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政协四川省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晏永和(2011年1月16日在政协四川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
各位委员,同志们:
我代表政协四川省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委员审议,请同志们提出意见。
一、2010年工作回顾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省灾后重建“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决胜之年。一年来,省政协在中共四川省委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省委九届七次、八次全会和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突出团结民主两大主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在服务大局中彰显特色,在全面履职中提升质量,为促进我省“两个加快”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增进共识,汇聚社会各界力量
面对多种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面对加快发展速度和提高发展质量的双重任务,我们发挥大团结大联合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积极引导各族各界人士增进思想共识,汇聚发展合力。通过召开省政协党组会议、主席会议、常委会议、省政协学习会和专委会学习会等,及时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委重要会议精神。举办情况通报会、专题讲座,开展讨论、加深理解,加大宣传力度、交流学习经验,推动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委员深刻认识中央和省委对总体形势和阶段特征判断的准确性,深刻认识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重大决策部署的战略性,深刻认识坚持“巩固回升、加快发展”、实施“投资拉动、产业支撑”的重要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加快发展的目标任务上来,不断增强大局意识、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发展意识,始终与全省大局方向一致、目标一致、工作一致,形成推动加快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强大合力。
(二)紧扣基调,扎实服务“两个加快”
我们牢牢把握全省工作总体取向和工作基调,发挥人才荟萃和智力密集优势,为巩固向好发展势头、继续推进“两个加快”建言献策。
助推经济巩固回升。突出“投资拉动、产业支撑”的着力重点,多层次协商、多角度议政,促进经济巩固回升、加快发展。建言“投资拉动”。三次全会通过大会发言、小组讨论、网上议政,围绕“强化投资拉动、产业支撑”主题开展协商,提交提案163件、大会发言材料34篇,反映社情民意信息69篇,在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放开投资领域、创新融资模式、完善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建议289条。围绕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建议“加快成都第二机场建设”、“规划建设成都—巴中—西安城际快速铁路”、“开工建设雅安至康定、马尔康高速公路”等,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献策“产业支撑”。省政协主要领导率队调研成都、资阳等市产业园区建设情况,举办“推进产业园区建设”专题协商会,形成的《关于推进我省产业园区建设的建议》得到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刘奇葆书记要求在全省园区工作会议上借鉴协商成果。十一次常委会专题协商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开展调研座谈、倾听和反映中小企业的愿望呼声,深化认识、完善思路,协调邀请中央、省新闻媒体集中宣传引导中小企业,协力推动中小企业繁荣发展。视察“天然气开发利用情况”,提出“掌握勘探钻采关键核心技术、加强地方与企业合作”等建议。运用提案形式,就“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核电制造业竞争力”、“推进中医药产业国际化进程”、“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等献计献策,促进产业发展壮大。
助推灾区重建发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促进重建任务基本完成和提升灾区自我发展能力作为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内容。努力推进恢复重建。组织委员和专家对“汶川地震灾区主要江河流域实施生态修复”深入调研,形成的调研报告和反映的社情民意信息得到温家宝、李克强、回良玉等中央领导的重要批示。视察“灾后城镇重建”和“北川新县城建设”情况,对质量安全、资金使用、分配安置等开展民主监督,提出意见建议。“解决地震灾区农房重建不良贷款”、“关爱地震单亲儿童”、“加快地震伤员康复医院项目建设”等提案,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优选时机、精心筹划,各方联动、界别参与,在汶川特大地震两周年之际举办“感恩·奋进”大型文艺演出,鼓舞民众重建士气。积极服务灾区发展。着眼灾区可持续发展,深入调研“促进灾区文化旅游产业振兴”、“灾后重建基本完成后扶贫工作情况”,提出建立文化旅游产业“大协作”体制机制、开展生态扶贫综合治理等对策;重点关注“完善对口援建长期合作机制”、“保护藏羌文化”、“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等问题,开展对口协商、视察考察,促进灾区在更高起点上发展振兴。
