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风物>详细内容

【艺术】川北灯戏:一朵开不败的山花‖韦一

作者:韦 一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1-26 15:25:17 浏览次数: 【字体:

川北灯戏:一朵开不败的山花

韦 一

2006年,川北灯戏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一至高无上的荣誉,不仅让川北灯戏名扬国内外,也令南充名声大振。

川北灯戏贯穿着歌舞形式

川北灯戏的源流

川北灯戏是流传于川北地区的一种民间小戏,其起源可追溯到巫师祭坛所跳的端公戏、坛戏、傩戏。1985年,南充地区文化局联合省文化厅对南部民间艺人杜南楼所演的庆坛戏和傩戏进行了抢救性录像。专家们从他所演的“天上32戏”,“地上32戏”中,明显找到了灯戏的很多元素。比如他演的《假和尚赶斋》《张公道讨口》《夫妻告状》已形成了简单的戏剧情节,还有他戴着半截面具,一边跳一边唱,同时又做法事,这就是傩傩(傩戏),就此不仅可看作它是川北灯戏的雏形,而且从跳神的舞蹈动作中,甚至可找到汉代《巴渝舞》的遗风。

从坛戏、傩戏到灯戏,是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大致经历了孕育、发展、徘徊、振兴四个阶段。从孕育上看,源头可追溯到汉唐时代,而发展阶段是在明清时代,这可从有关史志中得到印证。清乾隆年间《苍溪县志》载:“上元,放花灯,演灯戏。”《南充县志》载:“六月,文昌宫庙会唱灯戏。”“上元”是正月十五,“放花灯”源于唐代。灯戏虽不能以放花灯起源为准,但可以肯定,在清乾隆以前,灯戏就演变成一个独立的戏曲剧种了,而且在川北民间非常流行。从这个意义上说,川北灯戏不仅是发源于四川本土的民间戏曲,而且在时间上比川剧早了一千多年。

为什么叫川北灯戏?

其一,源于旧时演出场所的环境条件。在民间,灯戏一般是在夜晚演出,四方乡民打着灯笼火把赶到戏场,或将灯悬于戏台前,或挂于树枝上,使得演出场地汇成一片灯的海洋,而在戏台正中则高悬一主灯,让众灯映衬,如星拱月,蔚为壮观,故久而久之便将所演之戏称为“灯戏”。

其二,源于灯戏形式。演出时,演员提灯、舞灯、演灯、跳灯,就连剧中人物、道具都以灯的形式出现,如蚌壳灯、白鹤灯、灯官、灯哥、灯妹等,灯在演出中成为最富特色与不可或缺的戏曲元素,故民间素有“无戏不灯”之说,所以农村又把演灯戏又叫“跳灯”。这里的“跳”,既和跳神、跳坛、跳端公相关联,也与演出形式上的载歌载舞相类式,加之它流行于川北阆中、苍溪、南部、昭化、剑阁一带,故称其为“川北灯戏”。

川北灯戏《做文章》

川北灯戏的艺术特征

川北灯戏以川北民间戏曲歌舞为载体,同时又吸收了木偶、皮影和庆坛的某些表现手段,以“丑扮灯”为其主要表现形式,形成了说唱结合、载歌载舞、质朴明快、热烈喜庆、幽默夸张、喜乐怡神的艺术风格,充分展示了乡土本色和虚实相谐的审美特征。川北灯戏艺人在论及灯戏表演时,他们常常喜欢说“木偶是爹,皮影是妈,猴戏是姐,庆坛是干爸”的话,这也反映出川北灯戏与这些表现形式之间的紧密关系。

川北灯戏的风格别致,艺术独特,表演粗犷诙谐幽默,服装道具简易,舞台布置简洁,乐器简便,即有胖筒筒(胡琴类)和锣鼓便可演出。其剧目以喜剧、闹剧为主,如《亲家母上轿》《灵牌谜》《闹隍会》等,这类戏叫“开口笑”;如属悲剧、正剧题材,像《双撵子》和《包公照镜子》等,前者就是苦戏,后者就是正剧,但也多用喜剧手法去处理,这类戏叫“闭口笑”。

川北灯戏中的唱词,大多为农民的口头文学,即见物唱物,见人唱人,既接地气,又贴近生活。如在《耍耍夫妻》中,算命先生一上场就唱:“我一算田地有泥巴,二算河里有鱼虾,三算哑巴说不得话,四算瞎子要人拉”,观众一听,捧腹大笑。这种表演,生动夸张,诙谐幽默,妙趣横生,虽俗却不伤雅,常令人忍俊不禁。

