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保】李后强:剑门蜀道翠云廊 “中国植树节”发源地
剑门蜀道翠云廊
“中国植树节”发源地
李后强
世界各国几乎都有植树节,但时间和方式各有不同。
中国历史上最早在路旁植树,是由韦孝宽于1470多年前在陕西首创的,但这不是最高统治者的敕令,只是一个地方行政官员的行为,因此不能作为“中国植树节”。
韦孝宽(508—580)是西魏、北周时期的一位名将,京兆杜陵(今西安市东南)人。据《资治通鉴》记载,西魏废帝二年(552),韦孝宽因军功被授予雍州刺史。自古以来中国有个传统习惯,官道上每隔一华里便在路边设置一个土台,作为标记,用以计算里程,也就是现在的里程碑。韦孝宽上任后,发现土台的缺点很多,经风吹日晒,特别是雨水冲涮,很容易崩塌,需经常进行维修,不但增加国家开支,也使百姓遭受劳役之苦,既费时费力又不方便。韦孝宽经调查研究后,毅然下令雍州境内所有官道上设置土台的地方一律改种一棵槐树,用以取代土台。这样,不仅不失其标记和计程作用,还能为往来行人遮风挡雨。
近代中国植树节设立于1915年7月21日。当年根据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的建议,在孙中山倡议下,由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规定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要求指定地点,选择树种,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如期参加,举行植树节典礼并从事植树,通令全国如期遵照办理。自此,我国有了植树节。1928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逝世3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
当代中国植树节是按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和意识,达到生态环保的目的。新中国成立后的1979年,在邓小平同志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3月12日定为植树节。1982年的植树节,邓小平同志率先垂范,在北京玉泉山上种下了义务植树运动的第一棵树。1984年9月,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七次会议通过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总则中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从而把植树造林纳入了法律范畴。2020年7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明确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那么从历史角度看,中国植树节发源于哪里?根据史料分析,剑门蜀道翠云廊是“中国植树节”的源头,因为时间最早,规模最大,遗存最多,有中央政府法令,有历代群众参与,有千株古树为证,有明确史料记载。剑门蜀道,以古代剑州古城普安为中心,东南至南充阆中古城,西到绵阳市梓潼县七曲山,北达广元市昭化古城,各路总长为300余公里,犹如苍龙蜿蜒在高山河谷之间。保护区总面积27155公顷,其中剑阁县的面积为15772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57.9%,是整个保护区的核心地段。
剑阁县翠云廊古柏树历经2000余年,已是古蜀道上的活化石(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衡昌辉 摄,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翠云廊”出自清代乔钵的诗:“剑门路,崎岖凹凸石头路。两行古柏植何人?三百里程十万树。翠云廊,苍烟护,苔花荫雨湿衣裳,回柯垂叶凉风度。”当时乔钵是剑州知州。蜀道翠云廊剑阁段以剑州古城为中心,呈人字形三线分布,涉及数十个乡镇村组,主干道总里程为151公里。翠云廊三线现存古柏(树)总数量达12082株。目前,翠云廊剑阁县境内共遗存有驿道古树7803株,仅古柏就有7778株,古柏平均树龄1050年。最年长的“剑阁柏”和“帅大柏”树龄为2300年,被称为“蜀道奇观”和“森林活化石”。其中一级古树(树龄500年以上)7489株,二级古树(树龄300—500年)225株,三级古树(树龄100—300年)89株,占全县蜀道古树资源的99.6%。另外,梓潼县境内古柏3808株,昭化区境内454株,阆中市境内17株。这些老树,既是古老的树木又是珍贵的文物,每一棵树都有传说和故事,完全形成了“古柏文化公园”的构架,可以在林中开展国家和省级森林步道活动。
剑门蜀道翠云廊古柏群,是目前存世最早、线路最长、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的古代人工古柏树群,被誉为“国之瑰宝”和“蜀道灵魂”,是世界唯一的、不可复制的植物珍品,具有巨大的文化魅力、历史价值、科研和旅游价值。人行古柏间,恍若隔世。翠云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剑门蜀道遗址核心价值部分,2015年11月已列入蜀道申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预备名单提名地。
