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研究>理论成果>方志研究>详细内容
2024-05-15 15:34:13

《鬻熊楚裔记》序言

作者:张华 发布时间:2015-12-31 10:48:32 浏览次数: 【字体:

《鬻熊楚裔记》序言

□ 黄启国

    家谱亦称为族谱,远古各时期因历史缘故难见源流。现存的族谱,主要是北宋以来民间编修的,以特殊形式记载一姓世系和人物事迹的史书。由于时代、地域或记载范围的不同,谱书拥有族谱、宗谱、家乘、家谍、通谱、总谱、房谱、支谱等称谓。家之有谱,犹县之有志、国之有史。家谱、方志和史书,构成了史籍大厦的三大支柱,就数量和收藏而言,家谱独占鳌头。用“记”的方式来书写一族人的源流过程,也是谱书写法上的发展。

    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张海瀛先生在修谱全书的序言中说:“隋唐时期随着科举制度的推行和九品中正制度的废除,科举取仕成为选用官员的基本途径。这样就改变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由血缘关系决定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格局,清除了笼罩在血缘宗族关系上的政治阴影,从而唤醒了人们的骨肉之情。自北宋起,许多文人学士挺身而出带头修谱。诸如,欧阳修有《欧阳氏谱图》,苏洵有《苏氏族谱》,曾肇有《曾氏谱图》,朱熹有《茶院朱氏族谱》等等,其中欧阳修和苏洵所创立的编修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史称‘欧苏谱例’。……随着修谱规模的扩大和宗族人口的繁衍,这种大宗谱越修规模越大、覆盖范围越广。这种以血缘世系为纽带编修的家谱,就成了‘尊祖收族’、联络宗支和族人的主要形式,由同一家谱联络起来的宗支和族人,就成了枝相连、气相投、血脉相贯的一家人。这样一来,族谱也就成了族人特别是徙居他乡和海外的族人‘寻根谒祖’的基本依据,并且世代相传,沿袭至今,中华儿女血浓于水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史不作无知一代之盛哲,谱不序无知一族之英奇。”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疆域最广大的国家之一,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美丽富饶,文化内涵丰富。熊姓人就是孕育在这块肥沃土地上的古老氏族,有着悠长的历史、源远的文化。在中华民族古老的历史起源和发展及民族文化由野蛮跨入文明的过程中,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期间,有黄帝统一天下、结束战乱、人民安居、创造发明、造福人类的伟大功绩;黄帝后裔第9世起就有穴熊、熊罴、熊服、熊髡在社会的上层活动。到黄帝第36世,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鬻熊因辅周朝功勋卓越而创立楚国。熊氏族人上起轩辕下至楚霸南疆,再到当今,悠悠五千年,传承150多代,多少兴衰,多少荣耻,多少英烈事迹,太史公之古典可考,郢都之源流能稽。楚国自公元前1042年成王封熊绎于楚蛮,到公元前223年楚并于秦,共820余年,传承29世,历经43位楚君。楚国从“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到北征南扩立威定霸,先后兼并了近60多个诸侯小国。熊绎受封从国土不过百里弹丸之地、民穷国弱、兵微将寡的“蕞尔小邦”,到楚宣王熊良夫和威王熊商在位期间,楚国出现了历史上最鼎盛、最富裕的时期,历史上号称“宣威盛世”。这一时期楚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达到了空前繁荣。就疆域来说,楚国势力所及达近半个中国,当时的游士苏秦曾这样描述道“楚,天下之强国也……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郇(凡)阳,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其最盛时人口超过500万,疆域即今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的全部,山东、河南、陕西的南部,江苏、浙江、上海的大部,以及广东、广西北部和重庆东部、贵州东北部等地区。是中国先秦时期国祚延续时间最长的诸侯国之一,也是当时东方唯一的地域辽阔、人文鼎盛的“超级大国”。楚国在这800多年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有周文、武二王之师,楚国缔造者,文武兼学,精通韬略,德才渊博,具有修身齐家安邦治国之才的鬻熊;有《左传》记载“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国之君熊绎;有开疆拓土,分庭抗礼,自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公然以天子自居,封三个儿子为王,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楚熊渠;有自称为王,威震中原,充分利用江汉沃土,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首创县制,在楚国和中国古代历史上享有崇高地位的楚武王熊通;有南定都郢,北通诸夏,图谋向东,筑楚方城的楚文王熊赀;有实霸中原,采取尊周亲诸侯政策,拓地千里的楚成王熊恽;有北上争霸,机智果断,不断向东进取的楚穆王熊商臣;有潜视默察,识辨忠奸,振衰起敝,重振朝纲,饮马黄河,观兵周疆,“并二十六国,开地三千里”,跻身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熊侣;有开疆拓土,使楚国以大国、强国的雄姿步入战国“七雄”之列的楚惠王熊章;有大胆重用吴起主持变法,振兴复楚的楚悼王熊疑;有灭国拓疆,雄踞一方,号称“宣威盛世”的楚宣王熊良夫和楚威王熊商等君王。还有一批全心辅佐君王的优秀良臣,如社稷名臣令尹子文;法不徇情名相孙叔敖;杰出的教育家贤大夫申叔时;不顾个人安危冒死进谏的楚大夫伍举和苏从;至今为世人所怀念的爱国诗人屈原等等。他们都对楚国乃至中国的历史进步和先秦南方乃至中华民族的融合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迄今为止,却少见系统介绍楚人历史的专辑,多少贤裔后嗣都在温酿牵挂。

    20121123日,四川召开了四川省熊氏楚裔文化研究会会员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了“四川省鬻熊楚裔文化研究部”,决定编撰出版《鬻熊楚裔记》一卷,并推举熊仁均先生主笔编纂。这位76岁的老人,为了研究家族的历史,弘扬民族的文化,花了将近20年的时间,在很多城市和乡村及山野墓地留下了寻根的足迹,让我十分感动。当仁均先生拿着书稿请我审阅并作序时,虽然深感有不少难处却也没有推辞!我认真把书稿仔细的看了看,觉得《鬻熊楚裔记》内容全面,脉络清晰,史料真实,是一部好书。《鬻熊楚裔记》记录了熊氏一族人的生息繁衍及发展的过程,不是家谱甚是谱书。仁均先生以目录篇、屈原、源远流长、家谱文化、家族文化、家在哪里、为啥子要寻根、寻根略记、寻根组织机构、根在哪里、楚舞神州、楚国简述、楚国国王、复楚传奇、中华熊氏字派统编等为章节标题,以坚强的毅力克服了时间、年龄和书写编辑技能等方面的很多困难,用了600余页的篇幅,50余万字迹,谱系了自黄帝到今天152代人的传承世系,并对黄帝及后裔与43位楚王分别作了简介,述写了楚人在艰难时期,为了活命避难于云梦泽深山野林中,以筚路蓝缕的精神,从云梦泽一步一步走出来直到称霸中原,成为超强大国。把楚人的精神、楚人的文化历历展现在读者眼前,弘扬了民族文化与家族文化。《鬻熊楚裔记》是一部历史、是一部谱写熊氏人的谱书,它对历史的收集、文化的发展、楚文化的研究、谱书的撰写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为熊姓各支各派撰写族谱理清了头绪,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样一部谱书,熊仁均同志以记的名称来撰写,是家谱学上的一个新发展。

    限于对熊氏族史了解不够和学识的肤浅,以上赘述,勉为序言,权且以此表示对《鬻熊楚裔记》一卷问世的祝贺!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