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地情>四川省情>四川统计公报>详细内容
2025-03-17 12:10:10

2015年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四川省统计局(2016年2月)

来源:四川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9-04-22 15:10:49 浏览次数:2142 【字体:

2015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多重困难叠加的特殊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四川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积极采取一系列“稳增长、促发展、调结构、惠民生”的政策措施,四川省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运行态势。同时,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步伐加快,民生持续改善,“十二五”规划目标全面完成。

一、综  合

经国家统计局审定,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010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77.3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4293.2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12132.6亿元,增长9.4%。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0%、53.9%和41.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6836元,增长7.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2.4:48.9:38.7调整为12.2:47.5:40.3。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8266.0亿元,比上年增长8.3%,占GDP的比重为60.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73.8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0637.9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6154.4亿元,增长9.8%。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上年上涨1.5%,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2.9%,居住类价格上涨0.5%。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比上年下降3.6%,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4.7%,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IPI)比上年下降3.3%。

表1:2015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指        标

全 省

城 市

农 村

居民消费价格

1.5

1.4

1.6

食  品

2.9

2.2

4.1

其中:粮食

2.4

2.6

2.0

油脂

-3.2

-4.9

-0.3

猪肉

11.5

10.4

12.8

鲜蛋

-5.3

-5.7

-3.4

水产品

1.4

0.5

3.3

鲜菜

2.9

2.7

3.6

烟酒及用品

0.1

-0.3

0.6

衣  着

1.4

1.2

1.8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0.4

0.6

0.0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2.1

2.4

1.4

交通和通信

-0.7

-0.3

-1.4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1

1.1

1.3

居  住

0.5

1.2

-0.7

二、农  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45.4万公顷,比上年下降0.2%;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29.8万公顷,增长1.0%;中草药材播种面积11.2万公顷,增长3.7%;蔬菜播种面积135.0万公顷,增长2.6%。

全年粮食总产量3442.8万吨,比上年增产2.0%,其中小春粮食增产1.9%;大春粮食增产2.0%。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307.6万吨,增产2.2%;烟叶产量22.2万吨,减产1.0%;蔬菜产量4240.8万吨,增产4.2%;茶叶产量24.8万吨,增产6.2%;园林水果产量806.5万吨,增产6.2%;中草药材产量43.9万吨,增产3.7%。

全年肉猪出栏7236.5万头,比上年下降2.8%;牛出栏295.5万头,增长6.0%;羊出栏1698.0万只,增长4.0%;家禽出栏66154.9万只,增长2.3%。禽蛋产量增长0.9%,牛奶产量下降4.7%。

全年完成荒山荒(沙)地造林29.2万公顷。其中,完成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5.2万公顷,完成退耕还林工程7.2万公顷;年末实有森林管护面积1771.0万公顷。年末全省共有湿地公园43个,其中省级湿地公园19个,国家湿地公园24个。年末森林覆盖率36.02%,比上年提高0.26个百分点。

全年水产养殖面积20.2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5%;水产品产量138.7万吨,增长4.5%。

全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6.8万公顷,年末有效灌溉面积273.4万公顷。全年新增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0万公顷,累计838.9万公顷。新解决饮水困难人口471万人。新增农业机械总动力240.1万千瓦,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400.2万千瓦,增长5.8%。全年农村用电量174.8亿千瓦小时,增长3.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2084.9亿元,比上年增长7.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5.6%。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338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9%。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3%,重工业增加值增长7.3%,轻重工业的比为1: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5.6%,集体企业增长4.3%,股份制企业增长9.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0.7%。

分行业看,规模以上工业41个行业大类中有36个行业增加值增长。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3%,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11.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0.1%,汽车制造业增长10.0%,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5.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1.6%,纺织业增长13.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5%,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17.7%,医药制造业增长12.3%。

表2: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单  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原煤

汽油

     万吨

    万吨

6355.5

217.4

-14.6

11.6

天然气

  亿立方米

266.2

5.5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2969.5

0.9

铁矿石原矿

     万吨

19835.6

-3.5

生铁

     万吨

1747.4

-8.3

十种有色金属

     万吨

59.3

-11.3

粗钢

     万吨

2110.4

-5.1

成品钢材

     万吨

2702.5

-3.8

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

     万吨

497.1

7.9

饲料

     万吨

1493.4

0.9

食用植物油

     万吨

205.1

44.0

卷烟

      亿支

945.8

-5.8

啤酒

    万千升

221.0

-3.0

白酒

    万千升

370.9

6.0

      亿米

18.5

-0.4

     万吨

118.0

5.4

化学纤维

     万吨

118.1

5.1

彩色电视机

     万台

1055.7

2.0

家用电冰箱

     万台

73.6

-8.3

房间空气调节器

     万台

142.8

-17.3

水泥

     万吨

14040.6

-3.3

汽车

     万辆

105.1

9.1

电子计算机整机

     万台

6342.7

-16.8

移动通信手持机(手机)

