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代理院长王海萍 在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2012年1月12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高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
2011年,在各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人大有力监督、政府大力支持、政协民主监督下,全省法院在“清积案、推调解、强审判”三步走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服务大局、能动司法”工作主线,在抓好执法办案的同时,服务“一个中心”、推进“三项工程”、巩固“四大机制”、开展“两项活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较好地完成了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狠抓执法办案,发挥司法职能
全省法院始终将执法办案作为第一要务,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保障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依法办结各类案件548944件,同比上升21.42%;其中,省法院办结各类案件7929件,同比上升33.33%。
加强刑事审判,维护社会稳定。全年共审结各类刑事案件40952件,判处犯罪分子56625人。维护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审结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案件11件。严厉打击严重危害群众安全的暴力犯罪,审结故意杀人、绑架、抢劫等案件3650件。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多发性侵财犯罪,从重从快打击,审结盗窃、抢夺、诈骗等案件11229件。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审结黑恶势力犯罪案件22件,徐中军、郝光龙等13个黑恶团伙受到严惩。严厉打击毒品犯罪,审结毒品案件3773件,判处罪犯5412人。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审结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1640件,其中县处级以上干部22人。阿坝3·16僧人自焚事件发生后,法院精心组织庭审,对3名帮助者以故意杀人定罪处刑,被告人当庭认罪悔罪,取得良好效果。
加强民事审判,促进社会和谐。全年共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329747件,诉讼标的462.73亿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审结兼并重组、破产清算、股份转让等案件480件。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审结房地产、金融信贷、合同纠纷等案件123964件。支持自主创新,审结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案件1612件。坚持平等保护,审结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324件。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审结教育、医疗、住房、劳动争议等案件22084件。维护家庭邻里和睦,审结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普通民事案件95378件。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权益,审结涉军案件42件。开展“民商事疑难案件专项审判”,审结重大疑难案件1742件。四川方向光电股份公司破产案件,省法院多方沟通协调,帮助企业成功重整,避免了企业退市和大量职工下岗,当地党委、政府专门发来感谢信。
加强行政审判,推动依法行政。全年共审结行政案件4932件。监督和支持依法行政,判决撤销和变更具体行政行为237件。稳妥处理容易引起群体性纠纷的行政争议,审结土地征用、劳动保障、工商城建等案件1559件。组织对不予受理行政案件交叉检查,解决 “立案难”。开展行政案件巡回审判,落实行政审判简易程序试点,加大行政协调力度,和解撤诉率达26.14%。完善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出台《审理企业登记行政案件指导意见》,促进依法行政。认真落实新修订的《国家赔偿法》,审结国家赔偿案件77件。
二、服务“一个中心”,坚持能动司法
全省法院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这一中心,始终坚持能动司法,主动延伸审判职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法律服务。
服务经济发展。围绕实施“十二五”规划,省法院制定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围绕成渝经济圈规划、天府新区建设、“两化”互动发展等重大战略部署,省法院出台45项服务措施。组织“首届优秀司法建议评选活动”,就经济转型升级、促进产业调整等提出司法建议247项,90%得到采纳。开展对工业园区“定点联系,定向服务”活动,建立重大建设项目司法联系点制度,完善国有资产重大诉讼信息联络机制,帮助企业防范法律风险。
保障灾后重建。省法院制定下发规范性文件,切实加强对涉灾审判的指导。对重大涉灾案件、疑难复杂或敏感案件,坚持逐案上报审批,省法院全年审查处理涉灾案件111件。坚持“审慎受理、依法处理、综合化解”的涉灾审判原则,灾区法院开展了涉“三金”案件、工程建设纠纷案件等涉灾专项审判,审结各类涉灾案件23201件。先后组织10多个工作组赴灾区调研,就土地确权、联建房屋等提出司法建议,将一系列影响稳定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有力促进了依法重建。我省法院为灾后重建提供司法保障的做法,得到最高法院的高度肯定。
