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风物>详细内容

【方志四川•传统村落】刁觉民 ‖ 贺家大院 成都人的精神高地

作者:刁觉民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2-13 22:04:31 浏览次数: 【字体:

 鸟瞰贺麟故居

 贺家大院是金堂五凤贺氏自楚南于清康熙年间,伴随那场轰轰烈烈的“填川”运动移居于此,历经数代,在这个“五山攒集,两水交汇”“山来水回,富贵而财”的地方,修建的川西民居大院。这样的民居建筑,在五凤仅贺家就有7座,现存4座,它们分别是坐落于黄水河畔凤形山头的“贺家祠堂”,坐落于原红字7组“贺氏大瓦房”,坐落于原炳灵村9组的“上斑竹园贺家大院”以及坐落于原炳灵村2组、一代哲学宗师贺麟先生出生地的“贺麟故居”。其余几处大院,由于年久失修,已基本毁坏。而位于金箱村的“贺麟故居”,于2013年8月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列为“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贺家大院”于2016年1月,被成都市列为“第五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

 走进任意一座“贺家大院”,不难发现贺氏族中贤达“坚苦撑持”“扶持训导”的身影,仿佛听见贺氏先祖从楚南走向西南的铿锵脚步,并从历史的深处听见“耕读传家,诗书继世”的回响,听见一代先哲与世界对话的声音。

  贺家大院大多建于清代中后期,其建筑形制及建筑风格基本上为坐北朝南,土木结构。整个大院呈四合院布局,木质门窗,小青瓦屋面,宅院由前厅、正堂及左右厢房组成,是典型的川西民居建筑。

 清嘉庆十四年(1809)建造的上斑竹园贺家大院,主人贺景梅(字占魁),太学生,“习举子业未第,归事其亲……持筹有道,以此起家”。其子孙40余人前赴后继,在五凤或走出偏僻的山村,或奋发图强,或光宗耀祖。

贺麟故居院内景观

 而坐落于原炳灵村2组、现为金箱村2组的贺家大院,即贺麟故居,更是贺氏族人的荣耀。据金堂文史学者詹绪河老师多年考证,此大院建于乾隆七年间(公元1742年),距今约280年。它是贺氏第75代孙、中国当代著名西方哲学史家、哲学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贺麟(1902-1992)先生的故居。

60年代初贺麟先生在北京的书房

 贺麟故居,占地面积19.74亩,有大小房间80余间, 系土木青瓦结构的三重四合院落群。整个院落集农、工、商、安保等功能为一体,特具农耕文化的特征。这里自贺麟曾祖父(清道光贡生)开始,贺氏家族一直居住于此,其间贺麟先生在这里度过了少年时代。在其祖辈和家族文化非同寻常的影响下,他“立志读世界上最好的书,以古人为友”,贺麟沉浸在这里,静而有效地汲取了宋明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精髓,为其后来成为中国当代“新儒学八大家”之一和“一代哲学宗师”,积淀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而“贺家大院”所在的五凤镇,地处沱江上游,历来是一个重要水陆码头。由于码头的繁盛,成为“五方杂处”、客家人聚居的福地。在此,码头文化、客家文化、宗教文化、会馆文化、家族文化、民居文化与原有的蜀地文化相互包容、相融而生。贺麟先生在这里不仅接受家庭熏陶、学习儒家经典,也感受耕作辛劳、感悟时代变革,并为他一生追求真理,奋发图强,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贺麟先生成为走向世界与西方对话的第一位东方人。他一生“中西哲学形影不离,相得益彰。一方面致力于西方哲学中国化,二方面致力于中国哲学的世界化,为推进中西文化交流作了奠基性的工作。”他在翻译、教育、介绍三大领域中影响深远: 一是系统地介绍西方近代哲学,并培养了一代翻译人才;二是从事西方哲学史教育,培养了一代西方哲学学者;三是融通中外,给中国哲学以新的启发,从而发展了中国哲学。特别是第三个领域影响深远。在翻译界他还创立了“第四大标准”——比。“贺先生在翻译上的成就,许多工作人都知道,他最仰慕严复,常常提到严的三个标准:信、雅、达。”他在翻译的中西方哲学经典时,将中西文化加以比较,找一个都能接受的交流方式进行翻译。译文融会贯通了原作的意旨,传神地体现了黑格尔宏大精深的哲学意蕴和高度思辨的辩证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行文流畅、自然、典雅,如出己口,如宣己意,读起来也同听先生讲课一样,有如坐春风之感。他在翻译界开“比”之先河。

 近年来,成都市依托贺家大院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及古镇的形态与文态塑造,已揭开“中国哲学小镇”建设的序幕,并引起中国社科院哲学所、清华大学哲学院、北京大学哲学院,德国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等海外学术机构和中外人文社科领域学者的关注与响应。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所长谢地坤曾在揭牌仪式上说,“作为贺麟先生故里,五凤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根基,未来这里将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理论创新策源地。” 在这里,除了举行一般性的学术交流,还将不时地邀请国内外人文社科领域大师级专家开办论坛,从而搭建一个东西文化对话的平台,打造一处独具特色的精神高地。

2016年11月,中外哲学家为“中国哲学小镇”揭牌

故居先哲堂

同治三年(1864)贺麟曾祖父贡生贺道四创立的“凤仪书院”

民盟在此建立的教育基地

贺麟故居绣花楼的建筑制式(改悬山式为歇山式),“在全国仅见于两处,其建筑艺术独具特色”(古建筑专家纪富政教授语)




刁觉民:成都市历史学会会员,金堂文史委特邀研究员,金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评定领导小组成员,《天府边城·五凤溪》执行主编。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刁觉民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