     万台

3375.3

171.0

 

从主要产品产量看,原煤产量比上年下降14.6%,汽油增长11.6%,天然气增长5.5%,发电量增长0.9%,铁矿石原矿下降3.5%,成品钢材下降3.8%,水泥下降3.3%,白酒增长6.0%,化学药品原药增长17.1%,汽车增长9.1%,电子计算机整机下降16.8%。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6.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876.3亿元,比上年增长1.7%。实现利税总额3887.9亿元,下降2.5%。盈亏相抵后实现净利润2044.0亿元,下降5.3%。其中,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净利润529.8亿元,增长16.5%;股份制企业1716.5亿元,增长4.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230.9亿元,下降53.6%。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325.6亿元,比上年增长9.0%。年末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3583个,实现利税总额504.3亿元,增长5.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2795.4万平方米,下降1.1%;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0692.3万平方米,增长5.9%,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5712.6万平方米,增长6.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973.7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965.6亿元,增长10.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840.1亿元,增长31.8%;第二产业投资7462亿元,增长3.5%,其中工业投资7361亿元,增长2.7%;第三产业投资17671.6亿元,增长12.4%。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813亿元,比上年增长9.9%。商品房施工面积38981.4万平方米,增长6.8%。商品房销售面积7671.2万平方米,增长7.4%。

五、国内贸易及旅游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77.7亿元,比上年增长12.0%。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1151.7亿元,增长11.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726.1亿元,增长13.2%。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11921.7亿元,增长11.9%;餐饮收入1956.0亿元,增长12.3%。在限额以上企业(单位)中,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333.1亿元,比上年增长78.7%。

从限额以上企业(单位)主要商品零售额看,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9.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2.3%,日用品类增长19.4%,化妆品类增长15.7%,金银珠宝类增长5.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0.9%,中西药品类增长17.3%,家具类增长20.3%,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3.8%,汽车类增长6.3%,石油及制品类下降3.6%。

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5.9亿人次,比上年增长9.2%;国内旅游收入6137.6亿元,增长26.9%。接待入境旅游者273.2万人次,增长14.1%;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1.8亿美元,增长37.9%。全省旅行社组织出境游客总人数为195.8万人,增长58.2%。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210.5亿元,增长27.0%。

六、对外经济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04.4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0%。新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319家,累计批准10791家。外商投资实际到位资金100.7亿美元。落户四川的境外世界500强企业219家。年末驻川外国领事机构15家。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金额45.3亿美元,完成营业额54.6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3.5%。新增境外投资企业145家,境外投资企业累计537家。

全年在履约的国内省外投资项目8623个(含往年结转项目)平均到位资金规模为1亿元,比上年增加949万元;实际到位国内省外资金9116.0亿元,增长3.6%。

全年进出口总额3190.3亿元,比上年下降26.0%。其中,出口额2056.5亿元,下降25.3%;进口额1133.8亿元,下降27.2%。

全年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1449.2亿元,比上年下降17.1%,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45.3%;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295.3亿元,下降23.5%,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40.5%。区内物流货物方式进出口323.8亿元,下降53.8%,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10.1%。

七、交通、通信和邮电

全年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路等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2500.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3%;完成旅客周转量1623.8亿人公里,增长6.0%。铁路营运里程471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016公里;内河港口年集装箱吞吐能力233万标箱。

表3:2015年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路运输方式完成运输量

指      标

单    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货物周转量

亿吨公里

2500.1

6.3

公路

亿吨公里

1693.3

12.1

铁路

亿吨公里

606.3

-10.5

民航

亿吨公里

9.7

10.3

水路

亿吨公里

190.8

23.7

旅客周转量

亿人公里

1623.8

6.0

公路

亿人公里

632.8

0.4

铁路

亿人公里

271.8

0.1

民航

亿人公里

716.6

14.1

水路

亿人公里

2.6

-1.8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281.1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38.6亿元,增长18.1%;电信业务总量1142.5亿元,增长25.6%。年末拥有局用交换机容量(含接入网)754.7万门;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15691.3万户。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353.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872.0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16.6%,移动电话普及率84.4%。固定互联网用户1026.4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5476.6万户,长途光缆线路长度6.0万公里,本地网中继光缆线路长度59.6万公里,接入网光缆线路长度95.9万公里。

