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志·纺织工业志》
《四川省志·纺织工业志》概述
四川纺织业历史悠久。在古代手工纺织发展过程中,四川蚕丝业以其地域优势和丝织品优良的服用性而历久不衰;麻织业也长期为广大庶民提供衣着用布,巴蜀麻布曾驰名天下。宋末,植棉和棉纺织技术传入后,棉纺织业逐步发展成为纺织业中的主要行业。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手工纺织业的基础上,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和动力机器纺织工业兴起。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纺织业已发展成为四川近代工业的支柱行业之一。新中国建立后,四川纺织工业经过36年的建设和发展,到1985年,已建成行业齐备的现代工业体系。
一
在巫山县大溪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有用石、骨、陶制成的纺锤和骨针、骨匕等原始纺线和编织工具。《华阳国志·巴志》也有“⋯⋯(禹)会诸侯于会稽,执玉帛者万国,巴蜀往焉”的记载。说明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四川已开始有了手工纺织生产。
春秋战国时,蜀已盛产布、帛,著名的“黄润”细布被列入贡品。①(①古代“布”主要指麻布,系广大庶民衣着的布料,“黄润”细布系麻布中的精制品。“帛”指丝织品。“锦”是丝织品中用彩色丝线织成的提花织物,有二色、三色、多色锦。)汉代,蜀地丝、麻纺织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出现了以斜织机为代表的手工纺织机械和多综多蹑的提花丝织机。西汉时“蜀汉之布”与“齐陶(今山东)之缣”并列为全国名品,蜀布已输出到今印度及阿富汗等地。蜀锦亦崭露头角,汉末,蜀锦精湛的工艺已驰名全国。
唐宋时期,纺织业,尤其是丝织业进入繁荣时期。蚕丝产区已遍及今成都、绵阳、乐山、涪陵、万县、内江、达县、西昌等地。唐代麻纺织业也有了新的发展,境内有18个州、郡贡纳纻布及麻布。到了宋代,蜀锦生产技艺更有新的进步,每年上贡的锦绮等丝织品占全国诸路上贡数的3/4。南宋时,四川与江苏、浙江,同列为全国丝织业的三大产区。
宋末,棉花种植和棉纺织技术传入四川,经元、明时期的发展,至清代中期以后,棉纺织业逐步发展成为四川纺织业中的主要行业。棉布代替麻布成为大众衣着用料。清初,湖广、江西等地移民传入夏布的先进绩织技术后,隆昌夏布逐渐成为四川著名特产。鸦片战争后,沿海及沿长江商埠相继被迫开放,川丝开始销往国外。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重庆正式开埠后,纺织品进出口贸易有了很大发展。洋纱大量输入,到民国19年(1930年),输入四川的棉纱高达57万担(包括国产机纱),蚕丝出口量到民国15年猛增至3万担,占当时全省输出货物总值的21.79%;夏布也成为四川主要出口商品之一。20世纪初,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国内兴起振兴实业,收回利权运动。清政府被迫推行新政,出资在省城及厅、州、县设立劝工局(工艺局)等手工业工场数十处。一批爱国资本家也投资轻纺工业,开办工厂,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纺织工业的发生和发展。20世纪初的30年间,是近代棉织业和缫丝业第一次大发展时期。省内开办的资本主义棉织手工业工场、缫丝工厂、织袜工场等约80余家。重庆开始成为省内近代棉织工场手工业的中心。与此同时,动力机器纺织工业开始萌芽。为适应近代纺织工业发展需要,纺织教育事业开始创立,开办了一批中、初级纺织(蚕桑)学校。民国21年后,因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日货倾销,蚕丝业和棉织业生产萎缩,部分工厂关停,但纺织工业在四川近代工业中仍占居重要地位。
抗日战争时期,沿海沿江大批纺织工厂内迁。以棉纺织工业为主体的棉、毛、丝动力机器纺织工业快速地发展起来,四川近代纺织工业进入第二次大发展时期。据民国29年6月统计,内迁入川的纺织厂25家。战时兴办的纺织厂26家。几年间,四川就成为大后方纺织业的主要生产基地。民国34年全省拥有的机器棉纺锭数占大后方总锭数的56.3%;机器毛纺锭数占大后方总锭数的83.23%。手工棉、毛纺织业也有较大发展,手工棉纺业推广使用的多锭木纺机台数占大后方总数的2/3。据民国33年资料记载,全省纺织工业有工厂333家,资本总额70772.5万元,职工46440人,分别占同期全省工业总计数的14%、21.1%、25.8%。其中近半数的工厂和80%以上的动力机器棉、毛纺锭集中在重庆。使重庆成为省内规模最大的纺织工业基地。同时,纺织机械制造业也发展起来。这一时期,内迁蚕丝专科学校一所,在两所高校中设立纺织(蚕桑)科、系,开创了四川省内纺织高等教育的历史。