助推发展方式转变。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明晰促进转变重点,谋发展之所需、尽政协之所能,推动我省“在加快发展中促转变、在加快转变中谋发展”。促进结构优化升级。十次常委会围绕“深化加快转变的思想认识、把握加快转变的基本指向、明确加快转变的着力重点”协商议政,形成“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打造西部新能源产业高地、争取新能源汽车试点项目、扶持创意产业发展”等专项建议;研究“发挥高校对经济发展的人才支撑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我省与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等课题;组织驻川全国政协委员赴江苏考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情况,有关建议得到重视和采纳。探索绿色发展路径。举办“绿色发展”研讨会,开展“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引导”、“清洁能源发展情况”等调研视察,为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建言献策。牵头组织“西部大开发十周年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成就展”四川赴京参展工作,展示了发展成就,突出了四川特色,受到贾庆林等中央领导和广大观众的好评。研讨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全国政协经济委联合举办“新型城镇化建设”论坛,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莅会指导,全国知名专家作主旨演讲,广大网民同步参与,研讨成果对丰富完善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理念、思路、措施和方法产生积极作用。
助推“十二五”规划编制。及早组织委员和专家学者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形成《对我省“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的若干建议》,就规划的总体目标和产业结构、城镇布局、区域布局、交通枢纽、改革创新、开放合作、富民惠民等重大问题系统建言,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吸纳。十二次常委会围绕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组织界别大会发言、常委专题讨论,提出意见建议90多条,形成《科学制定我省“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报省委、省政府参考。“调整城市经济结构布局”、“加大旅游产业基础配套设施投入”、“将我省锂产业开发纳入‘十二五’规划”等提案的相关内容,在规划纲要(草案)中得到体现。同时,通过社情民意信息,积极呼吁将“新一轮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建立东部对西部人才流出补偿机制”等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三)关注民生,协力维护和谐稳定
发挥政协组织在利益表达、社会整合和维护稳定等方面的作用,既顺应需求为民建言,又立足实际助解民困,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工作。
促进民生加快改善。把握民生脉动,关注民生诉求,协助实施民生工程。三次全会围绕民生问题进行联组讨论,集中就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农村老龄工作、公共产品定价机制等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调研视察“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资源开发与带动当地群众增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情况”、“退耕还林政策执行情况”、“扶持水产养殖龙头企业”,推动助农增收。提出统筹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公立医院改革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专项建议,推动医疗改革。召开专题座谈会,对《四川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意见建议,跟踪考察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实施情况,推动教育发展。专题调研《妇女权益保障法》和《四川省集体合同条例》贯彻实施情况,推动权益保障。提交“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棚户区改造”等提案,视察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和帐篷新生活行动、彝区“三房”改造行动计划实施情况,推动群众安居。组织委员视察阿坝州大骨节病区扶贫开发工作,开展医疗讲座、义诊、科技宣传等活动;加强对乐山市金口河区和雅安市名山县白鹤村的定点帮扶工作,帮助培训教师和技术人员,协助编制发展规划,协调争取项目、落实到位资金;动员各级政协组织、广大委员、机关干部为青海玉树、甘肃舟曲和我省甘孜地震灾区、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区捐款捐物,推动扶贫济困。一年来,协调落实帮扶项目资金和各类捐款捐物价值达2.02亿元。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联动,上下协同,积极助推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省藏区工作座谈会议精神,遵循省委主要领导指示,就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中的前瞻性、关联性和配套性问题深入调研,形成“促进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几个重要问题研究”总报告及“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寺庙管理”三个子报告,刘奇葆书记批示:“省政协这份调研报告有情况有建议,针对性很强,请在部署藏区工作时及时研究吸纳。请省委办公厅以适当方式将调研报告印发省直有关厅局和甘、阿、凉三州党委参考。”蒋巨峰省长要求“积极吸纳进规划和工作部署”。配合全国政协民宗委对我省少数民族贫困县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问题进行调研,反映的情况得到王刚、回良玉等中央领导的重要批示。协同巴中、南充、甘孜等市(州)政协开展调研,举办专题研讨会,形成“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促进川陕革命老区跨越式发展”、“加强民族地区社会事业人才建设”等成果。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开展“大调解”工作体系构建调研,举办“民生与法治”专题研讨会,处理群众来信来访1085件(次)。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发挥民族宗教界委员的独特作用,调研“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和“《宗教事务条例》贯彻落实情况”,召开“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共建和谐四川”宗教界代表人士座谈会,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调研民族地区法律职业队伍建设状况,提出解决民族地区法律人才短缺、增强维稳力量的意见建议。就《四川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等14件地方法规草案,组织专家委员提出132条修改建议;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2万多人次。继续组织委员深入灾区开展心理抚慰、宣传引导等活动,促进灾区和谐重建。成功举办港澳委员座谈会、“三八”妇女节100周年庆祝活动、教师节庆祝会、中秋联谊会、新年茶话会等,增进各界的沟通交流和团结联谊。
