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30 00:11:13

【乾隆】《中江县志》(十二卷)

发布时间:2017-02-14 10:02:00 浏览次数: 【字体:

清张松孙修,陈景韩纂。张松孙,字雅赤,号鹤坪,江南长洲(今江苏吴县)人。乾隆二十九年(1764)以监生出身任河南归德府(今河南商丘市)河务通判。乾隆四十八年(1783)擢升潼川知府。乾隆五十四年(1789)迁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市)知府,历官三十年。陈景韩,江苏元和(今苏州)举人,乾隆三十八年(1773)出任四川合州知州,四十七年(1782)调大宁(今巫溪县)知县,于五十一年(1785)调署中江知县。

陈景韩《序》曰:“至国朝康熙庚寅,三韩李西屏先生莅是邦,始修《县志》。虽亦分纲列目,未为美备。迄于今又七十余年矣。其间土地依然而厚薄顿异,人民不改而户口日繁,政令聿新而纯漓有辨,不有以修明之而昭兹来许,恐因循固陋,文献无征。虽有日新月盛之奇,竟因蔓草荒烟,同归剥落,诚可慨也。予两权邑篆,恭逢郡伯鹤坪张公表率是邦,于《府志》告竣后即议修邑乘。分纲为三:土地也、人民也、政事也。分帙若干卷,分目若干体。览者徒知体裁之别,纪载之详,而未悉我公垂示之深心,率励之至意,亦浅之乎言《志》矣。盖州县之设,即古列爵分土之遗意也。孟子言:“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而外,珠玉不可宝也。《志》中虽尽山川草木之蕃,人物文章之盛,以及修举废坠,因革捐益之宜,而所谓求珠于渊,取璧于山,未之及也。读是《志》者,知稼穑之惟宝;而地角山头尽为沃土矣;知所宝之惟贤,而少壮丁男俱成俊秀矣;知忠信之为宝,而实政仁心咸臻上理矣。现今川省时和年丰,民物熙皞,而(在)各上宪夙夜寅清,洁己率属,以仰承圣天子轸念民依率土施仁之德意,则是《志》之修,岂仅表万柳、三台之古迹,太简、子美之才名,与夫月吉规条之旧制哉!殆有即《志》以昭劝戒,而保土宇以安人民,抚人民以勤政事。政事得而山河效顺,鸟兽呈祥,赋役由是而盈阜,节义于焉而树立,以至学校宫墙群贤迭出,桥梁道路比匪潜踪,庶不负建国亲侯之至意耳!览是编而了如指掌,其有关于吏治民生者,正非浅鲜也。”盖此系张松孙闲修府志后,告知景韩纂修邑乘事,景韩乃集县人士采访搜集,并特请潼川府草堂书院掌教雷懋德参与编辑厘订,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成书刊行。

此志编例一依《潼川府志》,分土地、人民、政事三部,下列十四门附十门,约20万字。各种图绘亦参照府志而附于各门类中,书首仅有天文、疆域、城池、护城堤四图,所有图绘刻精细。以古迹、山川、寺观、学校、宅墓、职官、人物等门类纪述较详。重点在山川古迹、历代著名人物事略和著述,有如凯江、元武山等名迹胜景。艺文除旧志所载外,收入张松孙、陈景韩等人许多诗文,如凯江八景,每一景图均附有张松孙的题诗。城池、学校、人物等门类中亦如是。与旧志不同者,在于风俗、寺观、宅墓等门类中采录了更多史料,也更有价值。

今存乾隆五十二年(1787)刻本。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