“丑扮灯”是川北灯戏主要的表现形式。在灯戏时,无论是皇帝、大臣,还是县官、衙役和各色人等,大都以丑角形式出现,呈现出一种“形丑而艺不丑”的审美定势。如《闹隍会》中的县官,即是以丑角形式来表现的,尤其是他坐竹竿的高难度表演,更是把一个亲民的县官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观众获得很高的艺术审美享受。

过去在川北山乡,无论是酬神赛会、祭祀祖先、庆贺丰收或红白喜事,无一不请灯班唱戏。届时,四方乡邻坐在一起,观灯看戏通宵达旦,乐而忘返,故川北灯戏还有“农民戏”和“喜乐神”之称,又因为看戏亲友通宵看戏而不需解决其住宿问题,民间又叫它“大铺盖”。正由于此,川北灯戏在乡间极受民众欢迎,清代有一《竹枝词》对川北灯戏赞美道:“一堂歌舞一堂灯,灯有戏文戏有灯;庭前庭后灯弦调,满座捧腹妙趣生。”

川北灯戏的崛起

川北灯戏明末清初盛行于川北一带。据资料记载,当时戏班遍及川北农村,尤其以阆中老观、千佛、峰占,苍溪县元坝、歧坪,南部县碑垭、升种,以及广元昭化一带的戏班为最多。这些戏班为职业性或半职业性,或本家人为班或杂姓人为班,多则十人少则五六人,经常在春种秋收、年节庆典、祭坛庙会时演出。川北灯戏的演出不拘场所,不讲形式,适应性极强。到清末民初,由于国运式微,战事频繁,灾害不断,川北民众苦不堪言,故而灯戏班子数量锐减,少数灯班艺人于艰难竭蹶中流亡江湖,卖艺求食,更多的则只好另谋生计。在这种社会环境中,川北灯戏日渐衰落,到解放时几于濒临消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川北灯戏得以重生,不仅灯班从组织机构到演出形式都发生了质的变化,而且它与带有浓郁鬼神色彩的“庆坛”彻底分家,此后不再依附神权,而以独特的艺术品种而存世了。20世纪50年代,南充文化部门多次组织灯戏艺人座谈会,深入民间采风,调查灯戏情况,搜集灯戏剧目,扶持民间灯戏团。1958年,经四川省文化局同意,并报国家文化部备案,南充地区灯戏团成立。这是灯戏向艺术化、专业化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1983年12月,南充地区举办了首届业余灯戏调演。在调演中,阆中、苍溪、南部等8个县代表队演出了各类灯戏剧目14个,这次调演为川北灯戏轰动蓉城和晋京演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此,《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卷》特意把川剧、灯戏并列为两个不同的剧种。

1984年10月,四川省举办第二届振兴川剧调演。在此次调演中,南充地区代表队以一台川北灯戏《闹隍会》《灵牌谜》《郑板桥买缸》《亲家母上轿》《幺妹嫁给谁》等剧目登上成都的大舞台,演出获得出乎意料的成功,一举获得优秀剧本奖、导演奖、舞美奖、音乐奖、演员奖(一等奖),一时轰动蓉城艺术界,各种报道、好评如潮。文化部副部长吴雪看戏后曾兴奋地说:“川北灯戏是川剧的根”;戏剧界刘厚生、刘念慈等专家们说:“灯戏的出现是振兴川剧的又一个发现”,川北灯戏得到省内外同行的一致认同。

1987年,川北灯戏应全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第六届年会邀请,赴蓉为大会作专场演出。当时,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戏剧专家,他们在观戏之后十分振奋,彻夜难眠,纷纷赞扬川北灯戏走出了一条继承改革的创新之路。

1988年,川北灯戏应中国戏剧家协会等单位邀请,首次赴京演出,受到首都观众和文艺界的热烈欢迎与高度肯定。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莅临剧场看戏后,挥毫写下“古树奇葩,雅俗共赏”八个大字书赠剧团;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看了演出后说:“川北灯戏很有特色,它像一个海绵体,善于广泛吸收又能融化创造”,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它“有可能成为一个有影响的剧种”;著名剧作家曹禺赞扬说:“川北灯戏使我眼界大开,每一出戏里都有它的乡土味,给我一种艺术欣赏的新鲜感”;戏剧评论家马也专门在《人民日报》撰写了《真戏在民间》一文,他在文中热情洋溢地赞扬了川北灯戏;原西德戏剧专家舒马赫在《文艺报》上著文说:“川北灯戏的艺术表现手段很和谐,引人入胜”。当年6月6日,川北灯戏经国务院批准,进中南海演出,宋平、廖汉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了剧目的创作者与演员们,对川北灯戏作了高度评价,并和全团演职员合影留念。这些殊荣极大地推动了川北灯戏的发展。