抗日战争胜利后,战时经济转为平时经济,为军需生产的手工棉、毛纺织厂(社)停业。加上大批美国和上海等地的布匹、呢绒、针织品、人造丝织品涌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四川手工纺织生产萧条,而机器棉纺织业却因廉价棉花输入,开工率提高,生产回升。解放前夕,四川有棉纺锭19.7万枚,动力织机近1000台,毛纺锭9780枚,缫丝机1.3万绪。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四川纺织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950~1957年为第一阶段。
四川解放后,人民政府对重庆豫丰纺织公司、四川丝业公司等28家官僚资本企事业和官商合办企事业实行军政接管,建立起社会主义性质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公私合营企业。当时,四川纺织工业面临资金枯竭、原料匮乏的困境,人民政府给予了大力扶持。1950年3月起国营花纱布公司即与国营和公私合营棉纺织厂签订加工代纺合同,并从陕西、湖北大量购入棉花;人民银行发放流动资金贷款,为公、私营企业的生产恢复创造了条件,在国营和公私合营企业内部贯彻执行“依靠工人阶级、搞好生产”的方针,实行民主改革和民主管理,激发了广大职工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和积极性,从而千方百计战胜困难。对私营纺织企业,贯彻“公私兼顾,劳资两利”政策,通过劳资协商,广大职工团结资方,克服困难,恢复生产。1951年起,随着棉纱统购政策的实施,公私营棉纺织企业生产全部纳入加工订货、产品包销的范围。1950~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四川纺织工业产值年均以14.5%的速度递增。主要产品中,除毛纺织业因购买力影响产品滞销积压外,纱、布、毛巾、袜子、丝、丝织品等产品产量均大大超过1949年的水平。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简称“一五”计划时期),四川纺织工业因棉花供应不足和交通条件限制,未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地区。主要依靠对原有老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技术改造,改善企业管理,挖掘生产潜力,求得生产的发展。在此期间,将210多家私营纺织企业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至1956年,全部实行公私合营;引导7.5万多个手工业者走上合作化道路。1954年,国家对棉花、棉布实行全面统购统销政策,纺织工业生产从此全部纳入了国家计划管理。针对多数棉纺织、针织复制厂规模过小,布点分散,设备简陋的情况,结合社会主义改造,按经济合理原则,以大带小,从小并大,四川将240多家工厂调整迁并组成39家企业,发挥规模经营效益。并利用公私合营企业的公积金和国家部分投资,扩建自动织机和机器印染能力,实现机器棉纺织业的纺、织、染能力基本平衡。同时,还进行了工艺部分的改造。新建、扩建、改建一批缫丝厂和织绸厂,丝绸生产快速增长。毛纺织品内销转畅,毛毯、呢绒开始出口苏联、东欧等国家。新扩建了一批现代机器针织、复制工厂,企业内部学习苏联经验,建立起计划管理、技术管理、经济核算和生产区域负责制等为主要内容的各项管理制度,开展劳动竞赛和先进生产者运动,推动了生产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全面提高。“一五”计划时期,年均产值增长率达到6.3%。
1958~1965年为第二阶段。
