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研究>理论成果>方志研究>详细内容
2024-05-15 15:34:13

刍议年鉴初稿的撰写

作者:张华 发布时间:2016-04-25 16:20:35 浏览次数: 【字体:

刍议年鉴初稿的撰写
舒启东

      年鉴初稿在年鉴编纂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年鉴的分纂、总纂和校审都在初稿的基础上进行。因此,年鉴初稿一定要写好。
      重视三个问题
      记载不准确 少量数据、时间、人名有错误,对事物的定性、定量记述不够准确,这些错误对年鉴质量的影响很大。相比较而言,在初稿写作阶段比之后的编纂阶段更容易发现和纠正这些问题。所以,这些问题应该在初稿撰写时重点解决,最好在完稿后对数据等关键内容专门核对一次。
      选材不得当 有些应写入年鉴的内容没写,有些不必要的、意义不大的内容又写了,直接导致入鉴的信息无价值,必要内容缺失的不良后果。而且,必要内容缺失的问题在编辑过程中很难发现。即便发现,最终也要依靠初稿作者补充。因此,恰当选材是撰写初稿必须完成的任务。
      行文不规范 时间、地点、职务记述不标准不统一,人称、标点使用混乱,表格、图片制作运用不当等问题不在少数。如果不在写初稿时杜绝,后面的编辑负担将很重。
      进行两个准备
      研读篇目和范例条目 篇目在初稿撰写时间、具体内容等方面有明确要求,且每年或多或少都有变化。有的还是根据上年度初稿存在的问题而专门提出的针对性很强的要求。不读篇目就不能很好地完成初稿写作任务,因此,研读篇目是一项基础工作。比如,《德阳年鉴(2015)》的篇目就依据上一年的情况,提出检察、司法行政等初稿需提供相关典型案例;市辖县(市、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初稿可以在篇目预设指标之外增加指标项目。
      篇目是一个整体架构,初稿撰写者在这个整体下撰写其中一部分稿件。对整体有所了解,显然有利于作者更好理解写稿要求。例如,《德阳年鉴》将成德同城化的条目放在市政府的板块中,市发改委因牵头该项工作成为撰稿单位。通过分析篇目设置可以看出,该条目应重点写全市各级各部门如何协同推进成德同城化,而不是仅仅记述发改委在这方面的工作。
      撰稿前研读篇目还可以发现篇目设置中不科学不合理不切实际的地方,向编辑部提出修改意见,以供参考采纳。编辑部与撰稿人的这种良性互动能有效提高篇目的科学性。
      研读范例条目的目的是让撰稿者通过学习范例提高自身写作水平。这里说的条目不是初稿,而是已经出版的年鉴中的高质量条目,是与撰稿者现在所写内容相对应的条目和其他有借鉴意义的优秀条目。特别是对应条目,撰稿者可以用比较的方式更好地理解条目写作的要求。
      收集资料 年鉴是资料性刊物,对资料进行占有、消化、运用是其基本手段。掌握资料是写稿的前提。
      收集资料的目的是写好初稿。所以,撰写初稿时可能用到的资料都应收集。笔者以为在全面的基础上可以重点收集以下资料。一是总结,包括单位工作总结和有关专题专项活动的总结,可直接用于年鉴相关基本情况、概况等综合性条目的写作,还可以用于专题性条目;即便不能直接运用,也可以提供资料信息或线索。二是图照资料。各种图片、照片直观形象的反映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与文字相结合,可以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在年鉴中越来越多的运用图片、照片已经是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三是其他文档资料。指总结之外,诸如领导讲话、活动方案等文字档案资料。这些资料极大的丰富了初稿撰写的资料基础,也应重点收集。
      注意四个方面
      条目类型有不同 年鉴条目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综合性条目。如“综述”“概述”“概况”“基本情况”等。这类条目在涉及面比较广、参与部门比较多的版块出现的频率较高,如党政机关、金融、工业等,而且大多是篇目直接规定。有些篇目没有明确规定,撰稿人认为有必要的,也可以设相应的条目。如:在纪检监察——案件查处这个类目下,除典型案件一案一目外,撰稿人也可以“概况”立目,记述全年案件查处的总体情况。与综合性条目相对应的是专题性条目。即专门就某一件事或某一个具体方面进行记述的条目。它的内容所涉对象相对是集中而单一的,多由撰稿人依据情况选择记述。
      综合性条目和专题性条目的撰写要求不同。综合性条目要写出整体情况、发展脉络,要体现整体性、综合性。专题性条目要“专”,如会议类条目,写清会议的基本情况即可,不必写会前的准备、会后的贯彻落实。另外,一些不方便写入专题性条目的内容也可写进综合性条目,比如必须写但内容太少不好单独设目(如获得一个重要奖项等)的。
