年甘孜山地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之金马文化旅游节藏族服饰表演(图片来源:中国色达)

色达县的主要旅游景点有:翁达格萨尔藏寨(色尔坝藏寨)、格萨尔文化艺术中心、果根塘湿地公园、霍西野生动物保护区、五色海、白塔公园、泥拉湖、瓦须部落等。

翁达格萨藏寨沿色曲河两岸的色尔坝依山而建,傍山而立。相传,色尔坝是格萨尔王的忠诚大将上岭八部首领色尔哇·尼崩达雅大将的领地。色尔坝的民众为铭记英雄的丰功伟业,巧妙利用当地建材,建成一幢幢具有色尔哇·尼崩达雅大将形象的藏房,构成了国道317线一道亮丽的风景,成为色达地区独有的人文景观。

色达县翁达格萨尔藏寨(图片来源:甘孜旅游)

色尔坝藏房一般为3层,高约6—8米,1—2楼四壁皆以片石砌筑,底楼是作畜圈或堆放杂物。2楼系核心所在,为一家人食宿生活楼层,内设寝室、经堂、接待宾客之所。3楼主要用来凉晒和贮藏粮食。藏房外貌多为长方形,3楼四壁皆以柳条编制而成,形似色尔哇·尼崩达雅大将齐肩的头发,整体造形为上宽下窄,严如头戴盔甲、身披战袍的猛将。这种民居建筑不仅表现着藏民族高超精湛的建筑技术,也是藏民族热爱英雄的象征。

色达县色尔坝格萨尔藏寨(图片来源:色达县人民政府网)

格萨尔文化艺术中心位于色达县城腹地,是一座集文化、图书、展览、旅游、娱乐于一体的仿古建筑。在艺术中心内,人们可领略到格萨尔戎马一生、降服四方大地的英雄事迹,可感受到灿烂多彩、历史悠久的游牧部落和色达历史及各类民俗风情,还可在多功能演艺厅观看独特的格萨尔藏剧表演。

色达县格萨尔文化艺术中心广场(图片来源:藏地阳光)

果根塘湿地属省级湿地公园,位于色达县城郊区色曲河边。湿地公园内有永久性河流湿地、洪泛湿地、沼泽、化草甸、灌丛沼泽湿地等多种湿地类型,是川西北高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湿地公园区内动植物种类丰富,从高处俯瞰河流湿地,蓝天、白云、草地交相辉映,天地融为一体。湿地公园内成片的灌丛和广阔的金马草原,风光绮丽,魅力无限,是开展生态旅游的适宜场所。每年色达民间都会在这里举行一系列节庆活动,如金马艺术节等。

色达县果根塘湿地公园成为候鸟的栖息天堂(图片来源:色达县融媒体中心)

白塔公园位于县城东南1.5公里色曲河北岸的色柯镇,公园主体建筑名为“邓登曲登佛塔”,又称“降魔塔”,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系释迦牟尼功德宝塔之一。该塔始建于藏历铁猪年(1913),塔基包括外围经房100米,高52米,共9层,石木结构。主体建筑内圆外方、外圆内方、交错层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宗教色彩及独特的艺术风格。它是色达众多佛塔中的塔中之宝,也是所有色达部落联盟的镇部之宝。它象征色达的符号,是世代色达牧人心中不灭的闪光点。牧民们相信它能为色达草原带来祥和、福祉、安定、和谐、文明。

色达县邓登曲登。邓登曲登,汉译降魔塔,系释迦牟尼功德宝塔之一(图片来源:色达县人民政府网)

色达县白塔公园(图片来源:甘孜旅游)

泥拉湖位于色达县泥朵乡境内,距县城240公里。湖面宽500米,深约5米。属淡水湖泊,湖水墨蓝如镜。一种白色的鱼儿潜入湖中,不时泛起涟漪。大群的灰鹤黑顶鹤等鸟类在湖畔孵卵产仔,清脆的鸟鸣声传到群山之外。牧民们围着湖水欢歌热舞,决不在湖中扔脏物或洗涤衣物。每年6—9月,除大面积降雨外,只要是晴天,湖面上定会出现绚烂的朝霞和晚霞。