1958~1960年的“大跃进”高潮中,在片面加快车速,加班加点的情况下,纺织工业的产值虽以年平均22.5%的高速增长,但质量下降,消耗增加。从1961年起,因农业大减产,棉花、蚕茧等原料严重不足,生产随之连续两年急剧下降,因而被迫压缩生产规模,至1962年底,撤、停、并、转企业88个,精简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19364人。当时半数的棉纺锭和针织复制业停产,丝产量也减少将近一半;因中苏关系变化,毛纺织品对苏出口停止,生产下降。1962年全省总产值降至1952年的水平。经过大起大落的曲折,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简称“二五”计划时期),产值年均下降6.3%。1963~1965年,按照中共中央《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简称“工业七十条”)的规定,对骨干企业进行全面整顿,加强“三基”工作(基础性管理、操作基本功、基层班组建设)。随着纺织原料生产的恢复,停关企业逐步复工生产。对于保留下的手工业厂(社)通过调整改组,实行产品分工,淘汰落后的生产机具,手工业开始向动力机器生产过渡。1965年,全省总产值超过1957年的水平。
从50年代中后期起,由于纺织工业原料生产的恢复发展,宝成铁路建成通车,“二五”计划时期,省内以棉纺织和丝绸工业为重点的新厂建设全面展开。1958~1965年,国家计划安排基建投资(以下各期均同)共计1.31亿元。共完成新建、改建全民所有制纺织厂20家(包括“一五”计划时期结转工程)。其中,四川第一棉纺织印染厂是全国的大型棉纺织染联合企业之一。1965年,全民所有制企业固定资产原值达到2.04亿元,比1957年增长76%,棉纺织的纺、织染能力,蚕茧原料与缫丝、绢纺能力达到基本平衡。新增成都人造纤维厂和针织复制行业。工厂分布由原来集中于重庆、成都、南充、乐山、广元、万县等少数城市,开始扩展至原料产区的绵阳、达县、遂宁、乐至、巴中、铜梁、盐亭等市(县)。重庆、成都、南充等纺织工业老基地有了新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工厂建设,由于片面强调节约投资、降低工程造价,抢速度,大部分新建项目的工程质量很差,以致后来不得不将厂房推倒重建。
这8年(1958~1965年)纺织工业产值年均增长速度仅3.4%。纺织工业内部结构开始发生新的变化。1965年与1952年比较,棉纺织印染业比重下降,丝绢纺织业比重上升,针织复制业占有一定比重。同时,创立了纺织科研设计机构,开办省内首家纺织高等学校——成都纺织工业专科学校。
1966~1975年为第三阶段。
经过国民经济三年调整,1966年纺织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动乱,1967~1976年间,有5年生产水平比上年下降。“四五”计划期间(1971~1975年),在中央提出关于加快发展三线建设地区轻纺工业,尽快实现省(区)基本自给的要求后,四川纺织职工努力排除干扰,多次扭转生产下降形势,尤其是1975年的整顿,使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
这一时期,正值省内全面开展三线建设,棉花、蚕茧等原料生产迅速发展。纺织工业为了与三线建设配套协调发展,在“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并举”方针的指导下,新上了一大批基建项目。主要是引进大型维尼纶厂成套装置,新建、扩建、迁建22万枚纺锭能力的棉纺织厂、军工特品丝绸厂和与之配套的合成纤维厂以及一大批小丝厂。还新建、改建、扩建纺机专件配件厂。当时因三线建设工程浩大,资金和材料紧缺,纺织工业建设常处于被挤让的地位,造成有的工厂建设周期过长,“四五”后期,已建成的企业又因劳动力缺口和纺机备品、配件不足,有20多万棉纺锭不能正常开动。10年总计,基本建设投资6.05亿元,其中大化纤工程投资额占62.6%、加工工业投资2.3亿元。共完成新建、扩建、改建、迁建已投产和部分投产的全民所有制企业43个。同时利用国家预算外资金,对一批棉织、针织、复制、纺机配件、器材等厂进行改建、扩建和设备更新。1975年,全民所有制企业固定资产原值达到4.67亿元,比1965年增长128.9%;集体所有制企业固定资产原值达到3500万元,比1965年增长337.5%。工厂分布基本接近原料产区和交通方便、工业协作条件较好的城市。在全省范围内形成大分散和小集中相结合的布局,呈现为“两点”(重庆、成都)、“四片”(内江、南充、绵阳、达县)的格局。
这一阶段,纺织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7.6%。其中,丝绢纺织业发展迅速,毛麻工业仍是全行业中的薄弱环节。
1976~1985年为第四阶段。
