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名镇名村>详细内容

穿行历史的街——追寻.资阳的古镇记忆

发布时间:2017-01-13 16:43:00 浏览次数: 【字体:

资阳,有着35000年人文历程,刻写着“蜀郡作”“资中城墼”的古墙砖告诉世界,资阳的城市历史早在2150年以前乃至更早的大秦王朝,就开启了辉煌的篇章,并在广阔的田野山川间撒布下一座座古镇聚落,构筑起我们赖以生存的一个个家园。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历经沧海桑田的变迁,故乡已经换了模样,曾经熟悉的家园,已成为遥远的记忆,渐渐地化成雾一般的淡忘。然而,终究有些地方穿越了时光的桎梏,将记忆定格在现实,让我们的心灵能够与过去对话。

应该去哪里寻找这样的地方呢?

南津古驿

2f83ef1fc5d24d438e8a10d1bf6c1a83.jpg

出资阳城大门顺江南行约十余公里,有一处沿沱江走向而蜿蜒的集镇,这就是古成渝大道五大驿站之一的南津驿了。古时以水为津,因其地处沱江之滨,而又处于县城之南,故名南津驿。

南津驿始建于元朝至正28年(1368),系明清时成都至重庆转送文书五大站之一,历来为成渝古道上的重镇,远近闻名的水陆码头。

古时候,连通成渝两地的驿道称官道,民间俗称东大路。为方便旅客往来、商贾歇宿,便于邮传人员交接换班和供马匹饮水上料,在成渝古道上十里一铺、百里一驿,设定许多驿铺,南津驿以其水陆码头的地位,雄踞于川中蜀地,与龙泉驿、双凤驿、来凤驿、白市驿一起,并称五驿。

南津古驿设在下场口皂角树旁,上连老君铺、飞虹铺,下接冻青铺、新添铺,明朝初年已十分繁荣,康熙元年(1662)又设立邮传机构,配马12匹、马夫6人。

远远望去,南津驿像一艘停靠在江岸的乌篷船,长长的船身就是一条曲折的古街,船首有连接上官山和龙马桥的上码头,船腰是连接于家沟的下码头。多年以来,上码头的上官山建起了南津中学,而下码头则成了淘金挖沙的“宝地”。

长约一公里的中心街道,人称和平路,在下码头的路口一分为二,靠上码头一段为上街子,有雕梁画栋的古庙,下码头往下为下街子,有飞檐翘角的吊脚楼戏台,一街的青石板路,仰望着瓦际线簇拥的一线天空,斑驳的街巷板门,唤醒了飘绕600年记忆,塑造出南津古驿的独特魅力。

薛苞古镇

6ea7b7e9beb34e59865000407c9c3373.jpg

弯街、幽巷、老铺子,赶集、打牌、冲壳子……薛苞古镇还依旧是老四川的样子。

薛苞古镇位于四川省乐至县劳动镇,与著名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陈毅故居相隔咫尺。跨过劳动桥,左近就是薛苞古镇,窄窄的街,弯弯的道,石板路依地势而曲折起伏。两厢宅铺各退一步,伸出一段屋檐,支起顶梁木柱,就构成长长的游廊,板门刻满岁月痕迹,桃符门神新旧相接,亲切地分不清你家我家,更曾停留了多少过客,收容了多少心灵。

古镇的复兴街是一条典型的老四川式的老街,岁月的风尘沧桑了老街的容颜,时光的刻刀镂空着古宅的脊梁,不时出现的残瓦破壁看着颇有些冷清和伤感,薛苞古镇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古街正中,一座亭阁跨街伫立,看样子像是拆去墙板的古戏台,年久失修,瓦落梁秃,破败却气势犹存。穿过亭阁,老街又再转弯,两厢二层阁楼式的宅铺,显出不同的气派,一排长方形石台雕制的商铺柜台颇为奇特,彰显出当年富甲一方荣耀。

建武年间,薛苞家贫,他与母亲相依为命。一次母亲病重,眼看病饿将亡,薛苞毅然割股奉母,治好了母亲的病。事情被传到朝廷里,遂被封为孝子。

劳动镇旧居村已经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薛苞古镇作为其中的组成部分,获得了中央财政支持,通过中央、地方、村民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使古镇的文化遗产得到整体保护

安岳古寨

c5741bf62ac542e7a5d06363c416305d.jpg

安岳天马山寨

安岳县内的古镇老街,一如石刻一般历史悠久,却未能保留住最精彩的部分,而一些古寨还能得见其风采,成为安岳县不同于其它县市区的特点。

安岳县境内有古寨300多座,多为明、清时建造,石结构,分别坐落于所在乡村最高峰,尤以协和乡、两板桥镇、顶新乡、石羊镇、八庙乡等高海拔、石材富有、历史悠久的乡镇古寨多,清华啙、彭家寨、七角寨、顺天寨、中和寨、姚家寨、姚家寨、龙家寨、朱家寨、泰安寨、梁家寨、普安寨、天马山寨、尹家寨等,文物价值高和寨况保存完好,另有部分保存比较完好的共有100多座,无寨门框和寨墙,仅有遗迹和寨名,有寨名而无遗迹的共有200多座。

安岳古寨多为石砌建筑,位于护龙镇鲤云村1组和天山村4组的天马山寨,建于北魏太和477年,是安岳历史最久远的古寨。

天马山是一道连绵起伏的山脉,长约4000米,山高,山长,山大,高耸入云,形状像马,故名天马山。

天马山寨以山为名,险峻雄伟,坐落在天马山脉之首,山寨为南北走向,占地面积50多亩。从山脚到寨顶,要走近60来分钟。站在开阔的坝地,四周高山环抱,犹如立于一块微缩的盆地,需要仰视才能望见天马山寨。

南墙高约8米,长约40米,人工砌墙,墙脚基础为整石削平,十分整齐。南门左右有门杠洞,进门右侧壁有题刻,字迹依稀可辨,称古寨为北魏太和年间所建。除南墙外,天马山寨其余三方都是在悬崖峭壁上再砌条石,古寨的高峻愈发凸显。北寨门门框宽不足1米,高1.3米,门道不长,门下高悬4石,每石数百立方米,成为挡住下寨道路的天然障碍,正所谓上寨累,下寨难。

据《安岳古寨·序》记载, “安岳寨子的功能莫非如下几种:一是为躲避战乱,由乡绅出钱,邻里出力而建;二是为阻隔尘世,由庙宇募资而建;三是为屯军守土,由官府所建;四是为保护财产、占据风水宝地,由豪绅而建。”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