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志·体育志》
《四川省志·体育志》概述
人类的体育活动是随着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史籍有古代的巴人、蜀人进行舞蹈、浮水、击剑、跑步、摔跤、御车驾马等活动的记载。四川出土的汉墓画像砖中也有力士举重的图案。由于生产和战争的需要,以及在生产劳动之余的健身娱乐活动逐渐形成为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上层在闲暇时进行的弈棋、围猎、气功导引等休闲和养生活动也成为传统体育的一部分。由于生产生活条件的限制,参与活动的人群不广,大多数项目的竞技性也不强。体育活动的内容虽然也有所丰富,但基本状况是发展缓慢,参与的人少,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微不足道。
19世纪以来,西方殖民者入侵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一些有识之士的救国主张中注意到了国民身体素质的问题。紧接着是维新运动的推动,办新学的浪潮涌遍全国。1906年四川省通令实施学部公布的《奏定学堂章程》,该章程规定学堂开设“体操”(即体育)课。虽然各校开设或早或迟,内容也多为兵式体操、瑞典、日本式体操,但这是体育成为政府行为的开始。体育列为学校的必修课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与此同时,西方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开始传入四川,首先是球类、田径、体操、游泳等项目。由于这些项目有强烈的竞争性和较规范的比赛规则,娱乐性、观赏性强,受到青年人的喜爱,很快流传开来。各种现代运动场地开始在四川修建。1905年,四川省举行了第一次全省运动大会,虽未设现代竞技项目,但对体育运动的开展起了推动作用。20世纪20年代是四川体育运动发展较快的时期。为解决学校体育师资之不足,先后办了多所体育专门学校,参加体育活动的人也由学生扩展到军人和部分机关职员、厂矿工人和市民。1938年至1945年,国民政府内迁重庆,大量机关和大专院校也迁来四川,对四川体育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但总的来说,由于四川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加之战乱频繁,四川的体育发展落后于全国大多数地区。学校的体育教育除少数学校外,并未认真施行,体育教师量少质弱,体育场地少、设施差。50年代前,全省各类运动场地469个,无体育馆和标准的体育场。民国时期未举行过全省运动会,各市和行政督察区、县的运动会时有举行,但多为学生参加。民国时期共举行七届全国运动会,四川派代表团参加了第四至第七届,参赛项目不齐,选手少,只有个别项目取得过优胜名次。晚清民国时期各运动项目的全国纪录保持者中,无一名四川运动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的当家作主和最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的保障给体育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保证,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倡导更是推动社会主义体育事业飞跃发展的巨大力量。50年代初主持西南和四川工作的领导同志热情关注四川和西南体育事业的发展,贺龙同志亲任西南体育会名誉会长。1952年即在重庆举行了西南区运动大会,这是新中国举行的第一次省级以上的综合运动会。接着,又率先组建省优秀运动队,修建标准较高的体育场、馆。
1952年9月恢复四川省的建制,当年即成立了体育工作队。1953年2月举行首届人民体育运动大会,有近3万人参加各地选拔,1200多名选手到大会参赛,观众达48万人次,实际上是大力发展四川的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动员会。此后,全省体育运动大会逐渐形成4年一届定例,除“文化大革命”时期中断外,已举办五届。
1953年四川省体育运动委员会成立,各市、地、州、县体委也相继成立,各级政府有了专门管理体育事业的职能部门,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协同其他部门和机构,为发展四川体育事业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四川省的竞技体育在落后的基础上起步,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一步步走向全国的前列,并向全世界展现了四川体育健儿的风采。四川先后建有30多个竞技体育项目运动队,多数项目给国家作出过重要贡献,一些项目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到1987年共有38人(次)获得世界冠军,39人(次)获得亚洲冠军,21次打破世界纪录,保持着28项全国纪录(1985年)。培养出28名国际级运动健将、607名国家级运动健将。四川派代表团参加了全部六届全国运动会。在1987年举行的第六届全国运动会上,取得了总分第六、金牌数第五、奖牌总数第五、“精神文明队”数第五、“贡献奖”分第三的优异成绩,表明四川的竞技体育水平跨入了全国先进省、市、区行列。为此,省政府作出了“关于表彰省体委的决定”。
