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地情>四川省情>四川统计公报>详细内容
2025-03-17 12:10:10

1996年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作者:四川省统计局 来源:四川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9-04-17 14:50:47 浏览次数:1906 【字体:

1996年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四川省统计局

  1996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方针、政策,积极推进“两个转变”,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抑制,粮食持续增产,财政增收,金融形势平稳,国民经济进入了适度快速增长的轨道,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省民族团结,政治稳定,社会经济事业全面发展。初步统计,全年商品零售物价涨幅回落到7.7%,国内生产总值2985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60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1235亿元,增长14.0%;第三产业增加值890亿元,增长9.0%。

  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农业基础仍然脆弱,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低,停产半停产企业和下岗待业职工增多等不容易忽视的问题,尚需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足够的重视。

  一、第一产业

  1996年,各级党政领导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切实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始终坚持“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方针,全力抗灾自救,圆满实现了“粮增产、钱增收”的目标。

  种植业 种植业持续发展,主要农产品再获丰收。粮食总产量3483.1万吨,比大丰收的上年增产84.8万吨,再创历史最高水平。

  主要农产品产品如下:

  

产品

单位

产量

比上年±%

  粮食

 万吨

 3483.1

2.6

   谷物

 万吨

 2987.7

3.5

   豆类

 万吨

 74.4

-7.7

   薯类

 万吨

 421.0

-0.2

  棉花

 万吨

 12.3

9.6

  油料

 万吨

 133.1

-8.3

   花生

 万吨

 28.0

7.6

  油菜籽

 万吨

  104.6

-11.8

  甘蔗

 万吨

 164.2

-3.8

  黄红麻

 万吨

 3.7

-8.8

  烤烟

 万吨

 7.5

113.7

  水果

 万吨

 171.8

10.3

  林业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经济效益有所好转。1996年造林27.8万公倾。主要林产品产量中,油桐籽4.9万吨,油菜籽3938.0吨,核桃2.4万吨。

  畜牧业 草食牲畜大幅度增长,生猪生产稳定发展,主要畜产品产量继续增加,畜牧业生产在连续十九年增长的基础上,1996年再上一个新台阶,生猪出栏6069.3万头,增长3.9%。

  年末牲畜存栏及主要畜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

单位

产量

比上年±%

 年末大牲畜存栏数

 万头

1051.1

1.6

  年末生猪存栏数

 万头

5275.6

-0.2

  年末羊存栏数

 万只

1094.5

9.5

  出栏肉猪头数

 万头

6069.3

3.9

猪牛羊肉总产量

 万吨

457.9

10.7

   #猪肉

 万吨

430.0

9.7

  牛奶产量

 万吨

23.2

-2.1

  渔业 渔业生产稳定发展,水产品产量继续增加。水产品产量33.3万吨,增长11.4%。

  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去冬以来年,各地狠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努力增加水利建设投入,规模有所扩大,质量、效益均有提高,生产条件有所改善。1996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263.3万千瓦,增长4.4%;农用载重汽车4.3万辆,增长0.9%;化肥施用量(折纯量)184.3万吨,增长0.8%;农村用电量64.5亿千瓦时,增长7.0%。

  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和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逐步发展壮大,乡镇企业生产持续增长。

  二、第二产业

  工业 1996年,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加快四川工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提出了要用抓农业的劲头来抓工业的要求,努力提高工业增长质量,改善企业经济效益,一批影响全省工业大局的大中型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有了明显好转,“名牌战略”、“8+5”工程、“小巨人计划”的实施取得了新的进展,工业生产稳定增长。乡及乡以上工业全年总产值2346.2亿元,比上年增长17.5%,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2214.3亿元,增长8.8%。其中,大中型企业实现销售产量值1030.4亿元,增长12.7%。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

单位

产量

比上年±%

  煤

 万吨

6115.5

 -5.6

  天然气

亿立方米

75.1

 0.4

  发电量

 亿度

475.5

 6.1

  钢

 万吨

548.9

 5.1

  成品钢材

 万吨

501.8

 14.5

  硫酸

 万吨

159.6

 10.2

  烧碱

 万吨

27.3

 9.5

  纯碱

 万吨

43.6

 1.1

 化肥(折纯量)

