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风物>详细内容

【春节特辑】夹江年画始于古代门神画‖周杰华

作者:周杰华(四川省夹江县)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1-23 13:22:37 浏览次数: 【字体:

夹江年画始于古代门神画

周杰华

夹江年画久负盛名,为四川三大年画(夹江、绵竹、梁平)之一,于2008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夹江县志》记载,大约在明代万历、天启年间,夹江境内就有年画作坊存在,艺人们利用当地造纸的便利条件,制作一些相对简单的年画销往云南、贵州、广西一带。

初识夹江年画,是从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夹江竹纸制作技艺”开始的。

2005年4月,我受命为夹江手工造纸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工作,因而有机会和时间往来于纸乡的山山水水之间,去与纸农们同桌共饮、屈膝交谈,了解夹江人古法造纸的往事,了解他们的甘甜困苦,了解他们的希望与期盼。

在纸农的家中,我不时会见到一些粗犷、夸张的画作出现在纸农的大门或堂屋上。起初并不在意,后来见得多了,就意识到这是纸乡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纸农们说:大门上贴的是“门神”,贴门神是老一辈人传下来的规矩,山区野兽和瘴气多,贴上门神,就能守家护院,避免“鬼魅凶兽”的伤害。

我问:“这里野兽多吗?”“老一辈的时代多,还发生过豹子伤人的事,1964年,我们这里的雷抓岩就打死过一只金钱豹,运到县政府院坝展出,获得了奖励呢。”说罢,纸农领我去观看了一家被山豹啃咬坏了院门的住宅。

我问:“贴上神像真能禁避野兽吗?”纸农说:“老一辈人说这贴的是能训虎食鬼的神仙呢!不但能镇住凶兽,而且还能保佑宅院平安。”

马村一带虎豹出没之事,在《夹江县志》中多有记载,其中还有清代末年夹江知县宋家蒸亲书告示禁虎、老虎闻讯逃遁深山的一段佳话①。县令一纸告示就能禁住老虎,因此纸农们相信,能训虎食鬼的神像当比县令的告示厉害多了,将其帖在门上,一定能避免凶兽的伤害。

后来我了解到纸农们贴的能“训虎食鬼的神像”,其实就是夹江年画中的门神“神茶·郁垒”②。

年画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最早出现于北宋年间,据记载:北宋朱仙镇的木版门神是年画之祖。夹江年画也不例外,最早的年画也是木版门神画,内容单一,以训虎食鬼的“神茶·郁垒”门神为主,后来又出现了能捉鬼的钟馗和“秦军·胡帅”③。

大约到了清代中期,夹江年画内容就丰富起来了。除门神类外,还有祖师类、福寿类、山水花鸟、戏剧人物、神话传说,如《闹元宵》《人财兴旺》《福禄寿喜》《五谷丰收》《耕读传家》《张良吹箫》《麻姑献寿》《天官赠福》《三顾茅庐》《耗子结亲》《穆桂英挂帅》,都是惹人喜爱的传世佳作。据统计,到了民国时期,夹江年画内容多达一百多余种。

夹江年画从最初内容单一的神衹门神画,怎么演变出如此众多的内容呢?我们从清朝初年乡间流传的一段有关“神龛”上神位设置轶事传说,或能找到引起这种演变的因素:

“书生张某家境贫穷,然其子却非常聪慧,耳闻则诵、过目不忘,因此父母就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没日没夜地辛勤劳作供子读书,儿子也不负父母之望,连中连捷,20来岁因科考选了个县官。张县官在官场上也干得不错,很快地就给父母寄钱回家,让其买田置地,重修宅院。然而宅院修成没几年,父母就因过分操劳,还没过上几年好日子就双双亡故了。

奔丧归家的张县官安葬父母后在家里设置了父母灵牌,决定在家为父母守孝。

当时已临近春节,张县官也遵照本地习俗,在除夕之日购买了持刀佩剑的门神贴在门上。晚上备好香烛,将瓜果酒食摆在堂屋父母神位之前,燃香焚烛,跪请二老神灵回家享用。做完这一切后,张县官这才入睡。没想到张县官刚一入睡,父母的神灵就托梦对他说:儿呀!我们进不了门呀!你那门上贴的门神认定我们是鬼呢,不但凶狠地咒骂,还拿刀剑驱赶我们,我们只得离开躲藏起来了……张县官一听父母遭受了如此之冤,心中大恨,赶忙把门上的门神撕了下来。