剑门蜀道千年“皇柏”(图片来源:川观新闻)
剑门蜀道植树护林历史悠久。据川北民间传说,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曾诏令于剑门一线蜀道上植柏,意在植树表道,以树计里。又传张飞曾任巴西郡守时,为了羽书传递通畅,曾亲自率领兵民于剑门一线蜀道修路植柏,剑阁民间至今有“张飞上午植柏,下午遮荫”之说。民间称这些古柏为“皇柏”或“张飞柏”,意为秦始皇敕令种植的柏树或三国名将张飞号召种植的柏树,显然都是公元221年前的事,比陕西的韦孝宽更早。在金牛道正式开通2300余年时间里,剑门一线蜀道一直是北连关中平原西达蜀地成都的主要官道。这条官道上的一草一木一石,必然是受到历代封建王朝严格保护的。历史上有七次关于剑门蜀道翠云廊植树(柏)护林记载,这是“中国植树节”发源地的史料证据。
第一次是唐代。据《唐会要》记载,公元773年7月唐代统治者敕令:“诸道官路,不得令有耕种及斫伐树木,其有官处,勾当填补。”
第二次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据1994年版《剑阁历史年表》载,太常博士范应辰言:“诸路多缺系官材木,望令马递铺卒夹官道植榆柳,或随土地所宜种杂木,五、七年后可致茂盛。供费之外,炎暑之月,亦足荫及路人”。真宗从其所请,颁行天下。剑门一线蜀道宋时属利州路,自然是遵从了真宗要求栽植古树(柏)的诏令。
第三次宋仁宗赵祯庆历三年(1043)。据《据宋会要辑稿·方域·道路》记载:北宋仁宗赵祯庆历三年(1043)七月二十七日兴元府(治所今汉中市南郑县)知府窦充提出种树。原因是当时凤州(今陕西凤县)至剑门关一线蜀道上有栈阁九万余间,每年培修需大量木材,需到古蜀道两旁二三十里外去采伐,所费人力财力巨大。窦充于是就上书宋仁宗,请求沿路急递铺兵士每年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栽种树木,以备其后培修栈阁之用。窦充的上书得到了仁宗同意,于是诏令陕西及益州路转运使司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实施,并且纳入当地府州县领导的年终考核。但史料中没明确栽植树种类型。
第四次北宋政和六年(1116)。《宋会要辑稿》记载,宋徽宗政和六年敕令:“诸系官山林,辄采伐者,杖八十。”据1994年版《剑阁历史年表》载:“剑州、县学校增修学舍。......实行朝廷关于道路树木的栽植、管理、采伐命令。县令丞劝谕乡保,遍于驿路两畔栽种杉、松、柏等木”。
第五次南宋宁宗赵扩庆元三年(1197)。据《剑阁历史年表》载:“冬、(剑州)武连县令何琰修治驿道,在两旁植树,立‘种松碑’,文曰:‘县路翠,武功贵。县路青,武功荣’。今碑遗存于觉苑寺中。
第六次是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十三年(1518年)。明代发布了禁止官民剪伐树木的政令。据清同治《剑州志.艺文》、清雍正《剑州志·古迹》载:康熙初年剑州知州乔钵在其《剑门路》诗序文中写道:“自剑阁南至阆州,西至梓潼,三百余里。明正德时知州李璧,以石砌路,两旁植柏数十万,今皆合抱,如苍龙蜿蜒,夏不见日。钵因题曰‘翠云廊’,且赋诗云”。另据1994年《剑阁历史年表》记载:“明正德十三年(1518),李璧......整修官道,两旁植树10万株。”此三处明确记载了明代正德十三年(1518年)剑州知州李璧率官民所植驿道柏树之事。至清康熙初年,十万株柏树历经100余年时间,已是荫翳蔽日,盛况空前,到任剑州知州乔钵于是取名“翠云廊”。
第七次是乾隆十九年(1754)。据《剑阁历史年表》“1754年 清乾隆十九年”载:“.....提倡在川陕大道两旁、四方村落植树。”由此可知,剑门一线古蜀道植柏(树)的现象,并非一朝一代而为,而是历代王朝的接续栽植。从现在已知史料可知,当数明代正德十三年(1518)时任剑州知州李璧率官民所植柏树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现在翠云廊古柏主体为那时的遗存。李璧规定了对驿道栽植柏树“官民相禁剪伐”命令。
翠云廊古柏(图片来源:中国环境报)
从秦汉以来,历代统治者和地方官员都非常重视剑门蜀道树木的栽种和保护,至少在清代乾隆中晚期和光绪晚期,当时剑州就对每棵皇柏进行了编号,悬挂了书有“官”字的木牌。民国三十年(1941),当时四川省政府就发布训令,要求剑阁县政府严加保护驿道古柏,并对每棵古柏要“依序编号,列为专案,并列册备查,以备县长交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剑阁县沿袭古制接力保护,继承和发扬“官员离任交接”历史惯例,将古柏数量及生长状况作为县乡党政主要负责人离任交接重要内容和自然资源审计范围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当地已完成2次县长离任交接和20余次乡(镇)长离任交接,坚持“一树一档”“一树一人”“一树一策”,“植柏护柏”传统得到弘扬光大。特别是2023年7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视察蜀道翠云廊,并对保护古柏作出明确指示和要求,当地干部群众深受鼓舞。正是因为这样一代一代的接力传承,才有“剑门蜀道翠云廊”这一世界奇观,也为我们研究“中国植树节”发源地提供了历史的实物证据。
李后强教授近影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李后强(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社科联主席,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