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镇名村】米易有个枇杷村‖袁征
米易有个枇杷村
袁 征
四川省米易县,山清水秀,阳光灿烂,空气清新,果蔬飘香。
立春时节,万物起始,大地复苏。我和家人兴致盎然地从县城出发,驱车来到一个美丽山村——草场镇龙华村。
龙华村位于草场镇西面,距县城9公里。全村土地面积16.3平方公里,辖13个村民小组,980户4181人。村里发展早春枇杷7000余亩,产量超过5000吨,年产值1.05亿元,是远近闻名的枇杷村。
米易县草场镇龙华村一隅(袁映 摄)
枇杷为蔷薇科植物中的一种常绿小乔木,又叫卢橘、金丸、芦枝,因其叶子酷似乐器琵琶而得名,是我国两千多年前就进行人工栽培的水果。其果肉柔软多汁,酸甜适口,味美鲜香,富含多种维生素、蛋白质、纤维素以及钙、磷、钾、铁等营养物质。
米易枇杷(曾成 摄)
枇杷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果可润五脏、清肺生津止渴;花可治伤风感冒、喉痛咳痰等症;叶可润肺止咳、和胃利尿;核可化痰平喘、疏肝理气;皮可治呃逆少食和呕吐;根对虚劳久咳、关节疼痛有疗效。历史上,枇杷常被皇宫太医当作治疗咳嗽的良药。李时珍《本草纲目》:枇杷主治“实:止渴下气,利肺气,止吐逆。叶:肺热咳嗽。”枇杷糖浆、川贝枇杷膏是很多人感冒、咳嗽时的第一选择,成为一代人的“止咳记忆”。
米易县草场镇龙华村一隅(袁映 摄)
在苏轼看来,枇杷的原产地在四川。他在“直觉院有洛花,花时不暇往。四月十八日与刘景文同往,赏枇杷”中曰:“绿暗初迎夏,红残不及春。魏花非老伴,卢橘是乡人。”诗中的“洛花”是指洛阳牡丹,“魏花”是指牡丹中的魏紫,“卢橘”是指枇杷。苏轼明确表示,卢橘是他老家四川眉山一带的土产。他见到枇杷,如同见到了乡里乡亲。
米易县草场镇龙华村一隅(曾成 摄)
据《2022年中国枇杷产业简报》载,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枇杷的原产地在四川省大渡河上游的雅安地区。后来,我国先民将其引种至许多地方。四川枇杷栽培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第一,栽培面积近100万亩,产量近40万吨,均占全国70%。日本、荷兰、美国等国家的枇杷,都是直接或间接从我国引种的。其中,日本是第一个引种我国枇杷的国家。现今,枇杷已在全球30多个国家广泛栽培。
米易县草场镇龙华村一隅(徐波 摄)
热心的村民告诉我们,20年前,米易县科技局派人来龙华村培育枇杷苗。为打消村民顾虑,村党支部书记杨利贵带头将自家4亩土地全部改种枇杷,共种250株。紧接着,村里办起“田间学校”,请枇杷种植能手担任“田间教师”,带动了一批敢想敢干的村民。
龙华村通过发展枇杷产业,取得了喜人成果。202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29763元。家庭收入5万元至10万元的454户,10万元至20万元的412户,20万元至50万元的78户,50万元以上的36户。98%以上农户住上楼房,60.2%以上的农户家庭买了汽车。
2020年1月,龙华村被命名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2020年4月,龙华村被命名为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范村。
2021年6月,龙华村党总支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2021年10月,龙华村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和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2021年11月,龙华村被民政部确认为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
2023年1月,龙华村获“四川省家风家教创新实践基地”称号。
米易县草场镇龙华村一隅(袁映 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海拔1300—1600米的南亚热带河谷阶地和中山地带,米易县逐渐进行枇杷规模化栽培,现已形成草场、丙谷、白马三大集中连片的生产基地。截至2022年,米易枇杷产业规模达4万亩,枇杷产量达1.3万吨,产值3亿元以上。
米易县草场镇龙华村一隅(徐波 摄)
2005年,米易枇杷获得国家“A级绿色食品”证书。2017年11月,米易枇杷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20年7月,米易枇杷入选中欧地理标志第二批保护名单。
米易枇杷(曾成 摄)
