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4 22:07:13

《四川省志·广播电视志》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7-02-22 15:23:00 浏览次数: 【字体:

dd6d08ff58a64c6f8ab42462d81dfe50.png

《四川省志·广播电视志》概述

世界上第一座无线广播电台于1920年在美国诞生,最早的电视台于1936年在英国开办。

在中国,20年代外国人在上海、中国人在哈尔滨相继开办无线广播电台。四川于1932年(民国21年)始建广播电台,这是中国西部最早的无线广播电台。至1949年,民国期间四川的广播事业历经17年,起落甚大,发展缓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85年,四川的广播和电视事业持续发展,覆盖率逐步提高,“百姓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理想变成现实。广播电视已成为四川城乡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

1932年,刘湘以四川善后督办名义在重庆设立无线广播电台。

日本帝国主义于1931年9月18日发动“九·一八”事变,出兵侵占中国东北三省。1932年1月28日,日本海军陆战队进攻上海。在关系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国民政府将四川视作“民族复兴的根据地”,着意营建四川的广播事业。国民政府为控制四川局势,饬令交通部于1934年(民国23年)筹建成都广播电台和国际电台成都支台。1936年9月,成都广播电台建成播音。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日军占领上海、进攻南京之际,国民政府于同年11月20日宣布移住重庆办公,并令中央广播电台转移至重庆。1938年3月,该台在重庆恢复播音。国民党中央广播事业指导委员会、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亦迁重庆,行使指导、管理全国广播事业的职权,至抗日战争胜利返还南京之前,重庆一度成为全国的广播中心。

国民政府为开展国际宣传,争取外援,于1936年在重庆成立中央短波广播电台筹备处,1939年2月建成播音。1940年1月,该台改名为国际广播电台,成为国民政府“国际宣传之喉舌”。该台以不同的波长、定向或不定向天线,对不同国家和地区,使用17种语言播音。抗日战争胜利后,国际广播电台仍留重庆播音,直至1949年11月底重庆解放。

1940年,在日军向西南进逼下,国民政府即在西昌筹建西康广播电台,1943年5月建成开播。其广播任务,不仅面向四川、西康、西藏,而且面向亚洲西部地区。

抗日战争进入决定性胜利阶段,国民政府为适应盟军的需要,按联台国在华设立临时军用无线电台办法,屈从美军于1944年10月在重庆白市驿设置50瓦广播电台一座;1945年又在成都、泸县设置广播电台各一座,专为美军服务。

40年代,重庆先后出现私营广播电台,为各自的商业经营效力。1943年,复亚、华记行、行功3个私营广播电台相继开展短时广播业务。1947~1949年,谷声、陪都、万国3个私营广播电台一度兴盛。

民国期间,在四川虽建有上述多种广播电台,但收听工具极少。1949年成都市仅有收音机1万部左右,且多数掌握在官僚和工商业者手中;另有矿石收音机6千多副,大多系学生和店员使用。重庆市拥有的收音设备略多于成都市,但仍有限。专署和县曾设收音员,虽经国民政府培训、委任,因所配发的收音机量少质差,损坏后无经费和器材修复,大都废置。

1949年11月,国民党溃逃时,密令军警将国际广播电台和重庆广播电台的发射机全部炸毁。从南京逃至重庆的军中播音总队“军中之声”广播电台,转撤至成都。军中播音二队也从西安撤至成都。陕西绥靖公署所辖的西安广播电台,于1949年12月撤至成都,在途中奉命更名为华西广播电台。这3个电台的人员,有的经中共地下组织开展策反工作,保护广播机器设备;有的在解放大军兵临成都的情势下,表示起义,迎候接管。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后,中共中央即在革命根据地筹建广播电台,当时限于条件,未能实现。

在国共合作期间,1939年5月31日,中共代表周恩来应邀到国民党在重庆的中央广播电台发表题为《二期抗战的重心》的广播讲演,号召全国最好的兵力,最优秀的人才,深入敌后,在那里去建立根据地,到那里去消灭敌人,以争取二期抗战胜利。这篇广播讲演,震撼了国统区人士,产生了巨大影响。

