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南部书院与文笔塔
南部书院与文笔塔
南部县地方志办公室
南部书院
隋开皇初年(581),建儒学于南部县治之西,为县学之始。
唐开元六年(718),始兴书院。
元大德间,南部初建院舍于县学地。
明洪开十年(1377),知县汪允铭重修,又经五任知县扩建号房、斋堂等,但于明末焚毁。
清顺治十五年(1658),知县裘龙重修院舍,教授生员。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邑令李元奋劝暮民间创修鳌峰书院于学署之前,建瑞雪堂3间、崇正堂3间,文星阁3间,山长室2间,诸王学舍26间,厨房2间,头门和垂花各1座,墙垣3面,委任举人张廷贤为山长,并购置田土、铺房,永为束修膏火之资。
至光绪十三年(1887),盐委赵会城会同局绅将书院改作盐局。邑令李葆芳移修书院于城北凌云洞侧,平坟作基,新建校舍,命名为凌云书院,设山长、临院、斋长各1人。
南部中学前身叫“凌云书院”。光绪30年(1904年),县会“奉礼”将“凌云书院”改制为“南部县公立凌云高等小学堂”,办至宣统三年(1911)。1912年(民国元年),又更名为“南部县立高等小学堂”。1924年,建立“南部县公立初级中学”。1979年,被定为南充地区地属重点中学。1982年,为省属重点中学。
南部县文笔塔
旧时,南部县城还没有太高太多的楼房,十几里外,远远地就能看见嘉陵江边鳌峰山上高耸入云的白塔,蓝天下,熠熠生辉,犹如一根破土而出的竹笋,又像一支傲立苍穹的毛笔,人称“文笔塔”。
元代,南部县主簿李揆曾在此建亭一座,并留下“亭趺鳌峰顶上安,凌云人倚石栏杆”的诗句。
乾隆四十三年,时任南部知县的湖北云梦人李元奋,顺应潮流,修建了“鳌峰书院”,用以培养更多的读书人走上仕途。之后又大兴文教,建奎星楼,供文昌菩萨。但这座木质结构的奎星楼“为水所圮”。
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县令李文德将奎星楼移到“东门外曲水口”——即状元溪畔。此后,南部县“科第相继捷发”。
同治元年(公元1863年),黄起元新任南部县令,上任不久,总觉得县衙里衙役猖獗,目中无主,经常违背他的意愿自出心裁,我行我素,大有“欺生”之势。在例行巡视中,又发现鳌峰书院野狗成群,吠声不断,使得书院不得安宁。县令原本精通“堪舆”,会看风水。经反复推演,发现其中奥秘,原来奎星楼地势太低,不能镇邪,遂以“文峰宜高峻”为由,决定在鳌峰山上修建文笔塔。第二年就破土动工。文笔塔建成后,“果然野犬销匿,衙役循敛”。当然,这只是传说而已。
当年的文笔塔是一座楼阁式六方形砖塔。三级塔身,高15米,塔径4.5米。由于塔基低矮,故显得粗壮。在塔的底层,开有一道门,二、三级各朝西开窗户一眼。每一级塔上,用异形砖叠砌成塔檐,用烟灰泥平抹。塔身用白石灰涂抹,与灰黑的塔檐形成鲜明的黑白对比。塔檐六角悬挂风铃。每当山风拂过,清脆的铃声传遍南部县城。塔内,用木板作楼面,通过梯子可攀上塔顶。在文笔塔第三级,悬有铁锅一口,用于焚烧字纸。塔内壁上,彩色木刻《二十四孝图》。到了光绪二十年,文笔塔受到损毁,南部县又发动富绅,在两个月内筹资对文笔塔进行了修缮。但在20世纪60年代“文革”时期,这座历经百多年沧桑的文笔塔,被彻底拆毁。
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南部县有识之士呼吁下,县人民政府拨款重建文笔塔在鳌峰山顶。新建的文笔塔高9层,是原塔的3倍。按照当时建设者的设想,是将该塔打造成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塔。但由于多方面缘故,未能如愿以偿。
如今的南部县城,虽高楼林立,但文笔塔依然巍然屹立,雄风不减,傲然俯视奔腾不息的嘉陵江。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南部县地方志办公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