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发展】古堰百年汩汩流‖李萌森
古堰百年汩汩流
李萌森
岁月有痕,南江县公山镇卫星村斑驳的九子堰是时光的“切入口”。
“鸠工勒石,本我一人。创造之始,而兴工补堰,是为九子代远之谋。”
清道光五年(1825年),国子监监生李琛出资并动议九个儿子共修渠堰。堰成,李琛在渠堰源头石壁刻下“九子堰”并题写上述文字。
据《南江县志》记载,李琛曾团练乡勇,结寨堵御白莲教,保全百姓无数;修建奎星阁培育文风,开凿“九子堰”惠及乡人……被时任知县誉为“一代英豪”。
隐匿在公山深处的九子堰,累计总长约25公里,全程用青石板砌成,呈“凹”字形。放眼望去,九子堰就像一条细长的素练环绕山间,逶迤延伸到各个村落。渠水汩汩,潺潺流淌,穿过崇山峻岭,泽润大地,贯穿古今。
一夜潇潇雨,破晓寒凉。晨雾自涧谷而生,像撕碎的轻纱,袅袅聚合,将九子堰遮盖严实,宛如缥缈仙境。不远处,几只野鹜悠闲自在,一会儿钻进水中,一会儿浮出水面,一会儿又可劲儿扇动翅膀拍打着渠水。一丛丛的花朵热烈绽放,给九子堰抹上了一道红色的风景。一簇簇的水葱在渠岸边悄无声息地生长,染绿了青石板砌就的驳岸,这让人不由得想起唐代诗人王维在《送友人归山歌二首》中的“水惊波兮翠菅蘼”。
一群孩子赤着脚丫,奔跑在湿漉漉的泥地上,顾不上脚底溅起的泥水,纷纷奔向村头的九子堰。他们带着一大摞早就折叠好的小纸船,小心翼翼地放进渠里,“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九子堰宛如一位多情的少女在时间轴里辗转,流走的是青涩,沉淀的是记忆。
古堰清澈见底,千姿百态的鹅暖石长年被渠水冲刷得滑溜。渠里的青苔随着水流摇曳,青苔下面不时有小鱼游弋。“扑通……”戏水的孩童跃入水中,有的手脚并用在水里扑腾,有的仰肚朝天在水面漂浮,有的则像游鱼一样潜入水底。刹那间,刚才还是阒寂的九子堰,突然间沸腾起来。吆喝声此起彼伏,撩水,击水,水花飞溅。
日近黄昏,晚归的牛羊把暮色驮回了村庄。暮霭渐次低压下来,天地缝合了,无际的原野由碧绿变成了湛蓝和暗灰。两只山雀扑棱棱从头顶掠过,没入荷叶丛中。堰渠深处,蛙声激越;苇塘之间,夏虫啁啾。万家灯火,次第亮了起来。一同亮起来的,还有九子堰上空的流萤。
嬉闹的顽童从四面八方窜了出来,冲着萤火闪烁的方向追逐着、叫嚷着,而那些流萤早已飞过一片原野,隐没在丛林深处,转眼间,却又出现在他们身后。萤火之光若辰星一般,迷离闪烁着,孩子们痴迷地喧闹着、奔跑着,从树林里蹦出来,跨过九子堰,陡然转身,又从九子堰边折回林子深处。一缕萤光,照亮了孩子们一段成长之路。他们与它们之间,在反复的流连与追逐里,演绎着独属于九子堰浪漫的“星河之旅”。
光阴如流水,将往昔的旖旎裹挟而去。待到外出求学,我开始远离故乡。听祖父讲,现在的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了。九子堰一度衰落萧索、灌木丛生,仿佛隐匿于历史的苍茫之中。
近几年,九子堰开始不断被注入新的活力因子。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建的数百亩以金银花为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园全面落成。九子堰经过渠道疏浚、驳岸改造等一系列措施,再现“青山隐隐水迢迢”,面貌焕然一新。在数字化灌溉系统技术的加持下,这里颠覆了千百年来传统的农耕观念。走进九子堰,恍若穿越时空隧道。如今,它不仅有着灌溉农田的基本功能,还成为集生态补水与景观休闲为一体的生态堰、环保堰、旅游堰。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新的耕耘已经开始,新的丰收正在孕育。在希望的田野上,追随九子堰的发展历程,一个个奋斗的身影正在谱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李萌森(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广元开放大学学生。作品散见《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水利报》《中国青年作家报》《辽宁日报》《鸭绿江》《青年文学家》等报刊。曾获四川省报纸副刊文学奖及国家级征文奖)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