创新社会管理。健全涉诉矛盾纠纷分析年报、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等制度,促进社会管理制度的完善。以执行联动机制为依托,将涉执企业信息录入征信系统,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少年司法改革,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共对1712名未成年人判处非监禁刑。规范减刑、假释工作,完善裁前公示和听证制度,审结减刑、假释案件28784件。积极推进社区矫正,共同做好非监禁刑人员和刑满释放人员的跟踪帮教工作。坚持送法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村庄,举办集中法制宣传1976场次。
三、推进“三项工程”,提升司法公信
全省法院从人民群众最关注的问题入手,突出全年工作重点,推进审判质量、司法民生、基层基础“三项工程”,全力提升司法公信。
推进审判质量工程。构建以信息化为载体的审判管理体系,强化对审判的监督约束,全面提升审判质量和效率。全省211个法院全部建成局域网,与623个人民法庭四级联网,全面实现网上办公办案。除涉密案件外,所有案件材料同步录入办案系统,累计已有210余万案件上网,实现办案过程的内部透明运行。电脑随机分案,在线监控办案流程和时限,防止办案拖延和违规操作。对裁判文书常规评查、改判和发回重审案件重点评查、申诉信访案件专项评查,落实审判责任和错案追究制度。全年共评查案件66816件,追究13人的办案责任。以办案系统的客观数据为依据,对法院、部门和个人的审判质效进行综合考评,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全省法院已建成191个科技法庭,对庭审进行同步录音录像,强化庭审监督。全面深化审判公开,加大庭审公开力度,扩大审判信息和执行、信访听证公开范围,推行裁判文书网上公开、审执信息网上查询、庭审网络直播,以公开促公正树公信。全省法院审限内结案率99.96%,平均办案周期缩短21天,一审服判率91.95%,审判质效指标同比上升5.4个百分点。
推进司法民生工程。全面深化和落实司法便民利民举措,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全省95%的法院建成立案信访大厅,完善诉讼引导、立案调解、信访接待等八大功能,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部分法院实现网上预约立案、网上信访、网上查询办案信息。在交通不便的广大农村和牧区建立1100多个便民诉讼站(点),巡回审判案件37000多件。对人民群众广泛关注、事关民生的食品药品安全、拐卖妇女儿童、醉酒驾车等开展专项审判,对718名违法犯罪分子予以惩处。组织“涉民工工资”专项审执活动,优先立案、快审快结、先予执行,共为7600余名民工追讨工资1.46亿元。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对11306名当事人缓、减、免收诉讼费2596.24万元。完善刑事被害人、申请执行人和信访人救助制度,对1136名困难群众提供司法救助金906.6万元。
推进基层基础工程。坚持人、财、物向基层倾斜,大力夯实基层基础。全年招录干警686名,其中645名补充到基层法院,人民法庭力量得到加强。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财政支持,投入专项资金解决人民法庭办案办公设施。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补充双语(藏汉、彝汉)干警49名,20个中级法院对口援建藏区法院。完善网络的应用和管理,加强与最高法院一级专网和省政法专网的对接,推进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和科技法庭建设,全面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两所一庭”建设的实施意见》,纳入“交钥匙工程”的754个人民法庭已建成694个。157个灾后重建项目已完成154个,为灾区基层法院配备办公、安检等设施设备5140套,灾区法院物质保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四、巩固“四大机制”,完善司法格局
全省法院总结近年来处理热点难点问题的成功经验,建立了信访化解、执行联动、大调解、廉政防控等长效机制。今年着力抓好巩固和完善,构建起内外结合、多方联动的良好司法格局。
巩固涉诉信访化解机制。全面深化涉诉信访终结移送机制,严格终结程序,规范移送行为,截止目前,经省法院终结移送的910件涉诉信访老案无一件反复。继续开展清理化解重信重访专项活动,排查出进京访、越级访822件,件件“四定一包”,采取 “五管齐下”,全力息诉罢访,息诉率90%,中央政法委、最高法院交办的416件信访积案全部办结。认真落实最高法院关于处理涉诉信访“五项制度”,制定信访风险评估细则,规范约期接访、判后答疑工作,提升处理常规信访的综合能力。全省法院来信来访同比下降14.59%,进京访、越级访同比下降55%。中央政法委向全国推广四川涉诉信访工作经验,最高法院安排四川到全国巡回宣讲处理涉诉信访做法。
巩固执行联动机制。进一步明确各级执行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职责,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省法院与省综治办、省工商局等会签5个协助执行文件,使联动执行机制达到19项;与住建厅联合出台《房地产鉴定评估指导意见》,规范鉴定评估程序。促成各地将执行工作纳入综治考核,为全国首创。各级法院与公安、国土、金融等部门联动,建立了执行信息综合平台。全省法院建立134个执行指挥中心、76个执行快速反应小组,开通执行“110”,开展“百日执行会战”、“反规避执行”、“两限制一打击”等专项活动,公开曝光“老赖”1658人,1744人被纳入征信黑名单,64人被限制出境,15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全年共执结案件102875件,标的额19276亿元,执结率9320%。执行联动机制经验被最高法院向全国推广。
巩固“大调解”工作机制。落实与12个省级部门会签的联动调解指导意见,加强三大调解衔接配合。制定三大调解衔接、联动流程图,细化各自工作责任和相互衔接办法。加强对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的指导,协助建章立制,培训调解人员23000余人次。审查确认和依法执行调解协议13290份,支持和促进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发挥更大作用。充分利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资源,委托调解案件11285件,邀请调解案件10413件。进一步强化司法调解,创新调解方法,开展“巡回调解”、“优秀调解案例评选”等活动,全年共调撤案件254461件,一审民商事案件调解撤诉率达66.26%。坚持依法调解和调判结合,进一步规范调解行为,及时纠正个别地方片面追求调解率的错误做法。