      行文角度有讲究 编纂一部综合年鉴应该从全域的角度立意取材、进行编纂。但是,承担初稿撰写任务的普遍是单个部门或单位。二者的视角存在明显差别。这就要求具体写稿人员要跳出部门单位的框框,站在全域的层次来选题设目记述。
      要分清哪些是本单位本部门的大事,哪些是本行政区域内的大事。不要把局部的大事当成全局的大事写进年鉴,也不要一味认为本单位发生的事只影响本单位,达不到入鉴标准。比如:遂宁电视台购买德阳电视台自办节目一事,从购买的角度看,只是当年众多节目交易中的一个,但把“购买”与“自办节目”联系起来看,这却是德阳电视台自办节目的首次商业输出,重要性大大增加;同时,还应看到,随着自办节目质量的提高,德阳电视台节目输出范围和数量肯定会不断扩展和增多。因此,这个事件还体现了事物的发展趋势。综合评判,应该把这件事记入年鉴。
      另外,一个行政区域内开展的工作,牵头单位应该将其作为年度重要工作记入年鉴,且以这项工作整体情况为重点,切忌只写本单位的活动开展情况。其它参与单位可视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撰写相关条目,一般意义上的参与可不写,忌过多涉及其他单位。但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创造了典型经验的应该写并突出典型、经验和成果。
      记述对象有特色 一部优秀年鉴肯定是特色鲜明的年鉴,而年鉴的特色最终要由条目内容来支撑。条目内容的特色根源于记述对象的特点,从时间上看主要是年度特点,从空间上看主要是地域特点。所以,撰写条目初稿时就需要选择具有上述两方面特点的材料和角度。
      首先,撰写者要深化对所写事物的认知,弄清哪些是特色。笔者认为以下内容最可能具有特色:一是中心工作;二是试点创新工作;三是典型经验;四是得到上级表彰的人与事。如“平安中国示范区”建设作为试点工作,在全省,甚至全国都只有几个市州开展,创新特色明显,当然应该是年鉴记载重点。其次,要围绕特点立目。如教育局要把“警校共育”作为特色重点写,就可以选取“概况”(设综合性条目),具体开展的活动、经验的宣传推广(设专题性条目)等角度分别设目选材写稿。第三,突出年度特征。一是在静态中找到动态特征。如自然地理等在一年内变化不大。撰稿者可以将着墨重点放在气候与上年的差异、新的地理测绘勘探成果等相关动态上。二是在常态工作中找到新东西。社会环境的逐步改变、发展进步的内在要求会促使我们采取新措施,取得新成果,可多从这些角度去寻找、挖掘、提炼出有新意的内容。这样就会在本年度内找到特色。如,“八项规定”出台后,廉洁自律要求的贯彻力度、管理的严格程度、取得的成效、公务员的感受以及老百姓的评价都有非常明显的变化。撰稿者捕捉到了这些变化也就找到了特点。
      事物发展有承续 年鉴以年度为单位记述事物事业的发展,但事物事业的发展有自身的规律和阶段性、连续性。二者并不完全同步。但年鉴应该反映客观实际,所以,这种连续性在一部年鉴内要体现,在跨年度的年鉴之间也要体现。而且,这种连续性也是方便读者阅读使用的内在要求。
      初稿的连续性指初稿的条目设立、写作角度应和上年度年鉴有明显的承续性。如某单位所写初稿条目第一年是“概况”“团建工作”“志愿者服务工作”“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青少年创业就业服务”“青少年维权”;第二年“基层团组织建设”“青年文化引领工程”“青年青春建功工程”“青年服务社区工程”“团组织自身建设”;第三年又以“基层团组织建设”“青年思想文化建设”“社会服务”“青少年关爱和合法权益维护”等立目撰稿,归纳设目的标准不统一。“概况”“青少年就业服务”等常年性事务明显缺失,从而造成年鉴的承续性不足。特别是跨年度的事,一定不能缺乏后续记载。如:公安部门开展的“三年追逃行动”,前两年有记述,最后一年无记述或大幅度转变记述方式,就会有头无尾,给读者带来理解和使用上的不便。
      防止缺乏承续性,也要防止一成不变。一件事、一项工作从开始到结束是一个相互衔接又发展变化的过程,既然是衔接的,就应有承接性,既然是发展变化的,就会出现新情况。初稿应准确的反映这种承续基础上的变化。
      完成两个收尾
      核实入鉴内容 年鉴是资料性刊物,资料的真实准确容不得半点折扣。初稿写作过程中要防止错误,完稿后进行核实也是必不可少的收尾工作。
      资料核对的重点应放在史实、数据和人物三个方面。重点核对史实,一是因为年鉴记载的重点就是事物在一年内发生演变的史实;二是以后编纂地方志书或者其他书籍,进行相关查阅考证,都会把年鉴作为重要的史实依据。重点核对数据,是因为数据的统计口径不同,一个小数点错了都会导致大的差误。重点核对人物是因为姓名、职务、所从事的工作等对涉及的人来说都十分重要。
      按要求审签报送 年鉴是一级地方政府组织编纂的最具权威性的资料性刊物。年鉴的编纂和其他政务工作一样极其严肃,需要履行必要的程序。就撰写年鉴初稿而言,完稿后应交有关部门和人员审核,在领导签发后,及时报送年鉴编辑部。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