1940年春,中共中央广播委员会正式成立,由周恩来、朱德先后在延安主持筹建广播电台的工作。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此后,地处大后方的四川民众能直接收听到新华广播电台的广播,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洞悉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阴谋,及其挑动内战的反动行为,进而起到明是非、正视听的积极作用,得到四川的爱国、民主、进步人士和广大听众的支持和信任。

由中共南方局领导的重庆《新华日报》,经常抄收并刊载新华广播电台播送的新闻、文告、命令、文件和中共中央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中共四川省委接办《新华日报》后,仍然如此。

1947年2月28日夜,国民党无理查封重庆《新华日报》。3月,中共四川省委和《新华日报》奉命撤回延安。留在四川做秘密工作的中共川东临时工作委员会委员彭咏梧(后任中共下川东地工委副书记),领导中共地下党员和进步群众,在重庆秘密建立一个新华广播电台的收音站,抄收记录新闻,于1947年3月油印出第一期陕北电讯小报;至同年7月共印13期。根据中共地下组织的意见,这个收音站以后只收听记录,编印工作交由新出版的《挺进报》承担。同年9~10月间,中共中央发布的重要文件:《中国土地法大纲》《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行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等,均由该收音站抄收后,交《挺进报》刻印散发。该收音站根据中共地下组织的通知,于1948年4月停止收音工作。

《新华日报》被迫停刊后,在成都的中共地下川康特委决定办一张小报,每天收听和记录中共新华广播电台的广播,并油印出来,通过多种渠道散发出去。中共川西边临工委、中共洪(雅)乐(山)工委、中共川南工委等地下组织都收听并抄记新华广播电台的广播内容,秘密地编印出来,传给地下党员和进步群众。

这期间,收听、抄收中共新华广播电台的“真理之声”,成为延安通往巴蜀的“空中渠道”,使四川各地的中共地下党员和进步群众,能够及时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部署和命令,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西南的解放而抗争。新华广播电台被四川人民赞誉为“黑夜里的明灯、黎明前的火炬”。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当即开展接管国民政府的国际广播电台等工作。12月27日,成都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当即接管国民政府交通部所辖的成都广播电台和撤来四川的“军中之声”等3个广播电台,创建人民电台,四川人民的广播事业进入新的历程。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西南军政委员会、各行署区和重要城市迅速建立广播电台。

1950年1月4日,重庆人民广播电台建成播音。

1950年1月5日,成都人民广播电台建成播音。

1950年5月5日,西南人民广播电台建成播音。

1951年1月6日,川南人民广播电台建成播音。

1951年2月1日,川西人民广播电台建成播音。

1952年5月1日,川北人民广播电台建成播音。

1952年9月1日,西康人民广播电台建成播音。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于1952年8月7日举行第17次会议,决定撤销川东、川南、川西、川北4个行署区,恢复四川省建制。根据中央广播事业局指示,以原川西人民广播电台为基础,与川南人民广播电台、川北人民广播电台合并,于1952年9月在成都建立四川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四川电台),10月1日正式播音,被中央广播事业局定为省级甲种电台。1954年9月,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关于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和合并若干省、市建制的决定》,西南人民广播电台撤销,一部分编辑人员和曲艺演员调入四川电台。1955年10月,根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关于撤销西康省的决议》,西康人民广播电台撤销,一部分编播、技术和行政人员调入四川电台。

1953年至1957年,四川省广播事业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稳步发展。四川电台宣传和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广播覆盖地区取得了明显效果。但因合省后幅员增大,原有广播发射设备功率小,人口覆盖率仅20%,远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和人民群众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一方面,增大四川电台发射功率,经中央广播事业局批准,从匈牙利购进大功率发射机,新建520发射台;另一方面,在巩固各地收音站的基础上,发展农村有线广播站。当时,四川省农村互助合作运动的开展和农业合作化的实现,推动了全省人民积极贯彻《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普及农村广播网”的要求。四川省第一个农村有线广播站于1953年在灌县石羊乡建成,为解决农民收听广播开拓了适合省情的途径。至1957年,全省已建县级广播站125个,乡级广播站91个,收听喇叭达5.6万多只。

1958年至1965年,在“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全省广播事业波动起伏较大。“大跃进”期间,各地建设广播台、站一度出现急于求成、虚报浮夸现象;及至国民经济调整时,对有的台、站又采取了不适当的精简、停播等措施,使广播事业受到一定挫折。

