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研究>理论成果>详细内容

【论坛】深学细悟强党性 知行合一促实干‖陈建春

作者:陈建春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4-24 11:23:48 浏览次数:347 【字体:

深学细悟强党性 知行合一促实干

陈建春

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紧紧锚定主题教育目标任务,采取原汁原味读原著、领导点评辅导学、专家授课深入讲、联系实际认真思、融会贯通深透悟等方式,原原本本研读党章、党的二十大报告、《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二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选编》等,我们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六个必须坚持”的丰富内涵,有了更进一步、更深一层、更系统全面的学习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深刻总结和充分运用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根据时代和实践变化,以崭新的思想内容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世界性贡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经过实践检验、富有实践伟力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包括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

一、万山磅礴有主峰——党是我们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把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融入血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了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其中第一条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告诉我们,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正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和支持,中国创造出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坚持党的领导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制胜法宝。因此,我们每位党员、干部必须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深深融入血脉之中、渗入灵魂之中,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坚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是空洞的口号,落实到每个人身上,至少应做到以下三点:一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确保思想一致,行动一致,步调一致;二要确保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四川地方志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落实,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的各方面、全过程,决不允许各行其是、各自为政,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搞特殊、讲条件;三要坚守对党的绝对忠诚,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的团结统一,坚决捍卫党的形象和声誉。

二、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把推动高质量发展内化于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强调“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党的二十大报告》)这是在深入分析我国新的发展历史条件和阶段、全面认识和把握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历程以及各国现代化建设一般规律的基础上,作出的一个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战略性意义的重大判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也是基本路径。无论是解决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还是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无论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还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都需要始终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把握发展这个“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只有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人民美好生活和社会事业发展、文化事业繁荣、生态环境美好、国际地位提升、安全能力增强等各方面建设的物质条件才能不断得到夯实,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才能有更为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我们必须认真学习领会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逻辑、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切实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彻到地方志工作全过程各领域。

2018年以来,办党组着眼于四川地方志事业长远发展,鲜明提出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思路,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予以强力推进。一是2018年9月便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实施地方志工作质量提升行动的意见》,2021年1月印发了《关于提升地方综合年鉴编纂质量的意见》,2022年10月组织召开全省年鉴质量提升工作会议,从顶层设计、系统谋划、有序落实中推进质量建设;二是首创建立全省地方综合年鉴编纂篇目审查、复核及质量抽查制度,首次采取量化分值的方式对市(州)综合年鉴2021卷质量抽查进行打分排序,从制度层面构筑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全省地方志质量加速提升;三是采取专家授课、实例剖析、精品品读等方式,分片区、分专题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升专业素质,以人才素质的“水涨”,确保高质量发展持续的“船高”。这些年,全省地方志机构深入学习理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才取得了地方志事业的多项突破:2018年以来,年鉴质量逐年提高,全省60部志鉴成果获全国奖项。在第八届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评审中,四川有22部年鉴获奖。其中,《四川年鉴(2020)》等4部年鉴获特等奖,创历史之最。《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等4部志书获四川省第十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在同一次全省社科奖评选中获得4项二等奖,为省地方志机构组建以来首次,是一次重大突破和重要纪录。下一步,省地方志办将认真按照党中央提出的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守正创新,加快推进《〈四川省志〉质量体系建设纲要》《四川省综合年鉴质量体系建设纲要》《四川省市县志质量体系建设纲要》制定,实施好四川省年鉴精品工程,持续开展编纂篇目审查等系列质量提升行动,加快推动四川由方志大省向方志强省转变。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组织编纂的《大熊猫图志》《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八卷)》《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四川大事记》《四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事记》4项成果,荣获四川省第十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三、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必须把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扛在肩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党的二十大深刻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命题,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文化自信自强,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充满文化自信,才能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行稳致远。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从磨难中奋起、从民族危亡走向民族复兴的历程,也正是中华文化焕发活力、走向复兴的历程。我们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致力于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文化繁荣、文明兴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文化建设纳入现代化建设全局进行谋划,结合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创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推动我国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文化自信显著增强、日益坚定。