1989年12月,川北灯戏赴上海进行两省市文化交流演出,以其迷人的艺术魅力轰动了上海舞台,著名表演艺术家张瑞芳、音乐家沙梅、评论家郑拾风等观看演出并给予高度评价。1990年,川北灯戏携《大山情》参加省振兴川剧第五次调演,这是第一次以正剧、大戏、现代戏排演灯戏,省内外艺术同行称赞这是一次大胆的有益探索。1992年,四川省举办第六届振兴川剧调演,川北灯戏携大戏《半边月儿明》参演,该剧以其诙谐幽默和妙趣横生的艺术表演赢得观众和同行们的高度赞扬。2005年,川北灯戏在绵阳参加全省戏剧调演,一举夺得多项大奖。同年,川北灯戏远赴新加坡演出,这是川北灯戏第一次走出国门,受到新加坡观众的热烈欢迎。

2006年,为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川北灯戏,南充市文化局报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南充市川北灯戏团”,剧团设在南充市川剧团内,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既演川剧,又演灯戏,从此,川北灯戏和川剧两个国家级“非遗”项目都有对应的演出实体了。

川北灯戏随着越来越好的发展趋势,也受到越来越多新媒体的关注。2006年,川北灯戏经典小戏《闹隍会》,受文化部“非遗”中心邀请晋京,在民族文化宫演出。2007年,小戏《闹隍会》《灵牌谜》《郑板桥买缸》《幺妹嫁给谁》等戏,受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名段欣赏》栏目邀请,赴北京录像,并在中央台播出,南充市文化艺术界的汪洋、郭宪伟、胡玉斌等作为电视嘉宾,同时向全国电视观众对川北灯戏给予了介绍。同年,川北小戏《嫁妈》和川北大木偶、川北皮影一道,应邀赴上海东方卫视录像并播放,引起观众极大反响。2016年12月,川北灯戏《跳蹬》在国家大剧院举行的新年戏曲晚会上,以其高超的演技、诙谐幽默的表演和载歌载舞的形式倾倒首都观众。

为进一步扩大川北灯戏的影响,为川北灯戏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条件,2013年,南充市人民政府决定,从当年起,南充每两年举办一次灯戏艺术节,邀请全国灯戏参加展演。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川北灯戏从发掘整理到加工提高,数次赴省、进京、出国演出,其名也盛,其誉也高,这朵鲜为人知的艺坛奇葩,越开越艳,成为一朵真正的开不败的山花。

川北灯戏的传承

川北灯戏在漫长的艺术传承中,出了很多知名的灯班和艺人,如早期的阆中玉山灯戏、苍溪灯班、南部杜家灯班、剑阁白龙灯棚、广安田猴儿灯班、仪陇严家铺灯班、南充县陈记灯班等。虽然这些灯班后来或停或散,但在阆中、苍溪、南部等地,现在仍然还有业余灯戏班子的存在,如老观灯戏班子一直活跃在农村。

在川北灯戏演出人员的群体中,也出现有很多知名的艺人与表演艺术家,如早期徐玉山、屈云彩、李时伦、王仕富、杜南楼等,中期最有名的表演艺术家陈全波以及周海滨、孙励辉、涂显光等,现在的名演员则大多集中在南充市川剧团(又称南充市川北灯戏团)。

除上述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外,川北灯戏还一批卓有建树的知名艺人,如在编剧方面有肖善生、李辛身、彭治安、邓玉树等;在导演方面有汪洋、龙立孝、尹立富等;在音乐和打击乐方面有彭涓、彭昌明、余永红、曾继元、郭光玉、寇桓杰等;在表演方面则有胡玉斌、陈波、刘刚、黄丽、吴欣兰、金红、周红、陈莉、赵谦、罗小林、卢小明等。尤其是南充市川北灯戏团为了更好地传承灯戏艺术,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在2015年专门招收了40个学员,组成“非遗传习班”,先入四川省服装艺术学校(中专)学习,毕业后再入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大专),由艺术行家担任教师,专门研习川剧、川北灯戏。目前,该班成为全省唯一的“非遗传习班”,为川北灯戏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韦 一

供稿:南充市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