1958年,中共四川省委决定在省会成都建立电视台,由中共成都市委负责组织实施。四川电视事业开始起步。1960年5月1日,四川第一座电视台——成都电视台建成。1961年上半年,开始使用16毫米黑白摄影机,拍摄制作电视新闻;每周播出新闻两次。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中共成都市委决定精简成都电视台。1962年底停止自办新闻和文艺节目,每周只播放一次电影故事片和北京电视台发来的电视新闻片。

1965年,中共中央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等,为“努力办好广播”作出重要指示,进一步调动了各地党委、政府领导和广播战线职工办好广播事业的积极性。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全省广播事业有较大回升:无线广播电台发展到4座,办有5套节目;县广播站发展到178个,公社广播放大站发展到451个,广播喇叭发展到25万多只;全省有4.9%的生产队通广播。

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四川的广播电视出现特殊的状态:事业发展,宣传混乱。

“文化大革命”初期,省、市电台先后实行军事管制。全省所有台、站均一度停止自办节目,全部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其后虽被允许自办少量节目,也极不正常。后期,自办节目稍增,但所宣传的内容,仍是“文化大革命”的一套。“文化大革命”期间强调“无产阶级的广播是无产阶级广泛传播毛泽东思想和无产阶级司令部战斗号令、胜利进行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强调“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强调普及毛泽东思想等要求,因此,把发展广播事业提到极为重要的地位。四川省革命委员会于1969年4月召开普及农村广播网工作会议,并批转了这次会议的纪要,要求各级革命委员会把大办农村广播网,广泛传播毛泽东思想,将农村办成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列为重要政治任务,要求采取多种措施,迅速普及农村广播网。此后,各级革命委员会和驻地解放军部队主要负责人亲自抓有关发展广播事业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事业经费等。各市、地、州相继成立广播管理部门,全省广播职工由1968年前的2700多人,增至1972年的15716人。全省事业经费,由1968年的358.51万元,增至1972年的1289.64万元。所需广播物资器材,除向全国采购外,按照“地区配套、就地生产、就地供应”办法予以解决;并决定在资中兴建四川广播器材厂,将四川电台服务部扩建为四川广播设备修造厂;还兴办了地、州的广播工厂和县、市的生产点。全省农村广播网的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很快。至1972年,全省基本普及农村广播网,建立县广播站199个,公社广播放大站6630个,通播率78.2%,喇叭633万多只。其后,四川省广播事业局提出正确处理好建设、管理和使用的关系,转入整顿、巩固、提高的阶段。至1976年,全省有线广播事业发展到:县广播站202个,公社广播放大站7589个,通播率88.7%,喇叭972万多只,基本建成以县广播站为中心,以公社广播放大站为基础的农村广播网。

1970年1月,全国电视专业会议召开,讨论建设彩色电视并研究实施在当年10月1日国庆节使用微波干线传送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节目等问题。同年4月在成都召开四川彩色电视攻关会战区第一次协作会,探讨研制彩色电视设备和协作配套问题,落实攻关任务。10月1日,北京电视节目通过国家微波干线传送至四川,成都电视台首次成功地转播北京电视台播出的毛泽东主席检阅首都国庆游行队伍的盛况。事后,每周两次转播北京电视台节目。12月,中央召开彩色电视攻关经验交流会,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北京、上海、天津、四川4个彩色中心实验台。1971年,四川进入全面突击攻关阶段,参与攻关协作的有14个省、区的330多个单位,2500多位技术人员。4月,四川省革命委员会根据中央关于“电视实行中央和省两级覆盖”的方针,决定将成都电视台划归四川省广播事业局领导。10月,中共四川省委成立以省委书记谢正荣、徐驰主持的电影电视事业领导小组,直接领导彩色电视中心的建设。12月,用攻关研制出的主要设备,进行了彩电开路试验。1973年10月1日,成都电视台播出彩色电视成功。12月,北京至成都的专用微波线路开通,成都电视台又成功地转播了北京电视台的彩色电视。当时,由于彩色电视制作设备的限制,播出的节目仍是黑白和彩色兼容,平均每周播映22小时。

