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风物>详细内容

【美丽四川】南充市嘉陵区原临江乡:一眼望去尽是山 满眼青山皆是绿‖谭光红

作者:谭光红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5-13 14:51:20 浏览次数: 【字体:

南充市嘉陵区原临江乡

一眼望去尽是山 满眼青山皆是绿

谭光红

我的家在南充市嘉陵区临江乡。顾名思义,临江,就是临近江边,而这条江,就是嘉陵江。

我是土生土长的临江人,在这儿出生,在这儿成长。2002年7月13日至2007年8月15日,我在嘉陵区临江乡人民政府工作,对我的家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关于临江乡的历史沿革,我在撰写临江乡乡志时有这样一段描述:临江曾长期隶属武胜县烈面乡,作为烈面乡的一部分;1931年独立建乡,隶属武胜县;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改临江乡为临江公社;1952年,临江公社从武胜县划归南充县管辖;1966年临江公社更名为图强公社;1979年,图强公社更名为临江乡人民政府;1992年8月,临江乡人民政府整乡归并于吉安镇人民政府,成为吉安镇的一部分;1993年7月,南充“地改市”区划调整,南充市嘉陵区成立,吉安镇(含临江)隶属南充市嘉陵区;1997年5月,临江乡从吉安镇单列,恢复临江乡人民政府名称和行政区划;2019年10月合乡并镇,临江乡人民政府整乡划归李渡镇人民政府管辖,设临江社区居委会。

临江乡人民政府在2019年10月合乡并镇前,面积25平方千米,地处嘉陵区南隅,临国道212线,距嘉陵城区45千米,南临武胜县八一乡、烈面镇,北与李渡镇接壤,西邻吉安镇,东与土门乡、新场乡隔江相望,辖岩观音、茅镰坝、水井沟、唐家祠、观音寺、敖家庙、灵影寺、田坝子、子沟村、蔡家坝、申家嘴、黄家楼12个行政村和观音社区(2019年10月更名为临江社区),116个社,17000余人。

临江乡平均海拔650米,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均温度17.6度,昼夜温差明显,年降雨量1100毫米左右。全乡时有耕地9041亩,其中土3812亩,田5229亩,属典型深丘地形,红色土壤为主,盛产水稻、玉米、红苕、花生、油菜等粮食作物。临江乡地势傍嘉陵江顺势而下,全乡水域线长达20多千米,库区共涉及岩观音、茅镰坝、蔡家坝、申家嘴、黄家楼5个村和观音社区34个村民小组。临江曾被列为市级水产养殖基地乡、区级蚕桑基地乡、生猪基地乡。

临江乡人民政府驻地在观音社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山聚灵气、水聚财气,仁者见山、智者乐水,是极其理想的风水宝地。“七姊妹山”围成一把椅子,将乡政府三面合围。乡政府坐落在椅子深处,面朝江水,拂手四方,悠闲自得。群峰有高有低,有缓有急,有坦有峻。在写临江乡乡志时,我自创了一句诗来形容:“一眼望去尽是山,满眼青山皆是绿”。嘉陵江水也毫不吝啬它的胸怀,它的豪迈,白天号子声声,夜里江水潺潺。

临江乡属农业乡,工业极不发达,曾经的临江酒厂、临江冬菜加工厂、砂石开采厂等小型企业也因各种原因停办停产。产业发展主要靠蚕桑生产、水产养殖、生猪养殖、蔬菜种植以及劳务输出。

蚕桑生产。临江乡政府利用群众长期形成的栽桑养蚕的习惯,大力发展蚕桑业。在乡农业服务中心努力下,改变了承包责任制以来养蚕量少、分散、蚕农缺乏技术的状况,推广现代化养蚕技术,搞好了养蚕设施改造,推广新簇具,让有经验的养蚕专业户做大做强。强火桑园管理,推广嫁接技术,培育新品种。2000年3月18日,南充市嘉陵区科学技术协会同意成立“南充市嘉陵区临江乡蚕桑协会”,临江乡蚕桑生产从此走上了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道路。