瓦须部落横跨色达县洛若、色柯两镇,国道548横贯,距甘孜格萨尔机场约200公里。景区规划面积约4平方公里,海拔约3850米,是一个集文化体验、生态观光于一体且充满历史印记和神秘风情的藏文化活态博物馆。主要包含洛若藏文化风情小镇、丹青药王神山(旱獭生息园)、瓦须游牧生活体验园区、格萨尔文化艺术中心。

瓦须部落(图片来源:康巴传媒)

倘若从甘孜县出发前往色达县,一路上便要经过3个垭口。盘山公路像一条蜿蜒盘旋的白龙,匍匐在山峡之中。过完垭口进入色达境内,便可看见一个规模较大的寺院。这就是色达3大寺院之一的亚龙寺。

色达县亚龙寺(图片来源:甘孜旅游)

过了亚龙寺继续往色达县城前行,又可看到色达的另一个大寺——东嗄寺。该寺至今有500多年历史,是黄教扎什伦布寺的分寺,位于上亚东乡,距县城13公里,以东嘎山命名,是亚东规模、影响最大的一座格鲁派寺院。寺内存有清末文物晒佛唐卡,寺内的壁画雕刻艺术具有独特的观赏研究价值。站在东嗄山上,人们能看到山下广阔的金马大草原和远处层峦叠嶂的雪山,格外美丽。

色达县东嘎文化旅游区(图片来源:甘孜旅游)

色达县藏传佛教寺院比较集中,全部为红教寺院。有五明佛学院、吉祥藏经院、甲学乡拉则寺、纳折贡巴寺以及打龙寺、色拉寺等。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是世界上最大的藏传佛教佛学院。

在色达县城色曲河对岸,耸立着一座与齐天大圣孙悟空的故乡同名的花果山。从海拔3893米的色达县城观赏花果山需得仰视,足见花果山的高度当在海拔4000米以上。

站在花果山上放眼眺望,可将色达县城尽收眼底。县城里的房屋高高低低,红白相间:白色的是现代楼房,高大挺拔;红色的是藏家民居,低矮居多。一幢幢房屋,密布在微微泛黄的绿色而广阔的金马草原中央,又被4纵4横的街道分割得井然有序。整个县城宛如一幅巨大的十字绣,铺盖在广袤的草坪上。草地连接着远处的群峰,群峰又连接着湛蓝的高空。洁白的云朵从连绵起伏的群峰中生起,又三五成群地蔓延,在群峰和蓝天之间安闲,恰似给这绿色的摇篮缀上了一圈白色的花边。

色达县城夜景(柴玮 摄,图片来源:四川方志图库)

思绪,又定格在蓝天、白云下的绿草、碧水、白塔旁。想必在大都市里呆腻了的人们,一旦离开钢筋水泥构筑起来的林林总总的高楼大厦,置身于魅力四射的金马草原,耳边定会响起人民艺术家才旦卓玛的歌声:“高原春光无限好,叫我怎能不歌唱!”

2020年8月6日,色达群众在色达金马文化节上跳锅庄舞(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图片来源:新华社)

写于2023年6月1日

参考资料:

1.赵修翠,《登一座山 观一座城》,方志四川,2023年2月26日。

2.《色达县荣获2022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县》,中国色达,2023年2月15日。

3.《色达县地情》,四川省情网。

4.《甘孜18县之色达》,甘孜旅游,2013年10月10日。

5.《喜报!色达县荣获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甘孜生态环境,2022年11月21日。

6.《色达景点(第一期)》,色达县人民政府,2022年9月15日。

7.《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段建设进行时丨色达集中力量建设主题展示带》,康巴传媒,2022年7月22日。

8.《色达县荣获“全国人文生态旅游基地”称号》,藏地阳光,2022年,7月31日。

9.《色达县擦亮“中国格萨尔文化艺术之乡”荣誉牌》,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1年3月9日。

10.《泥拉湖,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泥朵镇境内的美景之地》,行走于山野之间,2021年8月7日。

11.《甘孜州新晋的8个4A级景区》,方志四川,2021年7月29日。

12.兰珍,《格萨尔王大将的甲胄——色达色尔坝藏寨》,方志四川,2020年9月16日。

13.《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出炉,快看他们是谁?》,四川发布,2020年6月8日。

14.《降魔塔: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郁宗教色彩》,中国小康网,2020年5月16日。

15.袁学邦,《岁月的追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

16.《色达概况》,色达县人民政府网。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袁 征(1955年生于北京,祖籍四川阆中,现居成都。退休前为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副巡视员)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