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志·轻工业志》(上册)
《四川省志·轻工业志》(上册)概述
素称“天府之国”的四川,地下矿藏资源丰富,农副业发达,劳力众多,市场广阔,具有发展轻工业的极其有利的条件。
四川近代轻工业是在家庭副业和手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世纪未才开始逐渐使用机器。抗日战争时期,沿海工厂大批内迁,市场需求量猛增,四川轻工业有较快的发展,但发生根本变化还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从1950年到1985年,逐步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并在十分薄弱的基础上建设起一个门类较全、品种较多、布局较合理的一轻工业体系。
一
四川在古代即有制陶、制瓷、造纸、雕版印刷、甘蔗制糖等手工生产和烟草的种植利用。制陶始于公元前3825—前2405年的“大溪文化”时期。隋唐时四川造纸业已很发达,广都(今双流县)纸享有盛名。造纸业的发展为印刷的兴起提供了有利条件,唐文宗时四川已有雕版印刷的历书。宋代四川的眉州和杭州、建阳、平阳、汴京并列,成为全国五大印刷中心之一。四川制糖业形成很早,唐初,已产榨甘蔗煎成的紫色砂糖。宋代,遂宁、广汉和福唐(今福建省长乐县)、四明(今福建省福清县)、番禺系当时全国有名的五个冰糖产地,而以“遂宁为冠”,并被定为贡品。明末,四川已有烟草的种植和加工利用。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势力侵入中国,重庆、万县相继辟为商埠,外国资本家在中国内地市场大肆倾销商品,同时掠夺原料,雇工剥削,开办工商业,导致“利源外溢,民生日蹙。”清光绪末推行新政,鼓励兴办实业。四川一批工商业者自筹资本开办工厂、作坊,有的还出国留学,专攻科学技术,从国外购回设备。从此,四川古老的生产工艺得以改进,新的生产行业陆续出现。到抗日战争前,先后出现了火柴(公元1890年)、石印(公元1895年)、铅印(公元1897年)、罐头(公元1904年)、机制纸(公元1905年)、玻璃(公元1906年)、肥皂(公元1907年)、雪茄烟(公元1911年)、化妆品(公元1914年)、电池(公元1926年)、卷烟(公元1928年)、搪瓷(公元1933年)等新的轻工行业,以使用机器生产为标志的近代轻工业逐步形成。
抗日战争时期,四川轻工业空前发展。1937年底,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四川成为抗日大后方。一大批工厂、学校和科研单位从省外迁来四川,其中轻工行业有造纸、饮料、味精、肥皂、电池、化妆品、铅笔、保温瓶等企业和经济部工业试验所。由于沦陷区人民大量入川,对轻工产品的需求急剧增加,促进轻工企业的大量兴办。这一时期,包括迁川企业在内,最多时达到机制纸厂25个,半机制糖厂3个,雪茄烟和卷烟厂(坊)近300个,罐头厂7个,味精厂1个,乳制品厂1个,饮料厂1个,肥皂厂(坊)120多个,火柴厂45个,电池厂38个,化妆品厂(坊)30多个,铅笔厂1个,玻璃厂(社)40多个,保温瓶厂1个,搪瓷厂4个,灯泡厂1个,印刷厂(社)仅重庆市就有160多个,酒精厂1942年有59个。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四川轻工业迅速萎缩。究其原因:一是迁川轻工企业大多数将全部或部分技术员工、设备迁回;二是迁川人民纷纷返回原籍,轻工产品的需求量相应减少;三是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物价暴涨,货币贬值,民不聊生,生产萧条;四是美国剩余商品大量倾销,导致民族资本的轻工企业纷纷倒闭。1949年,四川轻工企业大为减少,其中有可比性的,机制纸厂减少48%,罐头厂约减少70%,肥皂厂(坊)减少25%,电池厂约减少40%,玻璃厂约减少80%。留存下来的主要是私营小型企业,分布也很不合理,只有成都、重庆、万县、内江、自贡、宜宾、泸州等地有少量企业,其余地区几乎都是空白。企业设备简陋,生产技术落后,产品品种少、数量小、质量差、成本高。当年,四川轻工业产品品种只有30多个,产值仅1.36亿元①。(①按197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一轻工业总产值及后面的企业、职工、固定资产投资、原值、税利等统计数字,均包括四川盐业系统。)