以龙华村为核心,米易建起了一个集种植、体验观光、休闲康养为一体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米易枇杷生态园。该景区辐射草场乡龙华村、顶针村、晃桥村、碗厂村4个村,枇杷标准化示范种植面积达3万亩,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米易枇杷的主要产区。
米易枇杷生态园(袁映 摄)
走进米易枇杷生态园,红瓦、白墙、深蓝色的光伏板,在阳光照射下耀眼夺目,农家庭院整洁美观。景区里有休闲驿站、观光旅游步道、风车长廊、枇杷采摘园,设施齐全、景色宜人。游客们络绎不绝来到龙华村农耕体验馆,饶有兴致地体验农耕文化,感受乡村振兴带来的丰硕成果。2021年,该景区被命名为4星级现代农业园。
米易枇杷生态园的来客(姚舟梅 摄)
许多人有句口头禅:“五月枇杷满树金。”殊不知,米易的枇杷在每年年底就开始成熟了,属全国最早熟的枇杷。不过,我们看到,这里的枇杷并不是在温室里栽培出来的。
米易县草场镇龙华村一隅(曾成 摄)
龙华村村民姚舟梅女士告诉我们,由于米易是全国少有的低纬度高海拔热作区,山谷相间,盆地交错,全年基本无霜,光照充裕,昼夜温差大,非常利于枇杷糖分累积和果皮着色。因此,米易枇杷自然成熟的时间要比其他地方早3—4个月,堪称“离太阳最近的枇杷”“枇杷中的精品”。
米易县草场镇龙华村村民姚舟梅女士与家人(袁征 摄)
近日,龙华村牵头举办了“2023米易枇杷生态园首届国潮”。该活动从2023年1月14日开始,至2月5日结束。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晚7点,龙华村将申请世界上最多人一起包汤圆的世界纪录。
米易县草场镇龙华村一隅(袁映 摄)
村,从本义上看,是乡下聚居的处所。从行政规格上看,是乡镇以下的基层群众性自治单位。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上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任务最艰巨最繁重的地方。党的二十大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如果说,乡村振兴是一幅壮丽的画卷,那么,遍布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千千万万个美丽乡村,便是这幅画卷中最耀眼的颜色和最鲜活的样本。
我们眼前的龙华村,以漫山遍野的枇杷,活灵活现诠释了川蜀大地最南端的山村美景。
米易枇杷生态园3号观景台(徐波 摄)
愿龙华村的枇杷走出草场,走出米易,走出攀枝花,走出天府之国,走出东方大国,让全世界的人都能分享到这鲜美可口的早春第一果!
写于2023年2月4日农历正月十四
参考资料:
1.《攀枝花市5家单位获“四川省家风家教创新实践基地”称号》,下一站攀枝花,2023年1月13日。
2.黄琴、程礼攀,《相约米易 乐享阳光》,攀枝花新闻网,2023年1月4日。
3.程礼攀,《枇杷林中好丰景》,潇湘晨报,2022年12月22日
4.谢强、徐杨、周琴、程礼攀,《安宁河畔丰景好——全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米易粮仓”》,攀枝花人民政府网,2022年9月21日。
5.孙秀华,《枇杷诗里话枇杷》,个人图书馆,2022年9月15日。
6.周翼,《村民以前看树以后看“数” 四川攀枝花龙华村的枇杷要“第二次技术革命”|数字乡村》,封面新闻,2022年8月9日。
7.云果,《2022年中国枇杷产业简报》,搜狐网,2022年4月28日。
8.《乡村振兴 | 春日米易枇杷香 农民增收采摘忙》,阳光米易,2022年4月1日。
9.wgxj,《枇杷生态园旅游景区》,攀枝花人民政府网,2022.3.3。
10.《2021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和亿元村公示,四川24地在列!|早读四川》,四川发布,2021年10月22日。
11.《祝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十亿元镇、亿元村名单公示,四川这些村镇入围!》,澎湃新闻客户端,2021年10月22日。
12.唐子晴,《全国“两优一先”|米易县龙华村党总支:玩转枇杷,打造出山青水绿民风文明的“亿元村”》,澎湃新闻客户端,2021年8月24日。
13.《来打call!四川这6个乡镇、60个村获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澎湃新闻客户端,2020年1月15日。
14.《本草纲目・果部・枇杷原文及翻译》,新知网,2019年6月11日。
15.森姚,《早春第一果 米易枇杷到》,中国质量新闻网,2018年5月24日。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袁 征 (1955年生于北京,祖籍四川阆中,现居成都。退休前为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副巡视员)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