巩固司法廉洁防控机制。开展“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年”活动,通过学习典型案例、观看警示片、举办廉政宣誓等,筑牢干警思想防线。针对重点领域和重点岗位,排查出27个廉政风险点,制定37项防控措施。落实防止内部人员干扰办案和法官任职回避“两项制度”,对13名干扰办案人员进行教育和处理,32名法官因配偶、子女从事律师职业而调离审判岗位。与省律师协会共同召开座谈会,搭建“阳光交往”平台。聘请各界人士担任廉政监督员,对重大案件、敏感案件适时监督。健全信访、电话、网络“三位一体”举报机制,争取纪检监察部门的指导,增强主动查案能力,全年查处违法违纪13人,追究刑事责任5人。我省法院廉洁司法教育、岗位风险排查等做法受到中纪委肯定。
五、开展“两项活动”,提升司法能力
全省法院以开展 “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警民亲”活动为抓手,全面加强队伍建设,着力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司法能力。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加强素质能力建设。以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将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有机结合。举办庆祝建党90周年纪念活动,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再教育,强化司法核心价值观。组织全省法院干警进行第三次在线考试,14000余名干警参加最高法院巡回授课,对1900余名民商事、立案信访法官进行专题培训。组织开展化解疑难案件、书记员速录等“六竞赛一评比”活动。3人被评为全国审判业务专家,10人被授予全国法院办案标兵。组织参加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获奖数列全国第4位,展示了四川法院干警的良好素质。
开展“警民亲”活动,加强司法作风建设。将“警民亲”活动与法院中心工作有机结合,互为载体,互相推动。组织开展“群众观点大讨论”,制定17个讨论题目,查摆出23个突出问题,制定50项整改措施,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开展领导包案和集中化解民事申请再审案件,解决群众关注的“申诉难”问题。通过明察暗访、司法督查,着力解决庭审不规范、对群众态度生硬、违规使用警车等问题,队伍作风进一步转变。加强法院文化建设,营造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3个法院被授予“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6个基层党组织、13名党员受到中央政法委和最高法院表彰;5名个人、4个集体被授予“全国优秀法官”和“全国优秀法院”称号。
一年来,全省法院始终坚持将接受党委领导、人大监督作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和重要保障。年中、年底向省人大汇报工作情况,向省人大常委会专题汇报了审判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审议意见。完善“一对一”走访制度,走访836名省人大代表,召开座谈会23次。定期通过手机短信、联络专刊等形式,向人大代表汇报工作进展、征求意见建议。开展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千案调解”活动,邀请2300余名各级代表委员参与案件调解4500余次。认真办理意见建议,件件落实责任部门和办理时限,79件省人大代表建议及时办结,代表回复表示满意。协助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来川开展《劳动合同法》、《民事诉讼法》实施情况调研,配合省人大开展食品安全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执法检查,接受澳门特区全国人大代表团等来院视察。自觉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邀请各级检察长列席审委会1545次。认真落实廉政监督员制度,邀请廉政监督员旁听庭审、监督执行2765次。扩大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范围,全年参审案件49000余件。举办“法院开放日”活动,开通院长信箱和举报专线,主动接受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
各位代表,一年来,全省法院129个集体和186名个人受到省级以上表彰。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正确领导、人大有力监督、政府大力支持、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关心帮助的结果。特别是各位代表给予了我们许多直接的监督和支持,帮助我们解决了不少的问题和困难。在此,我代表全省法院,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一年法院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少数案件质量不高,涉诉信访压力大,司法公信力需继续切实加强;二是少数法官素质不高、能力不强,作风不端正,甚至违法违纪;三是案件数量持续增加,案多人少的矛盾日益突出,法官超负荷工作比较普遍;四是基层基础工作较为薄弱,信息化建设、“两庭”建设任务繁重,物质装备等保障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我们清醒地看到,这些问题虽历经多年努力但仍未根本解决。我们将勇于面对,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认认真真地加以解决。