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工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简称“工业三十条”),四川纺织企业经过初步整顿,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发展。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国家对轻纺工业实行“六优先”政策①(①在原料、燃料、电力供应上优先;挖潜、革新改造措施优先;基本建设优先;银行贷款优先;外汇及新技术引进优先;交通运输优先)。到1980年,四川的纱、布的单位产量、质量、吨纱用棉量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都已达到全国先进水平。特别是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几年间,大量使用化纤原料,促进了产品结构的优化,产值、利润、税金大幅度增长。1979~1981年,全省产值、利税总额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8.5%和22.5%,是建国以来生产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提高最快的时期。此后,全国纺织品市场出现了由长期的数量不足转向品种花色、质量不能满足需要的变化,棉纺织工业生产增长速度放慢,经济效益下降。为适应市场变化,纺织工业开始转轨变型,从过去只重数量、速度、扩大生产能力逐步转到重品种质量、经济效益和技术进步的轨道上来,企业从单纯的生产型开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
这一时期,四川省率先实行扩大工业企业自主权的试点,纺织工业先后有南充织绸厂、四川第一棉纺织印染厂,内江、达县、南充地区棉纺织厂,重庆第二棉纺织厂、重庆印染厂、重庆第二针织厂、阆中绸厂、川康毛纺织厂等47家大中型企业,于1978~1980年参与全省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试行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扩大企业权力,加快生产建设步伐的试点意见》(简称“扩权十四条”)、《关于进一步搞好地方工业企业扩大自主权试点工作的通知》(简称“扩权十二条”)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等多种形式扩权办法。扩权试点给予企业一定程度的产品自销权、经营权,在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上有了重大突破,从而调动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推动了技术改造和生产发展。
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1979年开始,利用来料加工、补偿贸易方式,四川棉纺织品打入国际市场。1983年,四川纺织品进出口公司开始部分自主经营出口。1984年,结束了30多年来棉纺织品的统购统销政策,取消长期实行的凭证定量供应办法,这标志纺织工业开始进入市场经济的经营机制。1985年四川纺织品全面直接出口后,当年,全省纺织品出口交货值计5.8亿元,比1979年增长1.18倍。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四川纺织工业生产进入品种花色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棉织物开始向高支、高密、精梳、阔幅方向发展,开发出涤棉织物、涤粘中长纤维织物、涤纶长丝织物等三大类系列产品和纯棉府绸、纱卡等出口拳头产品;针织产品从纯棉向化纤、内衣向外衣、低档向高档发展;各类化纤原料与棉毛、麻、丝绢混纺、交织新产品大量上市,还新开发出牦牛绒、兔毛等毛纺织品。全省1985年使用各类化纤原料数量比1979年增长1.75倍。1978~1985年,有9个产品获国家优质产品银牌奖,获纺织工业部和省政府优质产品奖142次。
这一阶段,由于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方针,固定资产投资向轻纺工业倾斜,10年总计投资额达18.5亿元,占36年投资总额的70%。其中,“五五”计划时期(1976~1980年),四川维尼纶厂工程投资占投资总额的75%;丝绢纺织的投资有了很大增长。“六五”计划时期(1981~1985年),固定资产投资,在继续以棉纺织、丝绢纺织为重点的同时,增加对化纤、毛、麻纺织、针织业的投资。以开发化纤纺织品为中心,新建、扩建和改建14个棉纺织厂,重点增加中长纺锭、精梳机、阔幅织机;新增和改造化纤织物印染后整理线20条;加强绢纺、织绸和丝绸印染后整理能力;新建、扩建5个化纤项目和34家毛、麻纺织厂;还将关停的农机、电机、煤矿、机械等28个工厂转产针织、毛巾、床单等产品。1982年开始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更新大批设备,引进国际上七八十年代先进设备。
