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成渝双城记>详细内容

双城记 一锅融巴蜀,两味品川渝

作者:王国平 来源:20201009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0-10-09 10:32:46 浏览次数: 【字体:

□王国平

关于成都与重庆的关系,人们有无数种比喻。这两座水乳相融、血脉与共的城市,即使相隔万里也会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何况它们的距离,仅仅是300公里。

而我以为,成都与重庆的距离,就是鸳鸯火锅中,清汤与红汤的距离。或许,从一锅热气腾腾的鸳鸯火锅中,我们能找到成都与重庆的关系中最生动、最鲜活、最有趣的表达。

现在,请你系上围腰,调好蘸碟,让我指给你看,一锅红白相间的汤里,怎样沸腾出绵长而丰满的巴蜀文化。

器,一盆装巴蜀

火锅的形状是什么?它不像一口锅,而像一个盆子。对,我相信,就算是这个世界上反应最慢的人,他也能在鹅肠烫熟前,从如此形象的容器上看出它就是四川盆地的写照。

高耸的盆沿和平坦的盆底——火锅的造型写意出了四川盆地的地形。

一口火锅,轻巧地装下了巴与蜀。

水,一江润巴蜀

火锅汤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我以为,不是辣椒、花椒,不是牛油、清油,而是水。

老四川是千河之省,水文化是巴蜀文明的核心内容。

尤其是一条长江,千弯百绕,把四川和重庆紧紧连在了一起,两地民众共饮一江水,这份情谊绵延了千年,至今不息。离开了水,四川将不再是四川,重庆也不会是重庆。

在明代徐霞客的地理大发现之前,人们一直把发源于川西北高原的岷江作为长江的正流。今天,我们知道从地理学意义上说,金沙江是长江之源无可非议。但是,从文化学的意义上说,岷江依然是长江文明的源头,江水冲积形成了成都平原,孕育了源远流长的蜀文明。也正是有了岷江,才有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之建造,才有了号为“天府之国”的四川。

岷江继续流淌,至乐山,与青衣江、大渡河汇合,至宜宾,与金沙江汇合,始名长江,发源于四川的数条大河汇聚成浩荡奔流的江水流至重庆,与重庆原有的城市文化交流、撕扯、碰撞和融合,形成了今天独特的码头文化。

一江水,不仅养育了四川和重庆,而且滋润了巴蜀文明。

形,一道融巴蜀

如果我们在火锅中加上一个S形的隔板,便成了鸳鸯火锅。我们稍加注意便不难发现,鸳鸯火锅的造型就是一个太极图。成都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青城山、鹤鸣山、缙云山等名山皆是道教名山,道文化中逍遥、浪漫、与世无争的文化因子早已深入成都和重庆的骨髓,融入我们的血液。

最为关键的是,千百年来,巴蜀本为一家。1997年,重庆直辖,与四川分家,从行政意义上来讲,重庆与成都这两座中国西部仅有的特大城市已经分属于不同区域。但是川渝两地,因为几千年来形成的区位联系、生活习惯、情感纽带乃至方言共性,都注定了这两座城市永远难以剥离和分开。

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鸳鸯火锅的生动写照。中间的S形隔板就是我们今天所谈的行政区划,把两座城市分开。就像太极图中的阴阳鱼交汇线,把世界一分为二。但是,太极图的阴鱼鱼眼是白色,阳鱼鱼眼是黑色,所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两鱼看似截然分离,实则是紧紧相依,就像重庆和成都的关系,虽然行政区划把两地分开,但是至今仍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以割舍,无法分离。

味,一筷辨巴蜀

再来看鸳鸯火锅的味,一边是清淡冲和的清汤,一边是麻辣火爆的红汤,它最传神地映照了川渝两地人的性格。

重庆人的性格就像鸳鸯火锅中的红汤,火爆、豪爽、刚烈、仗义、耿直,血液里流淌的始终是巴人的性格。

成都人的性格就像鸳鸯火锅中的清汤,平和、温柔、逍遥、浪漫、活泛,受天府之国带来的闲适生活影响较大。

当然,我说的是大体性格如斯,而非绝对。因为重庆人也有温柔体面的时候,比如当看到某个漂亮动人的妹儿时,重庆男人的语言之熨帖也可以糯得粘牙齿。而脾气很好的成都人偶尔亦有刚烈勇猛的一面,比如抗战时的川军出征,每当中华民族面临重大危难时,成都人的血性也会像重庆人一样瞬间爆发,十二驾马车都拉不住。

其实,我觉得这并不奇怪,就像好多人在吃鸳鸯火锅时,吃红汤的同时,也不忘拈两筷子清汤里的菜。

材,一锅容天下

最后还要说说火锅的食材,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里游的,无所不用其极,没有什么菜品不可以在火锅里烫,即使鲍鱼海参,也一样能在一锅汤里如花绽放。

其实,这就是重庆和四川的开放、接纳和包容。

其实,重庆和四川不仅对外地游客真诚热情,对外来移民、新生事物与多元文化也是张开双臂,欢迎与接纳。

仅以抗战时期为例,老四川(今天的重庆和四川)就成为中国的避难所,于右任、黄炎培、黄宾虹、老舍、关山月、叶圣陶、张恨水、曹禺、臧克家、陈白尘、熊佛西、吴祖光、董寿平等一大批文化人来到重庆和四川,中央大学、金陵大学、齐鲁大学、东吴大学、燕京大学、西南联大、上海光华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国立政治大学、南京中央大学、南京陆军大学、中央工校、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北大学等48所国内重要大学纷纷迁到重庆和四川,在这里摆下了课桌,600余家工厂迁入重庆和四川,继续生产,为中国抗战提供了大量军用物资和生活物资。

因此,不要小看这浅浅的一盆鸳鸯火锅,觥筹交错、举筷投箸之间,就能品出一个多姿、多彩、多味的巴蜀。

时代在变,社会在变,世界在变。或许,我们可以凭借一口最正宗的鸳鸯火锅,给巴蜀或成渝重新定位,给这个生动的世界重新定“胃”。

来源: 20201009四川日报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