(四)探索途径,有序推进民主监督
积极探索民主评议、提案督办、委员视察等有效途径和形式,充分发挥民主监督在贯彻落实省委重大决策部署中的促进作用,共同推动相关工作深入开展、取得实效。
开展民主评议。把民主评议作为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重要举措,经省委同意并在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周密部署、整合资源、协同实施,组织39名委员与省纪委、省政府督查室等组成评议组,民主评议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工作。评议活动以服务大局、推进工作为出发点,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原则,做到肯定成绩不虚美、正视问题不回避,从不断深化政务服务体制改革、制定政务服务条例、加大硬件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拓展政务服务功能、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政务服务中心发展的意见。评议报告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刘奇葆书记、蒋巨峰省长、李崇禧副书记、魏宏常务副省长等领导作出批示,要求四川日报摘登主要内容、相关部门认真整改。这次评议参与面广、影响力大,对我省政务服务环境改善和机关行政效能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此外,还推荐40名委员担任全省公选副厅级领导干部面试评委,20名委员担任司法、纪检监察机关特邀监督员、调解员和行风监督员。
督办重点提案。寓民主监督于提出提案、办理提案之中,加大重点提案督办力度,推动相关部门改进工作。坚持质量标准,经民主党派和各专委会推荐、主席会议审定,从千余件提案中遴选出《加快我省工业集中区建设的建议》、《加快综合交通配套体系建设,强力助推内河水运经济快速发展》等9件重点提案,由主席会议成员牵头督办。采取现场视察、召开督办协调会议等形式,督促承办单位认真办理,促进了提案成果的转化,对工业园区建设、水运经济发展、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新农保”试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工作的推进,产生了积极效应。承办西部12省(区、市)政协提案工作第21次联席会议,总结交流经验,探索改进工作方法,推动提案工作取得更好实效。
组织专题视察。突出选题针对性和视察实效性,发挥委员视察的民主监督作用。组织常委专项视察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开展情况,提出逐步建立“政府保障、项目带动、居民(农户)尽责、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资金筹集机制,建立健全城乡环境治理“一把手抓到底”的领导机制、“一把尺子量到底”的考核机制、“一个规划落实到底”的运行机制,尽快修订出台我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加快依法治理步伐等意见建议。视察报告得到省委充分肯定,刘奇葆书记批示四川日报予以登载,并要求“各级政协每年都安排此项专题视察”。
(五)多措并举,着力强化履职基础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四川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发挥委员主体作用为重点,加强培训、强化保障,大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夯实履职基础。
发挥委员作用。搞好优质服务、抓好规范管理,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强化学习培训。精心设计培训内容,注重授课质量,强化组织实施,分两期对本届省政协委员进行了培训,参训率和出勤率达96%,实现了提升委员素质能力、带动全省政协委员培训的目的。刘奇葆书记在培训总结报告上批示:“武先同志抓政协委员的培训,抓住了做好政协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委员政治思想素质和履职能力的提高,将成为做好政协工作的重要保障。”结合常委会主题,邀请知名专家作“学习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科学规划‘十二五’发展”等3次专题讲座,帮助委员了解形势、开阔视野。支持委员履职。坚持情况通报制度,听取省委、省政府、省纪委、省法院、省检察院及有关部门的工作通报,帮助委员知情明政。加强对外联系,有序安排委员参与外事出访及赴台交流,宣传良好投资环境,感谢国际友好人士、华人华侨和有关组织对四川抗震救灾的支持;组织港澳委员调研视察成都物流园区、双流国际机场以及城镇化建设情况等,增强他们来川投资兴业信心。统计分析省政协委员参加会议和“五个一”活动履职情况,走访看望委员240多人次,加强与委员及其所在单位沟通,了解委员工作、生活情况,为委员履职创造良好条件。
推进界别工作。突出政协特色,活跃界别活动,发挥界别优势,界别工作有序推进。制定《2010年省政协界别工作实施意见》,加强界别工作领导,明确省政协领导和专门委员会分别联系界别,确定界别召集人,完成“发挥界别作用对策研究”调研。以课题为纽带,密切与各民主党派和其他界别的联系,支持他们参加政协活动、开展调研视察。与致公党中央联合完成“攀西战略资源综合开发与西部发展”问题调研,调研报告得到了温家宝、李克强等中央领导批示,目前国家发改委已启动相关前期工作。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全年共提交提案115件。在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议等重要例会中突出界别特色,有重点地安排界别联组讨论和界别代表大会发言。组织相关界别委员就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食品安全、古镇开发等工作开展对口协商和视察调研;举办“经济发展趋势和我省产业发展方向”、“关爱人民教师心理健康”专题讲座,“情系金口河”等界别活动。
