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筠连格蔸坝里的苗族兔文化‖温涛
筠连格蔸坝里的苗族兔文化
温 涛
格蔸坝,一个土里土气但又很接地气的地名,位于宜宾市筠连县联合苗族乡境内,政区名叫革新村。
苗族是宜宾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筠连、珙县、兴文3个县,有联合、高坪、团林、玉和、罗渡、观斗、麒麟、大坝、大河、仙峰10个苗族乡。其中筠连县联合苗族乡的苗族占全乡人口总数的38.6%,是宜宾市苗族人口比例最高的乡。联合苗族乡共辖5个村,其中革新村(即格蔸坝)的苗族占全村人口总数的56%,是全乡苗族人口比例最高的村,也是筠连县苗族多于汉族的4个村之一。
格蔸坝得名于清朝初年,当年来自贵州的苗族和来自湖广、江西的汉族在此砍伐林木造田造地时,因树木干大根深,将树木砍倒后留下大量的格蔸(即树根)不易清除,故取名为格蔸坝。新中国成立后土改建政,取格蔸坝的谐音,定名为革新村。几百年来,勤劳的苗汉人民在此耕田种地、饲养牛、羊、兔、鸡等家禽,和睦相处。
格蔸坝苗寨举办的花山节(上图,1985年)和西部苗族鸥彩节(下图,2017年)
在格蔸坝,苗族人民历来有养兔的传统,自然就形成了独特的兔文化。由于苗族人口比例较高,苗族的文化传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扬。
苗族称兔子为“咪啦”,兔子多产、干净、温顺,繁殖快,与人亲近,所以在苗族人制作的蜡染、刺绣特别是大大小小的儿童帽子上,多有兔子的形象。
苗族人认为:兔子在时辰上对应“卯时”,即凌晨五至七点,所以婴儿诞生于卯时,老人去世于卯时,都是幸事,昭示着人来得干净,去得明白。苗族人还认为:卯时正值破晓,旭日东升后大放光明,加上兔子的眼睛是红的,所以兔子是光明的象征,有预测丰歉的作用。
格蔸坝苗寨里的养兔场
苗族中的有一个“尝新”习俗,在水稻发育孕穗的农历六月“兔日”,苗族乡民从田中摘取秧苞或谷穗,回家蒸熟“尝新”。品尝之前,细数谷粒数目,发现谷穗长,谷粒多,就预示今年将丰收;发现谷穗短,谷粒少,就预示将要减产,便适时采取补救措施,加强田间管理,补种山坡杂粮,以免来年饥荒。苗族的“尝新”,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应对危机的“抽样调查”意味。
进入21世纪后,革新村党支部、村委会发扬苗族人民养兔、食兔的传统,结合现代科学养殖,大力发展肉兔产业。伴随着2013年精准扶贫的推进,目前村里的正兴养兔场已成为宜宾市最大的养兔场。
20多年来,革新村发展兔产业取得了很大成效,村里的筠连县苗山秀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先后获得筠连县级龙头企业、宜宾市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四川省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四川省四星级农家乐、四川省肉兔养殖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等称号。革新村始终根植于苗族文化传统中,对肉兔不仅是饲养和销售,而且建起了格蔸坝苗寨,传承苗族文化。结合苗族传统的饮食口味,开发出了有40多种菜品的“苗家全兔宴”,格蔸坝苗寨开始成为人们游乐休闲、享用美食,欣赏自然风光和体验苗族风情的好去处。
格蔸坝苗寨一角及“全兔宴”
2016年1月春节,革新村以兔文化为主题,恢复举办苗族花山节,随后在2017年和2018年又举办了以苗族文化和农耕文化为主题的“西部鸥彩节”“西部牛灯节”(注:按对全国苗族的分类,宜宾苗族属西部苗族)等活动,累计吸引10万多人次游客参与。在2016年—2018年举办的苗族节庆中,兔文化、“苗家全兔宴”都是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后因疫情原因,革新村的苗族文化节庆活动停办。2023年正好是农历兔年,一些原来因疫情原因而停办的各种节庆活动逐步恢复,欢迎大家到筠连格蔸坝品尝“苗家全兔宴”,体验兔文化!
来源:四川省 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温 涛
供稿:宜宾市地方志办公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