为解决四川电台和四川电视台的节目播出和传输、扩大覆盖面等问题,从1969年开始加强了广播中短波发射台、转播台和电视发射台、转播台的建设,并在龙泉山、峨眉山、剑门关、华蓥山和西昌等处开始建设骨干发射转播台。至1976年相继建成的有:702台、506台、505台、703台、704台、706台等,为传播广播和电视的节目、扩大覆盖面打下了一定基础。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后,四川的广播电视宣传和事业建设逐步进入正常的发展时期。1977年,四川电台等撤销了军管。1978年7月,中共四川省委决定,将成都电视台更名为四川电视台。

1978年12月后,全省广播电视的事业和宣传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79年5月,经中共四川省委批准召开了全省广播电视工作会议,遵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方针,着重讨论和研究了在新时期搞好广播电视宣传,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的问题;针对有些地方重事业、轻宣传的状况,决定把广播电视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宣传上来;把四个现代化的宣传摆在各项宣传的首位;提出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实行用经济办法办广播电视事业。中共四川省委及时批转了这次工作会议的报告,促使全省广播电视职工的思想逐步统一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上来,破除“左”的束缚和禁锢,将宣传工作的重点落实到更好地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上。

1980年12月,根据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的精神,四川省广播事业局召开全省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总结了广播电视工作30年来的基本经验,通过拨乱反正,明确了广播电视宣传在新时期的基本任务、奋斗目标和自己走路的方针,提出宣传改革、改革宣传,改变单纯依靠报纸和新华社供稿的状况,增强自己的采编力量,创办具有广播电视特点的节目,并开展节目评比活动,努力提高宣传质量。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批转了这次会议的报告,通过各地贯彻执行,使全省广播电视职工提高了政治和业务思想,牢固树立中国的广播电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无产阶级党性的观念;在宣传工作中,始终不渝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即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在业务思想上,重新认识到广播电视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要坚持自己走路的方针,切实抓好自办节目。此后,各台、站努力将自己的节目办出四川特色和民族风格,使之成为当地的新闻舆论中心之一,成为电化教育、科学普及、文艺欣赏和文化娱乐的重要阵地。四川电台、四川电视台和市、县台、站加强了“自己走路”的意识,增加了记者、编辑和播音员。四川电台先后建立驻各市、地、州的记者站,加强编辑力量,增加了自采自编自制节目的比重。1982年下半年,四川电视台基本实现各类自制节目彩色化和录像化。全省各台勇于探索宣传改革的路子,调整了节目结构,规划了重点节目,并重视发挥声音和图像的优势。1976年至1983年,全省农村广播事业进一步整顿、巩固、提高,各广播站按“安全优质转播,精办本地节目”的要求,办出了一批富有乡土特色的好节目。四川省广播事业局于1980年春举行全省县级广播站优秀录音报道评比会,1981年冬举行了全省县级广播站优秀新闻节目评比会,其后还举行全省县级广播站优秀文艺节目评比会。1983年,全省无线广播、有线广播和电视的新闻性优秀节目评选活动全面开展,并形成制度,促进了广播电视节目质量的提高。