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以下简称建国后),四川一轻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1950到1985年的36年间,尽管发展的道路很不平坦,特别是“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两次大的挫折,使四川一轻工业遭受很大损失,但生产、建设仍然取得很大成绩。新建、扩建和改建了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发展了一批新兴行业,开发出一批拳头产品,生产出一批名、特、高、优质产品,基本上满足了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和其他工业的配套需求。纵观36年来的历程,四川一轻工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恢复发展阶段(1950~1957年)。建国后,四川各级人民政府,对不同经济类型的企业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首先接收中央纸厂、资源委员会四川糖业公司所属工厂等一批官僚资本经营的轻工企业为国营企业,由军事管制委员会派军代表管理;其次是对民族资本经营的轻工企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采取调整合并、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政策,到1956年底全行业实现公私合营,完成了对私营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了恢复发展生产,四川一轻系统努力解决生产原料问题,如多次组织力量对全省造纸纤维原料——木材、竹林资源进行调查,与农业部门配合培育甘蔗良种,建立甘蔗生产基地等。同时,根据国家投资,统筹安排基本建设项目。在国民经济三年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以下简称“一五”计划)时期,国家投资8748万元,以此利用原有基础改造老企业。1954年,轻工业部批准对601、602和中元3个纸厂进行改建、扩建,经过4年建设后,使年生产能力增到8万吨。1954年。国家计委批准新建全国第一家由自己设计、自己制造设备、自己安装的日榨1000吨甘蔗的内江糖厂,继后又批准新建日榨500吨甘蔗的球溪河糖厂。四川一轻工业在罐头、火柴、电池、硅酸盐等行业也建了一些新厂。此外,还向省外购进技术装备,改进工艺,增加花色品种,生产自来水笔、墨水、精甘油、果酒、制胶等省内缺门产品。由于生产关系的变革和正确方针政策的贯彻,职工积极性高涨,加之原燃材料供应充足,使一轻工业在恢复生产的基础上得到较快发展。1957年,主要产品产量如机制纸、机制糖、肥皂、火柴、电池、铅笔、陶瓷、玻璃、搪瓷、电光源等,均比1949年成倍甚至成10倍增长。工业总产值,在三年恢复时期年均增长30.09%,超过全国一轻工业29.05%的速度;“一五”计划时期,年均增长16.66%,与全国一轻工业17.63%的速度大体一致。1957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46亿元,比1949年增长3.75倍,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一轻工业排名中居第4位,实现税利1.59亿元,比1952年增长2.31倍。
二、起伏下降阶段(1958~1965年)。“二五”计划时期,一轻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7亿元。之所以生产有如此大的发展,主要是因为新建了一批造纸、制糖、罐头等企业,同时开发了啤酒、牙膏、香精香料、闹钟、轻工机械等缺门产品,为进一步发展生产奠定了基础。1958年“大跃进”时期,四川一轻工业受到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的严重影响,生产建设严重脱离国情、省情,急于求成,办了不少超越客观条件,违反经济规律的事。在基本建设上,不顾客观条件,盲目“大干”。在所有制问题上,追求“越大越公越好”,急于合并升级,搞“穷过渡”。