 万吨

255.1

 15.2

  水泥

 万吨

2204.3

 10.9

  发电设备

万千瓦

302.7

 -5.4

  交流电动机

万千瓦

76.0

 -25.5

  汽车

 万辆

2.9

 16.4

  摩托车

 万辆

0.1

 -66.7

  电视机

 万部

519.5

 39.6

  彩电

 万部

484.6

 58.6

  布

 亿米

6.5

 -2.8

  丝织品

 万米

8296.3

 -29.1

 机制纸及纸板

 万吨

102.2

 -1.9

  糖

 万吨

11.9

 7.2

  原盐

 万吨

312.7

 42.0

  白酒

 万吨

122.4

 -6.5

  啤酒

 万吨

48.7

 21.4

  工业经济效益尚不理想。全年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46.6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工业资金利税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为6.1%和1.2%,比上年分别降低0.3和0.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62.1亿元,比上年上升22.8%;企业亏损面34.1%,比上年扩大4.0个百分点。

  三、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发展稳定,增势平稳。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快速发展,国内市场、对外贸易稳步增长,金融形势稳定,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运输邮电业 交通运输保持良好发展态势,航空事业快速发展,运输能力有所增强。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铁路450亿吨公里、公路182亿吨公里、水运18亿吨公里、空运1.8亿吨公里;旅客周转量:铁路120亿人公里、公路285亿人公里、水运2.1亿人公里、空运88亿人公里。

  邮电通信事业快速发展,通讯条件大大改善。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8.5亿元,增长45.5%。年末城市市内电话达129万户,增长40.1%;农村电话达21万户,增长63.0%;移动电话达19万户。

  国内贸易 商品供应丰富,市场运行平稳。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91.4亿元,增长17.7%。

  多元化流通格局逐步形成,非国有经济发展快,增速达到23.3%,非国有经济实现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70.9%提高到74.3%。国有企业销售增长3.9%,在零售市场中所占的份额由上年的29.1%缩小到25.7%。

  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增幅回落,其它行业较好。全年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683.4亿元,比上年增长14.3%,零售比重由上年的64.4%下降到62.6%。餐饮业和其它行业零售分别增长31.3%和21.6%。

  生产资料市场稳中渐增。全省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销售各类生产资料总值599.2亿元,增长3.6%。其中,销售钢材228.1万吨,增长1.2%,水泥94.7万吨,增长10.6%,木材60.7万立方米,增长9.2%。

  对外经济 1996年进出口总额26.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7.7%。其中,出口总额15.5亿美元,下降16.2%,进口总额10.6亿美元,增长8.2%。全年国际旅游收入7022.2万美元。

  金融、财政 金融改革进展顺利,取消保值储蓄和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等政策出台后,金融形势基本平稳。1996年末全社会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304.8亿元,比年初增长27.9%,贷款余额2454.0亿元,比年初增长21.6%。

  1996年,地方财政收入154.1亿元,地方财政支出247亿元。

  科教文卫和体育事业 全省普通高等学校以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为核心的改革取得成效。初步探索出一条“联合、合并、合作、共建”的新路子。1996年末,全省普通高等学校42所,招收本科、专科学生4.4万人,在校学生达13.1万人,招收研究生2278人,在校研究生6615人,中等专业学校215所,在校学生21.7万人;普通中学4506所,在校学生276.6万人,小学48911所,在校学生779.8万人。

  文化事业实施“精品战略”,推进了精神文明建设。年末,全省艺术表演团体101个,公共图书馆125个,文化馆175个,博物馆43个。全省有广播电台58座,中、短波广发射台和转播台28座,节目65套,广播人口覆盖率84.7%。电视台32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3473座,节目34套,电视人口覆盖率85.1%。全省地方报纸出版96种,总印数109084万份,杂志出版288种,总印数4325万册;图书出版3833种,总印数27975万册。

  医疗卫生保障事业又有新进展。年末,全省卫生机构1396.3个,床位18.9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4.6万人,其中:医生12.3万人,护师、护士6.0万人,均比上年有所增长。