1983年6月,根据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精神,四川省广播电视厅召开了全省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围绕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迫切要求广播电视事业有一个大的发展,质量有一个大的提高”这一重要议题,讨论制定了四川省广播电视事业到本世纪末的奋斗目标及其实施步骤;确定了坚决而有序地全面改革广播电视宣传、事业、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改革体制机构,增加事业投入,改善物资供应渠道等措施。10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批转广播电视部党组《关于广播电视工作的汇报提纲》的通知(即中发[1983]37号文),其后中共四川省委批转中共四川省广播电视厅党组《关于认真贯彻中共中央[1983]37号文件,发展和办好我省广播电视事业的意见》的通知。据此,四川全省广播电视系统积极贯彻执行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推动整个宣传改革。按照“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加强四川电台和四川电视台的节目套数、节目制作、节目传送和覆盖的建设,四川电台由原两套节目增为3套节目,并开办调频立体声广播节目;四川电视台增办十频道节目,完善电视教育节目。在四川电台和四川电视台内,组建并完善新闻一条龙制作设施,增加新闻节目的时间、次数,讲求新、快、短、活、强,扩大报道面,增多信息量。同时办好广播电视专题和文艺节目,繁荣电视剧和广播剧。制定、落实“七五”事业建设规划,集中财力保证三个中心建成,即于1984年建成和完善四川电台业务技术中心,1984年开始建设四川电视台业务技术中心,完成续建702台广播电视发射中心。同时采取措施,使四川省广播电视厅所属转播台逐步实行设备更新,由单机改为双机,由黑白电视设备改为彩色电视设备,由小功率改为大功率设施。根据广播电视部的部署,结合四川实际,采用部、省、市三级投资的原则,逐步建设分布各处的19座市、地、州中波广播电台(实验台),以扩大覆盖面。以此为契机,积极推动所在市、地、州的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广播电视大发展的要求,在完善已建微波线路的同时,从1984年开始,经过全面地勘探、选点、设计、规划出以8GHz为主干,性能好、容量大,贯通省属各骨干台和19个市、地、州,覆盖全省的、新的微波网络。还对设备选型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制定建设规划和措施。为建设四川广播电视塔,开展了塔址选点、电磁波污染及净空等问题的论证,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方案设计等前期各项准备工作。由于财力紧张,1985年12月四川省政府决定缓建广播电视塔。对全省广播电视机构,开展管理工作的改革,实行政治、经济、技术相结合,责任、权力、利益一致的管理原则;并推行多种形式的岗位责任制和目标管理制;对各项基本建设实行建、管、用结合的方针。随着国家对外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四川省广播电视超越巴蜀、迈出国门,走向亚、欧、美等洲,与一些友好国家建立了互相访问、交换节目、合作拍片的关系,开拓了四川广播电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7年间,四川省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较快,1978年至1985年,全省广播电台由4座增至6座,节目由5套增至10套,调频广播台由4座增至10座,中短波发射台、转播台由13座增至18座,广播覆盖率由47%增至52.6%;全省电视台由2座增至5座,节目套数由2套增至5套,电视发射台、转播台由122座增至1221座,电视覆盖率由38.1%增至52.3%;全省微波建设由5站74公里增至12站682公里。四川全省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开始由单一的有线广播发展成有线、小调频、电视差转相结合的格局。县级广播台、站由203个增至208个,乡、镇广播站由7766个增至7888个,广播网路和站内设备通过整治换代,有相当部分达到本省先进水平,广播喇叭通过整顿更新增至1029万余只。全省广播电视职工总数由19141人增至23557人,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广播电视工作者和先进集体。

四川省广播电视事业,经过建国后36年艰苦创业,在曲折道路上奋进,在改革开放大潮驱动下全面发展,基本建成遍布巴山蜀水的无线广播网、有线广播网、无线电视网,有线电

视也开始萌发(在个别地区和单位自办闭路电视)。与之相辅相成的音像、报刊、服务等延伸和补充的企事业,也得到相应发展。36年来,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广播电视事业走出了一条适合四川省情的道路,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在全省广播电视工作中,将新闻宣传置于中心地位,围绕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工作开展宣传,遵循中共中央和国家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根据中共四川省委和四川省政府的具体部署,充分发挥喉舌和桥梁作用。四川的各人民广播电台,在50年代初、中期,根据毛泽东关于“通讯社报纸广播电台的工作,都是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一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指示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总署关于“发布新闻、传达政令,社会教育,文化娱乐”的规定,组织宣传活动。1957年“反右”扩大化,新闻宣传也随之出现偏差;1958年开展“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助长了高指标、浮夸风、瞎指挥;“文化大革命”期间,新闻宣传曾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所利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拨乱反正,广播电视逐步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按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开展宣传。在宣传业务中,不断端正指导思想,把稳宣传基调,调整节目结构,推动新闻、社教、文艺、服务等类节目的改革。四川电台增加了广播新闻的次数,将《四川新闻和报纸摘要》作为重点节目进行改革,使之逐步办成省内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社会影响广的新闻节目。四川电视台从1983年改革电视新闻,使时效性增强,图像片增多,可视性增大,被中央电视台采用新闻的数量,连续3年居各省、市、自治区电视台的首位。各市广播电视台、各县广播站的新闻改革,也有一定的成效,突出了时代特色和地方特点,发挥了声音和图像的优势,制作出一批有影响的节目。广播和电视在开展社会教育方面,普遍受到重视,四川电视台坚持播出四川省广播电视大学的全部课程,培训人才效果显著。四川电台和四川省妇联等联合创办的广播父母学校,被评为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广播、电视文艺和广播剧、电视剧走向繁荣,四川、成都、重庆、泸州等电台制作的广播剧,1950年至1985年累计达120多部;四川、重庆、渡口、自贡等电视台制作的电视剧,1980年至1985年累计达106部。一批优秀的广播、电视新闻、专题、电视剧和广播剧,连年被评为全省、全国的优秀节目和剧目。

