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名镇名村>详细内容

【方志四川•传统村落】江安县夕佳山镇五里村

发布时间:2019-05-07 10:54:40 浏览次数: 【字体:

夕佳山镇地处江安县东南部中心地带,东部与留耕镇、大妙乡相接,南面与底蓬镇相邻,西面为蟠龙乡,北面为留耕镇和江安镇。夕佳山镇地处江(安)红(桥)公路中部,距江安县城22公里,距江安县红桥镇26公里,距宜宾市94公里,距泸州市80公里,交通较为便利。

  五里村位于夕佳山镇南端,东面为天会村,南面紧邻底蓬镇,西面是横石村,北面则紧靠坡上村和安远村。县道江红公路由北向南从村域中部穿过,沿江红公路向北约3km即到达夕佳山城镇,沿县道向南约1km则为底蓬城镇。此次规划的核心保护区——以杨家大院为主的传统院子集中区位于县道江红公路西侧,有村内环线道路连接传统村落各院子,交通较为便捷。




1
自然条件


 五里村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具有雨热同季等特点。年平均气温18.4℃,年降雨量1200毫米。

五里村境内多丘陵缓坡,整体地形较为平缓,总体呈现大平小不平的特点。五里村村域内耕地面积1869亩,其中水田1505亩,旱地364亩,此外村域内还有1478亩林地。五里村村域内土壤主要为水稻土和紫色土。

 村域西部有一河流(绵溪河)由南向北流过,向北注入长江。此为村域内还分布有连片的水田和池塘,水资源丰富。

 五里村境内山林与水域多连片分布,自然生态环境较好,生物多样性特点明显。五里村最具代表性的野生动物是白鹭,其对环境的要求较高,是环境质量的指标,被称之为“最具魅力的湿地观赏鸟类之一”。




2
社会经济条件


 五里村村域面积约5.1平方公里,下辖太山、叶家沟、凤凰咀和沙滩坝等10个村组。全村共有耕地1869亩,其中水田1505亩,旱地364亩,此外村域内还有1478亩林地。截至2013年底,全村共有578户,2458人。全村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于农业生产、农产品初加工和外出务工,全年人均村收入约6800元。

 全村现状产业以农业为主,农业又以渔业养殖为核心,全村水产养殖面积约1300亩,渔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约65%。此外种植业粮食作物主要为水稻和玉米,经济作物则以藕、柑橘和梨为主,整体产业技术含量低,市场竞争力薄弱。五里村有较好的自然环境、便捷的交通条件和突出的人文历史资源,但由于开发程度较低、配套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第三产业整体发展较为滞后。

 村内传统院落建筑延续历史工艺,主体采用木结构和斗拱镶嵌技术,布局多采用传统四合院布置,并根据本地多雨和地势较低的特点,院落一般都有2-3米的石制基础,内部还有勾连完善的排水系统。红柱、白墙、灰瓦更是川南传统民居鲜明的特点。




3
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对外交通:宽约9米的县道江红公路从五里村中部穿过,村域内长约2公里,路况较好。

内部交通:村域内拥有多条村道,主要为水泥路面和沙石路面,整体路况较好,但村道宽度约4米,路幅较窄,一定程度制约了村域的经济发展。

 全村用电主要沿江红公路接入夕佳山城镇电网,现状供电稳定。五里村电信状况良好,现有固定电话用户122户,由夕佳山镇电信支局提供服务保障,同时移动电话和卫星电视也已覆盖全村。

村民生活用水主要为地下水,全村共有620口水井,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且水质较好。

五里村能源主要靠电力和原生柴草提供,部分家庭小规模使用灌装液化天然气。五里村全村共设有9处垃圾收集点,垃圾收集后集中运往夕佳山镇垃圾处理系统分解处理,现状基本能满足村民生活垃圾处理需要。

 村域内现有山塘5口,水库1处,提灌站3座,基本能满足农业生产灌溉。

 村域有村委会、卫生站和图书室,主要位于村域中部江红公路旁(西侧)。五里村北部现有一处小学,学生共160人,老师6人。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