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编修和地方志的殊途与联系
家谱,本是记录一个家族或宗族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但在漫长历史境况下,家谱的编修与地方志产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关系。两者互相映衬和补充,和国史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三大文献。一部部家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地方志所记载的内涵。在古代,在一些特殊地区,一个小范围地区的历史往往就是一两个家族的家族史。
到清代,家谱的体例已经发展到非常完备。谱书的内容一般包括谱序、恩荣录、世系图、世系谱、凡例、家法族规、字辈、谱论、科举、祠堂、祠产、墓图、墓志、五服图、家礼、仕宦记、传记、志录、寿文、贺序、祭文、名绩录、契约、艺文、遗像、赞词、年表、余庆录、领谱字号等三十余项,并在实际编修过程中,根据各家族情况有所改变和增减,记载了一个家族的各个方面。家谱的功能从家族内部来说,一般具有“明血统、辨昭穆”的功能,可以防止近亲通婚,可以确立家族财产的继承次序,是家庭或家族祭把、服丧、守孝时掌握分寸,不失礼数的指导和依据。这也是家谱最重要、最基本的功能。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家谱可为社会变迁、人口史、宗族制度等的研究提供基本的材料和依据。
营山县近二十年家谱编修情况
总体情况 清代以来,营山民间素有修家谱以联宗亲的习俗,有宗祠自修族谱的,有原籍同族派人送族谱的。谱牒内容,一般载有谱序、姓氏考辨、家族源流、族规族训、律例、世系和已故历代祖先的葬地以及本族名人记事等。世系多以四言、五言或七言编成20至60字不等的韵句序列。营山人多由湖广等地迁入,家谱皆一一载明,各宗族都有族规,或载入族谱,或书于祠堂,作为训诫子孙的训条。解放后,封建族权和旧的家族习俗被废除,族规随时代变革而成为历史陈迹,世系观念逐渐淡漠,但按谱牒字辈命名的习俗仍然存在。近二十年来,营山民间编修家谱的积极性很高,许多家族都编修或重修了家谱。已知1994年至2014年,营山修谱情况如下表(见53页)。
四川营山方氏宗谱简介 该谱从2009年9月9日开始筹备编写,2014年1月1日正式成书。在筹备编写之初,举行了筹备组成立大会,印发了《营山方氏宗谱续修倡议书》,制定了宗谱续写登记表,确定了启动编纂的时间。之后,多次召开会议研究编纂事宜,确定人员及分工、编纂提纲、编纂模式、编写程序等。在编纂过程中,找到了清咸丰四年版《方氏族谱》等一些重要的物证和记录,并多次前往营山各方氏族人聚居处查找祖坟,到湖北孝感寻根问祖,拜望老人记录口述资料等,找到了大量的证据和资料。在资金筹集方面,设立流芳榜,向族人募集资金,用于编纂和印刷等。采用“集中与分散”的办公模式,确定了主编统筹、指导编纂的方式,做到“两校一核对”,提高宗谱质量。全谱共100万余字,彩图、彩照298幅,出版有16K国际豪华型绸面烫金压膜园背精装纸质版本和光碟式电子版本。该谱编排结构以篇、章、节、目为纲,结合图、记、志、传、表等形式成谱。全谱共五篇,分为卷首篇、清·咸丰谱篇、世系篇、功德篇和归统篇。
该谱是在清咸丰四年版《方氏族谱》的基础上续修而成。咸丰版族谱是清“湖广填四川”以来方氏家族135世兴山、兴先、兴财三支入营山的记录。续谱主要围绕这三支编写。三支后裔主要分布于营山的清水乡、高码乡、青山乡、通天乡、安化乡、回龙镇、绿水镇、新店镇、福源乡、三兴乡、法堂乡等14个乡镇以及蓬安县部分乡镇,从135世从湖广黄洲府麻城县孝感乡入营山已经衍传17世,叙述了砚达宗支、其瑶宗支、汝富宗支等宗支30个。