1958年对造纸行业提出“大厂翻一番,小厂建一千”的行动口号,很快就建成所谓的小土群纸厂104个,夹江县将60个造纸合作社合并为16个国营企业。全省一轻系统职工,迅速由1957年底的11.88万人增到1958年底的15.64万人,增长31.65%。在生产上,片面追求“高速度”。一轻工业总产值在1959、1960年大幅度上升,分别比1957年增长40.5%和56.2%,但由于粗制滥造,相当多的产品是废次品,出现了诸如纸张“黑、粗、厚、湿”,牙膏穿孔,卷烟熄火,火柴缺支断梗,日用陶瓷粗糙变形,肥皂用白泥巴作填充剂等现象,由此造成巨大损失。成都红旗玻璃厂因产品报废损失100多万元。重庆热水瓶厂不仅盲目扩大热水瓶产量,还生产大烧瓶、酒精蒸馏塔等。因质量低劣,报废损失200多万元。重庆文具制造厂墨水车间,1958年生产各种墨水2723万多瓶,因缺乏玻瓶、纸盒、纸箱等包装物品,一度用土缸土坛露天灌装,造成变质报废墨水达1092万瓶之多。
“大跃进”期间,一方面要求各行各业都要“大跃进”,另一方面又执行“以钢为纲”的方针,为“钢铁元帅升帐”让路。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1960年后,四川一轻工业处于极端困难和被动的境地,能源和工矿原料的供应紧缺,自办原材料因缺少资金、物资,收效甚微,农副产品原料大幅度减产,导致生产严重下降。1961、1962年工业总产值分别比1960年下降54.8%和62.4%。“二五”计划时期,全国一轻工业尚保持1.34%的增长率,而四川一轻工业则以年均10.8%的幅度急剧下降,市场一轻产品严重短缺,迫使商业部门不得不普遍采取凭证限量供应办法。
1960年9月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四川一轻工业据此逐步进行调整。1963~1965年固定资产投资仅有3830万元。对市场紧缺的食糖、肥皂、火柴、灯泡、电池、文化用纸等,积极开辟原料来源;对原料有保证、生产有条件的企业,给予适当扶持。对盲目发展起来的技术不配套、产品质量低劣的企业坚决实行关、停、并、转,并将一些全民所有制和由集体转为全民的企业退回到集体所有制。同时精简职工,让多余劳力回农村生产。经过调整,1965年,一轻系统实有职工98315人,比1958年减少37.13%。1963~1965年,生产逐年回升,年均增长13.68%,接近全国一轻工业14.46%的增长速度。市场的紧张状态有所缓解,但生产仍未达到1957年的水平。196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58亿元,只达到1957年的86.4%,在全国各省一轻工业排名中下降到第8位。
三、艰难前进阶段(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以下简称“文革”)开始后,刚刚经过调整、逐步复苏的四川一轻工业再次受到严重挫折。1967年初,“造反派”夺权,一轻系统各级领导班子和管理机构几乎全部瘫痪,企业处于无政府状态,生产下降。1968年工业总产值3.1亿元,比1965年又下降44.3%。市场一轻产品严重短缺,甚至连中小学生的作业本也难以保证供应。1969年后,一批领导干部逐步被结合进入各级领导班子,1970年7月,省革命委员会决定成立四川省轻工业局革命领导小组,派出以魏义会为首的16名军代表主持工作,1973年2月,省革命委员会撤销省轻工业局革命领导小组,撤出军代表,任命霍然为局长。1975年,贯彻中央提出的全面整顿的方针,加强企业管理,修订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生产建设有所前进,日用品行业还有较大发展。“三五”、“四五”计划时期,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亿多元,完善和新建了一批为三线建设配套的纸厂,新建、改建和扩建了一批糖厂、烟厂、印刷厂、火柴厂、合成洗涤剂厂。197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0.27亿元,实现税利3.53亿元,分别为1957年的159%、222%。
生产建设虽较前一阶段有所发展,但“文革”适成的困难和问题很多。主要是基本建设周期长,由于摊子铺得宽,“三材”(钢材、木材、水泥)不能按计划供应,加之投资短缺,造成不少“胡子”工程,工期一般拖长2~5年;农副产品原料和化工原料短缺,长期缺电、缺煤,企业开工严重不足,不得不限产、减产,使人民生活必需的许多产品的供应严重不足;生产发展比其他省市一轻工业更加落后,1976年,工业总产值在各省一轻工业排名中下降到第13位。