2012年,全省法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省“稳定增势、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大局,全面加强审判执行工作和自身建设,推进法院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上有新作为。依法严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和暴力、恐怖等严重威胁群众安全感的犯罪,推进“平安四川”建设。落实稳定风险评估,深化大调解体系,将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加强涉诉信访化解工作,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和实际困难,消灭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二)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上有新作为。围绕“两化”互动发展、天府新区建设,稳妥处理经济结构调整引发的纠纷。围绕推进文化强省,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维护文化市场秩序。围绕统筹城乡,依法化解征地拆迁等引发的矛盾。有效应对经济转型中的各类矛盾纠纷,依法规范市场秩序,促进企业依法经营。
(三)在深化司法为民上有新作为。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增强对群众的感情。落实司法为民各项举措,方便群众参加诉讼。审理好涉民生案件,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加大司法公开力度,满足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四)在加强队伍建设上有新作为。开展 “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规范司法行为,改进司法作风。抓好在职培训和技能练兵,提升司法能力和水平。加强文化建设,营造健康向上的环境和氛围。深化廉洁司法防控机制,坚决清除害群之马,确保司法公正廉洁。
(五)在夯实基层建设上有新作为。完善人员招录体制,解决基层法官短缺问题。加强干警职业保障,落实从优待警政策。加强经费保障,切实化解基层基建债务。继续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困难地区法院的扶持力度,促进全省法院整体协调发展。
各位代表,在新的一年里,全省法院将进一步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开拓进取,完成本次代表大会提出的各项任务,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名词解释:
能动司法:2009年6月,最高法院王胜俊院长在宁夏考察时提出。“能动司法”作为法院服务大局的必然选择,是指在正确履行宪法和法律职能,严格适用法律和公正司法的前提下,根据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要求,充分发挥司法的职能作用,更加注重自觉性、前瞻性、针对性、规范性和有序性,实践“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题。
行政审判白皮书:2009年起,省法院实行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制度,对年度审理的行政案件进行全面梳理,提出促进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执法的意见和建议。
两化:指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
涉“三金”案件:指灾区法院审理的涉及救助金、抚慰金、抚恤金的案件。
网上办案:除死刑等特殊案件外,所有案件材料从立案、分案到结案、归档全过程同步上网运行,随着案件办理进程及时、完整、规范录入案件材料及相关信息,确保案件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完全一致。
随机分案:计算机根据案由、各业务部门承办案件范围及承办人员专业特性等不同情况,按照“循环分案为主,手工调案为辅”的原则,自动确定案件承办部门和承办人,院庭领导可结合实际在两日内调整承办人员并说明理由。
“两所一庭”建设“交钥匙”工程:指基层派出所、司法所和人民法庭建设,纳入地方政府基建和财政投资计划,由政府进行建设,建好后再移交政法部门。
涉诉信访“五项制度”:指最高法院为规范涉诉信访工作出台的五项制度,具体为:信访评估预防制度、涉诉信访通报制度、约期接谈制度、多元化解制度、信访案件终结制度。
四定一包:指法院对化解涉诉信访案件实行的“定领导、定责任、定时间、定人员,包案处理”的工作模式。
五管齐下:指法院与党委政府配合,综合运用司法救济、行政救助、社会帮扶、当地稳控、依法惩治五种方式化解涉诉信访案件。
执行联席会议制度:2009年10月,省委、省政府联合下发文件,建立党委领导下的执行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党委分管政法综治工作的领导挂帅,政府一名副职、法院院长负责组织协调,26个成员单位共同协调处理重大执行事项。
两限制一打击:指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限制被执行人出境,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廉政“两项制度”:指2011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出台的《关于对配偶子女从事律师职业的法院领导干部和审判执行岗位法官实行任职回避的规定(试行)》和《关于在审判工作中防止法院内部人员干扰办案的若干规定》。
“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2010年12月,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央政法委决定在全体政法干警中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提升政法干警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和执法水平。
六竞赛一评比:省法院开展的全省法院网上办案、化解疑难案件、执行、大调解、涉诉信访、书记员速录六项业务竞赛和评选50件精品案例活动。
(来源:20120129四川人大网)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