1985年,纺织专用设备原值中,进口设备占8.07%,其中,针织工业进口设备原值的比重达到33.22%。1985年,四川全部独立核算企业①(①包括纺织、丝绸、二轻、乡镇企业等厅(局、公司)系统和商业、民政、军队、公安、街道等系统的企业)固定资产原值达到28.14亿元,比1975年增长4.6倍。
这10年中,四川纺织工业在调整、整顿、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开拓前进,生产建设持续发展,工业产值年均增长率达到12.6%。
三
四川纺织工业,从近代以来,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36年的建设,到1985年已建成为以全民所有制经济为主体,包括纺织原料工业、加工工业、纺织设备制造业三大门类,棉、毛、麻、丝绢、针织、复制等加工各业齐全,内部结构比较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和初具规模的纺织科研、设计、教育事业。是省内工业重点行业之一,在全国各省市纺织工业中居中上位置。其中丝、苎麻纺织品、维尼纶纤维的产量名列全国前茅。
生产规模
1985年,全省全部独立核算纺织企业共955个,年末职工人数38.1万人,年末固定资产原值28.14亿元,拥有资金38.2亿元。工厂占地面积2252.6万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1028.29万平方米、机械总动力66.09万千瓦。各行业生产能力及其在全国纺织工业中所占比重和位置是化学纤维生产能力2.7万吨,占2.6%,居第十二位;棉纺锭98.5万枚,占4.24%,居第九位;棉布织机3.2万台,占4.8%,居第七位;苎麻纺锭2.6万枚,占12.84%,居第二位;桑蚕缫丝机40万绪,占31.25%,居第一位;丝织机7381台,占5.17%,居第三位;毛纺锭1.6万枚,占1.17%,居第二十一位。省纺织科研、教育、设计、产品检测等事业单位23个,职工2857人。
主要生产指标
1985年全省工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41.71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9.95%,占全国纺织工业总产值3.16%。36年平均年递增率为8.4%。1985年实现利税总额5.94亿元,在省内各工业行业中名列第四位。其中利润总额为3.0274亿元。
经济类型
按产值计算,全民所有制企业占74.49%;集体所有制企业占24.43%;全民集体合营企业只有1%。955个企业中,大型企业8个,中小型企业947个,中小企业产值占全省纺织总产值的83.36%。在小型工厂中,有近半数是乡(社)企业和街道工厂。
行业结构
1985年,全省纺织工业内部已门类齐全,协调配套,包括三大门类,而以加工工业为主体。加工工业内部又形成多层次结构。按1985年纺织工业总产值计算,纺织原料工业占5%,加工工业占94%,设备制造业占1%。加工工业内部各行业的构成情况如下:
工业布局
全省纺织工厂分布在除阿坝藏族自治州以外的19个市、地、州境内。其中化学纤维工业集中在成、渝两地,其他各行业分散在各市、地、州的市区及所辖122个县(市)。以铁路及江河沿线的成都、重庆、绵阳、遂宁、内江、南充、达县、万县等市、地为中心,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布局现状(见四川纺织工业分布示意图)。其中重庆、成都、南充等地已建成不同规模、各具特色的纺织工业基地。重庆市有纺织企业232个,1985年产值占全省纺织总产值的37.26%,是省内规模第一、门类齐全的纺织工业基地,也是80年代全国11个中型纺织工业基地之一。成都市是以棉纺织、丝绸、针织为主的新兴纺织工业基地,1985年产值占全省纺织总产值的21.45%。名列80年代全国15个小型纺织工业基地之一。南充是历史上丝绸工业的老基地,建国后继续发挥其优势,已建成以丝绢纺织工业为主,兼有棉、麻、针织、纺机制造的纺织工业基地。
固定资产和技术结构
1949~1985年,全省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33.67亿元。其中,国家计划安排26.5亿元,计划外7.16亿元。到1985年形成固定资产原值28.14亿元,其中原料工业占29.14%,加工工业占68.98%,纺织设备制造工业占1.88%。纺织工业除化学纤维业外,其余各业资本有机构成都比较低,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工业。重点纺织企业专用设备的技术状况是,达到国际水平的占8.62%,国内先进水平的占25.67%。有2/3的设备处于国内一般甚至落后水平。一线工人生产是以半机械化操作为主,占61.82%;机械化操作人数只占9.6%,还有相当部分是手工操作。