四、持续发展阶段(1977~1985年)。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后,四川一轻工业开始摆脱困境,出现增长势头。1977和1978年分别完成工业总产值12.31亿元和15.39亿元。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接着对经济工作中长期存在的“左”倾错误进行全面清理,调整国民经济,执行大力发展消费品生产的方针。对轻工业实行“六个优先”的政策(即原材料、燃料、电力供应优先,安排挖潜、革新、改造措施项目优先,基本建设投资优先,银行信贷优先,使用外汇引进技术优先,交通运输安排优先),使四川一轻工业得到持续发展。
这一阶段,四川一轻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到17.02亿元。省轻工业厅首先将投资重点转到以发展罐头、饮料为主,带动日用品、印刷、包装装璜特别是玻璃行业,巩固提高纸、糖、烟主要行业,促进一轻工业的全面发展。罐头厂数和产量分别从1980年的9个/5.5万吨增至1985年的28个/12.2万吨;啤酒厂数和产量分别由1980年的两个/1.7万吨增至1985年的8个/7.3万吨;饮料厂(车间)数和产量分别由1981年的7个/0.18万吨增至1985年的58个/2.4万吨。有些产品饮誉全省、全国,其中峨眉矿泉饮料厂的运动员饮料,1984年被国家体委选为中国参加第23届奥运会运动员用的四种饮料之一;重庆饮料厂采用食、药两用植物配制的天府可乐,于1985年11月被国务院定为国宴饮料。
为了保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四川一轻工业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加强技术装备的挖潜、更新、改造。1980年以来,每年用于技术改造的投资占总投资的50—70%,累计完成技术改造项目1301项,占同期建成投产和交付使用项目1581项的82.28%。先后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意大利、瑞典、罗马尼亚等国引进技术项目61项,包括3300毫米宽幅整套造纸机、罐头异型罐生产线、电阻焊接制罐设备、果汁生产线、蕃茄酱生产线、饮料罐装线、多种电池生产线、双色四色胶印机、不干胶印刷机和食品饮料包装用的皇冠瓶盖、防盗盖等生产技术装备。对耗能大的造纸、制糖和日用硅酸盐等行业,进行以节能为中心的技术改造,新建一批热电结合的自备电站,改造窑炉,采取保温等措施,使万元产值耗能从1980年的9.3吨(折合标煤)下降到1985年的6.25吨,累计节约标煤260.5万吨。对起步较晚的钟表、自行车、缝纫机、合成洗涤剂等行业和为日用轻工配套的原材料项目,如制笔塑料、硬化油、十二醇、磷酸氢钙、锰粉、钨钼材料、玻璃模具等也适当投资。通过挖潜、革新、改造,1985年主要行业比1980年新增年生产能力为:机制纸及纸板16.64万吨,食糖6.5万吨,卷烟35.9万箱,合成洗涤剂3万吨,干电池1.58亿支,玻璃26.14万吨,搪瓷3750吨,灯泡1377万只,手表110万支,自行车40万辆,缝纫机20万架,印刷25.18亿印。
为了缓解农副产品原料不足的紧张状态,四川一轻工业加强了原料基地建设,还采取了改变原料结构等措施。如造纸原料1983年确定为“草木并举”,草类原料所占比重由“一五”计划时期的24%上升到“六五”计划时期的60.95%。火柴行业推广“以纸代木”,1985年全省纸蜡梗火柴已占火柴总产量的49.9%。制糖行业,1975年用苕干生产液态法白酒成功以后逐步推广,不仅提高了机制糖厂的综合效益,也增加了市场供应。
1981年7月,四川遭到百年未遇的洪灾,数以百计的四川一轻企业被水淹。省人民政府号召人民生产自救,省轻工业厅发起组织百日立功竞赛活动,派出9个工作组,由领导干部带队,奔赴现场救灾,同时拨出救灾物资和资金,协助企业渡过难关,迅速恢复生产。当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2.12亿元,超额完成全年计划。1982年,全省一轻企业普遍开展企业整顿工作。从加强基础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创建文明工厂、充实调整领导班子等方面对企业进行全面整顿。按照企业隶属关系,分不同层次组织自查、互查,直至验收,企业在管理、生产规程、消耗定额、质量检验、经济核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到