完善制度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完善配套规定,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工作机制和参政议政协调机制的落实。我们配合省委对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和省委《实施意见》情况进行检查,调研省委《实施意见》配套机制完善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促进整改,推动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制定《为委员发挥“三个作用”提供服务保障的意见》、《深入开展“五个一”活动的意见》、《加强和改进学习工作的意见》、《特约监督员工作试行办法》、《党政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参加政协会议试行办法》、《省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议请假与考勤实施办法》等系列配套文件,落实了联系政协工作的省直部门领导及其工作机构,履职机制不断完善,“三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加大宣传力度。改进方式、注重策划,借力主流媒体、立足自身阵地,宣传履职成果,扩大社会效应。与中国新闻社四川分社、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日报、四川新闻网等联合推出“新闻会客厅”、“政协委员走进阳光政务”、“聚焦省政协常委会”、“议政与建言”等专题栏目,合办“非常之年非常之力”、“重要提案督办显成效”、“建言献策加快西部经济高地建设”等专题节目,积极开展网上议政;邀请全国政协新闻办公室组织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人民政协报、中国政协杂志等媒体,来川开展“各级政协助推灾后重建”专题新闻采访活动;加强四川政协报、四川政协网、四川政协杂志建设。中央和省主流媒体刊(播)发新闻稿件1500余篇、图片1200余幅、视频70多个,多层面、多角度宣传人民政协性质、地位和作用,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展示广大委员履职风采,增进社会各界对政协组织的认知认同。发挥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在舆情汇集机制中的作用,及时反映较高质量的社情民意信息,此项工作在全国政协的考核评比中位居前列。召开我省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会换届会暨理论研讨会,健全机构,充实力量,推进政协理论研究工作。完成“5·12”汶川特大地震口述史料、《多党合作在四川》资料征集及《四川省志·政协志》起草初审等工作,开通四川政协文史网,发挥政协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作用。
强化机关建设。继续解决“三个不相适应”的问题,扎实推进“四型”机关建设。召开省政协学习会和全省市(州)政协秘书长联系会,研讨专委会和办公厅(室)职能定位与作用发挥;以专题学习为载体,强化经常性学习教育,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在省委党校集中学习。扎实开展“增强责任意识制度意识,提高办文办会办事质效”专项整治活动,完善《目标管理试行办法》,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进一步提高工作质效。深化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召开全省政协后勤工作座谈会,改善办公条件,提升信息化水平。通过努力,机关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一年来,省政协围绕关系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各种层次的协商议政活动28次,提交专项建议报告36份;开展专题调研30项,提交调研报告30份;开展常委、委员视察17次,提交视察报告12份;征集提案1087件,立案1034件,办复1031件,办复率99.7%;收集整理社情民意信息2100多条,编报987期,全国政协和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采用268条。共得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领导肯定性批示139件、224次。这些成果,对促进党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加强和改进相关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各位委员、同志们,过去的一年,省政协着眼大局精心谋划,对接重点协同实施,工作质效稳步提升、社会效应不断扩大。成绩的取得,是中共四川省委加强和改善领导的结果,是全省各级党委、人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大力支持的结果,是政协各级组织、各参加单位和广大委员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政协常委会向大家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制度落实的上下协同力度不够,委员服务与管理的有效措施不够,政协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不够,机关效能建设成果的巩固与拓展不够等。对此,我们将在今后的实践中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
二、2011年工作意见
2011年是“十二五”发展的开局之年,也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开局之年。省政协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中共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省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共四川省委的工作部署,紧扣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坚持全省工作总体取向,把握“高位求进、加快发展”工作基调,突出“投资拉动、产业支撑”着力重点,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发扬民主、增进团结,形成共识、坚定信心,助推科学发展,促进民生改善,维护和谐稳定,为实现我省“十二五”发展良好开局作出积极贡献。
(一)增进“高位求进”思想共识
增进“高位求进”共识、凝聚“加快发展”力量,是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任务。当前,世界经济有望继续恢复增长,我国经济逐步向稳定增长、良性循环转变,我省经济走势回升攀高、增长引擎格局基本未变,宏观经济形势总体有利,面临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扩大内需、灾后重建以及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跨越式发展等重大机遇。全省政协各级组织要切实发挥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的重要作用,及时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委重要会议精神,深入开展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各参加单位、广大政协委员和各族各界人士充分认识“高位求进”的基础条件和有利机遇,深刻领会“加快发展”的基本思路和着力重点,全面把握实现“良好开局”的目标要求和工作举措,增进共识,坚定信心,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齐心协力“促增长、调结构、控物价、惠民生”,奋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在高起点上实现大的发展。