第二天,张县官重新备好香烛,将瓜果酒食摆在堂屋父母神位之前,燃香焚烛,再次跪请二老神灵回家享用。可没想到当晚父母的神灵又托梦对他说:儿呀!我们不敢进你屋来呢!你那屋内有好多个恶鬼,他们冲着我们挥拳蹬腿不让我们入内……张县官一听父母遭受了恶鬼欺辱,心中大怒,,第二天就到寺庙中请了一帮和尚到家里行驱鬼法事。

贴上门神父母魂灵进不了屋,不贴门神恶鬼要来,怎么办才好呢?张县官来到道观请老道长给他出个主意。道长听了张县官的叙述后笑了笑说:这事好办呀!我给你出个主意,你回家后依旧把门神贴上,在你父母的神位上方添上天官、地官、水官、文曲星君、紫微大帝神位,这样你家门神一见你父母的魂灵与这些神仙在一起,就会认定你父母是这些神仙的朋友,不但不会阻挠他们出入,而且还会对你父母敬重有加……张县官一听非常高兴,连忙回家在堂屋内设了个神龛,神龛上除了供奉了父母的神位外,还供奉了天官、地官、水官、文曲星君、紫微大帝的神位,然后在大门上重新贴上了门神。至此之后,张县官院内及家人一直就相安无事,父母也托梦给他说:儿呀!这下好了,我回家来门神不但不阻挠我们,而且笑脸相迎呢!”

张县官的神龛设置方法传播开来后,人们纷纷效仿。从那时起,但凡有点模样的家庭堂屋内都设立了神龛,神龛上除供奉祖先神位外,都加上了天官、地官、水官、文曲星君、紫微大帝的神位。后来,神龛的功能进一步发展,与“天、地、君、亲、师”相关的神衹不断地被人们加入到神龛神位之上。造纸家庭加上了“蔡伦先师”,本匠家庭加了“鲁班大师”,做生意加上了“财神爷。”慢慢地,这种堂屋里的神龛的功用大大地超过了门神。于是这种多神衹的神龛模式就成了一种“定式”,直到如今,在一些农户的堂屋里,我们依然能见到这种“定式神龛”。

供奉“多神祗”神位的神龛

神龛功能的扩大,也引起了门神形象的变革。早期流行的门神画,形象都很凶恶,特别是神荼郁垒,虬髯虎须,头上长角,袒胸露腹,手执刀剑,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看着都让人害怕。自有了张县官设置神龛的故事后,门神的形象开始变得和善,“威而不暴”成了门神的主流形象,头大身小,浓眉大眼,兵器简短,以红和黄为主色调的喜庆门神受到人们的欢迎,以致后来竟有“女将门神”的出现。

最早的女将门神出现应当在清朝晚期。此期民间戏曲高度发展,神州大地出现了规模空前的“造剧运动”④,原本流传于民间的一些故事和传说,被编成具体的艺术形象在舞台上上演。当时以女性为主角的戏曲很多,其中尤以穆桂英、秦良玉的传奇戏曲流传最广。大破天门阵的穆桂英和追入贼境、连破七寨,立下南川战功第一的秦良玉,成为了女性英雄的代表。人们认为只要有这两个女英雄镇守门户,那些邪门歪道、鬼魅凶兽一定会退避三舍、望之而逃的。因此,秦良玉和穆桂英“理所当然地”就成了门神。

夹江年画中的“女将门神”

女性门神虽拿刀佩剑,但却面容娇美和善,特别受一些寡居妇女和女眷较多的家庭主妇喜爱,因此销路很广。女性门将出现是当时人文思想对神学意思的一种挑战,最后以人文意思的加强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具有很大的社会意义。

女性门将的出现,也引起了神学形象的变革。此后,那种凶神恶煞的门神形象被人们所厌恶,取而代之的是雍容与和善的宅神形象。如天官、地官、水官变为了人间帝王装束;紫微帝则头带纱帽,穿一品绣鹤朝服,抱象牙笏板,持吉祥器物,白面五绺美髯。

此期的夹江门神画虽然在内容上有很大发展,但总体上仍局限于神祇信仰范围。因此,“门神画”的张贴仍有许多规矩和讲究:比如单门不贴门神,忌比门大的门神,忌太小的门神,忌以背相对的门神,武将门神必须贴在临街的大门上,专事捉鬼的钟馗则需贴在后门之上等。