党和政府把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是整个体育工作的重点。50年代起,教育行政部门就对各级学校体育课的设置,教学时数、教学内容和成绩考核办法作了规定,以后又不断补充和完善。要求中、小学生每周两节体育课,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并尽极大努力解决体育师资不足和运动场地器材缺乏的问题。
为了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50年代起各级学校开始实行早操、课间操制度,并推行“准备劳动与卫国制”(简称“劳卫制”)和“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至1955年底,全省有400余所中学推行“劳卫制”。60年代中期开始,全省以“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代替“劳卫制”,着重训练青少年学生在耐力、速度、力量方面的基本素质和技能。从80年代开始,中、小学体育教师新增800多名,“体育锻炼标准”的实施面进一步扩大,达到全省中、小学的40%。1981年至1985年,达标的学生有743.57万,1987年一年即有372.95万大、中、小学生达标,占当年施行总人数的48.2%。
为了促进青少年运动水平的提高,活跃课余生活,从1956年开始试办青少年业余体校,后来又设立传统项目学校。30年来,各级体育、教育行政部门对业余体校和传统项目学校给予极大关注,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教学训练质量,逐渐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业余训练体系。至1987年,全省包括24个竞技体育项目的业余体校(包括重点体校和普通体校)306所,学生21164人,专职教练1047人,由省教育厅、省体委正式命名的传统体育项目学校287所。业余体校和传统项目学校的训练水平越来越高,向竞技体育代表队输送的人才逐年增多,1987年业余体校输送500人,传统项目学校75人。两种学校已经成为学校体育活动的骨干和培养高水平运动人才的主要渠道。1987年,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被确定为办高水平运动队的试点学校,开始了培养高水平运动人才又一途径的尝试。
为了推动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各级各类学校的竞赛活动十分活跃。近年来仅是省级竞赛活动每年都在10次以上。
城乡群众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体育活动同样受到重视。50年代开始实行工间操制度。各个行业建立了行业体育协会,一些大的厂矿建有高标准的运动场地和厂矿代表队。一些城市的某些体育活动形成了传统,如成都的“蓉城杯”足球赛,夏季百日游泳活动、“新蓉杯”马拉松赛等,分别始于1981年、1982年、1983年,年年举行,参加人数多,声势大。各市、县都定期举行市、县运动会。近年来,体育锻炼成了越来越多的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尤其是健美、台球、体育舞蹈、网球等项目十分红火。体育消费已渐成为时尚。农村则通过文化站组织和引导青年农民进行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全省有上百个县先后举行了农民运动会。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在开展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的同时,也开展竞技体育活动和带休闲性的娱乐项目。为了丰富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活,发展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省里举办了七届少数民族地区运动会,三个民族自治州及秀山、石柱等29个民族自治县也先后举办了民族运动会。
党和政府重视体育科学研究,以成都体育学院、四川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及西南师大体育系为主力的科研人员在体育科学各个学科进行了探索,出了许多成果。其中运动创伤和体育史研究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在世界也有一定影响。
38年来,四川的社会主义体育事业走过了艰苦奋斗而又值得自豪的道路。体育战线正在深化改革,着重解决好奥运战略和全民健身的协调发展,业余训练和竞技体育运动队的衔接、全面提高优秀运动员的素质、体育社会化等重要问题,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我国体育后备人才的战略基地。
《四川省志·体育志》目录 彩页.pdf(6.27M)
《四川省志·体育志》序言.pdf(266K)
《四川省志·体育志》第一篇 社会体育.pdf(6.61M)
《四川省志·体育志》第二篇 竞技体育.pdf(9.67M)
《四川省志·体育志》第三篇 运动会.pdf(2.45M)
《四川省志·体育志》第四篇 体育教育与科研.pdf(4.41M)
《四川省志·体育志》第五篇 管理.pdf(2.64M)
《四川省志·体育志》附录 编后记.pdf(3.50M)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