1985年,一轻系统613个全民所有制企业全部取得整顿合格证。1985年,四川一轻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8.78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比1976年增长3倍,实现税利10.36亿元,比1976年增长2.4倍,创历史最高水平。
这一阶段还对管理体制逐步进行改革。建国初期,四川轻工业分属川东、川南、川西、川北4个行署的工业厅和重庆市工业局管理,由西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统一领导。1952年9月,4个行署区撤销,恢复四川省建制,1954年6月,重庆市由中央直辖市改为四川省辖市,1955年10月,西康省撤销,金沙江以东各县划归四川省。全省一轻工业由省工业厅管理,1958年5月,组建四川省轻工业厅,将原属西南大区一级的纺织、盐务、造纸、蚕丝、地方工业等管理机构并入,同时将省工业厅的轻工局、化工局、手工业局、专县工业局划归省轻工业厅。此后管理机关几经调整,从省轻工业厅先后分出化学工业厅、第二轻工业厅、纺织工业厅、烟草公司。到1982年时,四川省轻工业厅只管理全省一轻工业,有12个直属企业。同其他工业系统一样,一轻工业较长时期实行一种同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即计划统包、物资统配、劳资统管、盈亏统负,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1980年初,四川省人民政府决定在5个企业进行体制改革试点,实行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独立核算,国家征税,自负盈亏,其中有一轻系统的重庆钟表公司和重庆印制三厂。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下发后,四川一轻工业的体制改革逐步由点到面,由浅入深。主要是:
从封闭型经济转向开放型经济。1979年以来,逐步打破部门、地区和所有制界限,实行技术和经济联合。除系统内部、系统之间的联合外,省际之间的联合有以重庆钟表工业公司为主体的联合省内外26个钟表企事业单位组成的西南钟表工业集团,有与北京联办的南充嘉陵食品厂,与上海联办的万海食品厂,与陕西联办的户县工业搪瓷粉末涂料分厂等。到1985年,全省一轻系统共与20多个省市签订联合协议265项,其中已有54%的项目付诸实施。
从单纯生产型转向生产经营型。由于商业对轻工产品不再实行统购包销,不少企业产品积压,资金短缺。1982年,省轻工业厅召开全省轻工工作会议,要求企业在经营思想上实现“转轨变型”。从此,一轻企业以质量求生存,以自销谋出路,陆续建立联销、代销和自销门市部等多种形式的销售网点。到1985年,仅自销门市部就达到400个。省轻工业厅供销公司从1983年开始,每年春、秋两季在广汉县举办商品展销交易会,迎接省内外工商企业客户参加,成交额3—5亿元,并逐年扩大。一轻系统产品自销比重由1983年的44%提高到1985年的66%。
从主管部门领导管理为主转向企业独立经营为主。1979年以来,特别是1984年5月10日国务院下达《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各主管厅局实行“简政放权”的部署后,到1985年,省轻工业厅将直属的11个企业和3个事业单位陆续下放到所在地、市;一轻系统各级主管部门也按规定下放权力给企业,使企业逐渐成为责、权、利相结合的,自主生产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单位,从而增添了企业活力,提高了经济效益。1985年与1980年相比,全省一轻企业上缴税利增长32.6%,企业留利增长168%,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32.1%,职工工资增长30.13%,固定资产更新改造资金增长109%。省轻工业厅为了实行行业管理,从1984年开始,陆续建立了造纸、自行车、食品饮料、印刷包装、日用品工业等省级公司,探索政企分开,按专业进行行业管理的道路。
三