到了民国时期,门神画的内容和张贴方式有了大的突破。

一是门神的主角大多由神衹变成了生活中的人物,除盛行的秦琼、尉迟恭外,流行的门神还有勇猛的大英雄项羽、关羽、张飞、武松、岳飞以及女将军穆桂英、秦良玉和足智多谋的谋士张良、孔明、萧何等。

二是张贴方式上打破了之前的许多禁忌。为迎合下层贫苦民众之需,画师们把对称排列的武门神合在一起,上下或四周配上了文门神和祈福门神。这样,一些只有偏房、独屋、单门的贫苦民众,只需买一幅功能组合年画,就能起到驱邪魔、祈福报的作用。从现存资料看,至少在民国初期,这种功能上二合一、三合一、多合一的门神年画占据了重要地位。

多组合年画

从内容上看,夹江门神画已从最初的单一守护门神,发展到包括佛道类、文官类、祈福类和被夹江人称之为“人物战场”的戏曲题材如《陈姑赶潘》《赵云保阿斗》《三顾茅庐》,以及大量反映地方民众生活的《男十忙》《女十忙》《人丁兴旺》《五谷丰收》《耕读传家》的多内容画种。此期祈福门神品类,大大超过守护门神,许多祥禽瑞兽龙、凤、狮、麒麟、鹿、羊、猴、松鼠、仙鹤、喜鹊、鸳鸯、蝙蝠以及吉祥植物石榴、葡萄、柑橘、荔枝、仙桃、牡丹、梅花、兰花、荷花等,进入到门神画中。这些动物和植物各自独立或相互配合形成一组组吉祥图案,用以祝愿人们多福多寿、人丁兴旺、合家安康、百事如意、天下太平、钱财广进、荣华富贵。

在此期间,夹江年画已发展成融驱邪魔、祈福报、美居室、添喜庆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墙壁美术。往昔“门神画”的称谓无论如何都涵盖不了这么多内容,因此,清代晚期出现的“年画”这个内容丰富的名称,开始替代了单一的“门神画”的称谓并沿用至今⑤。

突破了门神局限的夹江年画迎来了发展广阔天地。年画的张贴乃至成了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一种风俗、一项议程。有些富足的农户,从大门的武门神、影壁上的福字灯开始,在堂屋里贴金童玉女,在窗户上贴月光画,灶房乃至院内的牛棚禽圈上、粮仓上都贴着年画,把一个农家院落里里外外装饰得喜气喜洋洋。家有学子的,贴《五子登科》《鲤鱼跃龙门》,以保学业有成;家有官员的,贴《紫微帝君》,以保加官进禄;室内老人的屋门上,贴《仙桃寿星》,以促长寿;新婚夫妻的屋门上,贴《和合二仙》《三姑夫人》或《麒麟送子》,以保护夫妻相爱,妇女生产过程顺利等。

丰富的年画内容,不但受到夹江人广泛喜爱,而且受到全国各地民众普遍欢迎。夹江年画己作为一种商品行销全国各地,全盛时期的夹江年画,年产量达1000多万份。

如今,夹江年画独特的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为世界认同,成了中国文化的形象符号之一。纵观夹江年画的演变,它之所以能从最初的单一门神信仰,逐渐发展成广大民众喜爱的美术画种,其根源就是来自民间又扎根于民间。它的内容是民众喜闻乐见家喻户晓的,它的艺术表现形式是民众熟悉和喜爱的,它是地道的农民画,蕴藏着民间艺人的质朴,体现着民众喜爰和期盼,凝结着民众淳朴的思想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注 释

①参看康熙八年欧阳直所著《蜀乱》及《夹江故事》江文远“清廉知县宋家蒸”。

②据《山海经》载: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善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於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

③秦军,即秦琼;胡帅,即尉迟恭,因尉迟恭是个少数民族将领,所以叫“胡帅”。

④《清代戏曲发展史》绪论。

⑤李光庭著《乡言解颐》,书中记有“新年十事”。在“年画”一事中说: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此时绘画内,遂将民间过新年时粘贴的门神、灶君、钟馗、福禄、和合以及《孝顺图》《庄稼忙》等含有教育儿童和描写农村劳动生产的各种画儿,统一称作“年画”了。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周杰华(四川省夹江县)

供稿:夹江县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