该谱主要内容分为谱名、谱序、凡例、姓氏源流、人物传记、像赞、族徽、族旗、族歌、族赋、题词、人口分布图、族规与族训、世系、祠堂、领谱字号、人物、修谱历程录、赞助榜等。谱序收录了清咸丰四年版《方氏族谱》原版谱序5篇,2009年版谱序1篇。谱中记载了方氏姓氏源流和方氏发源地的情况,收录了汉代张良,宋朝苏洵、苏轼,清乾隆皇帝为方氏的题词,标注了全国及营山的方姓人口分布图,定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教子一经”2条族训和6条族规。世系从始祖方雷氏开始,到入营山的三支,记录了营山方氏本宗所有男丁女口和婿,人口逾5000名。30个宗支分别记述了该宗支人居分布图、繁衍序列图表、繁衍世系录,以每人为一个记录单元,载明姓名、家中排行、居住地址、生卒年月、坟茔考、配偶情况、子(媳)女(婿)情况,部分简单记载了技能特长、工作情况、学业情况。人物部分记载了方氏历史著名人物和营山、蓬安支系党、政、军、警、企业干部、科技人才及大专院校学生、现代知名人物。
家谱编修和地方志的殊途
家谱,毕竟是一家之典籍,尽管它作为一种历史文献存在,但其编纂方式往往有异于地方志,对这些情况的研究,有助于从一个侧面来反思地方志编纂应该取舍的地方。
家族辉煌历史的重现 在编写家谱的过程中,源流考是一个重要章节。查看各族家谱,往往都会将自己的祖先和历史上有名的人物联系在一起,一般会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以彰显本家族具有辉煌的历史渊源,但都缺乏理性的考据。在营山《黄氏家谱》的序中,有如下句子:“今之生众,出于炎黄,得黄帝之姓氏,唯特我族,亦足傲然他族也。”营山《罗氏家谱》中也有:“罗氏本颛顼帝之苗裔也,帝姬姓。”地方志在记述一个地方的历史的过程中,必将严格遵守史实原则,对于民间的美好传说一概弃之。
家谱记载的片面之美 家谱的记载主体是世系录,地方志的主体是各篇章的内容。家谱一般都会记载本宗族的著名人物或者重要家族精英,地方志同样会记载本区域、本行业的重要人物事迹。但是二者在表达上却有相当大的差距。家谱在记载世系录的时候,往往会对人物简单介绍,记载内容相当片面,没有放在大的历史环境中去陈述,缺乏历史感;一般记载优秀的、值得称赞的、有良好影响力的人物,没有记载一些反面典型,从而来反思一个家族内部教育、文化发展的缺失。地方志在记载经济、政治、文化等内容的时候,是一种具有动感的表述,载明某个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勾画出当时历史大环境的大致轮廓;记载人物遵循“以事系人”原则,同时给反面人物立传。《营山县志》(1983版)中就记载了3个反面人物。对比地方志的记述,家谱的记载就显得十分片面,但是在片面中也体现了一个家族对善的精神追求。
营山县家谱编纂情况表
序号 书名 编纂者 出书时间 页码
1 《罗氏宗谱》 罗玉泽 199402 369
2 《晏氏族谱》 晏良荣 199604 42
3 《何氏家谱》 何基友 20000909 123
4 《黄氏家谱》 黄蔚昕 200012 216
5 《唐氏族谱》(营山西桥) 唐由义 200612 100
6 《苟氏家谱》 苟扬柏 200703 234
7 《陈氏族谱》(营山县星火镇西桥镇) 陈朝怀、陈旭彪等 200710 516
8 《刘氏宗谱》 刘泽笑 200801 128
9 《宋氏族谱》(营山通天) 《宋氏族谱》编委会 20090405 186
10 《李氏族谱》 李名志 2009秋 210
11 《陈氏宗亲族谱》(营山县明德乡陈家梁狮子头) 陈宗璋 20091225 141
12 《晏氏族谱》(续修) 晏良华 201011 229