经过36年的艰苦创业和生产建设,1985年四川一轻工业已经建成包括设计、设备制造、安装、生产、销售、科研、教育等在内的比较完整的体系。1985年,除成都轻工设计院直属轻工业部外,有轻工安装公司1个,生产企业737个。在生产企业中,全民所有制企业613个,集体所有制企业116个,全民与集体合营企业8个,遍布全省各市、地、州,形成既相对集中又适当分散的布局。全系统共有职工316585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7341人,有固定资产原值23.67亿元。1985年,工业总产值分别占全省轻工业、全省工业和全国一轻工业总产值的18.37%、8.54%和4.83%,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比1949年增长26.9倍。当年实现的税利相当于全省财政收入的17.63%,占全国一轻工业税利总额的4.21%;累计实现税利113.86亿元,等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24.05亿多元的4.7倍。1985年,全员劳动生产率12249元,百元产值创税利29.29元。
一轻工业的行业、产品、品种不断发展,产品产量不断增长,质量不断提高。1985年。共有大小行业33个,按轻工业部管理的一轻产品门类,除感光材料和打字机外,都已齐全,计200多个产品、1万多个花色品种。产品的产量,罐头、机制纸及纸板、日用玻璃、火柴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居第2位,电池居第3位,肥皂、碱回收居第4位。产品中获四川省优质产品奖的159个,获轻工业部优秀新产品奖的33个,获轻工业部优质产品奖的52个,获全国儿童生活用品奖的两个,获国家优秀新产品奖的34个,获国家银质奖的6个(7次)。出口产品的品种和数量逐年扩大,特别是1979年以后增加更快,到1985年计有纸、雪茄烟、罐头、饮料、味精、柠檬酸、洗涤剂、电池、香精香料、骨胶、铅笔、工艺陶、奶黄瓷、玻璃器皿和钟表等100多个花色品种出口。到1985年累计出口交货量总值19.8亿元,其中1985年出口总值占全省当年出口总值的11.8%,罐头出口创汇在四川轻工产品中居第2位,仅次于丝绸。
科技和教育事业逐步发展。建国初期,四川一轻科研机构只有接管的国民政府经济部重庆工业试验所的一部分,以后将该所逐步改建成8个独立科研机构,其中属一轻工业的3个,即造纸试验场、糖酒工业研究所和芳香工业科学研究室。在此基础上,经过30多年的建设,到1985年已建成制糖糖料、食品发酵、造纸、日化、轻工、硅酸盐、玻璃等9个独立科研院所、1个轻工情报研究所和80多个厂办科研机构、9个专业科技情报站。据10个独立科研、情报院所统计,共完成科研项目625项,推广应用266项。全省一轻系统科研成果获得省级及其以上奖励129项、138次,其中获省级奖90次、部级奖38次、国家级奖10次(包括全国科学大会奖6次)。建国初,四川一轻工业系统职工文化技术水平很低,文盲和半文盲高达70%以上。36年来,一轻教育逐步发展并形成普通中等专业教育和在职职工教育两大类。到1985年,有中等专业学校3所,累计招生6591人,毕业5322人;1958~1974年,大中型企业还先后开办相当于中等专业教育的半工半读学校14所,招生5348人。在职职工教育有职工中专班4个、电大教学班73个、职工大学1所、分校2所、轻工干部学校3所。在职职工经过建国初期的扫盲和此后的业余培训,知识结构逐步变化,文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据1980年11月省轻工业厅对13个地市、200多个轻工企业的15万多职工的统计,大专文化程度的职工约占2%,高中占12%,初中占40%,小学占38%,文盲和半文盲占7%。1981年以后,一轻职工教育,着重抓了青壮年职工文化补课和技术补课,到1985年取得初中文化补课合格证、初等技术补课合格证的职工分别为45525人和38432人,分别占应补课人数的72.33%和71.3%。一轻教育的发展,加上大专院校分配来的毕业生,使工程技术人员占职工的比例,由1980年的1.86%上升到1985年的2.84%。援外和对外经济协作工作也取得一定成绩。50年代末60年代初,受国家委托,先后担负援建越南越池纸厂(1963年建成投产)和缅甸雪当纸厂(1967年建成)任务。1984年9月,根据马里共和国政府要求和国家安排,省轻工业厅、内江地区轻化工业局和有关糖厂派出44名专家赴马里,直接参与马里两个甘蔗农场和两个大中型糖厂的生产技术经营全面合作管理。经过努力,使企业扭亏为盈,并发展了制糖生产,受到我国和马里政府的好评。1985年9月,成都搪瓷厂与莫桑比克合营一家搪瓷厂,由成都搪瓷厂派出9人参加经营管理。