水产养殖。1997年开始在吉安河沿线发展网箱养鱼,在浙江对口帮扶下,充分利用库区优势,积极采取资金扶持和技术扶持,鼓励库区群众大力发展网箱养鱼,重点发展名、特、优、新产品。聘请专业人员现场授课,全方位、多渠道为养鱼户提供技术指导和各类信息。2000年3月18日,南充市嘉陵区科学技术协会同意成立“南充市嘉陵区临江乡水产协会”。通过20多年发展,逐渐形成了路子准、信息灵,产、供、销一条路的基本格局。

生猪产业。2000年3月18日,南充市嘉陵区科学技术协会同意成立“南充市嘉陵区临江乡养猪协会”。由于生猪价格稳定,又是农村的主要肉食,群众养猪的积极性很高,养猪成为农民增收重要来源。近年来,唐家祠村的生猪养殖规模已经形成,并逐渐产生经济效益。

蔬菜种植。临江群众素来有种植冬菜的习惯,政府大力引导群众净种、套种冬菜,以公路沿线的岩观音村、茅镰坝村、水井沟村、唐家祠村、观音寺村、灵影寺村最为集中成片。为方便群众卖菜,乡农业服务中心提前联系销售渠道,实行保护价收购,解决了群众卖菜难的后顾之忧。同时,唐家祠村、观音寺村、申家嘴村、黄家楼村习惯种植商品蔬菜。菜农们农历一四七临江逢场在临江卖辣椒,农历二五八李渡逢场在李渡卖莴笋,农历三六九吉安逢场在吉安卖白菜。申家嘴村、黄家楼村的蔬菜也销往烈面等场镇。

劳务输出。乡劳动保障所组织农民工参加区就业局免费培训,培训专业有电子技术、建筑装饰、缝纫服装、厨师家政等,培训合格发给结业证书,按照报到一批、培训一批、安置一批的原则,积极提供用工信息和咨询,实行跟踪服务。

临江乡除了蜿蜒的嘉陵江水,还有一处风景名胜——灵影寺。村以寺命名,我就是土生土长的灵影寺村人。在全乡12个行政村中,有近一半的村名与寺庙相关,如岩观音村、观音寺村、唐家祠村、敖家庙村、灵影寺村。而灵影寺村更是以原有大型寺庙灵影寺而远近闻名。

灵影寺建于民国年间,闻名于南充、重庆、遂宁等地。传说灵影寺鼎盛时期,建有八角亭,分别对应指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角亭共有七层,从硝洞沟拔地而起,依灵影山而建。在佛教中,七级浮屠指的就是七层宝塔,七层的佛塔是最高等级的佛塔。后因各种原因,八角亭被毁。1993年重建灵影寺时,将灵影寺建筑群分成两部分,灵影山下的道观属于道教,灵影山上的建筑属于佛教。

我在临江乡人民政府工作时,曾见过打造灵影寺风景区的规划:以现有的灵影寺建筑群为中心,以灵影山的9个山头(又名“九龙通圣”)为纽带,辐射硝洞沟、白洋坪、巡案坟、二重岩、灯盏窝、垒石坡、关门石、观音阁、老虎坊、笑和尚山、天灯坡、锣鼓濠等景点,把灵影寺打造成远近闻名的旅游景区。规划开发总面积5平方千米,包括在硝洞沟溶洞修建茶园和老年活动中心,在巡案坟修建一座巡案亭,在二重岩修建一座二重岩亭,在长坡山顶修建一座望江亭,以及在大湾二百梯上修建一座洞天楼宇。开发的初衷是好的,但终因地处偏远以及无人投资等原因而作罢。

2019年10月,嘉陵区合乡并镇,临江乡人民政府整乡合并到李渡镇人民政府。临江乡的区划和建制虽然消失了,但它留在人们心中的记忆却永远无法磨灭。

作者简介

谭光红,笔名临江,四川南充人,大学文化,南充市作家协会会员,南充市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南充市嘉陵区作家协会会员,南充市嘉陵区诗词学会会员,有散文、诗歌、小小说发表于《金山》《河南诗人》《草原》《零度诗刊》等刊物。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谭光红

图源:南充家乡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