原料结构
1985年,全省纺织加工消耗原料共计25.92万吨,其中天然纤维原料20.78万吨,占80.19%;化纤原料5.14万吨,占19.81%。天然纤维中,棉花占61.29%,蚕茧占18.12%,麻类占17.25%,各种动物毛纤维为3.3%。化学纤维中,以涤纶纤维和维纶纤维为主,粘胶、睛纶纤维次之。
产品销售
1985年全省纺织工业产品销售价值38.50亿元。工业自销率就占66.85%。出口交货值5.8亿元,占全省工业出口交货值的29.15%,居全省工业各行业的首位;其中传统大宗出口的丝绢纺织产品出口交货值所占比重达64.16%。
职工队伍和工资福利
1985年末,全省纺织行业职工总数38.1万人,女性职工比重61.88%;工程技术人员占1.58%。1985年,工资总额3.22亿元,人年均工资846元。全民所有制企业工资总额中,计时计件工资占69.79%,各类奖金、津贴、加班工资等占30.21%。全省总计支出的劳保福利费用,相当于工资总额的32.84%。
四川纺织工业在发展中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第一、纺织原料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制约了纺织工业的发展速度。棉花长期靠省外调入补充。1949年四川拥有的棉纺纱锭在全国各省市中居第六位,1985年已退居第九位。羊毛原料发展缓慢,羊毛的自给率只有15%。苎麻原料虽是省内一大优势,却因品质改良滞后,影响了苎麻纺织高档新品种开发。化学纤维原料品种单一,建成的大型维尼纶厂,因维纶纤维在服用性能上存在缺陷,销路不畅,使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发挥。涤纶腈纶等纤维原料,在1985年前全部依靠国外进口或省外调入。
第二、纺织产品结构不适应市场变化和不同层次消费水平的需求,影响了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较长时期以来,棉、针织、复制等行业,主要生产以适销广大农村市场为主的中低档产品;毛纺织、丝绸等高档纺织品,新品种开发缓慢。四川的出口产品中大部分是丝、绢、棉纱、棉坯布、麻球、麻纱等初级产品。“六五”计划开始,通过技术引进,虽开发出了一批新产品,但从整个纺织工业来看,产品不能适应市场变化和不同层次消费水平需求的状况,仍未有明显的变化。
第三、纺织工业经济效益呈逐步下降趋势。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纺织加工工业,原料成本在产品成本中的比重达到75%左右。建国前和解放初期,由于工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花贱纱贵,使纺织业一直获利丰厚。50年代,纺织工业为国家建设积累了大量资金。在毛泽东主席提出正确处理“十大关系”后,政府采取逐步提高棉花收购供应价格的政策;从60年代初至1985年,5次提高收购价,提价幅度1.75倍。4次提高供销社调拨给棉纺厂的供应价,提价幅度80%。而同期,为稳定物价、保障广大人民基本生活需要,棉布零售价仅提高20%。尤其是从1983年起,价高利大的各类化纤纺织品大幅度降价后,纺织工业经济效益呈直线下降。1985年后,纺织品供过于求,产品积压,棉价继续上升,不少工厂出现亏损。90年代初甚至出现全行业亏损的严重局面。
附表一
四川省纺织工业分期主要指标及其在全省工业中的比重表
附表二
四川省纺织工业分期主要指标及其在全省工业中的比重表
附表三
四川省纺织工业1985年行业结构情况
《四川省志·纺织工业志》目录 彩页.pdf(11.87M)
《四川省志·纺织工业志》概述.pdf(1.12M)
《四川省志·纺织工业志》第一篇 棉纺织业.pdf(11.55M)
《四川省志·纺织工业志》第二篇 麻纺织业.pdf(4.83M)
《四川省志·纺织工业志》第三篇 毛纺织业.pdf(4.23M)
《四川省志·纺织工业志》第四篇 针织页.pdf(5.24M)
《四川省志·纺织工业志》第五篇 化学纤维业.pdf(2.01M)
《四川省志·纺织工业志》第六篇 纺织工业专业设备制造业.pdf(3.27M)
《四川省志·纺织工业志》第七篇 纺织科研教育设计事业.pdf(1.24M)
《四川省志·纺织工业志》第八篇 管理.pdf(7.37M)
《四川省志·纺织工业志》附录 编后记.pdf(4.33M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