(二)助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坚持履职第一要务,明晰方位,突出重点,助推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扩大有效需求,针对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攻坚、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民间投资、保持消费增长等重要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着力产业强势发展,围绕“7+3”产业发展规划和“1525”工程的实施,就做大优势产业规模、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加快产业园区建设等开展调研视察、专题研讨;专题协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视察节能减排情况。着力农业农村发展,视察集中连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情况,调研我省首批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围绕加快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等提出意见建议。着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就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有序转移农业人口、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等协商议政,促进构建现代城镇体系。着力区域协调发展,专题调研天府新区规划建设,视察成渝经济区建设情况,就地震灾区发展振兴的相关问题进行调研,积极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发展献计出力。着力对外开放合作,发挥优势、牵线搭桥,为加快新川创新科技园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等献智出力,助推与周边地区和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的合作发展。
(三)协力民生工程深入实施
注重以人为本,把关注民生、履职为民作为政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协助党委、政府把民生做实。围绕重大民生工程深入实施,就促进扩大就业、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改革医疗卫生体制、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等方面开展调研视察,提交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民主评议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专题协商“推动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建设”,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实施。关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就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稳定物价防治通胀等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动员和组织广大委员及社会力量,引资引智,做好智力扶贫和定点帮扶工作,为群众多办好事实事。
(四)共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稳定是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维护和谐稳定是各族各界的共同责任。要发挥政协表达民意的渠道优势,了解不同利益群体的思想动态,积极收集并系统反映各族各界群众的愿望诉求、意见建议;开展社区矫正调研,对虚拟社会管理情况进行视察,促进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发挥政协开展群众工作的独特优势,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顺民意、解民忧,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宣传和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发挥港澳台侨委员作用,有序开展港澳台侨工作,加强团结联谊,搭建履职平台,鼓励他们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港澳地区长期繁荣稳定和四川加快发展贡献力量。
(五)不断加强政协自身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和省委《实施意见》,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开展政协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升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着力思想建设,认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认真开展政协理论研究,加大新闻宣传力度,积极参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等活动。完善政治协商相关制度,修改提案工作条例,健全界别工作机制,探索民主评议工作路径,着力推进“三化”进程。强化协同互动,切实贯彻落实《协同互动试行办法》,加大对基层政协工作的指导、联系力度。推进专委会工作,密切专委会与党派、界别和委员的联系,充分发挥专委会的基础性作用。加强机关建设,巩固拓展专项整治和效能建设成果,强化机关党的建设,进一步解决“三个不相适应”的问题,不断提高政务服务能力和统筹协调能力,努力建成“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和谐型”机关。
各位委员,同志们!
使命光荣艰巨,目标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共四川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坚定信心、开拓进取,为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四川新闻网)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