八、财政和金融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29.1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税收收入2353.1亿元,增长1.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511.7亿元,增长10.5%。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9184.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1%。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8575.9亿元,增长10.8%。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8011.8亿元,增长12.2%。其中,住户贷款余额11679.2亿元,增长8.4%。

年末共有保险公司83家,按业务性质分,有产险公司37家、寿险公司41家、养老险公司3家和健康险公司2家;按资本国别属性分,有中资公司63家,外资公司20家。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1267.3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其中,财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447.4亿元,增长13.1%;人身险原保险保费收入819.9亿元,增长23.3%。全年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454.1亿元,增长21.4%。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234.5亿元,增长13.6%;人身险赔付支出219.6亿元,增长31.0%。

年末有证券公司4家、期货公司3家、证券投资咨询公司3家、证券公司分公司27家、基金公司分公司12家、证券期货营业部317家。年末有证券投资者账户1132.4万户,全年累计实现证券交易额17.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8倍。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4万所,在校生1514.7万人,教职工102.1万人,其中专任教师84.5万人。

年末共有小学6487所,招生93.5万人,在校生541.7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7%;初中3864所,招生80.7万人,在校生246.4万人;特殊教育124所,招生2398人,在校生1.2万人;普通高中726所,招生49万人,在校生147.1万人;中等职业教育550所,招生44.1万人,在校生110.8万人。职业技术培训机构4591个,职业技术培训注册学员272.1万人次。

年末共有普通高校109所。普通本(专)科招生43.7万人,增长6.7%;在校生138.8万人,增长4.5%;毕业生36.2万人,增长6.8%。研究生培养单位38个,招生2.9万人,在校生9.0万人,毕业生2.5万人。成人高等学校15所,成人本(专)科在校生40.4万人;参加学历教育自学考试62.2万人次。

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135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500亿元。年末在川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80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2个。全省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5人。全省全年共申请专利110746件,获得授权专利64953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40437件,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9105件。行政机关立案处理专利案件896件,审理结案891件,结案率99.4%;实施专利项目10109项;专利权质押融资金额20.4亿元。

年末有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707家;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9个;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26家,其中创新型企业14家,创新型试点企业12家;省级创新型企业1623家,其中试点企业490家、培育企业1107家;有重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30个,其中国家试点联盟2个、国家重点培育联盟1个、国家备案联盟7个。全年共登记技术合同11262项,成交金额295.8亿元。完成省级科技成果登记2303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省文化系统内艺术表演团体52个,艺术表演场所45个,文化馆207个,文化站4579个,公共图书馆203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5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55个。

年末共有博物馆222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74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69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400处。全省博物馆纪念馆全年接待观众2700万人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3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22项。

年末无线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广播电视台165座,中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36座。广播综合覆盖率97.1%;电视综合覆盖率98.3%。有线电视用户1498万户。

全年出版地方报纸137种,出版量16.0亿份;出版期刊353种,出版量5866万册;出版图书10379种,出版量21738万册;出版音像制品135种,电子出版物422种。档案馆247个,其中国家综合档案馆204个。国家综合档案馆全年向社会开放各类档案599.8万卷。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80029个,其中医院1940个(民营医院120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76208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48.9万张,卫生技术人员47.3万人,其中执业医师14.9万人,执业助理医师3.3万人,注册护士19.1万人。妇幼保健机构201个,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0.5万人,注册护士0.8万人;乡镇卫生院4508个,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3万人,注册护士2.3万人。

全年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44612.2万人次,其中医院15991.6万人次(民营医院2458.1万人次),基层医疗机构27158.1万人次;出院1542.9万人,其中医院1040.2万人(民营医院229.9万人),基层医疗机构452.3万人;县域内住院率达到90.2%。

全年新增省级卫生城市(县城)8个;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比上年提高3.5和3.0个百分点。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部涉农县(市、区)。住院费用实际补偿比例提高到63.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网上采购率100%。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连续9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分别降至21.68/10万、7.8‰、8.92‰。