(二)四川省广播电视建设以事业为基础,在事业建设中,又以技术的规划、实施和新技术的采用、推广为前提。在事业、技术建设的实际工作中,实行无线广播和有线广播并举、广播和电视并重、汉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协调发展的原则,把面对农村、面向农民,始终作为广播电视工作的重点。1952年9月,根据中央制定的无线广播电台实行中央和省级两级覆盖的方针,将主要精力、经费和技术设施都放在建设省电台上。与此同时,组织领导发展广播收音站、有线广播网。1952年至1966年,按第一次至第九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统一部署进行事业建设。1973年全国广播事业发展规划会后,四川省按无线广播网、电视广播网、农村广播网、节目传送网分项规划建设。无线广播方面,实行大中小功率相结合,以中小为主的地波覆盖的方针,加强中波地波同步广播的建设。无线电视方面,实行彩色电视与黑白电视并举,并逐步实现彩电化。农村广播网方面,继续贯彻巩固提高和积极发展的方针,进行网路、设备的整顿和技术改造,提高系统质量指标,增大喇叭入户率。1983年,四川广播电视事业根据“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建设方针和技术政策,进一步调动了中央、省、市、县各级领导部门的积极性。到1985年,四川广播电视事业建设已初步形成全省性的广播电视网络,四川电台通过在新都和龙泉山的广播中心发射台,将广播节目传至18座中短波发射、转播台和10座调频广播台,再由208个县级广播台、站,7888个乡级广播站和许多工矿企业广播站接收转播,全省人民拥有1000多万部广播收音机和1000多万只广播喇叭进行收听。四川电视台通过建在龙泉山的电视中心发射台,将电视节目传至1220多座电视发射、转播台,再由各县、乡和工矿企业的共用天线等有线电视设备接收,各地人民拥有529万多台电视接收机收看。全省的听众和观众各有5000多万人。

(三)在注重主体工程建设的同时,重视广播电视的延伸和补充事业的建设。1976年,四川省广播事业局成立唱片发行管理站,年发行量最高时达800多万张,3次被评为全国唱片工作的先进单位。1983年,四川省广播电视厅成立音像制品出版社,与音像制品管理处合署办公,至1985年编辑出版川剧和藏戏音带、教学音带、风光音带等30多种。《四川广播电视报》自1978年创办以来,及时介绍四川电台、四川电视台的节目,报道全省广播电视系统的大事,选登听众、观众的反馈信息等。至1985年底,最高期发行量达187万份。70~80年代,为适应广播电视事业发展需要,全省办有广播工厂8个(其中四川广播器材厂和广播设备修造厂系厅直属企业),至1985年生产中波发射机、有线广播站内设备、小功率电视差转机、小功率调频发射机及多种喇叭等产品30余种。各市、地、州、县广播电视局办有服

务部216个,部分乡、镇广播站还办有服务点。1978年,四川广播电视科研所成立,与有关广播工厂和科研单位合作,至1985年研制出一批成果,有调频双节目接收机、黑白电视精密监视器、电视无源转发器、CUK一3型开关直流稳压电源、中波三频共馈、共塔等设备。有的科研成果受到国家和四川省的嘉奖。1984年,四川广播电视新闻研究所和政策研究室成立,以四川电台、电视台和市、地、州、县的局、台、站为依托,开展以新闻为主体的宣传研究和以事业为基础的政策研究,组织理论研讨,对广播电视的改革和提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鉴于广播电视的政治性和业务技术性都强,坚持把提高职工的素质,培养多种人才,视为做好广播电视工作的关键。50年代,省级广播部门即采取办广播收音员培训班、广播技术培训班和编辑、记者、播音员培训班等方式组织短期培训。对于从事广播工作的业务骨干,分别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等大专院校进修和深造。60年代,除培训广播职工外,对发展电视事业的业务技术人员也抓紧培养。即使在“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年代,为发展农村广播网、进行彩电攻关,仍排除干扰,举办多种短期培训班;为提高编采水平,特邀请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来川开门办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四川省广播电视厅(局)组建了教育主管部门,举行了全省广播职工教育工作现场会,制订教育培训规划,实行统一指导、分级负责、相互协作,开展全员培训工作。在继续办好全省性的、分片性的、专业性的短期培训班的同时。陆续举办一年制的技术训练班、两年制的干部中专班和三年制的电视大学,以及函授专修科教学班等,使职工培训工作走向制度化、正规化。1983年9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四川省广播电视学校,由四川省计经委下达招生指标,正规培养广播电视中等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多种措施,金省广播电视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从1950年的252人发展到1985年的23557人,形成了一支编辑、记者、播音、导演、摄制、技术、科研、机线、教学、出版、生产、经销、维修、管理等工种较多、素质较好的专业队伍。他们当中有的被评上新闻、播音、文艺、技术等系列韵专业技术高级、中级职称,有的被评为全国、省、市(地、州)、县的先进工作者,还有的被评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优秀广播电视工作者。