13 《段氏家谱》(营山磨刀溪) 段勇 201103 346
14 《王氏族谱》 王怀能 201106 165
15 《梁氏族谱》(营山县青山清水梁家山) 梁仁元 201207 127
16 《刘氏家乘》(蜀营邑茶盘山) 刘忠寿 201212 461
17 《冯氏家谱》(营山龙王寨) 冯兴礼 201304 122
18 《四川营山县龙氏家谱》 龙奕州 201309 683
19 《四川营山方氏宗谱》 方玲珑 20140101 888
20 《马氏宗族家谱》(营山县回龙镇天台山马家石河) 马昌渠 20140112 144
21 《中华萧氏总谱》(川北卷) 萧年庭 201403 1128
家谱与地方志的联系
家谱与地方志是相辅相成的,在内容上表现出很强烈的一致性,只是从不同的重点来表述同一段历史。这是家谱能成为地方历史文献的一个重要原因。
时代特征 家谱记载了比较长时期的一段家族繁衍历史。其中大量的人名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价值观和社会面貌。在对营山不同家谱的综合分析后,我们发现,以改革开放为节点,每家的姓名还是基本按照各自编好的字派顺序取名,以此可以分别出某个人在家族中的代数,从而达到长幼尊卑有序的效果。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21世纪之后的名字,以更多元的方式出现,基本没有按照原来的字派顺序取名。这体现出一种强烈的时代特征,而变化的规律也和地方志记录的时代背景有某种联系。除此之外,每个家族的家规族规也体现出时代特点,并且有许多糟粕。在年代稍远的营山济川《何氏族谱》中的族规就明确反映了重男轻女的思想,以妇道不为家族大道而贬斥。但是在2012年编撰的《梁氏族谱》中,就记载了合族公订的新族规,已经将“社会主义荣辱观”列入了族规的内容,并且在名录部分也记载了以前不记载的女儿的名字和简介。这是一个时代在进步的表现。
相互印证 据《营山县志》记载,营山在清朝一共考取了26名进士,仅次于成都、华阳、富顺、涪陵,居全川第五位,有“科第仕宦,绵绵继继,甲于蜀都”的美誉。在这26名进士中,从姓氏上看:姓侯5人,姓于4人,姓陈3人,姓马、王、张、龚各2人,姓黄、易、李、白、罗各1人。他们大都出身于营山龚、侯、罗、马、李、于、陈、张八大望族,受到书香世家的影响。营山《罗氏宗谱》中就专门有一章明确记载了罗氏一门考取功名的族人名单,从翰林罗愔到贡生罗秋月,共计75位,包含文生、武生、贡生、序生、举人、恩科、监生、岁贡等种类。这就有力地印证了罗氏一族在营山的确是家族兴旺,尊师重教,为营山八大望族之一应确信不疑。同时,各族谱中都记载了不同姓氏大都是由湖广填四川而迁来。一方面,各族在编修家谱的过程中有人专门去湖北寻找祖宗坟茔和踪迹,另一方面,他们在两地的县志中也找到相关证据。《营山县志》(1983版)中记载:“县城一李姓,清雍正8年(1730)5月由湖广省永州府东安县宣上乡四甲阴庇庙山脚迁入营山。”在《晏氏族谱(1996)》的序中有“宅后王向丙向立坟开基至于大清康熙六十一年,奉旨填蜀四世祖婆尹氏携子仁舜字尔锡搬移四川北道顺庆府营山县南路金凤山置业一处,深塘寺置业一处”的说明。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相互吻合和印证。
家谱与地方志从古至今都相生相伴,潘光旦先生在比较早的时期就将家谱和地方志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比我们单一地去研究地方志可能会寻找到更加开阔的视野。而家谱中的一些不可取的地方也可以带领我们反思地方志的编纂,从而提高地方志的整体水平。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