在中华文明中,地方志自成一脉、独树一帜,具有独特魅力,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和重要载体,是最具民族特征的标志性传统文化形式之一。地方志机构作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门,在建设文化强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使命道路上,必须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做好文化传承弘扬工作。

一是要在全面总结第二轮修志的基础上谋划第三轮修志。2005年,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四川省委、省政府正式启动第二轮三级志书编纂工作。全省地方志部门历时15年,于2020年全面完成第二轮修志任务,编纂了省级志书1部92卷、市(州)志书21部、县(市、区)志书179部,包括全省205部地方综合年鉴2020年卷,总字数达4.7亿,全面记述了四川改革发展、讴歌川人自强奋进的一系列鸿篇巨著,书写了四川当代历史的浩瀚篇章,为四川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下一步,全省地方志部门更要站在文化自信自强的高度,以“为当代提供资政辅治之参考,为后世留下堪存堪鉴之记述”为目标,谋划好、实施好第三轮修志工作,编纂出经得起时代和历史检验的精品志书。

二是要围绕事关党委政府中心大局的重要部署、重点工作、重大事件开展志鉴编纂。此前,省地方志办会同相关部门已编纂出版《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四川大事记》《四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事记》《大熊猫图志(中英文双语版)》《生命至上——四川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实录》《新时代 脱贫攻坚在四川》大型画册,逐年编纂出版《四川省直部门(单位)大事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年鉴》等,记述了党委、政府带领人民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忠实反映了四川发展巨变。下一步,要全力推进四川扶贫志和全面小康志编纂,全面记录在党中央领导下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与人间奇迹。要高质量抓好全省乡镇(街道)志、村(社区)志编纂,守护好、传承好乡土文明。

三是建强宣传弘扬平台,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将“四川地方志”网站改版升级为“四川省情网”,建成“方志四川”“两微十一号一网一台一刊一店一馆”新媒体矩阵。截至2023年3月31日,“方志四川”新媒体累计阅读量7.83亿次,累计用户数38.88万名。四川省情网累计阅读量3.50亿次,独立访客3090.68万名。下一步,要立足丰富的史志文化资源,立足专业权威的平台优势,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巴蜀文化宣传弘扬,为讲好四川故事、传播好四川声音作出地方志部门应有的贡献。

截至2020年12月,四川省地方志系统圆满完成第二轮三级志书编纂。图为第二轮《四川省志》部分成果(潘认若 摄)

四、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把人民至上举过头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群众用小米哺育延安革命根据地,用小车推出淮海战役胜利,用小船划出渡江战役胜利,跟随我们党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迈出民族复兴的坚实步伐。正是因为有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和国家事业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就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百年来,我们党发展壮大为世界第一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地球上最大的政治奇迹”、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其根本就在于我们党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践行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道理。

省地方志办作为党领导下的省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胸怀人民、心系群众,始终牢记“为民修志”“修志为民”,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使命任务,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一要加强读志用志阵地建设。截至2022年底,省地方志办牵头在全省183个县(市、区)设立省市县三级共建的史志阅览室641个,为传承乡村文脉、留住乡愁记忆提供了平台载体,为凝聚群众的爱家爱乡情怀、助力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要充分利用史志阅览室这一宣教平台,多形式开展各类史志阅读宣传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史志阅览室在基层切实发挥培根铸魂作用。二要持续深化史志 “七进”。2021年至今,与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川渝8所高校合作,建立“四川省方志馆高校分馆”,向省、市(州)、县(市、区)三级公共图书馆及武侯祠博物馆、杜甫草堂博物馆、部队、企业、街道社区、有关中小学校赠送地方志书5万余册,方便人民群众阅读,为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四川、了解四川提供便利。下一步,要在内容上、形式上、活动上求新求变求进,持续深入地推进此项活动,真正让方志文化浸润人民心田、充分发挥“育人”价值。

(本文系陈建春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班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陈建春(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