全年省优秀运动队获世界级比赛金牌10枚、银牌9枚、铜牌7枚;获亚洲级比赛金牌11枚、银牌5枚、铜牌2枚;获全国比赛金牌19枚、银牌24枚、铜牌26枚。全年体育彩票销售45.4亿元,增长12.8%,共筹集公益金12.8亿元。年末国家级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15所、省级21所,市(县)级业余训练重点单位28所;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65个。共建设全民健身路径9167条,当年新建1081条。实施体育“十项惠民行动”,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6452个。

十一、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年全省技术改造与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工业节能节水和淘汰落后产能方向)支持工业节能节水工程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项目合计75个,其中节能项目31个、节水项目12个、电机能效提升项目3个、循环经济示范项目17个、高效节能节水环保技术和产品产业化项目1个、绿色能源工程项目9个、清洁生产(灰霾治理)项目2个。

全年安排环保专项资金8.7亿元,完成工业企业治理项目444个,其中工业烟粉尘治理项目127个,工业挥发有机物治理项目77个,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项目30个,清洁生产审核项目210个。11条重点小流域环境治理工作全面展开,完成30个服务人口5000人以上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消除劣V类水质的目标任务。

年末全省自然保护区169个,面积8.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7.35%。年末有国家级生态县(区)15个,省级生态县(市、区)48个。

全年发生道路交通、工矿商贸、铁路交通、农业机械生产安全事故1843起、死亡1030人,分别比上年下降18.2%和15.9%。自2001年以来安全事故发生数和死亡人数持续保持下降态势,全省全年首次没有发生重特大事故。全年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100人,下降10.4%;工矿商贸十万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899人,下降23.1%;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1.843人,下降6.2%;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人数为0.803人,下降4.1%。

十二、人  口

据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测算,全年出生人口84.0万人,人口出生率10.3‰;死亡人口56.6万人,人口死亡率6.94‰;人口自然增长率3.36‰。年末常住人口820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3.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912.5万人,乡村人口4291.5万人,城镇化率47.69%,比上年提高1.39个百分点。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21元,比上年增长9.3%。

按常住地分,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05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工资性收入15242元,增长6.9%;经营净收入3054元,增长5.2%;财产净收入2169元,增长14.7%;转移净收入5740元,增长10.9%。人均消费性支出19277元,增长8.5%。其中,居住支出增长4.7%,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3.4%,交通和通讯支出增长11.3%。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5.2%。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47元,比上年增加900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工资性收入3463元,增长9.7%;经营净收入4197元,增长8.2%;财产净收入224元,增长21.0%;转移净收入2363元,增长11.0%。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251元,增长11.4%。其中,居住消费支出增长12.7%,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增长4.8%,交通和通讯支出增长15.2%,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增长16.0%。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9.1%。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939.0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3020.4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655.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不含失地农民)652.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752.1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670.3万人。

全年纳入城市低保人员157.1万人,农村低保人数405.3万人,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补助水平分别比上年提高20元和15元。符合条件的五保供养对象全部纳入供养范围,共计49.5万人,其中集中供养五保人数26.6万人,集中供养率53.8%。养老服务设施总床位数48.3万张。建立社区服务机构18432个,其中建立城镇社区服务机构9917个。销售福利彩票83.5亿元,直接接受社会捐赠2.0亿元。

十四、民族自治地方经济

民族自治地方(包括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北川羌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900.6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9.9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905.6亿元,增长2.0%;第三产业增加值615.1亿元,增长7.7%。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9.5:50.5:30.0调整为20.0:47.6:32.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2.4个百分点。

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664.4亿元,比上年下降0.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91.4亿元,增长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1.8亿元,增长10.7%。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50元,增长1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30元,增长8.0%。

十五、扩权试点县(市)经济

全年78个扩权试点县(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424.1亿元,比上年增长8.7%,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12.0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6067.3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3144.8亿元,增长10.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9.9:54.3:25.8调整为19.4:53.1:27.5。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6937.8亿元,增长9.5%,占GDP的比重从上年的60.2%上升到60.7%,提高0.5个百分点。

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5244.9亿元,比上年增长9.3%,增速比全省高1.7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35亿元,增长1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71.6亿元,增长13.0%。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80元,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33元,增长10.1%。年末住户存款余额10295.3亿元,增长14.3%。 

注:

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四川统计年鉴-2016》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地区生产总值核算执行国家统计局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即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是指工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3、公报中物价、林业、渔业、农业机械化、交通运输、邮政、电信、金融、旅游、对外贸易、财政、保险、证券、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等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



(来源:四川统计局

来源: 四川统计局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