  体育事业稳步发展。1996年,成功地举办了省第八届运动会,有132人87次打破40项省运动会纪录,年内我省运动员在世界级比赛中,获金牌1枚,铜牌2枚,获全国比赛金牌34枚,银牌44枚,铜牌19枚。群众性体育活动日趋活跃,全民健身计划实施顺利,全年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青少年达标率89.39%。

  四、固定资产投资

  1996年,全省进一步深化投资改革,强化“项目审批、设计、概预算、施工、宏观调控”五项管理,集中力量保重点项目建设,重点工程建设进度加快,投资结构有所改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72.8亿元,增长14.1%,其中: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427.2亿元,增长11.1%;城乡固定资产投资110.2亿元,下降0.4%;城乡居民私人投资128.8亿元,增长46.8%。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326.7亿元,增长14.2%;更新改造投资99.4亿元,增长7.5%。从基本建设投资结构看,第一产业下降5.4%,第二产业增长20.7%,第三产业增长9.5%。在第三产业投资中,对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等基础设施的投资进一步增大,有效地促进了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

  五、物价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治理通货膨胀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1996年,社会商品零售物价上涨7.7%,比上年回落9.3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商品零售物价上涨6.4%,农村商品零售物价上涨8.8%。居民消费价格上涨9.3%,比上年回落9.2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9.8%,农村居民消费价格上涨9.1%。居民生活服务价格上涨14.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4.0%。农产品收购价格上涨3.5%,其中,粮食类上涨10.7%,经济作物类下降3.8%,畜禽产品类上涨3.4%。

  六、人口和人民生活

  1996年全省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围绕“稳粮增收控人口,少生快富奔小康”发展战略,积极推进计划生育“两个转变”,生育政策稳定,基层工作加强,实现了全省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7‰以内的目标。据1996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测算,全省人口出生率16.7‰,比上年低0.4个千分点,扭转了连续5年上升的势头;死亡率为7.4‰;人口自然增长率9.3‰,年末常住总人口8356.5万人。

  1996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3939元,增加405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5%。人均生活费支出3733元,增加356元,扣除物价因素,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据全省抽样调查,农民人均纯收入1459.1元,比上年增收304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收入增长15.8%,是“八五”以来农民实际收入增长最明显的一年。农民生活消费水平也有提高,全省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58.0元,增加250.9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2.4%。

  城镇从业人员继续增加,用工制度改革取得成效。年末,全部职工人数692.7万人,全年职工工资总额354.9亿元,增长10.3%,职工平均工资5123元,名义增长8.9%。

  城乡居民储蓄持续增长。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73.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9.0%。

  七、民族自治地区

  1996年,民族自治地区坚持稳定、团结、发展的方针,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实现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国民经济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民族自治地区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全年甘孜、阿坝、凉山自治州和马边、峨边自治县国内生产总值156.1亿元,增长8.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2.3亿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43.0亿元,增长8.9%;第三产业增加值50.8亿元,增长12.2%。

  农牧业生产投入继续增加,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9.7亿元,比上年增长7.7%。

  民族自治地区主要农畜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

单位

产量

比上年±%

  粮食总产量

万吨

211.1

  2.9

  油料产量

万吨

1.6

  3.9

  甘蔗产量

万吨

55.8

  持平

  猪牛羊内产量

万吨

29.4

  3.6

   #猪肉

万吨

19.8

  4.4

  年末生猪存栏数

万头

410.6

  0.2

年末大牲畜存栏数

万头

616.6

  0.1

  年末羊存栏数

万只

684.2

  持平

化肥施用量(折纯)

万吨

7.5

  10.2

  农村用电量

亿千瓦时

3.2

  12.3

  民族工业继续发展。1996年民族地区全部工业总产值82.2亿元,增长8.7%。其中,轻工业产值21.3亿元,增长1.2%;重工业产镇60.8亿元,增长11.6%。

  城乡市场进一步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5亿元,增长13.6%。其中,国有经济消费品零售额16.5元,增长12.7%;集体经济消费品零售额2.9亿元,下降8.9%,批发零售贸易业消费品零售额26.7亿元,增长8.5%。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4.7亿元,增长25.0%。其中,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9.6亿元,增长25.7%;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5.1亿元,增长22.8%。

(来源:四川省统计局

来源: 四川省统计局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