(五)为增强广播电视宣传和事业发展的经济实力,坚持按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办事,从广播电视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出发,广辟创收渠道。1979年3月,四川省广播事业局举行全省农村广播电视系统首届经济工作会,5月召开全省广播电视工作会,10月又举行调查研究会。这些会的中心议题之一,是围绕经济工作进一步纠正“左”的影响,逐步将行政管理方法改变为与经济管理相结合,按经济规律办事,充分利用自身业务的有利条件,积极开展对外有偿服务,大力组织经济收入,以此作为事业经费的补充。1983年,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作出了在提高宣传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开展多种经营、组织经济收入的决策,并对四川这方面的工作给予肯定和鼓励。此后,全省各级广播电视机构进一步广辟财源,大力组织收入,既争取国家和地方财政部门增加投入,又普遍兴办广播电视服务公司、服务部,扩大宣传服务、技术服务和经销维修服务,积极组织广播电视广告,传播经济信息。1985年,全省广播电视事业经费和创收达4811.31万元。各级广播电视机构广开财源,增收节支,为将广播电视推向产业化发展开拓了新路。

(六)加强体制建设,实行科学管理,保证全省广播电视宣传和事业建设持续发展。四川省广播管理体制,经过30多年的调整和加强,逐步趋于完善。1959年,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广播事业管理局成立,与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合署办公。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省、市广播电台、电视台实行军管。1969年,四川省广播事业局、四川人民广播电台成立革命委员会。随后又组建中共核心领导小组,实行党委制,行政称谓为四川省广播事业局。1976年7月,四川省革命委员会批转四川省广播事业局《关于我省地、市、州、县广播机构统称为广播事业管理局的请示报告》。1982年,中共四川省委决定改四川省广播事业局为四川省广播电视局。1983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改四川省广播电视局为四川省广播电视厅,在体制建设上实行指导宣传、发展事业和行业管理相结合,加强了对行政、思想、业务技术等方面的管理。全省广播电视事业走上系统的、行业的管理轨道,促进了宣传、事业、技术、行政等方面的工作协调发展。

至1985年,四川省广播电视事业虽有很大发展,但与改革开放形势相比,仍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问题。全省尚有近一半人口,听不到或听不好广播,看不到或看不好电视,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也较低。广播电视节目的设置及内容、形式,尚难满足广大人民的需求,有待进一步改革和提高。

面对上述问题,四川省广播电视厅于1983年制定了到20世纪末的奋斗目标和主要措施,经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形成文件。其要点是:经过艰苦奋斗,要建成一个具有四川特色,中央、省与市(地、州)、县联通,无线和有线相结合,广播和电视、城市和农村、汉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并重的,宣传质量较高,内容丰富多彩,节目多套覆盖,技术手段先进,设备配套完善,与全省两个文明建设相适应的现代化的广播电视宣传网。改革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实行政治、经济、技术相结合,责任、权力、利益一致的管理原则;建立、健全适应广播电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的一套雷厉风行、机动灵活、职责明确、纪律严明、赏罚分明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务使四川全省广播电视真正成为党委和政府得心应手的有力助手,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知心朋友。全省广播电视职工在“七五”“八五”期间,为实现这一目标不懈努力。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