但是,四川一轻工业在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
长期以来轻工业投资比例太低,资金严重不足,加之投资使用不当,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从1958年开始,一轻工业投资减少。1964年后,四川开始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建设期中,一轻工业为“三线”建设配套,新建了几个生产电容器纸、电缆纸、绝缘纸、纸袋纸、油毡原纸的大中型企业,而对关系人民生活的消费品生产几乎没有什么投资。从1958到1978年的21年间,一轻工业投资在全省工业投资中(不包括列入国家三线建设投资计算的口径)仅占2%左右,1965年最低,才占1.62%,导致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一轻工业投资既少,使用又不尽合理。一是投资分散。既要用于发展纸、糖、盐、烟等主要行业,又要发展缺门行业,造成顾此失彼。加之基建准备工作不够,设备不配套,“三材”缺口大,以致工期长,见效慢,经济效益差。以年产1万吨的成都合成洗涤剂厂为例,1970年建成后,因工程不配套,没有形成完整的生产线,加上其他原因,投产8年仅产洗衣粉1.96万吨,免税后还长期亏损。二是投资不及时,失去时机。主要表现在钟表、自行车、缝纫机行业,市场紧缺时,缺乏投资上不去。等到生产上去后,市场已经起了变化,产品滞销,使企业不得不限产或转产其他产品。
一轻工业所需原料,生产发展缓慢,使不少企业长期开工不足。建国初期,政府在保证粮食生产发展的前提下,积极发展经济作物,农副产品原料有较快增长,基本上能满足一轻工业生产的需要,但自1958年以来,由于政策、措施不当,经济作物的生产发展不起来,造成企业开工不足。例如扩建后的简阳糖厂,日榨蔗能力2000吨,年需甘蔗20万吨(1个榨季为3个多月),1985年供榨甘蔗仅有11万多吨,处于半开工状态。1985年,全省制糖行业加工能力发挥率仅有70%。
长期以来,注意产量、产值,忽视品种、质量,特别是缺乏开发新产品的动力。1980年以前,四川一轻工业主要依靠行政手段,采取集中管理模式,导致企业不过问市场,不讲求经济效益,因而不重视产品质量,更忽视新产品的开发,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产值产量计划。这种管理模式,也阻碍了科技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进行,四川一轻工业对不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管理体制和方法进行了一些改革,开始面向市场,注意科技进步和职工教育,使新产品逐渐增多,质量逐步改善,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但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仍然较低,职工素质不高。截至1985年,全省一轻工业还没有一个产品获得国家金质奖,获国家银质奖和轻工业部优质产品奖的产品也少,产品缺乏竞争力,很难适应市场变化,经济效益也不理想。1985年,四川一轻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和百元产值实现税利,比全国一轻工业平均水平分别低29%和11%。四川一轻工业总产值占全国一轻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957年的7.4%下降到1985年的4.83%,在各省、市、自治区的排列名次中,也从1957年的第4位下降到1985年的第9位。
《四川省志·轻工业志》(上册)第四篇 罐头和其他食品工业 pdf
《四川省志·轻工业志》(上册)第六篇 印刷和“三笔”墨水工业pdf
《四川省志·轻工业志》(上册)第七篇 硅酸盐和电光源工业pdf
《四川省志·轻工业志》(上册)第九篇 轻工科技和教育 pdf
《四川省志·轻工业志》(上册)附录 编后记 pdf 欲读此篇,请联系QQ:2962903165。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