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对旧志资源进行抢救性整理保护工作的建议
一、旧志资源进行抢救性整理保护工作的必要性
四川作为方志大省,历来就有编史修志的优良传统。早在东晋之时,四川人常璩编纂的《华阳国志》被誉为我国现存最早一部地方志专著。四川现存历代旧志达800余种,数量占全国现存旧志总量的十分之一。这些旧志不仅是我国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我们研究四川、建设四川的重要文化资源。有计划地整理和研究四川各地历代旧志,利用旧志丰厚的地情信息资源服务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旧志整理基本现状
旧志整理工作是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的旧志保管保护现状堪忧,旧志资源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整理开发工作任重道远.
主要问题是:
(一)旧志版本、收藏等情况家底不清,不少孤本、善本或稿本,残缺不全,能见者廖廖无几;特别是“5•12”大地震进一步加剧了旧志及其他古籍文献的损毁,如不及时进行全面搜集、整理和出版,随着时间的推移,孤本、善本和稿本将会逐步散失,同时又会有一些旧志成为孤本,旧志会越来越少,其损失将无法弥补;现在旧志书的存量也越来越少,多数馆藏的旧版本都被视为文物,束之高阁,其作用难以发挥。这一现状,对利用旧志了解和研究四川省情已造成极大的困难。因此,对旧志进行抢救性的搜集保护、整理已成为我省文化遗产抢救工作的当务之急。
(二)旧志整理工作任务繁重
所谓旧志整理包括影印出版、标点、校勘、注释、翻译、数字化处理等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我省大多数市州的旧志整理工作没有提上各级政府议事日程,缺乏统一规划组织,没有专项经费保障,工作开展举步维艰。有的地方志机构虽然开展了旧志收集工作,但因其多种因素,不具备旧志抢救、整理保管条件;旧志整理大都是简单的重印、影印和复印,所出的一些旧志点校本错讹之处甚多。
国内的陕西、山西、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河南等自上世纪80年代起都已先后开展旧志整理工作,并已取得显著成效。广东省这几年投资1500万元,全面收集历代方志430种,正式出版了《广东历代方志集成》,抢救保护了广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比之下,作为方志大省的四川已存在明显差距。
三、对于旧志整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综上所述,我省旧志整理工作刻不容缓,应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对四川旧志资源进行抢救性整理保护工作。建议如下:
(一)建议省政府加强对旧志整理保护工作的领导;督促省志编委立即组织开展全省现存旧志普查工作,防止其散落、流失和损毁。目前,我省现存旧志分布情况极为复杂,分散于美国、日本、英国及中国台湾、香港以及国内多家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收藏机构。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由省志编委提出具体的旧志抢救性保护整理计划。
(二)加大资金投入,全面实施旧志抢救和整理工作。建议省政府督促省志编委对旧志抢救整理工作进行评估,提出所需经费预算报告;建议省政府督促省发改委、省财政把旧志整理工作纳入专项经费预算,分年度按工作进度划拨到位;以确保抢救整理工作尽快有序进行。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